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

‎2019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编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所以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 21 -‎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自《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 ‎1. 下列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 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C. 《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D. “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完全不同。‎ B. 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D. 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是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B. 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 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就应该努力突破时空的限制,减少名利的束缚。‎ - 21 -‎ D. 庄子之所以能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是由于庄子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决定的。‎ ‎【答案】1. A 2. D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逍遥游’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理想人格”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可见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至人神人圣人。‎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比如本题,“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然后审读各个选项。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2.‎ - 21 -‎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项,文章第二段说的是“‘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B项,“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有误,选项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说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的基础。D项,“……,因此……”错误,选项因果关系倒置。‎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错误,选项过于绝对,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逍遥是一种理想境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地,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巴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 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人手一个是棍打不动的。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其他的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 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 21 -‎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瘌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阿黄的皮也塌拉下来了,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主要叙写了老木的所见所忆所感,情节起伏,结构紧凑,语言朴实,主题鲜明。‎ B. 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C.‎ - 21 -‎ ‎ 小说除塑造老木这一形象外,还直接通过老木的言行刻画了一个与老木形影不离的阿黄的形象。‎ D. 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暗示村庄的人越来越少,表现出老木对故土的依恋,引发读者对时代变迁的感叹。‎ ‎5. 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6. 本文以“渐渐消散的炊烟”来反映农村人口渐渐向城镇转移、村庄渐渐消逝、农村空心化的事实。有人说,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发展中的退步,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4. D 5. ①老态龙钟。②都曾经历生活的辛苦和时代的变迁。③都表现出了忠诚。老木忠诚地守候土地、村庄,阿黄忠诚地守候主人。 ‎ ‎6. 示例一:这是一种发展的退步。①乡村自然的风光和乡村朴素的生活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②老木留恋的乡村淳朴融洽的邻里关系随着人们离开村庄而逐渐消失。③老木对家园的难舍,对土地的眷恋,对老伴的念念不忘,这些珍贵的情感将要和这村庄的炊烟一样,渐渐消散,渐渐被人遗忘。‎ 示例二: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①城镇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离开村庄、土地并不代表着对美好情感的舍弃。②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发展。③城镇化进程促使人们勇于改变生活,创造美好的明天。‎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四个现象均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D项,“变得豁达”有误,上文的“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内容可知,不是“变得豁达”,现实情况所迫。