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4讲 全国卷解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4讲 全国卷解题

第4讲 全国卷解题·高考热考题型 模型1 运用转换思维巧妙选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史实理解类的选择题。这类题,题干中没有明确提到要考查的史实,而是提供了关于这一史实的时间、特征、评价等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运用转换思维将相关信息转换为具体知识点,降低试题难度,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1.将材料叙述转换为具体的知识 例如下题例1,材料中指出“宋承唐制……悉隶三司”,运用所学知识,可将材料转化为宋代二府三司制。‎ ‎【典例1】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这里“抑又甚焉”主要指(  )‎ A.相权进一步被削弱 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分化事权,导致“冗官”‎ D.宋代进一步完善了唐制 提炼信息 宋史 中书 枢密 三司 解题突破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宋史”“中书”“枢密”“三司”等,将其转换成宋代的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再结合题干中的“宋承唐制,抑又甚焉”可知二府三司进一步分散了相权而加强了皇权,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中没有讲二府三司制与“冗官”现象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D项与“抑又甚焉”不符,故排除。‎ ‎2.将图片信息转换为具体知识 例如,题干给出了19世纪末一幅漫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可将画中任人宰割的食物转换为中国,将画中西洋长相的人物转换为西方列强。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得出“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结论。‎ 27‎ ‎【典例2】 下图是1896年日本《团团珍闻》刊登的日本画家田口米作绘制的漫画,漫画的题目是《日清战争后日本人的意识》。这主要表现了当时(  )‎ A.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B.欧美国家联合继续抑制日本 C.日本联合欧美的意识日益加强 D.战争结果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 提炼信息 1896年 日本画家 日清战争后 解题突破 首先根据题中时间“1896年”及“日清战争后”转换出甲午中日战争;然后对漫画中的人物进行转换:根据漫画标题及漫画1至漫画4两个人物关系和地位的变化以及漫画人物的装束,可以将长鼻子人转换为欧美、戴帽者转换为日本。看漫画时注意解读漫画信息:从图1中可以看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在长鼻子的欧美列强面前是如此渺小;从图2中可以看出明治维新后成长起来的日本要与欧美列强较量一番了;从图3中可以看出日本已经可以让欧美列强下跪求饶了;从图4中可以看出壮大起来的日本已经把欧美列强打翻在地了。综合上述信息可知漫画反映了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膨胀,故选D项。漫画是从日本人的角度来阐释的,故A项缺乏客观性,排除。B从漫画中反映不出来,排除。C项与漫画反映的意思不相符,排除。‎ ‎3.将具体历史时间转换为历史事件 例如,某题的材料:《全球通史》中写着“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通过“17世纪和18世纪初”转换出启蒙运动,通过“18世纪以来”转换出工业革命。‎ ‎【典例3】‎ 27‎ ‎ 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与中世纪封建制小生产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历史的进步。”列宁在当时发表该言论意在强调(  )‎ A.实行固定粮食税的可能性 B.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必然性 C.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 D.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 提炼信息 1921年 资本主义 历史的进步 解题突破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材料所提供的时间概念转换为相应的历史事件,再根据该事件的特征对选项进行甄别。将“1921年”转换为“新经济政策”,根据“资本主义”一词确定跟商业有关,结合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这一突出特征对选项进行筛选。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但不是商业政策,它只是农业政策,故A项错误;实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在时间上不符合,也与材料中提到的“列宁”相矛盾,故B项错误;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征,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恢复发展苏俄经济,不是为加快工业化建设,故D项错误。‎ 模型2 依据史观准确选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需要运用史观分析、判断备选项的题目,或需要对题干材料及其情境进行分析理解,然后判断其反映哪一种史观的选择题。常用的史观有革命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整体(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 ‎1.隐性史观分析法 适合用这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备选项提供的不是几种史观,试题也没有要求用某种史观来理解题干信息和选项,表面上与史观无关,但实际上需要运用史观理解备选项,从而选出答案。‎ ‎【典例1】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27‎ 提炼信息 义和团运动 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 解题突破 解答此题需要运用隐性史观分析法,用到的是近代化史观。根据材料信息“不愿意也不屑于看……西洋”,从近代化史观来看,这是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排外,反映出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故A项正确。B、C、D三项是对材料观点的错误理解。‎ ‎2.显性史观分析法 适合用这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备选项提供的是几种史观,要求判断题干材料或情境反映了哪一种史观。‎ ‎【典例2】 罗荣渠说:“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被概括为‘两个过程’论……在这个框架下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反帝反封建,论及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也突出帝国主义如何压制这一萌芽的成长。”这段话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 A.文明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提炼信息 反帝反封建 帝国主义如何压制 解题突破 革命史观的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即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查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根据材料中的“反帝反封建”“帝国主义如何压制”可知这属于革命史观,B项正确。