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有的人长着强有力的翅膀,因凡心未泯而坠落人间,折断了翅膀,例如我就是。后来,他们 (煽动 扇动)折断的翅膀,奋力飞起,却又迭落下来。翅膀一定会痊愈,我仍会震翅高飞。‎ ‎(节选自《名人传》,有改动)‎ ‎①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折:__________‎ ‎②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两个错别字。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③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_‎ ‎【答案】 (1). (1)zhé (2). (2)迭 (3). 跌 (4). 震 (5). 振 (6). (3)扇动 ‎【解析】试题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折”在这里不要念成“shé”。‎ ‎(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迭”与“跌”、“震”与“振”都是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煽动,指怂恿、鼓动人做坏事。扇动:摇动扇子翅膀等。上文描写的对象是“翅膀”,所以自然选“扇动”。‎ ‎2. 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水平”改为“热情”或“激发”改为“提高” (2). ②删去“持之以恒”或“不间断”。‎ ‎【解析】试题分析:(1)搭配不当。“激发”与“水平”不搭配。把“水平”改为“热情”或“激发”改为“提高”即可。(2)语意重复。把“持之以恒”或“不间断”去掉即可。‎ 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 12‎ ‎)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3.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 ‎【我来对一对】‎ ‎【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3回)‎ ‎(1)《水浒传》的“回目”有形式整齐的特点,请根据【甲】段内容,补全“回目”。‎ 答: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A_____________。‎ ‎【我来辨一辨】‎ ‎【乙】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段水挡住也。”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节选自《西游记》)‎ ‎(2)有人说【乙】段中的“一股水”是“流沙河”。你认为正确吗?请结合【乙】段内容及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品一品】‎ ‎(3)依据【甲】【乙】两段文字,简要分析“洒家”与“八戒”的形象有何共同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 (2)不正确。流沙河是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河流,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其长万里、宽八百里,河主人是沙僧。而【乙】段中的沙僧已成为三藏的徒弟。 (3). (3)除了身材都胖外,性格都直爽。如“洒家”“—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八戒”“罢了!来到尽头路了!”都有智慧,如:“洒家”明知郑屠已死,为显得自己不是怕事而逃离,便假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八戒” “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解析】试题分析:(1)补全“回目”。首先要理解好情节,然后还要注意所给出的“回目”上句“史大郎夜走华阴县”的句式结构。“史大郎”是人名,“夜走华阴县”整体上是个动宾结构。(2)‎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具体是考查对《西游记》有关要点内容的辨析。此题的考查很深入,如果没有对名著的认真阅读与总结,就无法正确全面地作答。(3)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等语言描写中可概括出鲁提辖粗中有细很有头脑的性格特征。从“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的语言描写中,可分析出猪八戒也是一个很有智慧之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4. 诗、文名句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通过“草”来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7)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 ‎(8)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 (李清照《夏日绝句》)‎ ‎(9)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__。 (卢梅坡《雪梅》)‎ ‎(10)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答案】 (1).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 (3)乾坤日夜浮 (4). (4)断肠人在天涯 (5). (5)天时不如地利 (6). (6)草色遥看近却无 (7). (7)温故而知新 (8). (8)死亦为鬼雄 (9). (9)雪却输梅一段香 (10). (10)谁言寸草心 二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12‎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 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 ‎6.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宣宗宫人《题红叶》)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5. 写“潇潇暮雨”,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 ‎6. 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 ‎【解析】‎ ‎5. 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潇潇暮雨”是纯粹的环境描写。可从创设情境,从反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态度的角度考虑答案。一般诗歌前面几句写景,是为了介绍所处环境,烘托气氛,再触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自我感情抒发上。 ‎ ‎6.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分析好“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很明显抒发的是不要为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悲哀的思想态度。同时,要分析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的“深宫尽日闲”一句,表达的是“宫怨”之情。‎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 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 12‎ 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7.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为宫室 (_____)‎ ‎②罔不因势象形 (_____)‎ ‎③或六角 (_____)‎ ‎④高可三四丈 (_____)‎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10. 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11. 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答案】7.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 ‎8. (1). 刻成,雕刻成。 (2). 根据 (3). 有的 (4). 大约 ‎ ‎9. ①曾经赠送给我一个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②船从头到尾有八分多长。 ③每种灯火经过时,(前后)绵延数里(远),照得夜里如同白天(一样亮)。 ‎ ‎10. 画线句主要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 ‎11. 有与外国通商后不再有“元宵灯火”兴盛的感慨,有对制作伞灯时谈笺价格高昂的感慨。‎ ‎【解析】‎ ‎7.‎ 12‎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8.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或”:有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为”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点睛:文言词语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词语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词语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贻”“奇”“绵亘”“昼”等字词的翻译。‎ ‎10. 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首先要理解好划线句的大意,然后从能体现“奇巧”的几个方面作答。如从可开关的小窗、十六字对联、“雕栏相望”等角度作答。‎ ‎11.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文思想感情的把握。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句子进行探究。可分析“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等句,这些都是直抒胸臆的句子。‎ ‎(一)译文: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二)译文:无。‎ 12‎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 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溫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12‎ ‎(选自《2017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 ‎12. 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13. 第(2)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14. 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15. 第(9)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答案】12. 示例:是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的执着追求,是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 ‎13. 指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 ‎ ‎14. 