‎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作用的能力,注意结合句子的位置从情节和内容的角度作答,此题重点注意句子是景物描写,应从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角度考虑。(1)句,从结构上看,下文写“李家嫂子过世”,此处下炊烟,是为了引出下面的情节,从内容看“若隐若现”,揭示了村庄老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的现状,突出老木内心淡淡的忧伤;(2)在文章的结尾,应该和文章的主旨相关,从内容看“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突出了炊烟“稀薄、转瞬即逝”的特点,从从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角度看,营造了凄清伤感的氛围,从文章的主旨、情感的角度看,体现了老木落寞、孤独忧伤的情绪。‎ - 21 -‎ 点睛:此题考核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与口碑双双领跑。这档现象级节目的背后,经历了哪些千锤万凿?‎ ‎《中国诗词大会》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从2014年7月开始筹划节目的激情满满,到2014年12月走访多个国学班看到很多孩子喜欢诗词的信心倍增,再到2015年春天样片拍摄失败,总导演颜芳和她的团队经历了一个“左手和右手打架”的持续过程。规则复杂、气氛高冷、题目太难,都成为阻碍节目推进的因素。‎ ‎“窗外雨潺潺,一点一滴全都打在了心上。”这是2015年6月颜芳发布的一条微信朋友圈内容,因为《中国诗词大会》第10版方案又被推翻了。‎ - 21 -‎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就在颜芳被困惑萦绕的时候,对叶嘉莹、周笃文等大家的走访令她茅塞顿开。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诗词来源于生活,诗词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颜芳感觉到,诗词就是古人的情感日记,节目应该紧紧围绕诗词本体做文章,带领全民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创建感情和文化的共鸣,她感觉“这回更靠谱了”。熟悉的陌生题,“击败体”的内循环竞赛机制,百人选手团——“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这个“铁三角”有了答案,其他一切迎刃而解。‎ ‎“古诗词在人们的心中是有种子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诗心。”颜芳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大获好评的原因:王立群、郦波、康震、蒙曼4位点评嘉宾用当下的语汇深入诠释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外延,“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舞台设定,追求极致的视觉效果,简单而有悬念的赛制让观众可以瞬间切入、随时跟随,严格的审看机制为节目高质量播出保驾护航,这些共同成就了这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的全媒体策略也可圈可点。除了在央视网播出,观众在节目播出期间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同步互动答题。此外,节目组还在微博话题、YY语音互动、微信平台等方面开辟宣传渠道,进行多屏互动全媒体整合营销。‎ ‎“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坚守定位,创新研发,做最好的自己。”展望未来,颜芳仍如当初般坚定。‎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4月5日)‎ 材料二:‎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之一的康震教授说:“诗词大会的走红并不意外,当人们在物质上的享受已经比较丰富时,会希望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来提升精神生活,诗词就是很好的选择。当下,年轻人喜欢诗词,愿意用诗词描绘生活,这和唐代人热衷创作诗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康震教授还介绍,诗词在古代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类文学作品,一项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尚。“在唐代,一个人诗写得好,会被认为有文化有层次。这种时尚是文化的潮流,包含着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流传千年的中国传统诗词在网络时代圈粉无数,是因为诗词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在怀疑,我们是否身处一个诗意的社会?这种疑问的潜在意识是,我们渴望诗意—一这就是一个走向诗意的过程。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觉醒的时候,意味着全社会有了共识和行动。现在大家都在看诗词大会,观众们都在背唐诗,这难道不正是诗意社会的开始吗?” ‎ ‎(《中国青年报》 2017年2月14日)‎ 材料三:‎ - 21 -‎ 今年两会上,在回答“如何让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表示,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让年轻学子多读读古诗词,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 他强调,传统存在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传统的携带者,学习最好的方式应该是体验,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兴趣,在热爱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修养。“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文化才会进入他们的精神与心灵,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 ‎(摘自光明网《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从“近”到“进”》2017年4月26日)‎ ‎7.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词大会》在制作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比什么、怎么比、谁来比,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B. 