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Word版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生物 命题人:高一生物科组 审题人: 聂志刚 本试卷由二部分组成。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座位号、页码顺序收回。 4、 本试卷共14页。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1.呼吸熵(RQ=释放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图.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滴移动距离.设装置1和装置2的着色液滴分别向左移动x毫米和y毫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测得x=180毫米,y=50毫米,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0.72(保留两位小数) B.若发芽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且呼吸熵小于1,则分解的有机物可能为脂肪 C.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 D.若呼吸底物是葡萄糖,且测得x=300毫米,y=-100毫米 (向右移动了100毫米),则可推断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摩尔比值是1:2 2.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B. 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 C. 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D. 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 3.阳光穿过上层植物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而移动。下图为红薯叶在光斑照射前后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b段变化的原因是光斑移动造成的,与叶绿体中ADP和NADP+的浓度无关 B.叶肉细胞间隙的氧气浓度,图中b点比a点高 C.光斑开始,光合作用开始,光斑移开,光合作用停止 D. Ⅰ、Ⅱ所指示的阴影面积不一定相等 4.蚕豆叶片表面的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围绕而成.如下图所示为一天中蚕豆完整叶片的气孔孔径的变化以及保卫细胞中钾离子含量和蔗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蚕豆叶片不能主动调节气孔孔径的大小 B.一天中各时段调节气孔开闭的主要物质不同 C.一天中引起气孔开闭的外界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D.叶片缺水可能引起保卫细胞对钾离子的主动吸收 5.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储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6.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7.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最强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使植物细胞呼吸强 8.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2只雌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果蝇:灰身红眼雄果蝇:灰身白眼雄果蝇:黑身红眼雌果蝇:黑身红眼雄果蝇:黑身白眼雄果蝇=6:3:3:2:1:1,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且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该亲本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B. 若验证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则只能让其与黑身白眼雄果蝇交配 C. 子代黑身红眼中纯合子占2/3,子代灰身红眼中纯合子占2/9 D. 若该亲本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交配,则雌雄子代中均有4种表现型 9.椎实螺是雌雄同体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为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母性效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DD×♂dd,F1全为右旋,F2也全是右旋 B. ♀Dd×♂dd,F1全为右旋,F2中右旋:左旋=1:1 C. ♀dd×♂DD,F1全为左旋,F2也全是左旋 D. ♀dd×♂Dd,F1全为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 10. 已知某植株的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300对亲本均分为2组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甲组 高产×低产 高产:低产=7:1 乙组 低产×低产 全为低产 A. 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 B. 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 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个体的比例是1/3 D. 甲组中高产亲本个体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1/16 11.将两个基因A随机整合到某植株细胞的染色体上,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基因A的整合位点)。让由甲、乙、丙三种类型的细胞培育成的三种类型的植株分别自交,后代植株中仍含有基因A的比例分别是 A. 1、3/4、15/16 B. 1、1/2、1/16 C. 1/4、1、15/16 D. 1、3/4、1/16 12.已知人类ABO血型是由IA、IB、i基因控制(这是基因复等位现象),A型血的基因型是IAIA和IAi(B型血类似)ii为O型血。下列为某家族ABO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的血型已经清楚(见图中标注)。已知该地区人群中基因频IA率为0.1,IB基因频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人群中患病的频率为1/10000。已知控制血型与疾病的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假设控制疾病与正常性状的基因是E或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9号为该病患者的概率为1/303 C. 3号为O型血的概率为2/3 D. 3号与4号再生一个O型孩子的概率为1/24 13.某随机交配植物有白色、浅红色、粉色、红色和深红色五种花色,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亲本 F1表现型及比例 1 浅红色×浅红色 浅红色:白色=3:1 2 红色×深红色 深红色:红色:白色=2:1:1 3 浅红色×红色 红色:粉色=1:1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五种花色的显隐关系为深红色>红色>粉色>浅红色>白色 B. 三组实验的六个亲本中一定没有纯合子 C. 让F1中浅红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浅红色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等 D. 若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实验结果与上表不符 14.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型为XaXaY的白眼雌果蝇可产生含XaXa、Y、Xa、XaY四种配子,基因型为XAY的红眼雄果蝇可产生XA、Y两种配子。让这两只果蝇交配,所有卵细胞均能完成受精作用,但受精卵中含XXX、XYY或YY时均致死,若所得白眼子代中雌雄比例为4:7,则红眼子代中雌雄比例最接近 A. 4:7 B. 2:7 C. 7:2 D. 7:4 15.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高,Na+浓度比细胞内低 B. 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要比组织液高 C. 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低 D. 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相同 16.某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此判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①号和⑤号家兔 B. 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 C. 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 D. 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17.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症。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 健康人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注射TRH前 <10mU/L <10mU/L <10mU/L 10~40mU/L 注射TRH后 10~40mU/L 10~40mU/L <10mU/L >40mU/L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是 A. 病人丙的甲状腺功能缺陷,注射TRH或TSH都不能治愈 B. 病人甲的下丘脑功能缺陷,应直接注射TRH进行治疗 C. 病人乙的垂体功能缺陷,该类病人体内的TRH浓度较高 D. TRH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 18.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 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 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19.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 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 C.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D.