‎ 模型3 求同求异对比选 这种方法适用于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放在一起,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相同点或不同点。‎ ‎1.求同存异法 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解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共同点”“相似点”“相似之处”等方面的选择题。解题时,我们需要对题目所述事件或现象的各个要素(背景、原因、过程、结果、影响、意义等)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以找出其共性。‎ ‎【典例1】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 27‎ 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提炼信息 都有“分权”的思想 相同点 解题突破 材料讲了三种情况,选项只符合其中一种的不应当选。唐代分权是为了集中君权,亚里士多德和洛克的分权思想是为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排除A项;分权以限权为目的只符合西方,故排除B项;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与中国唐朝的情况不符,故排除C项;唐朝的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为宋元所沿袭,亚里士多德及洛克的分权思想为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三权分立政体奠定了理论基础,故答案为D项。‎ ‎2.求异存同法 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解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的“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等方面的选择题。解题时,我们需要对题目所述事件或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以找出它们各自的特性。‎ ‎【典例2】 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 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提炼信息 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 解题突破 题干给出了二者的相同点,即性质相同——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但二者的产生方式明显不同。梭伦改革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克利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并以抽签的方式从10个行政选区中各选出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以部落为基础的“四百人会议”,故答案为A项。‎ 模型4 题干选项对照选 27‎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题干材料中提供了对解题有直接帮助的有效信息的选择题。有效信息可能是一个字,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话;换个角度讲,可能是一个时间,可能是一个人物,也可能是一个历史事件。总之,有效信息可以被视为解题的“题眼”,依此“题眼”来对四个选项逐一排查,最后得出答案。‎ ‎1.题干材料参照法 题干材料参照法即材料信息排除法,以题干材料传递的信息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如果题干材料信息包含时间、地点、性质、含义等,要以此作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如果题干中涉及多则材料,就要分析与综合并用,明晰多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领悟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典例1】 “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  )‎ 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提炼信息 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 解题突破 题干材料有效信息“每一代人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可作为解题突破口。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起来,排除C项;清末维新变法大大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排除D项。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所以答案为A项。‎ ‎2.选项参照法 选项参照法就是利用某一选项提供的信息,对其他选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一种解题方法。具体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因果、包含、交叉、矛盾、重复等。‎ ‎【典例2】 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使政权趋向严密 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易导致权力纷争 提炼信息 无嫡庶之分 皆有继位的资格 解题突破 在四个备选项中,C、D两项叙述矛盾。题干叙述了商代王位世袭制下的兄终弟及、父子相传,这种继承制度容易导致子与子相争、兄与弟相夺,进而使政局不稳、社会不安,故D项正确,C项错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是西周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排除A项;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27‎ 模型5 盯住程度性词语谨慎选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题干或者选项中含有程度性词语的选择题。此类题的题干中多含有“最主要的”“最重要的”“直接”“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选项中多含有“全面”“都”“一律”“彻底”“完全”“从根本上”“在一定程度上”“相当程度上”“开始”等表示程度的词语。‎ ‎1.关键词语直选法 解题时从程度性词语入手,结合题干要求对选项直接进行筛选和排除,以缩小思考范围,提高解题效率。一般情况下,带有说法过于绝对的词语的选项通常是错误的,带有一般程度词语的选项通常是正确的,但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典例1】 1931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销量的1/3,1932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0%。以上史实表明(  )‎ A.苏联经济完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新经济政策大大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政策 D.苏联曾一定程度上实行对外开放 提炼信息 1931年 占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销量的1/3‎ ‎1932年 上升到50%‎ 解题突破 一般情况下,带有表述过于绝对的词语的选项通常是错误的,带有一般程度词语的选项通常是正确的。