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热反应一定不用加热,吸热反应一定需加热 B. 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ΔH>0‎ C.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所以风能、氢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都属于未来新能源 D.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都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而与反应条件无关系,故A错误;‎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也就表示形成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消耗要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故B错误;‎ C.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所以风能、氢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都属于未来新能源,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2.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KNO3‎ 胆矾 BaSO4‎ HClO4‎ 弱电解质 HF CaCO3‎ HClO NH3‎ 非电解质 SO2‎ 金属Al H2O C2H5OH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KNO3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HF在水中能部分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SO2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故A正确;‎ B.胆矾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的碳酸钙能完全电离,所以属于强电解质,金属Al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溶于水的BaSO4能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HClO在水中能部分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H2O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故C错误;‎ D.HClO4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所以是强电解质,NH3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C2H5OH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电离,所以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金属化合物等;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 ‎3.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甲.在‎500 ℃‎时,10 mol SO2和10 mol O2‎ 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10 mol O2‎ 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 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 A. 乙、甲、丁、丙 B. 乙、甲、丙、丁 C. 甲、乙、丙、丁 D. 丁、丙、乙、甲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甲与乙相比,乙中使用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使用催化剂反应加快,所以反应速率:乙>甲;甲与丁相比,甲中SO2的物质的量比丁中大,即SO2的浓度比丁中大,其它条件相同,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甲>丁;丙与丁相比,其它条件相同,丁中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丁>丙。‎ 所以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乙、甲、丁、丙。‎ 故选A。‎ ‎4.在一定温度的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2C(g) A(g)+3B(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 ‎①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3a 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若C为固体,A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A. ①② B. ④⑥ C. ④⑤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生成C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①不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消耗3amolB,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②不选;‎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③不选;‎ ‎④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④选;‎ ‎⑤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减小,压强减小,当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⑤不选;‎ ‎⑥若C为固体,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和平衡状态下A的体积分数都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⑥选。‎ 不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④⑥。‎ 故选B。‎ ‎【点睛】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粉投入到NaHSO4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Fe+2HSO4—=Fe2++H2Ó+ 2SO42—‎ B. HS-的电离方程式: HS-+H2O=== H3O++S2-‎ C. 液氨也可像水一样发生自偶电离:2NH3 NH4++NH2—‎ D. 双氧水具有弱酸性,其电离方程式: H2O2 2H++O22-‎ ‎【答案】C ‎【解析】‎ ‎【详解】NaHSO4电离出H+,相当于一元强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 B.H3O+为H+结合水分子形成,多元弱酸根HS-电离出氢离子与水结合成水合氢离子,HS-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S-+H2OH3O++S2-,故B错误;‎ C.根据水的自偶电离的特征是分子结合另一种分子的氢离子发生电离,则液氨发生自偶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2NH3⇌NH4++NH2-,故C正确;‎ D.双氧水可以可作是二元弱酸,说明双氧水分子能发生两步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O2H++HO2-、HO2-H++O22-,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分子式表示。‎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74.0 g Ca(OH)2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57.3 kJ的热量 B. 已知N2(g)+3H2(g) 2NH3(g) △H=-92.4kJ·mol-1,将足量的N2(g)和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1mol NH3(g),放出46.2kJ的热量 C. 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 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和热是指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必须是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几元酸、碱无关,74.0gCa(OH)2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生成2mol水,应放出114.6kJ的热量,故A错误;‎ B.