放在文中【B】处处更恰当。因为第③段主要写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都有诗心相伴,第④段写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题中的这则材料,中心是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巨大,与第④段中心贴近。 ‎ ‎15. 作为全文总结;点题(呼应题目);‎ ‎【解析】‎ ‎12.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8段的“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作为答案。‎ ‎ 13.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答案就在问题的上文,即1段的“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 ‎14. 试题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所给材料的内容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巨大,这正好和第4段论述的中心“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相符。所以要放在文中【B】处。‎ ‎15. 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所以就有收束全文,呼应标题,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 12‎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圣人 赵长春 ‎(1)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2)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3)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4)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5)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6)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袋袋,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7)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8)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 ‎(9)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10)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11)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人都光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 12‎ ‎(12)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13)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意,有股幽幽的药味。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孩子就好了!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两三天,就好了!‎ ‎(14)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静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 ‎(15)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控出来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16)老圣人大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 ‎(17)叫他“老圣人”,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在袁店河的语境里。‎ ‎(18)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 ‎(19)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来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原载《百花园》2017年2期)‎ ‎16.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 ‎17. 品味第⑤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 ‎18. 说说第⑬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 ‎19. 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 ‎20. 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 ‎【答案】16. 春分立蛋;操心碾盘;喜管闲事;饭前喝水 ‎ ‎17. 示例:“春分到,蛋儿俏。”竖立起来的蛋儿好风光。只要孩子们从小了解节气,了解好传统。我买鸡蛋、买奖品花再多的钱也值了! ‎ ‎18. “就好了”,意思都是指治好了病。两个“就好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赞美了“老圣人”治病的验方灵验,也是对“老圣人”“仁义”之心的赞美。 ‎ ‎19. 文中描写的“老圣人”是一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人,他不只是袁店河的一位典范,也是整个中国的一位典范。 ‎ ‎20. 在“立蛋”一事中,它是场景之一;在“操心碾盘”一事中,它是“讲碾盘的故事”的主体,是“老圣人”捍卫传统文化的见证,是村子文化的一景。‎ ‎【解析】‎ 12‎ ‎16. 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每个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4—7写春分立蛋。8—10写操心碾盘。11—14写喜管闲事。15写饭前喝水。‎ ‎17.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所根据的语句“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是神态描写,如果探究好这神态描写所反映出的人物心理,就一定要读好上下文的情节内容。可从自己花钱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节气、了解好传统的角度作答。‎ ‎18. 试题分析:欣赏文句。“小孩子就好了……就好了”中连用两个“就好了”,这运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的目的是为了强调。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形象特征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19.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一定要联系全文来回答,否则把握不准答案。叫他“老圣人”是因为他是一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人。叫“老圣人”又有些委屈他是因为他是整个中国的一位典范。不仅仅是袁店河的一位典范。所以“我”才如此表述。 ‎ ‎20. 试题分析:考查文章中重要物件的作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读懂内容后再作答。可从它提供了故事场景,又是故事内容的主体,还是传统文化的见证等角度作答。‎ 三、‎ ‎2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语言真奇妙!细加品味你会发现,即便是生活中的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说话的语境、方式不同,表达的意思、效果也不同,让你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会不同。‎ 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补全文题,写—篇文章。‎ 文题:那句话,说得有点 。‎ 备选词语:深意、味道、智慧、艺术、委婉、大胆、暖心、扎心、离谱、冒昧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那句话,说得有点难忘 ‎ 我总也忘不了一句话,那是妈妈对我说的:“做事要专心致志、一气呵成才能有成效。”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我印象深刻。妈妈为什么说这句话呢?还要从前年寒假说起。‎ ‎ ‎ 12‎ ‎ 那个假期,老师留了几篇周记。我很想玩,就是迟迟不肯动笔。一天早上,妈妈要出门办事,走之前跟我说好要完成一篇周记。我很不情愿的坐在写字台旁,无精打采的写了一点,边写边想:“今天的《射雕英雄传》正演到精彩处,看不成了。”写了不到一半,已经完全不在状态了,心里痒痒的。反正妈妈中午才回来,时间还来得及,先看会电视再说。于是我心安理得的看上了我最喜欢的电视剧。不久,肚子饿了,又吃起了小点心。当我再回到书桌前时,脑子一片空白,一点思路也没有。不管了,找点资料凑够字就算了。最后,终于写完了,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心情舒畅,又高高兴兴的看起了动画片。时间过得真快,十二点到了。妈妈一进家门,就拿起我的作文。看了几行,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她实在不想往下看了,因为那些错别字和病句只能让她越看越火。妈妈知道我没有用心写周记,她压了压怒气,掷地有声的对我说:“做事要一气呵成、专心致志才能有成效。”‎ ‎ 下午,妈妈在出门前嘱咐我把周记重写一遍。听到这个消息,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这种长篇大论,重写一篇谈何容易!可是胳膊哪能扭得过大腿,抗议是徒劳的,想想满脸怒气的妈妈,只能遵命了。我只好再次来到桌旁,开始写周记。当我想看电视时,想起了妈妈刚才说的话,当我走神分心时,好像妈妈来到我身边告诉我做事要专心致志。那句话一直回旋在我耳旁,妈妈语重心长的模样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不一会,我就进入了状态,心无杂念、一气呵成的把周记写完了。一看时间,原来只用了半个小时。妈妈回来时,夸我的文章写得很经典,也很流畅。我如释重负,开心的看电视去了。‎ ‎ 通过寒假里发生的这件事,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妈妈的教诲一直也让我难以忘记。‎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那句话,说得有点 ”。半命题作文,所填充的内容往往是决定着写作成败的关键。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准所要写作的内容。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本题目在补题时给了很多的备选词语,如“深意、味道、智慧、艺术、委婉、大胆、暖心、扎心、离谱、冒昧”等,这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选择一个你最有生活最有话说的内容(词语)来填。叙事时一定要围绕着这一词语展开,并且要把这一词语写清楚道明白。同时要注意其限制性词语“那句话”,所填的词语是针对“那句话”而言,也就是要突出“那句话”的意义或影响。‎ 点睛: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由于它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对于考生来说,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