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 2013 级高三 12 月月考 文 科 数 学 试 题 命题人:张玉忠 审题人:方兰英 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 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I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 ,则 A. B . C. D. 2.已知向量 , ,且 // ,则 等于 A. B.2 C. D. 3.“数列 为常数列”是“数列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命题 P:若 x,y∈R.则|x|+ |y|>1 是|x+y| >1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命题 q :函数 y= 的定义域是(一∞,一 1]U[3,+∞),则 A. “pVq”为假   B.“p q”为真 C. “ ”为真  D.“ ”为真 5.已知函数 ,则 A.函数 的周期为 B.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 { }| 3A x x= > 1| 04 xB x x − = < −  A B = ∅ ( )3,4 ( )2,1− ( )4,+∞ a ( )2,1 += m b ( )1,−= m a b b 2 3 20 3 25 { }na { }na | 1| 2x − − ∧ p q∧ ¬ p q¬ ∧ ( )xxxxf cos3sincos)( −= ( )xf π2 ( )xf    − 6,6 ππ C.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D.函数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6.已知直线 ,平面 ,且 ,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 ,则 ;②若 ,则 ∥ ; ③若 ,则 ∥ ;④若 ∥ ,则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7.将一颗 骰子抛掷两次,所得向上点数分别为 ,则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8.已知函数 f(x)的定义域为[-1,4],部分对应值如下 表,f(x)的导函数 的图象如上右图所示。 当 1<a<2 时,函数 y=f(x)-a 的零点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9 . 已 知 等 差 数 列 中 , , 记 数 列 的 前 项 和 为 , 若 ,对任意的 成立,则整数 的最小值为 A.5 B.4 C.3 D.2 10.设 是正三棱锥 的底面⊿ 的中心,过 的动平面与 交于 ,与 、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 、 ,则 ( ) A、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 B、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 C、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D、是与平面 无关的常数 ( )y f x′= O ABCP − ABC O PC S PA PB Q R PSPRPQ 111 ++ QRS x -1 0 2 3 4 f(x) 1 2 0 2 0 ( )xf 12 π−=x ( )xf      0,6 π ,l m ,α β l α⊥ m β⊂ α β l m⊥ l m⊥ α β α β⊥ l m l m α β⊥ nm , 13 2 3 +−= nxmxy [ )∞+,1 2 1 6 5 4 3 3 2 { }na 3 59, 17a a= =       na 1 n nS )(,1012 ZmmSS nn ∈≤−+ *Nn ∈ m x y 2 3-1 O 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10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把答案填 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1.输入 x=2,运行右图的程序输出的结果为 。 12.已知关于 的 不等式 的解集是 ,则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 是 . 13.已知实数 x,y 满足 ,则 z=2|x|+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若不等式 上恒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_ 15 . 由 9 个 正 数 组 成 的 数 阵 每 行 中 的 三 个 数 成 等 差 数 列 , 且 , , 成等比数列.给出下列结论: ①第二列中的 必成等比数列; ②第一列中的 不一定成等比数列; ③ ; ④若 9 个数之和大于 81,则 >9. 其中正确的序号有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75 分。) 16.(本题满分 12 分) x 0<−bax (1, )+∞ x 02 ax b x + >− 3 3 0 1 0 1 x y x y y + − ≤  − + ≥  ≥ − 2 2 |log |1 1| | 2 , ( ,2)2 xxa xx −+ ≥ ∈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131211 aaa ++ 232221 aaa ++ 333231 aaa ++ 322212 ,, aaa 312111 ,, aaa 23213212 aaaa +≥+ 22a 已知向量 ,设函数 + (1)若 ,f(x)= ,求 的值; (2)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是 ,且满足 ,求 f(B) 的取值范围. 17.(本题满分 12 分) 2013 年春晚歌舞类节目成为春晚顶梁柱,尤其是不少创意组合都被网友称赞很有新 意。王力宏和李云迪的钢琴 PK,加上背景板的黑白键盘,更被网友称赞是行云流水的感 觉。某网站从 2012 年 11 月 23 号到 11 月 30 做了持续一周的在线调查,共有 n 人参加调 查,现将数据整理分组如题中表格所示。 序号 年龄分组 组中值 频数(人数) 频率(f) 1 [20,25) 22.5 x s 2 [25,30) 27.5 800 t 3 [30,35) 32.5 y 0.40 4 [35,40) 37.5 1600 0.32 5 [40,45) 42.5 z 0.04 (1) 求 n 及表中 x,y,z,s,t 的值 (2) 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计算,分析其中一部 分计算,见算法流程图,求输出的 S 值,并说 明 S 的统计意义。 (3)从年龄在[20,30)岁人群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 6 人参加元 宵晚会活动,其中选取 2 人作为代表发言,求选其中恰有 1 人在年 龄[25,30)岁的代表概率。 2(cos , 1), ( 3sin ,cos )2 2 2 x x xm n= − =  ( )f x m n= •  1 2 [0, ]2x π∈ 3 3 cos x , ,a b c 2 cos 2 3b A c a≤ − im 开 始 始 取 2 名 代 表 中 恰 有 1 人 年 龄 在 [ 2 5 , 3 0 ) 岁 的 概 率 。 始 S=0 i=1 结束 输入 ,i im f i is s m f= + 是 5?i ≥ 输出 s i=i+1 否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所示, 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PA⊥CD,PA = 1, PD= 2,E 为 PD 上一点,PE = 2ED. (Ⅰ)求证:PA ⊥平面 ABCD; (Ⅱ)求二面角 D-AC-E 的余弦值; (Ⅲ)在侧棱 PC 上是否存在一点 F,使得 BF // 平面 AEC? 