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 命题人:‎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英百科全书》对封建主义定义为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据此,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指 A.西周时期 B.秦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材料主要说明西周 A.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B.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 C.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D.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3.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一措施 A.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C.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 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历史学家吴晗在其著作中对唐代门下省官员的功能解释为:“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篡而奏还,谓之涂归。”材料主要体现了唐代门下省 A.是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 B.体现了互相制衡的原则 C.分散了皇帝的决策权 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5.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 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 ‎6.下表是唐朝士族子弟科举入仕人数简表:‎ 郡望 唐朝前期 唐朝中期 唐朝后期 陇西李氏 ‎3‎ ‎14‎ ‎4‎ 清河崔氏 ‎1‎ ‎4‎ ‎2‎ 博陵崔氏 ‎0‎ ‎4‎ ‎5‎ 京兆韦氏 ‎0‎ ‎5‎ ‎3‎ 范阳卢氏 ‎0‎ ‎9‎ ‎7‎ 荥阳郑氏 ‎0‎ ‎6‎ ‎5‎ 彭城刘氏 ‎1‎ ‎0‎ ‎3‎ 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 B.士族子弟科举入仕的比例较高 C.世家大族逐渐承认并接受科举制 D.科举制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7.有学者认为,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一套“防弊”之政。其防弊之政的第一原则是收权,尽量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第二原则是分权,尽量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宋初措施主要体现第一原则的是 A.委任中央文官“权知军州事” 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8.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效统计表。该表说明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9.《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材料表明宣慰司属于 A.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 B.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C.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D.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 ‎10.下图信息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 ‎“阁臣之预务自此(明成祖)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明史·职官(一)‎ A.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 B.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 C.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 D.实为皇帝的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 ‎11.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直接有利于 A.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 D.行政与监察分权制衡 ‎12.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 B.诸侯权力增强 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 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13.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 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 ‎14.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 ‎①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 ②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 ‎③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 ④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和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曲辕犁的发明和推广 B.新农作物在江南引种 C.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 D.北民因动乱大批南迁 ‎16.据唐史记载,开元、天宝年间磨行、磨家大量出现。工部侍郎李栖筠“置私碾百余所,以收末利”。 “京畿百姓多以麦造面,入城贸易”,这反映出唐代 A.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争利 B.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C.粮食加工成为主要手工业部门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17.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 分布地区 贡绢州数 该地区州数 贡绢州占该地区州数比例 贡绢州占全国贡绢州数比例 华北地区 ‎49‎ ‎68‎ ‎72. 1%‎ ‎21%‎ 四川地区 ‎21‎ ‎62‎ ‎33. 9%‎ ‎9%‎ 江南地区 ‎24‎ ‎93‎ ‎15. 8%‎ ‎10%‎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我国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 D.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18.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19.宋代苏辙在《蚕市》一诗中写道:“倾囷(圆形谷仓)计口卖余栗,买箔还家待(蚕)种生。不惟箱篚(fěi圆形的盛物竹器)供妇女,亦有鉏鎛(chú bó农业生产工具)资男耕。”此诗说明 A.宋代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 B.小农生产离不开市场调节 C.自然经济开始遭到了破坏 D.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20.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 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 C.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 D.农用动力无实质变化 ‎21.据《马首农言》记载,明代山西寿阳“邑之棉花,买自(河北)栾城,统计一邑,每年不过用数千驼。今岁虽云薄收,而旧日之积蓄尚有数千驼,亦足资一年之用”。这说明当时 A.区域经济存在互补 B.政府大力推广植棉 C.河北成为产棉中心 D.北方棉纺织业发达 ‎22.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 ‎①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和货币商品化 ②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 ‎ ‎③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3.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下列对其中四个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 ‎ A.a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一 B.b点:秦汉时期发展成为主流思想 C.c点:隋唐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D.d点:两宋时期进一步巩固其主体地位 ‎24.一般来说,当人对社会变迁感到难以适应时,可能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1)利用原有的行为规范。(2)提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努力使它为社会所采用。(3)用各种反社会的言论和行为,以攻击现存的社会秩序。孔子采取的方式是 A.(1) B.(2) C.(1)(2) D.(1)(2)(3)‎ ‎25.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 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 ‎26.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属于 A.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                    B.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 C.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D.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 ‎27.