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定州中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声明: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枝序。该国际组就是 A. 上海合作组织 B. 不结盟运动 C. 阿拉伯联盟 D. 亚太经合组织 2.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宋明理学客现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 B. 重视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 C. 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 D. 杂糅三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 3.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一些人以其显贵门第而坐至公卿,他们把辨姓氏、修家谱当作首要任务;他们身居朝廷要职,却无力胜任,醉心于清谈玄虚,不做实事。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A. 军功爵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4.有人将秦朝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归结为:“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皇权至高无上 B. 宰相独揽大权 C. 秦律严苛细密 D. 郡县长官世袭 5.“英国革命圆满落幕了,我们不能不被它独有的特征所打动。这里,只有在这里,13世纪的君主制保存到17世纪而延续;而后没有议会代表的同意,任何立法文件都不能出台。”其意为:[来源] A. 肯定了逐次渐进的模式 B. 推崇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C. 权力的更替未引发动荡 D. 遗留下君主专制的隐患 6.《十二铜表法》规定:罗马公民的成年儿子在广场、元老院或军营享有“人”的公权和私权,在家里他仅是“物”,任性的父亲可以将他像牛一样随心所欲转让或毁灭。这说明当时的罗马法: A. 法律至上 B.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父权至上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希腊半岛的地理特征对于其居住者的生存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山多、石多,土地贫瘠,巴尔干山脉更是阻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所以,城邦时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 A. 农业生产 B. 奴隶贸易 C. 海外殖民 D. 海外贸易 8.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 C.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 D. 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结合 9.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A.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 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 C.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 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10.罗马的万民法和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产生了相似的作用。它们都 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了统治基础 C.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 实现了选贤任能 11.《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民法大全》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两则材料均强调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 B. 反对刑讯逼供 C. 重视证据 D. 重视契约 1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赢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打击了贵族政治 B. 推动了社会转型 C. 有利于中央集权 D. 建立了官僚政治 13.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梭伦执政时期 B. 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 西塞罗生活时期 14.衣冠作为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重视,明清在衣服上绣以飞“禽”走“兽”的区别,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鹤、锦鹤、孔雀、雁、白鹇……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麒麟、狮、豹、虎、熊……上述服饰的功能是 A. 御寒功能 B. 标识功能 C. 装饰功能 D. 遮羞功能 15.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 明朝 B. 北宋 C. 唐朝 D. 清朝 1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7.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是 A. 军机处的设立 B. 察举制的设立 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内阁的设立 18.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办事效率 B. 削弱贵族势力 C. 加强专制皇权 D. 完善中央机构 19.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 A. 察举制度的实行 B.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 C. 科举制度的创立 D. 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 20.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反映出 A. 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 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 秦王赢政的独断专行 二、综合题 21.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材料三 1982年l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中国古代国家理念。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理念在中国秦、汉政治中分别是如何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3)材料三指的是现代中国关于国家统一的什么构想?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国家统一问题的认识。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三小题。 一个地名命名或其变更并非单纯来自偶然或者不自觉的语言因素,更多的是历史的折射与反应。 材料一 中国城市众多,但是城市的路名有很多相同之处,如胜利路,解放路,红旗路,三民路,中山路等。 材料二 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路易十五广场”,1789年被改名为“自由广场”。1795年易其名为“协和广场”。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 (1)材料一中的路名,你认为哪两个被当今中国大陆与台湾共同使用的频率会最高?分别说出大陆与台湾使用这两个路名的理由。结合史实说明大陆哪座城市最适合使用这两个路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路易十五广场”改名为“自由广场”的因素有哪些?广场名称的几经反复说明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BBCAA CDBDB CACBA CACCC 21. (1)理念:大一统。 实现: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结束了地方割据、天下混战的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主要阻力;帝国主义势力破坏着国家统一;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3分) (3)构想:“一国两制” 认识:国家统一是自古以来的民族共识,是近现代中国仁人志士的政治理想。实现国家统一需要根据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途径。国家统一尚未实现,需要两岸的交流和共同努力。(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2. (1)三民路,中山路。理由:孙中山在大陆被称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台湾,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创始人(中华民国缔造者)。。城市及史实:武汉--武昌首义地(其他如广州、南京、中山皆可)。 (2)因素:启蒙思想影响;法国大革命爆发对封建势力进行打击。问题: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十分艰巨曲折(类似表述亦可)。 (3)认识:地名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地名的变化有政治色彩;地名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