A项中的“完全”表述过于绝对,且与事实不符,故A错误;C项中“放弃”一词有“彻底”“完全”的意思,表述上也过于绝对,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到西方国家的敌视,故C错误;答案在B和D中进行筛选,1929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是“1931年”,1931年和1932年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时期,故B错误;D表述正确。‎ ‎2.比较择优法 先确定题干与选项隐含着的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比较四个选项,找出概括最全面、解释最深刻、叙述最严谨的一项。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符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典例2】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 27‎ 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 A.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B.新文化运动以文学革命为主 C.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 D.陈独秀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态度 提炼信息 德先生 赛先生 旧文学 解题突破 “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民主和科学的代称。B项“以……为主”是精准度较高的程度词,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但并不是以它为主,故排除B项;全面否定传统文化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弊端之一,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C项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陈独秀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说明他倡导思想革命,“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说明他倡导文学革命,故A为最佳选项。‎ 模型1 背景、原因类设问 ‎1.限定性设问 ‎(1)根本原因: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 ‎(2)主观原因(人为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方针以及统治者的作为等方面进行思考。‎ ‎(3)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2.宽泛性设问 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典例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历史上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自春秋到清末,黄河水道有六次重大的变迁。‎ 第一次发生于周定王五年,黄河在宿胥口决水①……经河北省盐山县入海。‎ 27‎ 第二次发生于王莽始建国三年,此时距周定王五年已有672年。当时黄河主流迁徙至魏郡②,经清河、平原、济南到千乘。‎ 第三次发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由于商胡决河③……河水溃决造成新的河床,从而分成东、北两支……有时北流开而东流闭,有时则东流开而北流闭。‎ 第四次是阳武故堤溃决,时为金章宗明昌五年……此时黄河大半之水经由泗水而进入淮河,此时北流仍通。‎ 第五次是距上次95年之后的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此时会通河成,河水往南,北流已微④,到明代宏治中,筑断黄陵冈支渠致使黄河之水全由淮河所承受,北流遂绝。明人防黄河北流,如防大盗,强制黄河向东南流,遂使黄河水患无法消弭。‎ 第六次在清咸丰三年时……黄河在近河南省兰封县西北地区的铜瓦厢溃决,黄河再改道北徙,从济水入海……此后即无大水灾发生,证明黄河应向北流才对。‎ ‎——钱穆《中国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河水道变迁的主客观原因。‎  首先,审设问。该问不仅提供了“黄河水道变迁”的主体内容限定,还在求答项“原因”前设定了限定性词语“主客观”,属于限定性设问。‎ 其次,解读材料。依据限定性设问的模型解法:此类设问中的主观原因(人为原因),一般从领导某历史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方针、决策或政策等方面分析,依此角度对应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思考。由①②中的材料可知,随着黄河中下游地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故通过乱砍滥伐开垦荒地,致使黄河失去植被保护;由③可推出“政治中心东移”和“军事需要人为决堤”;由④可推出,由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元统治者为获得江南粮食开通会通河,河水往南。‎ 再次,迁移知识。此设问还涉及我国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古代科技知识。依据限定性设问模型解法中所说的“统治者的作为”,即可得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再依据材料“强制黄河向东南流,遂使黄河水患无法消弭”,并结合所学即可得出“受科技水平制约防洪标准低”。‎ 最后,组织答案。行文做到层次化、术语化。‎  主客观因素:为解决人多地少矛盾乱砍滥伐;政治中心东移;经济重心南移;军事需要人为决堤;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受科技水平制约,防洪标准低。‎ ‎【典例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7‎ 材料 医疗与卫生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不断变化。‎ ‎18世纪中叶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①……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②……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德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③……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④,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⑤,这也为英国向福利国家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根据材料,说明19世纪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  首先,审设问。该问提供了“19世纪英国”的时空限定和“医疗卫生改革”的主体内容限定,其求答项“原因”没设限定性词语,属于宽泛性设问。‎ 其次,解读材料。依据解答宽泛性设问的技巧: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其事件发生的原因可考虑主、客观因素,并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入手,依次对应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由①中的材料得出“城市人口增加”;由②中的材料得出“政府传统政策与现实脱节”;由③中的材料得出“改革者的推动”;由②和④中的材料得出“公共卫生恶化”和“疾病流行”;由⑤中的材料得出“完善中央政府职能”。‎ 最后,组织答案。注意要按不同的角度分层次表述。