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本卷共48小题,每小题l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曾撰文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确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他旨在说明 A.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 D.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2.公元前817年,周宣王立鲁武公的少子为鲁国嗣君,鲁人不从,宣王起兵伐鲁,终使鲁屈服。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B.礼乐秩序受到挑战 C.兼并战争日益频繁 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3.博乐成在?《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4.下面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这一演变是指 A.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 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5.在秦代尚书属于少府,最初只是皇帝身边任事的文书小吏而已;汉武帝时尚书权力与日俱增;汉元帝时尚书已经号称“百官之本,国家枢机”。这一演变表明 A. 尚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行政管理水平有显著提高 C.官员评价制度发生了变化 D.中朝逐渐成为了权力中心 ‎6. 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 A.唐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 B.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 C.重视中央官员的选拔 D.科举制存在缺陷 ‎7.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 B.丞相制度被废除 C.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8.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辩论术的发达一民主政治的确立一智者学派的兴起 B.辩论术的发达一智者学派的兴起一民主政治的确立 C.智者学派的兴起一辩论术的发达一民主政治的确立 D.民主政治的确立一辩论术的发达一智者学派的兴起 ‎9.伯罗奔尼撤战争后,雅典的五百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成员“闭着嘴、不提建议”,公民大会也同样如此,甚至通过发放开会津贴的办法来吸引公民出席公民大会。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模式的终结 B.城邦至上的公民说念减弱 C.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烦琐 D.民主政治物质基础遭破坏 ‎10.罗马某项法律规定:“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能力。”“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所有,因为无主之物归最先占有者。”该规定在罗马法发展史上的意义在于 A.是罗马公民同贵族斗争的成果 B.非罗马人也得到罗马法的保护 C.对罗马公民其有强侧的规范性 D. 彰显了自然法的基本精神 ‎11.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皇帝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12.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l901年),贫富差距悬殊,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与农人破败的茅屋、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与失业工人绝望的挣扎相互映照。保守党前首相狄斯雷利(1804~1 881年)说:“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此后,英国走向了 A.资本主义制度完善 B.自由主义政策退潮 C.工人运动日益失控 D.社会阶层尖锐对立 ‎13.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行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影子内阁“的设置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最终形成 B.降低了政党政治运行的效率 C.不利干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 ‎14.当美国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应;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此材料表明 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拥有制约国会的权力 C.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国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 ‎15.1803年2月,美国最高法院在经过复杂的辩沦后,首席法官马歇尔宣布,国务卿麦迪逊扣发马伯里等人的法官委任状明显违法;但最高法院不能依据1789年国会通过的《司法法令》 强令国务卿发放委任状,因为《司法法令》的有关规定本身是违反宪法的。这体现了美国 A.国务卿实际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B.最高法院的权力不受国会的制约 C.司迭权可以制约行政权和立法权 D.国会通过的法律须经最高法院批准 ‎ ‎16.1843年8月,清政府审定《五口通商章程》,对某些条款表示不同意见,但对领事裁判权却认为“通商之务,贵哉息争”。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 这反映了清政府 A.竭力塑造通商大国形象B.对近代国际关系茫然无知 C.力图改变小农经济状态 D.试图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17.《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力了”。然而,“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 A.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 B.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 C.忽视了中同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 D.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 ‎18.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迫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地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清政府宜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待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 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 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 ‎20.武昌起义爆发后,46名北洋将领联名诉求“立定共和”,否则将“率全军将士人京,与王公剖陈利害”驻扎各地的满洲旗营部队也较少进行抵抗,大都很快瓦解。这表明 A.民主共和观念己经被军队普遍接受 B.军队革命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主因 C.北洋军以及满洲旗营响应武昌起义 D.军队失控和旗营涣散加速清朝崩溃 ‎21. 1937年10月,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强调“因为对外作战,首先要有后方根据地”;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公开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的上述决策 A.做好了对日防御战略的准备 B.反映了南京沦陷后的战略调整 C.确立了支撑抗战的战略基地 D.表明了政府抗战意志趋向动摇 ‎22.抗战期间迁移的高校约106所,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10余所高校仅迁1次。迁3次以上的约19所,迁4次的有私立东吴大学等8所,浙江大学迁校5次,私立铭贤学院迁校高达8次。迁校次数的不同反映了 A.文化教育中心不断地西移 B.对抗战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差异 C.国民政府抗战的节节胜利 D.日本侵华区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23.右图是我军某一战役的作战形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C.证明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D.配合了辽沈战役的进攻 ‎24.1845年,恩格斯说,“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籁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这反映出 A.工人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B.政权争夺加剧矛盾激化 C.阶级对立的经济堪础形成 D.西方代议制民主不完善 ‎25.巴黎公社被革命的追随者不断反思与总结思考其失败原因大都从以下几点出发:公社没有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没有彻底粉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没有与农民结盟并与其他地区革命团体取得联系;没有乘胜追击,使资产阶级得以恢复元气等。