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开发区大治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开发区大治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赵王如意为新太子。太子太傅叔孙通不但称历史上晋献公因废太子导致晋国乱政数十年,而且以死相谏。叔孙通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护宗法继承制度 B. 坚守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 C. 极力维护吕后尊严 D. 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叔孙通极力反对废太子立赵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强调的嫡长子继承制,A项符合题意;太子太傅辅佐之职责不是维护太子之位,而是教谕、培养太子、辅佑太子,B项不符合题意;维护吕后尊严只是一方面,不是主要原因,C项错误;稳定太子之位并不能“根除”影响政权稳定的隐患,D项错误。‎ ‎2.《诗经·板》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此篇最有可能出自《风》‎ B. 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C. 主旨是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D. 西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商朝灭亡的教训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可知,西周的宗法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商朝时期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混乱局面,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故选D项;从内容看是诗经中的“颂”,排除A项;没有体现分封制的特点,排除B项;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是措施,不是主旨,排除C项 ‎3.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周族姬姓和他族异姓不同,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这说明,周初分封 A. 完全继承了商代地方管理体制 B. 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 C. 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大量分封周族姬姓,分封到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目的是了加强周朝的统治,拱卫王室,形成一姓之国,从而强化“家天下”的政治统治,答案为C。周初分封制继承了商代的地方管理体制,但是“完全”过于绝对,A错误。进入阶级社会后,就形成了社会等级秩序,B错误。西周的分封制是被分封诸侯管理地方,而不是中央直接管辖,D错误。‎ ‎【点睛】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4.有学者分析殷墟1004号大墓出土的两件方鼎时指出: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其意为 A. 中国的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B. 各地接受商王族信仰形成同一崇拜 C. 商朝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 D. 蕴含着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权力模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殷墟作为商都,其出土文物呈现出“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可知,商代出现了文化融合的趋势,说明商朝在政治力量方面出现了整合的趋势,即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选项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融合,而非多样,排除A;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并不意味着各地区接受了商王族的信仰,排除B;选项D不符合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排除。‎ ‎5.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 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B. 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 C. 进一步扩大了周代宗法体系 D. 加速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通过异姓联姻的方式使得异姓诸侯成为”甥舅之国”,形成了新的血缘纽带,扩大了周朝宗法体系,选项C正确;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选项A排除;异姓诸侯和周天子没有血缘关系,选项B排除;“甥舅”关系的形成加强了异姓诸侯国的和周天子的关系,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排除D。‎ ‎6.战国时期,各国的将相及国君的子弟外或多授有一定的封地。这些封君身任要职,权重名大,在食邑内有衣食租税之权,但不得“臣士卒”,封君失官或身死后,“封国食邑亦失”。战国时期的封君制度 A. 继承沿袭了分封制度 B. 固化了传统的宗法贵族等级 C. 是郡县制的特殊形式 D. 适应了诸侯兼并的政治形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的封君不得“臣土卒”,没有治民权,封地在封君失官或死后“封国食邑亦失”,不能世袭,这体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特点,D项正确;从材料可知,战国的封君制度已经不同于西周初年的分封制,A项错误;封君失官或身死后,“封国食邑亦失”是对贵族等级的破坏,B项错误;封君身任要职,权重名大,在食邑内有衣食租税之权,不同于郡县制的官吏,C项错误。‎ ‎7.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泰灵公“作上醇(条坛),祭黄帝作下時,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 A. 宗法制度异变 B. 血缘氏族的解体 C. 华夏民族的融合 D. 政治联盟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只祭祀先祖,到战国时期增加了祭祀黄帝和炎帝,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秦人祭祀对象增加,不是对家族内部继承、管理的冲击,A项错误;尊崇炎黄,不能体现血缘关系瓦解,B项错误;对炎黄的祭祀不是与炎黄在政治上的联盟,D项错误。‎ ‎【点睛】黄帝是公认的华夏族祖先。‎ ‎8.西周中期,大贵族矩伯以其部分封地作价,与下级官员裘卫交换朝觐用的物品;贵族格伯则用部分封地以换取马匹。由此可见,当时 A. 传统礼制有所松动 B. 贵族阶层瓦解 C. 私有土地开始流转 D. 商品经济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西周中期出现贵族用封地换取物品,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贵族阶层的交易和西周中期等说明B项与史实不符;在西周井田制下,土地国有,封地“不是诸侯私有”,C项错误;“以物易物”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达,D项错误。‎ ‎【点睛】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9.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 A. 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 B. 王位世袭制的完善 C.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 D. 贵族政治正式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商王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周王通过封制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王、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同,没涉及王位世袭制是否完善,排除B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才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 ‎10.