‎  客观原因:经济上,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政治上,政府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社会生活上,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恶化,疾病流行。主观原因:改革者大力推动;为了完善中央政府职能。‎ 模型2 内容、措施类设问 ‎1.具体史实型 此类型设问考查的是某一具体历史事物的内容,如某一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效,某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等等。答题时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依据所学知识就能答出题目中历史事件的内容,或者题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那么直接概括或按材料层次归纳即可。‎ ‎(2)题目要求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的,要先按材料层次归纳,归纳不完整时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 27‎ ‎(3)如果依据课本和材料仍不能确定该历史事物的内容时,需先依据材料或题干时间确定该历史事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再由背景推理出其所涉及的内容、措施;在题干没有限定条件的情况下需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等角度分析。‎ ‎2.纵向专题型 此类型设问考查某一阶段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或者该阶段具体历史事物的呈现形式。具体来说分以下几步解答:首先,依据材料和设问判定命题意图;其次,依据题干时间限定和所学知识划分阶段;最后,结合设问限定条件提炼各阶段的中心词组织答案(开始、发展、结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等)。‎ ‎【典例】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①,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②。‎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③,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的“软件”又是什么?明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首先,审设问。该问考查封建统一时代皇帝采取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在此阶段呈现的变化特征,属于纵向专题型设问。‎ 其次,解读材料。依据纵向专题型设问的模型解法可知:要先依据材料和设问主体断定命题意图,再依据题干时间限定和所学知识划分阶段。据此,结合设问对材料进行分析。由材料①得出秦始皇构建大帝国的硬件框架;由材料②得出汉武帝给中枢运作机制安装了软件设施;由材料③得出明朝和清朝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的反制衡措施。‎ 再次,迁移知识。该问涉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等知识。把所学秦、汉、明、清加强专制制度的措施迁移到所提炼的材料关键信息中即可得出:秦始皇构建了“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硬件框架;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制度”等软件设施;明朝和清朝分别确立了“内阁制”“军机处”等反制衡措施。‎ 27‎ 最后,组织答案。本问包含了不止一个小问,所以答题时要分项列出。‎  (1)秦始皇: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汉武帝:让宫廷内侍机构参与军国大事(建立内外朝制度或中朝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选拔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文渊阁以帮助皇帝处理国政,内阁制形成。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模型3 比较类设问 ‎                   ‎ ‎1.历史事件类的比较,一般可分为背景、过程、结果三大块儿。涉及背景的比较项有时代、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过程的比较项有阶级、人物、组织、纲领、措施、方式等;涉及结果的比较项有结局、性质、功绩、局限性、影响等。‎ ‎2.历史现象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等方面思考。‎ ‎3.历史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属阶级或阶层、主要功绩、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思考。‎ ‎4.政治、经济制度类的比较,可从时代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及地位等角度思考。‎ ‎【典例】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本题。‎ 材料 古代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①,并限制连任次数②。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了任官亲族回避的做法。‎ 东汉时规定了“三互法”:在选任官吏时,凡婚姻之家和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③,并把其作为澄清吏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推行④。‎ 唐宋时期,回避制度既继承汉代的做法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要求地方官避本籍;中央高官避亲属⑤;中央要官子弟不得任监、谏官职;亲戚避同属联事,即有亲戚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部门任职⑥。‎ 后来,回避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规定:执政大臣子弟亲属回避要职;也不得担任谏官、监察官。‎ 27‎ 明清时,对本籍和邻籍的回避更为具体严格,回避制趋于完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官员回避制度与雅典的任期制的不同作用。‎  首先,审设问。该题属于求异型比较题,比较对象为“中国古代官员回避制度与雅典的任期制”,比较角度为“作用”。‎ 其次,解读材料。此题要求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作用,依据政治制度类的解题思路,可从实施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思考。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从材料中分层次提炼两种政治制度的作用信息。由材料①②中得出雅典任期制的“避免终身制、防止专权”和“增加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等作用;由材料③④⑤⑥中得出中国古代官员回避制度的“限制官员利用亲属关系拉帮结派”“保证政治清明、中央决策顺利实施”“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摆脱各种宗法关系、裙带关系的羁绊”等作用。‎ 再次,迁移知识。联系所学雅典民主制的形式及原则,整理出其在“直接民主制”和“主权在民”两个方面的作用。‎  古代雅典任期制度的作用:防止专权的发生;保证雅典直接民主制的顺利运行;有利于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是“主权在民”原则能够落实的保证。‎ 中国古代回避制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官员利用亲属关系拉帮结派,摆脱各种宗法关系、裙带关系的羁绊;有助于保证政治清明、中央决策的顺利实施,以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模型4 影响、意义类设问 ‎1.