这些认识 A.科学完整地分析了公社失败原因 B.忽视了公社所处的时代背景 C.指出了成熟无产阶级政党的乘重要性 D.指出公社缺乏与国际工人的联合斗争 ‎26.1917年lO月24日,列宁给中央委员会写了一封信:“我写这封信是在24日晚上,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确实等于自取灭亡。我力劝同志们相信,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下列对该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客观上反映出当时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 B.列宁希望立即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 C.该信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并巩固政权 D.列宁在中央委员会内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威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 “人民政府应扶助合作社经济发展,……应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反映了新中国 A.照搬苏联斯大林模式 B.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C.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 D.确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8.建国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主要领导架构中,中共和非中共人员各拥有3位副主席、2位副总理的职位;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构成中,中共与非中共委员的比例达29:27 。这说明 A.中共践行了建国前的民主构想 B.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 C.中共开始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 D.新中国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29.1962年,溥仪自述:“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岁时继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张勋在北京复辟,拥戴我做了十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东北把我扶上了伪满洲国皇位,这一幕在1945年结束。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我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获得了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 该材料可以说明 A.溥仪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溥仪的帝王观念没有真正改变 C.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广泛的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落实 ‎30.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 A.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 B.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C.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说明了国共两党对抗激烈 ‎31.1949年,华北出现旱灾,粮食、棉花供应困难,司徒雷登希望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物资能运到中国。此外,他认为提供大批借款和进行贸易,对中国工业化也有帮助。中国外交人员告诉他,美国在断绝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没有正式表示,实现这些事情并非易事。此事件表明当时 A.美国改变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美国企图用经济封锁要挟新中国 C.新中国对美交往的原则基本形成 D.中国己经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32.1950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6%,到1954年上升到80.55%。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A.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对华封锁加剧 B.中国有限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C.苏联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3.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体现出的显著特点是 A.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 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 C.倡导睦邻友好,推进周边外交 D.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 ‎34.“坚定地同亚、非、拉美以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决支持他们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支持欧洲、日本等国家反对超级大国控制、威胁的斗争。”此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哪段时期的外交策略 A.50年代初期 B.50年代中期 C.70年代中期 D.90年代中期 ‎35.英国学者珍妮·克莱格在其著作《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此处的“开花结果”指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36.1971年10月再联合国大会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时,虽然美国不断游说,但西方阵营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都投了赞成票,美国控制下的拉丁美洲除古巴、智力外,另有7个国家也投票赞成。这说明 A.西方世界三足鼎立 B.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 C.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D.中国结束了被封锁孤立的困境 ‎37.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看到“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时,曾经表示过不满。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竟然提起此事,并笑着说:“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内。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 A.中美之间的矛盾是虚构的 B.美国已经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C.中国在淡化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 D.中国感谢美国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38.在美国主导下的所谓“南海仲裁”出台之后,中国政府再次阐明了非常明确的态度,不接受、不承认。但同时强调将继续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依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该材料反映了 A.国际法已成为美国推行对外扩张的工具 B.中国政府对国际法的蔑视,注重维护自己核心利益 C.南海仲裁是西方大国试图通过国际法公平解决主权争议的尝试 D.中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代替对抗解决国际争端 ‎39.下表是关于三次柏林危机情况的统计,它反映出这时期的基本特征是 时间 原因 结果 ‎1948年 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 ‎1949年5月双方取消交通封锁 ‎1958年 苏联发出最后通牒,限定美、英、法在半年内撤出在西柏林的驻军 以苏联的妥协退让而宣告结束 ‎1961年 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 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 A.尽力避免大规模的直接军事冲突 B.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的地位 C.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策略 D.德国成为美苏争夺的前沿阵地 ‎40.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划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41.1947年7月7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参加马歇尔计划的会议邀请,并见诸报端。7月10日,该国政府又发表公报,拒绝了这一邀请。这反映了当时捷克斯洛伐克 A.完成战后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警惕接受美国援助的政治代价 C.已经获得“经互会”的援助 D.力图在两大阵营之间保持中立 ‎42.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A.