秦汉的朝议制度是由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由皇帝决断的制度。从材料可知,朝议制度 A. 能够避免政策失误 B. 实现了决策民主 C. 对君主有一定制约 D. 完善了谏议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朝议制度具有集思广益之功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制约作用的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故选C项;“避免”的说法过于绝对,只能一定程度减少政策失误,排除A项;朝议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政策的失误,但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体现皇权至上,排除B项;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而材料是朝议制度,排除D项 ‎11.汉武帝时,在置十三州刺史的同时,在郡一级设置督邮,“掌监属县”。当时的督邮“分明善恶与外”,只有清查罪状上报郡守的权力,而无处理权。督邮的设置 A. 有利于遏制王国势力的膨胀 B. 表明基层的管理更加完善 C. 进一步完善了地方监督体系 D. 便于刺史行使地方监督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督邮“只有清查罪状上报郡守的权力,而无处理权”,可知,督邮是除刺史之外的另一具有监察职能的地方机构,由此可见,汉武帝进一步完善了地方监督体系,选项C正确;材料中督邮负责监督属县,与诸侯国无关,排除A;材料仅仅涉及监察,无法促进整个地方管理的效果,排除B;刺史和督邮属于不同层级的监督机构,不具有隶属关系,因此选项D排除。‎ ‎12.两汉时期,存在着以谏(议)大大为代表的大夫类東官和以侍中为代表的侍从类谏官。下表为两者的官秩变动情况。造成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谏(议)大夫 侍中 西汉 八百石 六百石 东汉 六百石 比二千石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选官制度的演进 D. 儒学地位的上升 ‎【答案】A ‎【解析】‎ ‎【详解】两汉时期中朝谏官的地位上升、待遇逐渐超过了外朝谏官,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 中央谏官待遇变化不是中央集权的加强的结果,B项错误;侍中等中朝谏官待遇的提高,与选官制度演进无关,C项错误;两汉时期国家对谏官待遇的调整与儒学地位无关,D项错误。‎ ‎【点睛】谏官及其待遇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本质,服务皇帝,维护皇权。‎ ‎13.汉武帝在实行推思令的同时,还颁行了“非正与乱妾位律”,规定诸侯只能立正妻的长子为世子若正要不能生育,即除国为郡;以庶继位,就是“非正”;以庶充嫡,就是“乱妻妾位”;凡犯此律者皆贬为庶民。这做法 A. 造成了律令冲突的混乱 B. 迅速清灭了地方的王国势力 C. 蕴涵了高超的政治智慧 D. 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汉武帝在实行“推恩令”的同时,颁行了“非正与乱妾位律”,借用宗法观念削夺诸侯国权力,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推恩令”与“非正与乱妾位律”,用恩宠和正名等方法,以政治和生活两手打击地方诸侯势力,不会造成律令混乱,A项错误;因为做法柔和迂回,所以不会立竿见影,B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标志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错误。‎ ‎【点睛】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夺王国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14.汉代刺史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据此可知,刺史 A. 直属中央位高权重 B. 能够决定官吏升迁 C. 可以监察文武百官 D. 重在维护中央权威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刺史监察地方甚至贬退大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权势的扩大,维护中央权威,故选D项;刺史直属中央,位卑权重,排除A项;据材料“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可知刺史行使监察权,不能决定官吏升迁,排除B项;汉代刺史监察地方,御史大夫监察中央文武百官,排除C项 ‎15.如图是一副古代山东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刺史制 B. 分封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平原郡”、“北海郡”、“甾川国”、“高密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度,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十三州的信息,不关刺史制度,A项错误;材料中有众多的郡制存在,不是单纯的分封制,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行省和中书省等信息,不是元代的行省制,D项错误。‎ ‎16.两广地区出土的先秦青铜鼎以“越式鼎”为主。“越式鼎”造型简朴,铸工较粗,器身大多光素无纹饰;出土时,外底部大多有烟贫(烟凝积成的黑灰)。随葬的鼎数不一,没有定的规律。这表明先秦时期两广地区 A. 农业生产落后 B. 青铜从铸造注重实用功能 C. 贫富差距悬殊 D. 尚未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越式鼎”的造型、使用情况、数量等,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青铜器多用于祭祀和兵器,少用于制作生产工具,A项不符合题意;两广地区青铜随葬品数量不一,没有规律,无法体现当地贫富悬殊,C项错误;单从青铜器铸造无法得出两广地区没有与中原交流,没有文明融合,D项错误。‎ ‎17.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大量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如“挂牛头卖马肉”“自相矛盾”“买椟还珠”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各国对市场缺乏管理 B. 私营工商业已经兴起 C. 抑商政策走向了失败 D. 官营工商业失去主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商品在集市上进行叫卖,供顾客选择,表明当时私营工商业兴起,答案为B。材料没有反映市场管理,A错误。重农抑商并不表示不允许工商业存在,C错误。官营工商业失去主导要到明朝,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 ‎18.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晚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以后,去往齐国的陶隐居经商,“三致千金”;子贡在曹、鲁之间做买卖,“家累千金”,以财力结交诸侯,所到之处,诸侯无不以平等之礼相待。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商业发展的空间相对宽松 B.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全面抵制 C. 商人的社会地位普遍提高 D. 儒商诚信经营聚集大量财富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范蠡和子贡经商成功的案例说明当时商业发展繁荣,由此可以证明春秋时期商业发展空间相对宽松,选项A正确;材料无法证明当时各国抵制重农抑商政策,而且不符合史实,秦国实行的就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选项C中“普遍”表述绝对,排除;范蠡不属于儒商,排除D。‎ ‎19.秦代,官营生产的铁农具除供应官府所需和借予平民使用外,也向民间售卖。前二者属官农具范畴,需刻上所在官署的标记:后者直接卖予平民,不需刻上标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 官营手工业缺乏统标准 B 盐铁官营政策开始推行 C. 政府对小农生产予以扶持 D. 私营手工生产尚未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秦代官营铁农具借给平民、向民间售卖等,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官营作坊生产的铁农具的借售及其标记与否,不能说明其生产没有统一的标准,A项错误;盐铁官营政策是从汉武帝时开始,B项不符合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就已经被打破,D项错误。