限定性设问 ‎(1)政治影响:主要分析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等。如果考查的是某个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则要全面考虑战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影响。‎ ‎(2)经济影响:可以从是否促进经济发展、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改变了经济格局或经济体制、是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如果单纯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影响,则可以利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回答。‎ ‎(3)思想文化影响:主要看该思想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会推动国家的统一或民族的团结、是否与社会客观需要相适应。‎ 27‎ ‎2.概括性设问 概括性设问的答语可繁可简,关键看此设问在整道试题中所处的位置、所占的分值,如果分值较低,可以采取高度概括法进行综合性回答;如果分值较高、处于试题的核心设问点,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项进行分析解答。这一类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 ‎(1)采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将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部分。在答题时需要权衡两类影响中哪一种影响占据主要地位,如罗斯福新政对于美国克服经济危机的影响应是积极影响,居于主导地位,通过答语的详略来表达其主次地位。‎ ‎(2)采用宏观分析的方法将其分为全局和局部、东方和西方、国内和国际、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例如,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主观影响可以从主观动机(目的、主旨)、方针、政策、经验等方面思考;客观影响可以从自然或者社会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科技等方面思考。‎ ‎(3)采用时空变换的方法可以将其分为现实影响、深远影响,进行层次性分析。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的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深远影响是指对以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等。‎ ‎【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888年至1919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这完全扭转了1870年至1887年这段时期(1874年除外)的入超。乍看起来,原棉出口的增长可能有力地说明棉花作物总产量在清朝最后二十年中似乎大量增加了。但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单。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把这三种趋向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棉花产量没有增加或增加到足以满足国内和出口两者需要的程度;由此引起的国内棉和纱的较高价格促使纺织业者去购买较便宜的进口货;国内需要的减少随之又反过来抑制了增加原棉生产的兴趣。‎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800~1911年)》‎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原棉出口”产生的趋向有哪些。并说明其影响。‎  此题直接给出了限定条件,即“原棉出口”趋向的影响,也就是经济影响。具体答题步骤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结合材料“出口大于进口”“棉花作物总产量……似乎大量增加了”“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概括出“原棉的进出口趋向”。‎ 第二步,结合分析出的趋向,从材料中找出相关的影响。结合经济影响的解题思路可知,影响类语言带有一定的标志性,如“影响了”“导致了”“抑制了”‎ 27‎ 等,据此从材料中找出并整理,如“扭转了……入超”“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抑制了增加原棉生产的兴趣”。‎ 第三步,结合上述分析,归纳、整理出答案。注意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加工,最好不要照抄原材料。‎ 趋向 影响 中国“原棉出口”‎ 中国原棉出口大于进口 扭转了长期外贸入超的局面,同时原棉价格稳步上涨 出现棉花作物总产量大量增加的错觉 导致中国纺织业者所需原棉供应不足 中国从印度和日本购买价格较低的机制纱 抑制了国内增加原棉生产的兴趣 模型5 特点类设问 ‎1.限定性设问 ‎(1)政治文明:内部的可以从政治制度、政策、政权更迭、君臣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外部的可以从对外政策、外交关系、国际格局等方面分析。‎ ‎(2)经济文明:可以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经济繁荣(或萧条)状况、交通设施、城乡的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水平等角度分析。‎ ‎(3)思想文化:可以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入手分析,同时需要考虑这些思想的内涵、进步性、历史地位(作用)以及对人们思想的变化所起到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 ‎(4)阶段性特征:首先按照时间来划分阶段,然后根据具体要求,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2.综合性设问 回答该类设问,关键是挖掘其内涵和外延的相应区域,找到答题的理论支撑点。这里的特点可以从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各方面状况(目的、指导思想、内容、手段、途径、规模、速度)、新的突破(发展或变化)、历史地位(第一个、最早、率先等)、历史作用等方面思考。‎ ‎【典例】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27‎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阅读地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此题属于通过图文等多种信息进行考查的特点类试题,属于综合性设问。因此在解答时需要结合地图和材料提供的信息,深入挖掘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外延。结合模型解法,从政治因素的影响、交通路线的变化、丝绸之路的重要性等角度分析。从具体的答题步骤分析,首先观察图中线路及图例,可以归纳出古代丝绸之路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网络;然后根据文字材料描述不同时期丝绸之路的道路不同,可归纳出线路在不同时期受政治环境等影响;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等可归纳出其在东段路线中的主导地位。‎  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模型6 评价、评述类设问 回答此类问题需要整合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三者缺一不可。在解读试题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将材料划分为两部分——史实和史论,然后结合史实、史论的涉及范畴、类别特征、基本属性等内容找出最符合这一问题的评价标准,一般标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最后得出评价性结论。