康震教授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诗词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有较大的关系。‎ C. 冯骥才认为,只有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文化才会进人孩子们的精神与心灵,才会得到有效传承。‎ D. 三则材料都关注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且都或多或少地认为人们心中有诗意,需要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对《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背后故事的追溯,条理清晰,表达完整,非常符合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 B. 材料二引用《中国诗词大会》评委之一的康震教授的原话,分析了《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 C. 对《中国诗词大会》大获成功的原因,材料一的揭示更为全面,材料二则侧重从人的精神需要和文化时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D. 材料三中,转述和引用名人的原话,相对于叙述事件本身,可以使新闻的内容更丰富,更细腻和真实,更有说服力。‎ E. 三段材料都来自专业报纸,都关注了古诗词,但各自的写作目的不同,侧重点不同,读者从中获得的信息也不同。‎ ‎9.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试提炼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几种实施方式。‎ ‎【答案】7. B 8. AC ‎ - 21 -‎ ‎9. ①多推出一些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②利用好传统文化在当代可以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时尚。③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中,让学生在阅读时获得一些知识与感悟。④创建感情和文化的共鸣,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热爱、传承传统文化。‎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诗词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材料二第二段,从原文可知康教授的看法是“诗词在当代可以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正在”而不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时尚。‎ ‎8. 试题分析:B项,“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不当。材料二中引用康教授的话主要是对新闻现象进行分析,并不能增强行文的时效性。D项,“可以使新闻的内容更丰富,更细腻和真实,更有说服力”不当。转述和应用是实用类文本常用的写作方法,可以使文本内容更真实,说服力更强,但是难以叙述事件本身,无法使文本内容更为细腻。E项,“三段材料都来自专业报纸”不当。光明网是网站,不是专业报纸。‎ ‎9.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需要通读三则材料,逐一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总结。如,材料一以《中国诗词大会》的诞生过程及最终的成功为例,指出“带领全民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创建感情和文化的共鸣”“高雅但不高冷、通俗而不庸俗”的节目会受到欢迎;材料二引用康震教授的观点,指出可以利用传统文化在当代创造一种“文化时尚”;材料三提到今年两会上,在回答“如何让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表示,“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等。‎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晋天福中,华帅刘遂凝辟为从事。开运初,改度支推官,宰相李崧又奏署推官,加大理司直,迁右拾遗。桑维翰为开封府尹,奏署判官。‎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 21 -‎ 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判吏部铨。 ‎ 宋初,迁户部侍郎。太祖亲征李筠及李重进,并判留司三司,俄出知许州。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浃旬间民尽复业。以本官参知政事。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佑,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 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七十。赠太尉、中书令,谥文惠。‎ 居正气貌瓌伟,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先是,太祖尝谓居正曰:“自古为君者鲜克正己,为臣者多无远略,虽居显位,不能垂名后代,而身陷不义,子孙罹殃,盖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吾观唐太宗受人谏疏,直诋其非而不耻。以朕所见,不若自不为之,使人无异词。又观古之人臣多不终始,能保全而享厚福者,由忠正也。”开宝中,居正与沈伦并为相,卢多逊参知政事,九年冬,多逊亦为平章事。及居正卒,而沈伦责授,多逊南流,论者以居正守道蒙福,果符太祖之言。‎ 居正好读书,为文落笔不能自休。子惟吉集为三十卷上之,赐名《文惠集》。咸平二年,诏以居正配飨太宗庙庭 ‎ ‎(选自《宋史》,有删改)‎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 B. 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 C. 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 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 议欲尽捕诛之 / 居正以计缓其事 / 因率众翦灭群寇 / 擒贼帅汪端/诘之 / 僧皆不预 / 赖以全活。‎ D. 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翦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 21 -‎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B. “擢刑部侍郎”中的“擢”是指提升职务,古文中同样表示提升职务的还有“升”、“拔擢”、“陟”“超擢”等;相反,“罢”、“免”、“解”、“黜”、“夺”、等表示官员因过失解除职务或贬官降职外调远方。