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20.下列关于人从-15℃(产热量m1,散热量n1)到35℃(产热量m2,散热量n2)环境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15℃和35℃的环境中,人体通过调节分别使m1>n1、m1<n2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B. 人体在-15℃的环境中存在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而在35℃的环境中不存在反馈调节 C. 维持体温恒定时,在-15℃的环境中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35℃的环境中只有神经调节 D. 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冷觉和温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2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将体重、大小和年龄相同的成年小鼠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如表所示的连续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组别 第一步操作 第一步现象 第二步操作 第二步现象 甲组 腹腔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 小鼠活动减弱直至昏睡 腹腔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 小鼠逐渐苏醒、活动恢复正常 乙组 腹腔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 检测小鼠尿糖呈阳性 腹腔注射适量适宜浓度的胰岛素溶液 检测小鼠尿糖逐渐呈阴性 丙组 腹腔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小鼠活动正常、尿糖检测呈阴性 腹腔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小鼠活动正常、尿糖检测呈阴性 A. 该实验可验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及它们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的拮抗作用 B. 该实验的对照有同组内的自身对照,甲乙间的相互对照,设计丙组作空白对照无必要 C. 该实验所用的胰岛素溶液和胰高血糖素溶液应是生理盐水与相应激素配制而成的 D. 该实验同一步所用的三种溶液用量必须相等,同一组前后两步所用溶液用量可以不等 2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的方向) A. ②⑤⑦ B. ①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⑤⑧ 23.下图是小麦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多种激素含量变化,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种子发育初期,首先显著增加的是细胞分裂素,与籽粒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有关 B. 种子发育3周后,赤霉素和生长素显著增加,调节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和积累 C. 籽粒成熟期,脱落酸显著增加,可能与种子的休眠有关 D. 成熟后期种子鲜重显著下降,说明种子有机物来源不足后,种子呼吸大量消耗有机物 24.某小组研究干旱对蚕豆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A. 正常情况下,蚕豆叶片中不产生脱落酸 B. 干旱对蚕豆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 C. 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蚕豆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越来越低 D. 随着干旱时间延长,蚕豆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 25.在植物的抗冷胁迫过程中,脱落酸(ABA)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探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BA对不同品系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注: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利用脱落酸氧化分解增加产热,从而提高抗寒能力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 C. 因番茄品系710最低相对电导率低于品系704,故其对ABA反应敏感性更大 D. 图中ABA浓度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 2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做了“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豌豆幼茎生长的协同作用”实验,实验结果用图表示如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7.下图1是植物叶片与茎不同部位的名称。某研究人员在叶片远基端和近基端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得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叶片脱落的影响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叶片脱落是细胞产生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离层区水解细胞壁导致的 B. 据图2可知,生长素对叶片脱落的影响也具有两重性 C. 据图2可知,生长素对叶片脱落的影响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施加部位有关 D. 从该实验可以看出,近基端与远基端生长素浓度差值越大,叶片脱落得越快 28.北美奇瓦瓦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均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食大粒植物的种子,蚂蚁喜食小粒植物的种子。1974—1977年间连续研究两种动物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分析研究结果,不合理的是 A. 啮齿动物和蚂蚁间存在竞争关系 B. 大粒植物与小粒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C. 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竞争影响蚂蚁种群数量 D. 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29.如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在图a和图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 μg/L和30 μg/L的培养液中的水蚤数目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 A. 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 B. 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甲的耐受力更差 C. 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生态优势明显 D.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两种水蚤在一定阶段均有可能呈现“S”型数量增长变化 30.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放牧草地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豆科植物的生长 B. 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都呈下降趋势 C. 放牧牲畜不会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 D. 放牧和割草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 31.将a、b两种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在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可以推断 ①在a、b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②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能够共存,但b的数目肯定多于a ③比较两种培养方法可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 ④若培养体积为20ml,则单独培养a,12天后种群密度为3.2只/ml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甲种群数 量/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 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 若该地区为草原,甲为兔子,则乙可能是牛 C. 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 D.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33.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 B. 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C. 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 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 3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①是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是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是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是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B. ③的数值可间接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 C. ④的数值可间接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多少 D. 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35.