‎ ‎20.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里“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观点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A项正确;孔子的“克已复礼”,墨子的“兼爱”、“非攻”和韩非子的“法治”主张,都体现出没有材料中的辩证思想,与“无为而治”观点不同,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1.《汉书·艺文志》评论先秦某一学术思想流派:“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该流派的代表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出于史官、清虚以自守”体现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B项;儒家的孔子强调德治,排除A项;墨家的墨子强调“尚贤”,即有才能的人治国,排除C项;法家的韩非子强调法治,排除D项 ‎22.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应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 A. 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 B. 消极遁世的处世态度 C. 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 D. 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战国后期“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以“道生法”为基础,申明君主权力、“刑德相养”、阴阳微彰等内容,可见黄老之学兼采“儒家、法家”的治国之道,C项符合题意;黄老之学是以道家为基础的,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对国家政治、刑德关系的阐述,体现了黄老之学对治国理论的研究,B项不符合题意;《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以道家哲学为基础,D项不符合题意。‎ ‎23.自汉武帝时期开始,研习儒家著作成为新时尚,就连汉昭帝也自称通《孝经》《论语》和《尚书》等典籍。这反映出 A. 社会主流意识开始转型 B. 儒家经典著作得到普及 C. 儒学日益脱离广大民众 D. 儒学政治地位明显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出儒家著作从汉武帝开始得到发展。儒学地位上升,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连汉昭帝都通儒家典籍,表明儒学政治地位明显巩固,D正确。儒学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存在近2000年,没有开始转型,A错误。材料内容不能表示儒家经典著作得到普及,B错误。不能因为皇帝看儒家典籍就说儒学脱离广大民众,C错误。‎ ‎24.自汉高祖刘邦后,汉代皇帝谥号依次为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昭帝、孝宣帝……谥号中“孝”体现出 A. 嫡长子承袭的原则 B. 事亲事君伦理道德 C. 推行独尊儒术方略 D. 宽厚待民仁政表范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代皇帝几乎都以“孝”为谥号,表明当时的统治者以孝治天下,体现了统治者通过事亲事君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选项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继承原则,排除A;选项C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统治者如何施政,是否属于仁政在材料中未提及,排除D。‎ ‎25.《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土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由此可见,当时 A. 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 B. 社会救济程序完备 C. 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 D. 察举制度雏形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东汉官方文件记载,“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扁表其门,以兴善行”等赠以名誉的做法,与社会救济无关,B项错误;材料赋予三老的职责是表彰“善行义举,孝子义妇”,全是儒家伦理,不存在多元化,C项错误;察举制在西汉武帝时就有了,D项不符合史实。‎ 二、材料阅读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加强国家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汉王朝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政区域,对南部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设置宣慰司、安抚司等机构外,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答案】(1)政治:推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法律等);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开凿灵渠;军事:开疆拓土,修筑长城(北击匈奴,统一岭南,征西南夷)‎ ‎(2)特点:治理体系日益完备(设置专门机构);因俗而治;注重维护中央权威。‎ 意义:奠定了中国的基本疆域版图;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边疆开发;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形成了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基本模式。‎ ‎(3)继承中创新;灵活多变性(因时因地因俗而变);尊重民族传统。(任意2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解析】‎ ‎【详解】(1)依据图片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等方面指出秦朝为加强国家治理采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中“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政区域”、“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等信息从治理体系、专门机构、因俗而治、中央权威等角度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依据材料二中“……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疆域版图、边疆发展、民族融合、价值观等角度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3)依据材料二中“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继承与发展关系、根据实际灵活多变、民族关系等角度指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的政治是专制的,政府有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故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可称为“官僚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新论》等 材料二 专制一词,在先秦已出现……专制即不受他人牵制而独作决断的意思。但两千年中,似乎没有把秦政统一天下后所建立的政体称为专制政体的。专制政体一名之使用或即始于梁氏(启超),而其取义则系来自西方,殆无可疑。但若因此一名词,实际是来自西方,因而将西方所谓专制政体的具体情形,轻率地和中国历史中的专制政体两相比附,而不考虑历史条件有很大的不同,便会陷于极大的错误。西方近代的专制政体之存在,一方面因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发生了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专制君主在对付贵族阶级上,得到新兴的市民阶级——在当时是商业资本家为主的支持。贵族的势力被推翻后,新兴的市民阶级又起而推翻了君主专制。这与中国的专制情形相去很远。