由N2(g)+3H2(g)2NH3(g) △H=-92.4kJ·mol-1可知,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NH3(g)‎ ‎,放出92.4kJ的热量,所以将足量的N2(g)和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1molNH3(g),放出46.2kJ的热量,故B正确;‎ C.ΔH的单位为kJ·mol-1,所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故C错误;‎ D.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甲醇燃烧生成的氢气不属于稳定的化合物,故D错误。‎ ‎【点睛】注意:1、中和热的几个关键点:在稀溶液中、强酸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2、燃烧热的几个关键点:1molH2O、纯物质、稳定氧化物;加热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引发条件。‎ ‎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 ‎ ‎①H2(g)+Cl2(g)=2HCl(g) △H1 ‎ H2(g)+I2(g)=2HI(g) △H2‎ ‎②C2H4O2(g)+2O2(g)=2CO2(g)+2H2O(g) △H1 ‎ C2H4O2(1)+2O2(g)=2CO2(g)+2H2O(1) △H2‎ ‎③CaCO3(s)=CaO(s)+CO2(g) △H1 ‎ Na2O(s)+H2O(l)=2NaOH(aq) △H2‎ ‎④2H2S (g) +3O2 (g) =2SO2 (g) +2H2O(g) △H1 ‎ ‎2H2S (g) +O2 (g) =2S (S) +2H2O(g) △H2‎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Cl2(g)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稳定性大于I2(g)和氢气反应生成的碘化氢,越稳定能量越低,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是负值,△H1<△H2,故①不选;‎ ‎②后者生成的是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故②选;‎ ‎③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钠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故③选;‎ ‎④H2S不完全燃烧放热少,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对多,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所以△H2>△H1,故④不选。‎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符合△H1>△H2的是②③。‎ 故选A。‎ ‎【点睛】明确焓变是有正负之分的。‎ ‎8.下列关于可逆反应:A(g)+3B(g) 2C(g)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 A.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 v(正)会先增大后减小 B.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能量所以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的更大 C. 采用催化剂,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会引起v(正)、v(逆)同时增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 D. 减小压强可以降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所以v(正)减小、v(逆)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故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是增大的,但逆反应速率增大的更大,故B错误;‎ C.催化剂既能增大活化分子数,又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所以减小压强,可以降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正逆反应速率都是减小的,但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更大,故D错误。‎ 故选C。‎ ‎9.已知298K下反应2Al2O3(s)+‎3C(s)= 4Al(s)+3CO2(g)△H=+2171.0kJ/mol,△S=+635.5J/(mol•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题给△H值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B. △S>0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熵减少的反应 C. 该反应在室温下可能自发进行 D. 若温度可以决定反应的方向,则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3416.2 K ‎【答案】D ‎【解析】‎ ‎【详解】A.△H=+2171.0kJ/mol>0,表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错误;‎ B.△S=+635.5J/(mol•K)>0,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故B错误;‎ C.若使本反应自发进行,需使△H-T△S<0,即2171.0kJ/mol-0.6355kJ/(mol•K)•T<0,T>3471K时反应才可以自发进行,所以在室温下不可能自发,故C错误;‎ D.若使本反应自发进行,需使△H-T△S<0,即2171.0kJ/mol-0.6355kJ/(mol•K)•T<0,T>3416.2K时反应才可以自发进行,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事实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发生化学反应刚开始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加快 B. 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 C. ‎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氮反应N2(g)+ 3H2 (g)2NH3(g) △H<0‎ D. FeCl3+3KSCNFe(SCN)3+3KCl, 增大KCl的浓度则溶液的颜色变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详解】A.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刚开始反应缓慢,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反应迅速加快,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氯气中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在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正确;‎ C.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500℃‎的高温,利用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反应物转化率与产物的产率降低,主要考虑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活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增大KCl的浓度,溶液中Fe3+、SCN-浓度不变,K+和Cl-不参加反应,氯化钾不影响平衡,平衡不移动,溶液颜色不变,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 故选B。‎ ‎11.下列操作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H B. 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 C. 加热水至‎100 ℃‎,pH=6‎ D. 向水中加少量的氯化铵固体使由水电离出C(H+)=1.0Ï10-5 mol·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使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说明该物质是强酸弱碱盐,据此答题。‎ ‎【详解】A.根据水的电离平衡H2OH++OH-知,加入少量CH3COONa促进了水的电离,向正方向移动,但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硫酸氢钠抑制了的水的电离,向逆方向移动,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 C.加热水至‎100℃‎促进水的电离,向正方向移动,虽然pH=6,但溶液仍然呈中性,故C错误;‎ D.