‎ C. “登第”指登进士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D.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表扬性的、批判性的和表同情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薛居正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看过的人都认为他有作公卿辅佐之臣的气量,一年后登进士第。‎ B. 薛居正一生为官十八载,机智果断,公正断案,辅佐皇上,殚精竭虑,太祖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C. 薛居正升任户部侍郎后,负责起草皇帝诏书,周太祖征伐兖州,薛正居跟从前往,才干扬名朝廷。‎ D. 薛居正死后,沈伦被罢免宰相职务,卢多逊被贬黜到南方,这是因为薛居正遵守道义,蒙受洪福的结果。‎ ‎13. 把文言文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 ‎(2)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 ‎【答案】10. C 11. C 12. A ‎ ‎13. (1)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情况不真实,召来罪犯责问,原来是因为官吏与那个百姓有私怨,因此被诬告,(于是)逮捕了那诬告的官吏,对其审讯,全部承认了罪行,伏法。‎ ‎(2)性格孝顺,行为纯正,持家讲究节俭。担任宰相为政宽仁简朴,不喜欢苛求细察,士大夫对此很为赞许。‎ ‎【解析】‎ - 21 -‎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亡卒数千人”“城中僧千余人”都是定语后置句,并且都作子的主语,所以之间不应该断开,排除AD。结合前后文可知,“汪端”是“贼帅”,所以应该是:因率众翦灭群寇 / 擒贼帅汪端,所以选C。‎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C项,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B从他担任参知政事到任宰相,共十八年,不是一生为官十八载。C负责起草皇帝诏书,不是户部侍郎时。D因果关系错误。‎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1)狱:案件;诘:责问;憾:怨恨;鞫:审问犯人。(2)宽简:宽仁简朴;苛察:苛求细察;多:赞扬、称赞。‎ 参考译文:‎ 薛居正,字子平,是开封浚仪人。他的父亲薛仁谦,是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落榜,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文中的寓意洒脱、不拘束,看过的人都认为他有作公卿辅佐之臣的气量。一年后,登进士第。‎ - 21 -‎ 后晋天福年间,华州统帅刘帅凝授予他从事的职务。开运初年,改任度支推官。宰相李崧又上奏请求他任推官,并做大理司直,晋升为右拾遗。桑维翰任开封府知府,上奏请他任判官。‎ 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权力很大,危及君王,残忍自恣,没有敢违背他意见的人。他部下有一个官吏控告老百姓触犯盐铁禁令,按照法律应该判处死罪。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情况不真实,召来罪犯责问,原来是因为官吏与那个百姓有私怨,因此被诬告,(于是)逮捕了那诬告的官吏,对其审讯,全部承认了罪行,伏法。史弘肇虽然很恼怒,也没有办法救助。后周广顺初年,晋升为比部员外郎,兼任三司推官,不久,又负责起草皇帝诏书。周太祖征伐兖州,命令薛正居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升为左谏议大夫,被提拔为判馆事。六年,出使沧州核定民租。不久,他因为有才干扬名朝廷,被提升为刑部侍郎。‎ 宋朝初年,薛居正升任户部侍郎。宋太祖亲征李筠和李重进时,均负责留守三司,不久,出京任许州知州。建隆三年,到朝廷任枢密直学士,临时代理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薛居正出任朗州知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盗贼的同伙,商议准备全部捕杀。薛居正用计延缓这件事,于是率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与,千余名僧侣得以保全性命。‎ 乾德初年,薛居正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的有四万家,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命令薛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内百姓都恢复生业。(回朝以后)以原来的官职参与政事。六年,拜官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开宝八年二月,皇上对居正等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你们应当一起想着利众济人的事情,如果政事有闪失,应当予以拯救,来实现我的志向。” 薛居正等人愈发勤修政事,来达成皇上的意愿。‎ 太平兴国六年,死,终年七十岁。被赠予太尉、中书令,谥号叫文惠。‎ 薛居正气质容貌伟岸,喝酒喝到几斗还能不醉。性格孝顺,行为纯正,持家讲究节俭。担任宰相为政宽仁简朴,不喜欢苛求细察,士大夫对此很为赞许。从他担任参知政事到任宰相,共十八年,太祖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 21 -‎ 早先时候,宋太祖曾对薛居正说:“自古以来做君王的,少有能克制自己的,做臣子的,大多没有长远的谋略,尽管他处在先要位置,也不能名扬后代,然而自身不讲仁义,子孙遭殃的人,大概君主与臣子之间的道义没有尽到。我看唐太宗接受别人的劝谏,直接说他的不是而不感到羞耻。依我看,不如自己不做它,使别人无可厚非。又看到古代的臣子多有不能善始善终的,能够保全自己享受丰厚待遇的,是由于他们忠诚正直。”开宝中叶,薛居正与沈伦一起任宰相,卢多逊任参知政事。九年冬天,卢多逊也任平章事。等到薛居正一死,而沈伦因为被责备(罢免宰相职务),授予另外的官职,卢多逊(因为诬告秦王谋反)被贬黜到南方,舆论认为薛居正遵守道义,蒙受洪福,果真符合太祖所说的话。‎ 薛居正喜欢读书,写文章一下笔就不能自己停下来。他的儿子薛惟吉收集他的文章三十卷,呈送给皇上,皇上赐名叫《文惠集》。咸平二年,下诏把薛居正供奉在太祖的庙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梅尧臣(1002-1060),此诗作于1055年。‎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联,写行到之地(东溪)与到此之由(看水),作者因为所乘之船迟迟不能出发,只能来看东溪。‎ B. 第三句作者写景,抓住了物象——凫,读者由此物象的描写可品出作者的情怀。‎ C. 第四句写岸旁老树着花,此亦常见之景。“老”与“丑”往往相连,但作者说它“无丑枝”,构思新颖。‎ D. 二、三两联,意新语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蕴含着浓郁的情趣。