-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地理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年段________班级______座号_____姓名__________考试座位号_____ 密 封 线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共70分。) 图3—5—1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西气东输国内气源地和二线供气最南城市所在省份分别是( ) A.甘、粤 B.青、沪 C.川、京 D.新、桂 2.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其主要来自( ) A.中亚 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3.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主要是( ) A.缓解能源紧缺 B.促进节能减排 C.改善空气质量 D.保证能源安全 下图是我国不同产业地区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回答4~5题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 A.电子制造业 B.服装制造业 C.食品加工业 D.黑色金属冶炼业 5.服装制造业分布趋势的变化,直接引起了我国( )。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人口迁移 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 0 0 8年深圳市GDP达78 0 6.5 4亿元,比上年增长l2.1%,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此并结合图3—5-4完成6~7题。 6.结合图3—5-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2008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与2007年相比,2008年深圳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移 7.下列部门在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 A.服装制造 B.生物制药 C.金融 D.玩具制造 图3—5—7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8~9题。 8.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政策 D.④为原料 9.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欠发达地区主要承接第三产业,以减轻生态破坏 B.欠发达地区主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城市化水平 D.发达地区主要输出低附加值产业,有利产业升级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图3-5-8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 10.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显示 11.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12.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图3-4-1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读图完成13—16题。 13.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4.东北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热量条件好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黑土广布,人均耕地多 D.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15.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 A.4月—10月 B.10月—次年4月 C.3月---6月 D.11月—次年3月 16.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油菜和青稞 D.菠萝和椰子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7—19题。 17.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18.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19.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这两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图 3—4—5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该图回答20~22题。 20.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21.与珠江三角洲比,长江三角洲( ) A.2000年前,国际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偏低 B.2000年前,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幅度较小 C.图示时间段国际直接投资额和外贸额总量较大 D.图中所示变化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 2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图3-3—l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25—26题。 25.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26.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欧洲西部有许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运输网。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据此完成27—28题。 27.欧洲西部航运发达,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①水能丰富 ②河网密集 ③地形平坦 ④货运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青藏地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 A.青藏地区有发达的铁路运输 B.区内无大江大河 C.区内资源贫乏,政府不重视 D.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29~30题。 29.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湿地比重最大的是( )。 A.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西南地区 30.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 A.开发沼泽,扩大商品粮生产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生产 C.耕海牧渔,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图3—2—2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31-33题。 31.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32.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33.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 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35题。 34.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气象预报 35.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36.图16是宝山钢铁工业区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输入宝钢的资源主要为煤炭和铁矿石:A为 ,B为 。 (2)宝钢的工业区位选择,降低了对 、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3)简述宝钢区位选择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至少回答三点) 37.图18是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油气田,东至 市。 (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水平较低,能源输出有利于区域发展,而东部地区经济 ,对能源的需求量 ,能源的输入有利于区域发展。 (3)说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回答三点) 38.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是我国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做了以下实验(图19)。完成下列问题。(6分)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厘米厚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留一封口),在风口附近堆放砂粒,用电吹风在风口处向里吹风。 (1)实验一中,坡面沿水流方向形成小沟,该现象模拟流水 作用,该现象在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实验二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2)说出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措施。(至少回答三点) 39.图3-5-10是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示意图,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6分) 目前,广东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珠三角发展受到了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司方面的约束,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广东省政府投500亿巨资,实施2008—2012年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同时,将粤东和粤北等地的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使这些地区的非农就业比重将由目前的71%提高到80%以上。 (1)广东省产业转移的特点是 (2)分析珠三角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及邻近省进行转移的原因。 (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区域发展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40.图3—4—8是中国东北地区(局部人 图3—4—9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太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耕地类型以 为主,其农业地域类型为 。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变化会对该地城郊农业生产条件产生的 影响有 、 、 。 (3)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是 。 高二地理答案 1-5:DACBD 6-10:ACADB 11-15:ADBCA 16-20:ADDAB 21-25:DADCA 26-30:CCDAD 31-35:AADAC 36.(6分) (1)煤炭(1分) 铁矿石(1分) (2)原料(或铁矿石、劳动力数量)(1分) (3)靠近消费区,市场需求量大;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政策的有力支持等。 37.(6分) (1)上海(1分) (2)发达(或水平较高)(1分) 大(1分) (3)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大气质量。 38.(6分) (1)侵蚀(1分) 水土流失(1分) 土地沙漠化(1分) (2)构筑防护体系(植树种草,封沙育草,设置沙障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采取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控制人口增长。 39.(6分) (1)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等珠三角周边地区和外省转移。 (2)珠三角受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四方面约束,而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地区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环境保护压力较轻。 (3)有利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生态环境保护,有利改善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推进城市化发展。 40.(6分) (1)水田、季风水田农业(2)市场更广阔,品种更多样,规模扩大,技术提高,信息通畅,交通更便利,农业用地减少(答出两项即可)(3)热量(气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