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与此意相符的是 A.万物齐一 B.超然旁观 C.鄙视权威 D.顺应自然 ‎28.“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9.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这一思想是 A.阴阳五行家学术                                    B.“天人合一”理论 C.儒学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                    D.“天人感应”观 ‎30.下图可以反映出 ‎ A.儒学开始垄断学校教育                        B.出现专业的教育行政机构 C.封建学制系统基本形成                        D.太学可以监管地方的学校 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1题21分,32题12分,33题22分,共55分)‎ ‎31.(21分)‎ 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反映了中国传统文明内在结构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市镇到南宋时普遍呈现出兴盛的景象。临安城郊的市镇“商贾骈集,物货辐萃”,江阴的江夏市“商船倭舶,岁常辐凑”,嘉兴的濮院市“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在南宋江南那些繁荣的市镇中,已初步形成像州县城市那样的市区。如吉州的永和镇“辟坊巷六街三市”,平江府的平望镇“邸肆间列”。 ‎ ‎——摘编自陈国灿《略论南宋时期江南市镇的社会形态》 ‎ 材料二 市镇“丝行”、“布庄”的发展,以至于明代后期嘉湖地区出现改良田种桑的现象。双林镇“俗皆织绢。四方之商贾咸集以贸易”,其特色产品包头绢“通用于天下”。嘉定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丝与棉闯入农村经济生活,就单一地区,蚕、丝或棉布的收益有的甚至成为主业。就整个江南地区,经济联系突破行政区划,仅涟市镇沈氏一地主,其采购活动竟达于杭嘉湖苏四府六县。 ‎ ‎——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 ‎ 材料三 明清中叶之后,江南市镇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商人、手工业工匠及脚夫、游民。市镇也吸引着邻近地区的士大夫阶层向它聚集。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即便是中小型市镇,无不是文人学士丛集,如浙江湖州的南浔镇,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民谚,入清以后保持着“书声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的传统。 ‎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归纳南宋时期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市镇兴盛的主要原因。(8分) ‎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市镇发展的主要表现及所引发的农村经济变革。(8分) ‎ ‎(3)‎ 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江南市镇所引发的农村社会变革。有学者认为,江南市镇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自我调适和转型。请依据以上材料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科举隋创唐兴,唐代是中国科举发展史上的早期,当时的科第人物是北方士人占绝对优势。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士子在科场中开始崭露头角,到北宋中期,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举子在科场竞争中转而占据了绝对优势,这种南北差异的变易,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于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争论的双方以司马光和欧阳修为代表,司马光代表了朝中长于经史的北方派,针对南方士子科场的绝对优势,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提出了著名的“逐路取人”思路。 ‎ 到了明代,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继续存在,南北地域之争又起波澜,引发了科举史上有名的南北榜事件。1425年,大学士杨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设想。两年后,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南北卷制度正式实施,自此,科举录取按南、北、中(不易划定为南或为北的区域)进行分地域按比例录取。然而,按大的区域录取毕竟还是会造成各省取中人数的不均,一些边远省份由于教育的落后甚至出现被科举取中所“遗漏”的情况。因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南北卷制度被分省定额取中制度所取代,即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会试中额”,一直实行到科举终结。 ‎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 ‎ 科举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录取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围绕“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任选角度(如:角度1: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的原因;角度2: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的影响;......)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2分)‎ ‎33.(22分)‎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 ‎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 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14分) ‎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8分)‎ 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答案 ‎1—5:D C A B A 6—10:A B D B D 11—15:B C A B C 16—20:A C B D A ‎21—25:D A B A C 26—30:A C B D A ‎31. (21分)‎ ‎(1)特点:工商业兴盛;呈现出城市化特征。(4分) ‎ 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4分) ‎ ‎(2)表现:出现专业化市镇;区域性市场络形成;对外经济联系显著增强。(4分) ‎ 变革: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化;农村家庭收益结构变化,主副业倒置。(4分) ‎ ‎(3)变革:农村社会阶层多元化;文风昌盛,科第兴旺。(3分) ‎ 阐释:农村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互相结合;工商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结合。(2分)‎ ‎32. (12分)‎ ‎【答案】示例1: ‎ 观点: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是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3分) ‎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政治的重心都在北方,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也占绝对优势;从唐朝后期到宋代,伴随着北方战乱、江南经济的发展,科场录取人数的比例开始出现南北倒置现象,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南方举子在科场的压倒性优势依然明显,导致南北分卷制度、分省定额取中制度相继出台。总之,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根源在于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这种不平衡在科举考试上就体现为地域之争。(9分) ‎ 示例2: ‎ 观点: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3分) ‎ 隋唐时期,科举取士的人才北方占据绝对优势,到了宋代,南方科举及第人数远远超过北方,由此而导致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代表北方的司马光力主按地域均衡举额分路取人,明朝南北分卷制度、清朝分省定额取中制度,较好地解决了科举考试中南方录取比例过大、南北方内部边远落后省份录取名额过少的弊端。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笼络全国士子,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同时对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当地的文化教育水平、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具有积极进步意义。(9分)(学生若从其它角度回答,例如“科举制度下地域平衡原则的推行,反映了科举取士的不断完善”等等,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均可同等赋分。)‎ ‎33. (22分)‎ ‎(1)变化:①从地域(范围)‎ 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②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③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 (6分)‎ 影响:①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④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⑤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8分)‎ ‎(2)原因: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③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④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⑤海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