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43.1950年,法国外交部部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场。这一建议旨在将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的煤铁资源合并起来。“使得战争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上述四国建立一体化的最初目的在于 A.消除内部纷争谋求霸权 B.实现欧洲内部的共同发展 C.摆脱美苏的控制与威胁 D.实现优势互补与军事互信 ‎44.“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由以上宗旨体现的现代国际政治组织应该是 A.华约 B.欧共体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合作组织 ‎45.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分歧严重 B.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 C.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德意与法国激烈争夺欧共体领导权 ‎46.下图是1991年莫斯科街道上被拆除的一个前苏联镰刀和锤子。对此,2016年12月26日俄罗斯学者指出,共产党点燃了世界革命,并在苏联确立了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但是在抵达目标前,意识形态淡去。物质资料短缺,这让民众开始更多地衡量生活质量。这说明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苏联共产党 A.未能处理好国际国内关系 B.缺乏长远目标的设计能力 C.背离了目标和忽视了民生 D.忽视改善民众的物质生活 ‎47.1991年,某学者指出“人类历史的前进与意识形态之争正走向终结,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定于一尊,取得最后胜利”。上述观点的出现,最有可能是因为 A.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崛起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变化 D.和平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 ‎48.冷战的终结为美国支配全球市场提供了条件,“全球化”的概念便是理论根据。但美国要遏制那些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必须依靠地区性“2号大国”作为补充,这种“2号大国”在亚洲就是日本。这反映出冷战后的世界 A.大国强权、霸权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并存 B.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主导“全球化”‎ C.“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D.日本建立政治大国的国际条件己经成熟 第II卷 本卷共包括49、50、51三道试题,共52分。‎ ‎49.(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葫芽于西周.确立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完备于明清。秦设监察御史执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立帝的诏令,并兼国家的监察工作汉武帝在各州设刹史.以“六条”法规作为履行职务的依据,而六条中打击强宗豪右、以强凌弱以及二千石不奉诏书则是其基本内容明清监察机关的触角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城。‎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突出的是监察御史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牵掣;监察官员特殊的选任、考课、监督制度.使中国的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因而在一定时期曾经成为抵触惰性力量、消解社会矛盾的积极因素,对澄清吏治起过较好的作用。‎ ‎——《试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意义。(12分)‎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13分)‎ ‎50.(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 材料二  ‎ 二战进行中,罗斯福逐渐形成了以"非殖民"原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构想。1953年,美国针对殖民地问题提出中间道路。即在殖民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不放弃外交中的反殖民主义传统,又要支持欧洲盟国;既不放弃传统的道义利益,又贯彻反苏反共的冷战总目标。50年代中期后,随着第三世界的形成,苏联在第三世界和殖民地的影响日益加强,以及联合国会员国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间道路"政策在联合国遭遇挫折。1960年第15届联大会议中,苏联等43个亚非国家一起向联大提出《非殖民化宣言》,要求彻底结束殖民主义。该提案得到了联大成员半数以上支持,西方国家成为少数派。美国与英法比等国几次协商,先后三次更改投票立场,最终在投票前不得不再次更改立场。美国频繁更改的投票立场表明,"中间 道路"陷入困境。‎ ‎——摘编自毕元辉《“中间道路”及其困境:1945-1960年美国“非殖民化”政策评析》‎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和地区性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 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7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间道路"的内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5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 希特勒德国的失败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直到2O世纪60年代德国人民还在为之反总思。有学者认为:一个民族在经历了这样一种灾难性的集体经验之后,只有克服了简单地把自己当作某种历史过程的牺牲者的倾向,才能够建立一种新的共识.唯布如此,这个民族才能最终学会如何面时自己的历史。‎ 阅读材料,针对上述学者的观点,请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任选一例加以论证。(要求: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10:CBBBD DBDBD 11-20:BADBC BDCDD 21-30:CBCCB ADACC ‎31-40:CABCA BCDAB 41-48:BDDCA CCA ‎49. (1)特点:监察制度起步早或历史悠久;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也不断完善;监察机关独立性强;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等等(8分,只抄材料有效信息,未加概括,最高给4分)  ‎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分裂、统一政令;有利于督促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有利于澄清吏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只抄材料有效信息,未加概括或其它答案言之有理,最高给2分。)  ‎ ‎(2)主张: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加强行政监察的意义重大。(4分,答出“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也可)  ‎ 理由:行政监察在古今中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行政监察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最直接、有效;建立行政监察院有利于监督的专业化,强化监督的功效。(9分,答出“世界各国的经验;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精华;专门监督机构的现实需要”也可)‎ ‎50.(1)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 制。(3分)‎ 史实: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廷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内容:在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采取中间立场:既坚持"非殖民"原则,反对欧洲国家的殖民主义,支持亚非国家的独立;又与欧洲国家结盟,反共反苏;(6分) ‎ ‎(3)作用: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写出任意两点得4分)‎ ‎51.示例一:近代中国遭受了一系列外来侵略战争,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如主权遭到破坏,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们不能片面地停留在灾难、痛苦等牺牲者的立场上,还要认识到外来侵略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如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10分,以具体的某一场战争为例加以论证也可)‎ 示例二:“文化大革命”给党、民族、国家带来巨大灾难,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社会混乱,经济滑坡,文化破坏,道德沦丧。但找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文革”带来的负面影响上.还应看到“文革”时期我国取得的一些成绩,如卫星上天,中国重返联合国等。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文革”中吸取教训,健全民主法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0分,言之有现即可得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