具体来讲,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27‎ ‎1.评价类设问:在对具体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经济现象等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侧重展现评价的结论,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一般来说,包括以下要素:‎ 历史评价=基本史实+马克思主义原理(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评价(观点立场、性质、特点、进步性、社会意义、结论等)。‎ ‎2.评述类设问:必须顾及叙述与评价两个方面的因素,组织答案时可以先述后评、也可以边述边评,这类设问的叙述与评价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回答时要体现二者之间存在的对应性或者连带关系。通常需要运用相应的理论将剥离出来的史实、结论连接起来,使二者和谐统一。一般来讲叙述表明史料“是什么”、评价它“怎么样”,而理论则是为什么这样评价的理论支撑点,是将二者统一起来的连接部分,一般要从因果关系、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质。‎ ‎【典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 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交往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首先,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 27‎ 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本题考查古代和近代的中国外交政策与表现。‎ 第(1)问,据材料信息“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武……体制……”“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等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传统……体制被打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等概括出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第二小问属于评价类设问,依据该类型设问的模型解法,先确定评价的主体是晚清王朝外交的变化,然后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分析,如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是否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等,最后为这些变化定性,即这些变化是进步还是倒退。结合具体材料分析可知,“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反映了外交的变化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总理衙门的设立”反映了外交制度上的近代化。‎  (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文武并用,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注重文化感召;形成朝贡体制,确立君臣关系;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2)变化: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念,改变了外交态度;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 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开始接受西方思想,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表现之一,是中国的进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 模型7 启示、认识类设问 此类题目一般是综合材料和已回答的问题,从经验、教训两个方面思考,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方面: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策、改革和革命、政党组织派别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内容。一般从国情、领导阶级及其实施的方针策略、群众支持或拥护的程度等方面思考。‎ 27‎ ‎2.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措施、工业化道路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符合国情、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适时调整经济政策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主要包括文化制度(政策)、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发展、主流与支流、本土与外来等方面的内容。一般从以下三点思考:①如何对待,从在批判中继承、发展等方面思考;②如何认识,从文化活动或思想的地位、对国内和国际的影响等方面思考;③从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方面思考。‎ ‎4.外交方面:主要包括国际组织、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和世界格局等方面的内容。从外交政策的改变取决于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合作有利于各国的发展等方面思考。‎ 对有些启示、认识类设问,还要注意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组织答案,体现出其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 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 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年 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 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 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 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 27‎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 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  本题第(3)问的第二小问是启示类的设问,可采用经济方面的答题方法来回答问题,具体分为三步。‎ 步骤一:详细研读所给材料,明确材料共同的中心思想。‎ 材料 中心内容 共同思想 材料一 英国逐步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先后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分别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步骤二:详细研读试题设问,把握启示的方向和内容。‎ ‎“启示”的条件 ‎“启示”的方向 两国确立经济地位的不同方式 从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步骤三:根据上述分析,联系课本中近现代经济格局的演变的相关知识组织答案。