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成分的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e为三级消费者,f为分解者, 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b的种群密度 B. 如果大量捕杀e,则d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C. 由于长期使用DDT,c类群产生了对DDT的抗药性,c类群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变异的结果 D. 若b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c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2mol葡萄糖的能量;进入c的能量一部分通过c的呼吸作用被消耗,一部分传给f ,约有10%—20%的能量传给d 36.图1中的a、b、c和图2中的甲、乙、丙、丁为两个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的生物成分,生态系统Ⅰ中a、b、c三个种群之间数量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生态系统Ⅱ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同化量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Ⅰ中,能量流动方向为a→b→c B. 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丙属于第四营养级 C. 若c、丁为植物,常用样方法调查两者的种群密度 D. 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构成了一个群落 37.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 B.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 C. 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D. 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38.在植物→昆虫→鸟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能量中从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能总量为y轴,下图中绘制的相关曲线是 A. B. C. D. 39.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下图是对甲、乙、丙二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对这三个地区喷洒等剂量的这类杀虫剂,死亡率最低的为乙地区家蝇种群 B. 丙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8.5% C. 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敏感性基因频率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家蝇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物种丰富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0.为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影响能量损失和储存的因素,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用一种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以不同的速率添加单细胞藻类控制食物供应量,测定个体大小对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GP代表水蚤同化的总能量,NP代表水蚤净生产量,等值线指相同数值的点组成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NP/GP的值代表单细胞藻类和水蚤之间的能量转化率 B、单细胞藻数量小于2万个时,那么不管水蚤个体大小如何,NP/GP值都会下降 C、水蚤个体大和食物很充足时,NP/GP值大 D、NP/GP值不能体现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第Ⅱ卷(非选择题) 41. 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1)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______个和_____个。 (2)根据表中数据,请在下图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断的大小。 (3)BamH Ⅰ与BglⅡ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下图,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Ⅰ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 序列明显增多。 (4)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种类有: 、 、 。 42.细胞和小鼠的TK基因缺陷(TK-)细胞在HAT培养基中都不能存活。杂种细胞在分裂中随机丢失人的染色体,但保留所有的鼠染色体。因此,利用人—鼠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将人类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 人 鼠 (1)将人的HPRT-细胞与小鼠的TK-细胞用________促进融合,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 细胞,称为杂交细胞。然后培养在________培养基(HAT)中,最终筛选出人—鼠杂种细胞。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 成为可能。 (2)将存活下来的杂种细胞进行单克隆培养,获得不同的细胞株,用碱性染料染色后镜检,观察结果如下: 细胞株编号 1 2 3 4 5 6 所含人染色体编号 11,14, 17,22 7,11, 14,17 5, 7, 17,21 2, 9, 11,17 5,17, 18,20 2, 5, 17,19 由此可推测________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 (3)如果要确定人鸟苷酸(UMP)激酶基因所在染色体,应选择UMP激酶缺陷的________(填“人”或“鼠”)细胞与相应细胞杂交,这样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小鼠的基因进行定位。 (4)经过基因测序发现UMP激酶缺陷是因为编码它的基因中部的部分碱基替换造成的,结果可能导致( ) A.转录不能进行 B.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缺少部分氨基酸序列 C.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增加部分氨基酸序列 D.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氨基酸数目不变 43.2018年1月25日,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流程如图所示,①—⑥表示过程,该动物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请分析回答: (1)2001年,美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胚胎细胞核移植猴。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恢复其 性较难。 (2)进行过程①时,为了防止____________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____________。 (3)当在 和 的间隙可以观察到 时,说明卵子已经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 (4)图中过程⑤用到胚胎移植技术,其实质是早期胚胎在_________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5)研究人员在确定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的作用时,做了两组实验,其中A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融合细胞,B组用正常培养液培养注入了Kd4d的mRNA的融合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Kd4d的mRNA的作用是既能提高___________,又能提高___________。 44. 下图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图解。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3)生态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4)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 。 第Ⅰ卷(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B D D C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C C D D B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D B D D D D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D A C C C D D D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41.(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3,2 (2)(3分) (3)GGATCT//CCTAGA (2分) (4)从健康人体上分离得到的功能正常的基因;反义基因;自杀基因(或编码可以杀死癌变细胞的蛋白酶基因) 4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PEG(或灭活病毒) 单核 选择 远缘杂交 (2)TK 17 (3)鼠 不能 (4)BD (2分) 43.(10分,每空1分。) (1)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全能 (2)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 培养液 (3)卵细胞膜,透明带 两个极体 (4)相同生理 (5)融合细胞发育成囊胚的成功率,囊胚中内细胞团的形成率 44.(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2分)。 (2)农作物(2分) (3)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分) (4)环境容纳量(K值)(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