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聚焦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化生活-2019年高考政治两会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1 聚焦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化生活-2019年高考政治两会时政专题与热点考法(解析版)

‎ 专题11 聚焦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文化生活 ‎【背景材料】‎ ‎2019年3月5日上午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下午,各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8年工作取得的成就,并部署了2019年十大工作任务。报告共分三部分:一、2018年工作回顾;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第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报告最后强调,,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考点链接】‎ ‎1.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国注重加强民族教育,发展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让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 ‎2.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影响来源文化活动和文化形式。要扎实做好2020年奥运会、残奥会备战工作,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使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社会就充满活力,国家就繁荣兴旺。‎ ‎3.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4.提高文化软实力。要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这对提高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 ‎5.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报告强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将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扩大至所有企业。‎ 近年来,国家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 ‎6.推进文化创新。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大力优化创新生态,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中心等建设。‎ ‎7.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报告》强调,深化中外人文交流。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提升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 ‎8.重视教育的功能,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报告指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9.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报告强调,要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 ‎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强调,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让家长放心安心。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表明 ‎①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②扩大传统文化传播优势,激活教育市场活力 ‎ ‎③重视发展大众传媒,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④文化创新有利于保障学生基本文化权益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关于教育的地位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发展人民满意教育的文化依据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逐渐向纵深处延伸,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以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板块,也是文化消费中最有活力的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人、5.76亿人和4.84亿人。据此回答5-7题:‎ ‎5.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文化创新的进程。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文化的创新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 ‎③文化创新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抛弃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文化产业跨界融合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激发了文化生产的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面对文化消费的不断活跃,文艺工作者 ‎①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②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 ‎③要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营养 ④要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报告强调,要扎实做好2020年奥运会、残奥会备战工作,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使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社会就充满活力,国家就繁荣兴旺。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 ‎③国家对文化活动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我国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报告强调,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将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扩大至所有企业。据此回答9-10题:‎ ‎9.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④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近年来,国家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这表明 ‎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 ‎③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企业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1.《报告》强调,深化中外人文交流。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提升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这表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2.报告强调,要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这表明大众传媒 A.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B.实现了各民族文化融合,重塑了互联网文化秩序 C.增强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D.延展了文化传播空间,有利于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报告强调,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据此回答13-14题:‎ ‎13.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应该 ‎①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研机构 ‎ ‎②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 ‎③坚持思想文化多样化,允许各种思想文化传播 ‎④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有人认为 ,电视、网络传播的知识都属于大众文化,我们都应汲取。这种认识 ‎①错误,因为只有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属于先进文化,电视、网络传播的知识并非都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 ‎ ‎②正确,因为大众所需要的文化都属于先进文化 ‎ ‎③正确,因为大众文化都应得到倡导 ‎ ‎④错误,因为大众传媒传播的文化既有先进文化,又有腐朽、落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报告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④不同民族文化不可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因为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②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报告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据此回答17-18题:‎ ‎1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 ‎①文化能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方式 ‎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④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可以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8.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要注重实践,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②就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拒绝外来文化侵蚀 ‎ ‎③源于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 ‎④就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报告强调,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据此回答19-20题:‎ ‎19.之所以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因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 ‎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的经济效益 ④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发展先进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②二者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 ‎④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材料二 李克强在强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时指出,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分析工匠精神对我国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谈谈对国家倡导工匠精神的认识。‎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往往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受老百姓欢迎,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具有重要意义,②④符合题意。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产品和满足人们娱乐生活的需求的产品,不完全符合文化惠民的需求,不一定真正符合百姓的需要,排除①③。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和文化创新。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众传媒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创新也越来越成为现实,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发展大众传媒,通过文化创新来保护学生上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孩子收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教育产业和教育市场,排除①②。‎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①③符合题意。设问没有涉及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的特点和作用。文化通过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优秀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②③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排除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作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文化创新,通过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抛弃,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①③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排除②。故本题答案为D。‎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作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有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激发文化生产的活力,③④符合题意。人民群众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排除①。②中“扩大”表述不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觉和自信。①②属于国家政府部门的责任,排除。面对文化消费的不断活跃,文艺工作者只有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营养,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建设和大众文化。扎实做好2020年奥运会、残奥会备战工作,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体现了国家对文化活动的管理和引导,③符合题意。使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社会就充满活力,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新,排除①②。故本题答案为D。‎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排除①④。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扩大至所有企业,用技术创新引导企业经营,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以及文化对经济的影响,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表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符合题意。国家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表明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实践检验,排除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文化的多样性。深化中外人文交流,要求我们通过文化交流来增强文化影响力,①符合题意。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符合题意。优秀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排除②。材料没有具体讲教育,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D。‎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传媒。通过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使城市千兆宽带入户,体现了大众传媒延展了文化传播空间,有利于保障群众文化权益,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文化繁荣、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文化,排除ABC。‎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研机构,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有利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中“各种”表述欠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众文化。大众传媒传播的文化既有先进文化,又有腐朽、落后文化,只有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属于先进文化,电视、网络传播的知识不都属于大众文化,我们应该批判地汲取,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判断错误,排除。给本题答案为C。‎ ‎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本题属于负向选择,选项错误或不符合题意的才选。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既有个性,又有普遍规律,排除①②。③中“都值得”表述欠妥,符合题意。④中“不可能有”表述欠妥,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利于保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①③符合题意。②中“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观点错误,排除。④中“趋同”表述欠妥,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④符合题意。①③分别属于文化影响的表现和特点,与设问无因果关系,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时期,注重实践,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①④ 符合题意。②中“拒绝外来文化”观点错误,排除。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C。‎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创建。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设问无因果关联,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二者相互促进,最终目标是一致的,①③符合题意。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排除②。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 ‎21.【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者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认同,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活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为我国制造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2)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②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国家倡导工匠精神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③国家倡导工匠精神既有利于传承“精益求精”的中华优秀传统,又有利于学习国外“一丝不苟”的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引领全社会各行业的劳动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本题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背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制造强国为素材,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切入,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民族精神、文化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 关系、民族精神、文化作用等,属于意义型文化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活力、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属于认识型文化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承“精益求精”的中华优秀传统等角度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