‎ 结合前面所讲的答题方法,根据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及原因,并结合材料以及问题(1)和(2),认识它们确立霸权的方式给世界带来的后果,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合作,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类社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27‎  (1)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有利于其海外扩张。‎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理由: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 ‎(2)分析: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3)不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美国: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谈判协商,在二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互利共赢。‎ 模型8 开放探究类设问 开放探究类设问主要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景,以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解答相关问题。具体包括情景开放型、观点论证(评述)型两类。‎ ‎1.情景开放型 这类试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文字或一个图片、表格,让同学们通过识图或分析表格、文字完成相关问题。‎ 解题思路:明确材料中心,确定情景所涉及的知识点,结合所给材料解答。‎ ‎【典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主一词古已有之。在先秦文献中的含义是“民之主”,即最高统治者。Democracy一词传入中国后,被译为“民主”。民主在近代具有多种含义。据统计,1864年至1914年间,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  含义 时段  ‎ 人民统治 与专制君主制相反的制度 民选领袖 君主 27‎ ‎1864~1894‎ ‎12‎ ‎323‎ ‎7‎ ‎5‎ ‎1895~1900‎ ‎149‎ ‎640‎ ‎102‎ ‎7‎ ‎1901~1908‎ ‎391‎ ‎1 210‎ ‎39‎ ‎0‎ ‎1909~1914‎ ‎76‎ ‎490‎ ‎16‎ ‎0‎ 阅读材料,以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变化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根据此类型题目的模型解法可知,要先解读材料信息,然后迁移知识,确定该情景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归纳总结。可分为以下两步进行分析。‎ 步骤一:分析材料,得出关键信息。‎ 解读材料 概括关键信息 迁移知识 ‎1864~1894年民主一词的使用总体数量不多,增长缓慢 人们对民主问题不大关注 这一时期是洋务运动开展的时期,向西方学习处于“学器物”阶段 ‎1895~1900年民主一词的使用出现第一个高峰 人们较为关注民主问题(或民主观念逐渐被接受)‎ 甲午战败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 ‎1901~1908年民主一词的使用出现第二个高峰 人们极其关注民主问题 这一时期清政府发动了预备立宪运动 ‎1909~1914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明显下降 人们对民主政体的关注远超过对人民权利的关注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民主并未真正实现 步骤二:根据从材料中得出的关键信息,结合四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特别是每个时期内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分析原因,整理出答案。‎ 27‎ ‎ 1864~1894年,民主一词不断出现,含义较多,主要指向民主政体,但总体数量不多,增长缓慢,人们对民主问题不大关注(或民主观念尚未被接受)。这与西方思想刚刚传入,“师夷长技”主要侧重学习军事和工业技术,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刚刚产生、早期维新派出现有关。‎ ‎1895~1900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迅速增加,出现第一个高峰,其含义主要是人民权利、民主政体和民选领袖,表明人们较为关注民主问题(或民主观念逐渐被接受),但对民主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这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派宣传君主立宪的思想,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有关。‎ ‎1901~1908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急剧增加,出现了第二个高峰,其含义集中在人民权利和民主政体上,“民之主”的传统观念已被放弃,表明人们极其关注民主问题。这与清末预备立宪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启蒙思想有关。‎ ‎1909~1914年,民主一词的使用数量明显下降,并出现较大起伏,人们对民主政体的关注远超过人民权利。这与民主政体初建,北洋军阀操纵政权、民主有名无实的政局有关。‎ 对民主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民主内涵的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民主制度的艰辛,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艰难。‎ ‎2.观点论证(评价)型 即通过创设新情境给出一种或几种历史结论、历史观点,要求对此进行评价或论证。其中又分为提供观点型设问和提炼观点型设问两种类型。‎ 类型1 提供观点型设问 解题思路:首先,选择观点,从题目提供的观点中选出自己最有把握的并可以充分论证的观点。‎ 其次,遴选史实,从所学知识中搜寻和遴选可以例证观点的史实。‎ 最后,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有力。‎ 其中要注意:有的试题除了已经列出的观点以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其他观点进行论证,只要言之成理,照样可以得分。提供主题的,要注意结合材料和题目要求,总结出论点,再进行论证。‎ ‎【典例2】 在20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大的改革成功地处理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他说:“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27‎ ‎——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 材料二 如何把钱从囤积户攥紧的手里拿出来,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政府想到了舆论这一利器。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如果市民在(1933年)2月1日后提取过黄金,而下星期一没有按约定将其退回,银行将把他们的名字公布于众。这一措施立竿见影,人们掀开床垫,撬开铁罐和私藏的盒子,取出里面的黄金,在银行前排起长队。星期六晚,联邦储备银行收回了3亿黄金和黄金券,储备足以再印7.5亿美元新钞。13 500家银行(占全国34%)恢复营业,证券交易所的铜锣也再度敲响,纽约股价陡增15%。政府下的这服药确实够猛,遏制了通货膨胀的势头,避免了后患无穷。‎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原因在于:获得各种信息需要代价;制定、下达、执行和反馈计划需要成本;不同主体之间利益难以达到高度一致;计划人员的理性非常有限。