‎ ‎——摘编自徐复观:《两汉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钱穆有关中国古代政治的观点,结合唐宋两代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并指出中国唐代与西方近代的分权制的主要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视古代中国为专制整体的主要原因,并简析西方近代专制政体的历史影响。‎ ‎【答案】(1)观点:钱穆认为秦以来的古代中国政治不能一概而论为专制政府,可称为官僚政府。‎ 说明: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別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行使职权。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车权和财政权。官员各掌其权、各司其职,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央政府官僚机构。‎ 不同:唐代的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近代西方的分权体制是国家权力的分割,其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2)主要原因:取义于西方专制政体:基于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历史影响:推动了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推行重商主义,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转型。‎ ‎【解析】‎ ‎【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故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可称为 ‘官僚政府’”可知,钱穆认为秦以来的古代中国政治不能一概而论为专制政府,可称为官僚政府。‎ 说明:结合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的二府三司制的运行特征说明即可。‎ 不同:唐代的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近代西方的分权体制是国家权力的分割,其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2)主要原因:根据材料“而其取义则系来自西方,殆无可疑”可知,梁启超认为古代中国是专制取义于西方专制政体。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属于专制,其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历史影响:根据材料“一方面因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发生了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可知,西方近代专制推动了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根据材料“专制君主在对付贵族阶级上,得到新兴的市民阶级——在当时是商业资本家为主的支持”可知,专制政府能得到市民阶层的拥护,原因在于其推行重商主义,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贵族的势力被推翻后,新兴的市民阶级又起而推翻了君主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制政府采取的政策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的转型。‎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中国古代传统契约的基本框架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其一政治性质的契约。从先秦时代的盟管或盟约,到秦汉以降的约法比如“约法三章”及“约法十二条”等,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其二,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其种类和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等,皆以私人合议来建构社会秩序。其三,介乎两者之间的具有建构共同体功能的契约,诸如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它们之中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 ‎——摘编自徐忠明《社会与政法:在语境中理解明清契约》‎ 材料二 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和身份社会的瓦解,欧洲17-18世纪的契约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新变化。西方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它一方面批判了中世纪的封建神学,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不仅考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更看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典型用法,是用以解释为什么人应该服从国家、法律或主权体。‎ ‎——摘编自【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契约相比,近代西方契约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答案】(1)特点:契约的类型多样;政治性契约具有律例性;私人契约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或内容全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家族,宗族,村落和商行订立契约以维护其共同体;缺乏现代契约精神(或契约与人身依附关系密切,有明显的身份性)。‎ 作用: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统治者通过契约思想获得民众的支持;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不同:西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有理性主义特征;契约精神渗透国家、法律等的构建;西方契约重视个人权利。‎ 西方: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使得契约更加注重身份自由;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扩展,使得契约更加注重理性。‎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政治性质的契约”“私人之间通过合议缔结的契约”等得出契约的类型多样;根据“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得出政治性契约具有律例性;根据“其种类和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等”得出私人契约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根据“家族或宗族、村落、商行以及会社制定的‘约’”得出家族,宗族,村落和商行订立契约以维护其共同体;根据“既有倡议者单方面宣示的‘约’,也有参与者共同合议的‘约’”得出缺乏现代契约精神。‎ 作用:根据“均为统治者向民众宣示的具有法律性质的‘约’”“皆以私人合议来建构社会秩序”得出有利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根据“约法三章”“约法十二条”得出统治者通过契约思想获得民众的支持;根据“从婚姻到交易,从借贷到合股等等”得出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不同:根据“西方近代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同时又补充了理性主义原则”得出西方契约关系的解释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主,有理性主义特征;根据“是用以解释为什么人应该服从国家、法律或主权体”得出契约精神渗透国家、法律等的构建;根据“更看重分析了个人与社会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关系”得出西方契约重视个人权利。‎ 西方:根据所学启蒙运动的背景,可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等说明契约更加注重身份自由;根据“欧洲17-18世纪的契约出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新变化”得出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扩展,使得契约更加注重理性。‎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