加入少量的氯化铵固体,铵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C(H+)=1.0Ï10-5mol·L-1,溶液呈酸性,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 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1.0×10-10 mol·L-1,则原溶液的PH=4‎ C. 升温,纯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Kw增大, C(H+)增大,PH值减小,但仍呈中性 D. 一定温度下,p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常温下,pH=7的溶液呈中性,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温度降低,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所以pH=7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一定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故A错误;‎ 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1.0×10-10mol·L-1,可能溶液中c(H+)=1.0×10-10mol·L-1,pH=10,也可能溶液中c(H+)=1.0×10-4mol·L-1,pH=4,故错误;‎ C.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纯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C(H+)增大,pH值减小,但c(H+)=c(OH-),溶液仍呈中性,故C正确;‎ D.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原来的1/10,若其pH=b,则ap1) B. ②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 ③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D. ④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并且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越少,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 B.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反应移动,则氮气的转化率降低,与图象中转化率增大不符,故B错误;‎ C.反应平衡后,增大氮气的量,则这一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然后正反应速率在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直到新的平衡,与图象符合,故C正确;‎ D.因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则有催化剂时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少,与图象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19.300 mL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温度/℃‎ ‎25‎ ‎80‎ ‎230‎ 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A. 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在‎25 ℃‎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 C. 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①=③‎ B. 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相同时,中和碱的能力:② > ①> ③‎ C. PH值相同时,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①= ③>②‎ D. PH值相同时,分别稀释5倍,与足量的金属刚开始反应的速率: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盐酸、②硫酸、③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金属,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②>①>③;产生氢气②>①═③,故A正确;‎ B.酸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消耗NaOH体积与酸最终电离出的氢离子物质的量成正比,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酸,中和碱的能力与其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有关,故②>③=①,故B错误;‎ C.因为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所以在pH相等的条件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③>①>②,故C错误;‎ D.pH值相同时,分别稀释5倍,强酸的c(H+)仍相同,而醋酸随着加水稀释,醋酸分子继续电离,其c(H+)增大,因此稀释后醋酸溶液的氢离子浓度比盐酸、硫酸大,与足量的金属刚开始反应的速率:③>②=①,故D错误。‎ 故选A。‎ ‎22.25 ℃‎时,KW=1.0×10-14;‎100 ℃‎时,KW=1.0×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 ℃‎时,PH=10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B. ‎100 ℃‎时,0.2 mol·L-1 Ba(OH)2溶液和0.2 mol·L-1 HCl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13‎ C. ‎25 ℃‎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D. ‎25 ℃‎时,加入pH=4盐酸溶液50mL可将100mL的pH=10 NaOH溶液变为PH=9‎ ‎【答案】C ‎【解析】‎ ‎【分析】‎ A‎.100℃‎时,pH=12的NaOH溶液,c(OH-)=1mol/L,pH=2的H2SO4恰好中和,溶液为中性;‎ B.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后,碱过量,根据‎100℃‎时,KW=1.0×10-12进行计算;‎ C‎.25℃‎时,pH=12的氨水,碱的浓度大于0.01mol/L,pH=2的H2SO4中c(H+)=0.01mol/L,等体积混合,碱过量;‎ D.根据pH值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A‎.100℃‎时,pH=12的NaOH溶液,c(OH-)=1mol/L,pH=2的H2SO4恰好中和,溶液为中性,其pH=6,故A错误;‎ B‎.100℃‎时,KW=1.0×10-12,c(OH-)=0.4mol/L,c(H+)=0.2mol/L,等体积等浓度混合后,碱过量,未反应的c(OH-)=0.1mol/L溶液的pOH=1,则溶液的pH=11,故B错误;‎ C‎.25℃‎时,pH=12的氨水,碱的浓度大于0.01mol/L,pH=2的H2SO4中c(H+)=0.01mol/L,等体积混合,碱过量,所得溶液的pH>7,故C正确;‎ D‎.25℃‎时,50mLpH=4的盐酸溶液中n(H+)=1×10-4mol/L×‎0.05L=5×10-6mol,100mLpH=10NaOH溶液中n(OH-)=1×10-4mol/L×‎0.1L=1×10-5mol,混合后溶液中的c(OH-)=(1×10-5mol-5×10-6mol)/(0.1+0.05)L=1/3×10-4mol/L,则溶液的pH=10+lg1/3,故D错误。‎ 故选C。‎ ‎2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H <0,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0.6mol/ L,0.1 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起始时c1:c2=1:3且 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 B. c1的取值范围为0< c1<0.25mo /L C. 反应开始后,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D. 对平衡体系加热,则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设X转化的浓度为x,‎ X(g)+3Y(g)2Z(g)‎ 初始浓度: c‎1 c2 c3 ‎ 转化浓度: x 3x 2x 平衡浓度: 0.2moL/L 0.6mol/L 0.1mol/L 则c1:c2=(x+0.2moL/L):(3x+0.6mol/L)=1:3,‎ 反应前后X、Y气体的浓度比相同符合反应系数之比,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时,转化率相同,故A正确;‎ B.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如反应向正反应分析进行,则0<c1,如反应向逆反应分析进行,使用极限法进行考虑,假设Z全部来自正向反应,X起始浓度最大为:0.2moL/L+0.1mol/L/2=0.25mol/L,则c1<0.25mol·L-1,所以c1的取值范围为: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