即使这些都不考虑(实际必须考虑),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也不相适应,因而中央计划不可能代替市场的功能,不可能模仿出逼真的市场分配资源的机制……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浅析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运用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以“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根据此类型题目的模型解法,分三步进行解答。‎ 步骤一:分析设问,明确答题限定。‎ 答题方向 限制性条件 答题依据 论证观点 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运用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 步骤二:分析材料,得出关键信息。‎ 材料信息 概括关键信息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其采用了市场调节 27‎ 材料二 政府(联邦储备委员会)想到了并且利用了舆论这一利器 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 材料三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步骤三:确定论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组织论证。‎ 从材料看,论点应该是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关系。材料从正面提出了相关信息,而反面的信息则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即之前所实施的政策有何弊端,如新经济政策实施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是违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观点 论证 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关 系能够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发了俄国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新经济政策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使得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在西方陷于经济大危机的同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到1937年工业产量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经济大危机之前美国奉行自由主义,胡佛固守着自由放任政策,没能挽救美国经济。‎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带来很多弊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渐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已经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或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加入WTO,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等)‎ 类型2 提炼观点型设问 解题思路:(1)明确设问的要求,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分层、分点阅读,找出隐含着观点的关键语句。‎ ‎(2)提炼观点,在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观点,以备论证。‎ 27‎ ‎(3)选定观点,即从提炼出的多种观点中选出自己最有把握论证的观点,也就是自己能提供尽可能多的史实来论证的观点。‎ ‎(4)搜寻史实,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观点的重要史实。‎ ‎(5)组织答案,表述成文,做到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典例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外交固然与国势、国力密切相关,并与军事、经济实力相辅相成,然而,外交终归不是军事、不是经济。作为国家对外的重要手段,外交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强国有强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强而称其有;弱国有弱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弱而谓之无。‎ ‎——摘自《评“弱国无外交”》‎ 提炼材料中作者的核心观点,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至少两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根据此类型题目的模型解法,分三步进行解答。‎ 步骤一:分析设问,明确答题限定。‎ 答题方向 限制性条件 答题依据 核心观点 作者的观点 提炼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是否同意 论证 步骤二:提炼观点,明确论证的对象。‎ 材料信息 概括关键信息 ‎“作为国家对外的重要手段,外交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强国有强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强而称其有”和“弱国有弱国的外交,不能因其弱而谓之无”‎ 弱国有外交是作者的主要观点 步骤三: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原则上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确定对作者的观点的看法,然后结合史实,进行具体论证。‎  观点1:弱国有外交。我同意此观点。‎ 27‎ 史实: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据理力争,拒签和约;抗战时期,中国打败日本法西斯,废除列强治外法权,并在抗战胜利后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建国初期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 由此可见,弱国外交需要审时度势,讲究外交智慧和胆识,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联合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都认同国家一律平等;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推进,国际交往将逐步发展为平等的外交。国弱未必外交弱,兵败未必外交败。因此,弱国有外交。‎ 观点2:弱国有外交。我不同意此观点。‎ 史实:《南京条约》等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幕府时期的“黑船事件”;《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归列强共同支配局面;德国通过《慕尼黑协定》强占苏台德区。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国力为基础的。国家综合国力孱弱时很难进行平等外交;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审时度势,软弱无能,也就不能维护国家利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导致国际政治秩序的不平等,弱国在外交上丧失话语权。因此,弱国无外交。‎ 2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