‎ E. 尾联写作者虽然不厌烦东溪之景,但归来后筋疲力尽 ,委婉含蓄的表现了心中难以排遣的愁情。‎ ‎15. 古人论此诗有云:“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请简析该诗的“写情已足”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4. AE 15.‎ - 21 -‎ ‎ 对东溪之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首联、尾联都写到了作者因对东溪之景的喜爱久久不愿离去。闲适恬淡之情。作者描写了东溪“野凫眠岸”、“老树着花”、“短短蒲茸”、“平平沙石”,勾画出一幅清新淡远而又生意盎然的景象,寓情于景。老当益壮之情。“老树着花无丑枝”中可看出虽为老树却春花绽放,生机盎然,是作者虽暮年但壮心不已的写照。‎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A项“迟迟不能出发,只能来看东溪”错误,应该是作者迟迟不愿上船离去。E项“心中难以排遣的愁情”理解错误,应是对东溪之景的喜爱和留恋。‎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发船迟”写乘舟泛溪,靠近溪中一个美丽的孤岛,便坐在舟中观景,小船也仿佛知晓他的心意,迟迟不发。“车马疲”,写临近黄昏的时候,乘着马车返回城市,尽管神疲体倦,却是尽兴而归。“车马疲”写返程途中车马驰骋、尘土飞扬,同“发船迟”写扁舟迟发使诗人得以悠闲赏景,前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扰攘闹市的厌烦之情。“野凫眠岸”“老树着花”八个字,就捕捉住水乡春日最具特征的景物,诗人用简淡笔墨略作勾勒,意象生动,跃然纸上。“有意闲”“无丑枝”,表达了他对野凫眠岸和老树着花的独到感受、新鲜发现,此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厌恶污浊官场和喧嚣尘世、向往清新幽美大自然的“野情”“闲意”。‎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野凫眠岸”“老树着花”八个字,就捕捉住水乡春日最具特征的景物,诗人用简淡笔墨略作勾勒,意象生动,跃然纸上。‎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面名句的空白处。‎ ‎(1)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中,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写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诗中,写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吴楚东南坼 (2). 乾坤日夜浮 (3). 叶上初阳干宿雨 (4). 水面清圆 (5). 一一风荷举 - 21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运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安徽黄山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即使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也常年游人如织,空谷足音,不绝于耳。‎ B. 听说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140万元,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立即向该公司发出责令函。市民对此表示早已司空见惯了这种现象。‎ C. 黄山人对家乡方言的热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本土范围内使用方言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与外地游客交流时使用方言就无法互相沟通了。‎ D. 为了事业的发展,小张与小李这对情侣在异地苦恋了整整十年,昨天终于喜结金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意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符合句意。A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来访。望文生义。B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D喜结金兰:指朋友交情深厚,也指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不能指结婚。‎ ‎18.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对于选文科还是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犹豫过,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容易找工作。‎ B. 在2019年春节期间是出去旅游还是在家学习的调查问卷中,我班将近一半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前者。‎ C.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D. 皖南古民居具有防匪防盗、冬暖夏凉、生活方便等诸多特点,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完好无损,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往参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句式杂糅。B“近”和“以上”矛盾 C “走”后面少了一个“以”字。‎ - 21 -‎ ‎19.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是 A. 张老师精心指导小王完成一篇国家级论文撰写并获得最高奖项,小王感激地对张老师说:“这次论文比赛,承蒙您鼎力相助,真是感激不尽啊!”‎ B. 王律师结婚十几年,昨天终于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同事小李听说后马上给王律师发了一条信息:恭贺弄璋之喜,德门生辉!‎ C. 热爱创作的刘明同学最近出版了他的散文集《轶事闲话》,他恭敬地把散文集送给指导他创作十几年如一日的语文老师,并在扉页上写上:恩师雅正!‎ D. 近日,腾飞中学高二年级组全体老师应邀前往光明中学开展了一次校际交流活动,腾飞中学在送给光明中学的牌匾上写着:光明中学惠存!‎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诗贵在理趣,①___,并且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②___,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之于诗的形象和语言。因此,③___,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答案】 (1). ①陶渊明的诗便富有理趣 (2). ②而是从具体的生活出发 (3). ③他的诗既有哲人的智慧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 ‎21. 根据下面所给的材料及要求,请你以主编的名义,给高二(6)班“教师节专刊”写一个“编者按”。‎ 第22个教师节快到了,某中学高二(6)班班委会决定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专刊,拟征用以下稿件:《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诗歌)、《心灵的灯光》(散文诗)、《毕生的梦想》(散文)、《托起明天的太阳》(高级教师采访录)、《追梦》(课本剧)等。‎ 要求:“编者按”用稿件的篇名串联起来,感情真挚,在100字以内。‎ - 21 -‎ ‎【答案】亲爱的读者,当你走近我们时,也走进了第二十二个教师节。在这个充满温情和祝福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为敬爱的老师们唱一首赞歌!是他们用心灵的灯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他们分明就是那个托起明天的太阳的人!拾掇老师的足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是多少学子心中毕生的梦想,正如一首歌所唱到的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我们牢记师恩,弘扬师德,一起追梦吧!‎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从稿件名在内容上的特点入手,结合着老师这一职业特性,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合理的表达,要注意语句的衔接通顺。人们通常把老师看成是蜡烛,所以《心灵的灯光》可以作这样的联想,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多少学子心中毕生的梦想,所以《毕生的梦想》和《追梦》可以联系在一起;然后再选《托起明天的太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 在《孟子•尽心》篇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身体验,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无愧天地,快乐之枕 每一个不曾快乐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现代人都在寻找快乐,寻觅幸福,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安静的天地,怎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呢?我以为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坦坦荡荡,清清明明,快乐就会如源头活水一样,源源不断,自心里汩汩而出。‎ 无愧天地人,就是拥有了快乐之枕。‎ 康德说,人世间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头顶无比深邃的星空,一是人间道德法则。心灵上有所敬畏,头上放有三尺神明,为人做事就会有所忌惮,不超越做人的底线,不越过欲望的雷池,不践踏人性的尊严,君子勇于慎独严己,才会获得恒久的大安详,觅得人生的大安静,获得人生的大快乐。‎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夜半送礼,杨震严词予以拒绝,来人说,这件事没有任何人知道。杨震厉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曰不知?‎ 杨震,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这就是他一生行事的准则,做人的高标,快乐安详的枕头。‎ - 21 -‎ 抵御诱惑,不趋炎热,守住灵魂,砥砺品格;有坚持,有担当,有勇气;以良心为人生之塔,以良心为处世之基,始终坚持人间正气,保持一生清白,恪守心灵的底线,所以在宦官专权吏治混乱的东汉,杨震犹如一脉清流,而他“四知”之金玉良言更是掷地有声,永著史册,警戒后人。‎ 当年路易十五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一个人像路易十五那样思考的时候,他惟一的可能就是成为暴民,现实有人也正如此,他会心安理得地把三聚氰胺混杂在牛奶中卖出,而不屑一顾一个个大头婴儿痛苦的面容,“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绝育黄瓜”、“爆炸西瓜”频频发生,这些人,鼠目寸光,只要眼前!竭泽而渔,忘乎所以!良知泯灭,肆意的践踏的正是人性的底线!等待的必将是法律的之剑,快乐也自然消遁隐形!‎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善待天地,坚守良知,快乐就永远在。如果每个人躬身自问:怎样才能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或许那就是我们内心真正要寻找的温柔快乐的人生之枕?‎ ‎【解析】试题分析:考生首先要弄明白孟子这段话的意思,孟子说:“君子有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病,是第一乐事;抬起头无愧于天,低下头无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能教育他,是第三件乐事。君子有这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 这三种人生乐趣的第一乐,是父母健在,兄弟也无灾病事故,得以享受天伦之乐。前例说明,世间亲情最珍贵。难怪孟子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列为第一乐。这种乐是建立在孝悌基础上的,也是最本能的,是人内心道德本性的需要和普遍自然的期望。它更深一层的涵意是:躬行孝悌会给人带来道德的满足和快乐。“百善孝为先,不孝最为耻”,自古以来便成为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传统美德。‎ 第二乐是为人处事合乎道义,上不愧对于天,下不羞对于人,言行举止合乎自己良心本性的要求,做到问心无愧,因而获得内心的安宁。‎ 第三乐是能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开启心智、解答疑惑、传授知识,使其茁壮成长,并通过他们把真理遍传天下,为社会所用,惠泽百姓。教育英才需要认真学习,具备丰富的知识,有明确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得英才而教,如此重任在肩,以孟老夫子的教师情怀,即便能当国王,也不为之动心。‎ 什么是至高无上的幸福?孟子的答案是上述“三乐”。我们每一个人的境遇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未必同时存在上述三种情况,但正如孟子所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要保持了人天生具备的各种道德本性,反躬自问诚实无欺,就能获得最大的快乐。天伦与良知表面平淡无奇,其实正是生命的最大奇迹。‎ - 21 -‎ ‎ ‎ ‎ ‎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