若存在,指出 F 点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函数 , . (Ⅰ)当 时,求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 (Ⅱ)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存在零点,求 的取值范围. 2( ) 2 4 3f x ax x a= + − − a∈R 1a = ( )f x [ ]1,1− ( )f x [ ]1,1− a E P D C B A 20.(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知数列 满足 , ( )。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求 的前 n 项和 ; (Ⅲ)设 ,数列 的前 n 项和 ,求证:对 。 21.(本小题满分 14 分)[来源:学,科,网] 已知函数 ,且 , . (1)求 、 的值; (2)已知定点 ,设点 是函数 图象上的任意一点,求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 的坐标; { }na 4 1 1 =a 2)1( 1 1 −−= − − n n n n a aa ∗∈≥ Nnn ,2 { }na 2 1 n n ab = { }nb nS 2 )12(sin π−= nac nn { }nc nT 7 4, <∈∀ ∗ nTNn ( ) axf x x b = + (1) 1f = ( 2) 4f − = a b (1,0)A ( , )P x y ( )( 1)y f x x= < − || AP P (3)当 时,不等式 恒成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1,2]x∈ 2( ) ( 1) | | mf x x x m ≤ + − 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 1.设集合 , ,则 B A. B . C. D. 2.已知向量 , ,且 // ,则 等于 A A. B.2 C. D. 3.“数列 为常数列”是“数列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 B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命题 P:若 x,y∈R.则 Ixl + lyl>1 是 Ix+yl >1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命题 q :函数 y= 的定义域是(一∞,一 1]U[3,+∞),则 D A. "pVq"为假   B. "p q"为真 C. “ ”为真  D.“ ”为真 5.已知函数 ,则 C A.函数 的周期为 B.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 C.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D.函数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6.已知直线 ,平面 ,且 ,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 ,则 ;②若 ,则 ∥ ; ③若 ,则 ∥ ;④若 ∥ ,则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B { }| 3A x x= > 1| 04 xB x x − = < −  A B = ∅ ( )3,4 ( )2,1− ( )4,+∞ a ( )2,1 += m b ( )1,−= m a b b 2 3 20 3 25 { }na { }na | 1| 2x − − ∧ p q∧ ¬ p q¬ ∧ ( )xxxxf cos3sincos)( −= ( )xf π2 ( )xf    − 6,6 ππ ( )xf 12 π−=x ( )xf      0,6 π ,l m ,α β l α⊥ m β⊂ α β l m⊥ l m⊥ α β α β⊥ l m l m α β⊥ A.1 B.2 C.3 D.4 7.将一颗 骰子抛掷两次,所得向上点数分别为 ,则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的概率是( B ) A. B. C. D. 8.已知函数 f(x)的定义域为[-1,4],部分对应值如下 表,f(x)的导函数 的图象如上右图所示。 当 1<a<2 时,函数 y=f(x)-a 的零点的个数为( C) A.2   B.3    C.4   D.5 9 . 已 知 等 差 数 列 中 , , 记 数 列 的 前 项 和 为 , 若 ,对任意的 成立,则整数 的最小值为 B A.5 B.4 C.3 D.2 10.设 是正三棱锥 的底面⊿ 的中心,过 的动平面与 交于 ,与 、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 、 ,则 (D ) A、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 B、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 C、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D、是与平面 无关的常数 ( )y f x′= O ABCP − ABC O PC S PA PB Q R PSPRPQ 111 ++ QRS x -1 0 2 3 4 f(x) 1 2 0 2 0 nm , 13 2 3 +−= nxmxy [ )∞+,1 2 1 6 5 4 3 3 2 { }na 3 59, 17a a= =       na 1 n nS )(,1012 ZmmSS nn ∈≤−+ *Nn ∈ m x y 2 3-1 O 4 11.输入 x=2,运行下面的程序输出的结果为 1 。 12.已知关于 的 不等式 的解集是 ,则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 是 ▲ . 13.已知实数 x,y 满足 ,则 z=2|x|+y 的取值范围是____[-1,1]_____ 14.若不等式 上恒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_ 15 . 由 9 个 正 数 组 成 的 数 阵 每 行 中 的 三 个 数 成 等 差 数 列 , 且 , , 成等比数列.给出下列结论: ①第二列中的 必成等比数列; ②第一列中的 不一定成等比数列; ③ ; ④若 9 个数之和大于 81,则 >9. 其中正确的序号有 ①②③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简答题 16.(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向量 ,设函数 + x 0<−bax (1, )+∞ x 02 ax b x + >− )2,1(− 3 3 0 1 0 1 x y x y y + − ≤  − + ≥  ≥ − 2 2 |log |1 1| | 2 , ( ,2)2 xxa xx −+ ≥ ∈ 1a ≥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131211 aaa ++ 232221 aaa ++ 333231 aaa ++ 322212 ,, aaa 312111 ,, aaa 23213212 aaaa +≥+ 22a 2(cos , 1), ( 3sin ,cos )2 2 2 x x xm n= − =  ( )f x m n= •  1 2 (1)若 ,f(x)= ,求 的值; (2)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是 ,且满足 ,求 f(B) 的取值范围. 18、解:(1)依题意得 ,………………………………2 分 由 得: , , 从而可得 ,………………………………4 分 则 ……6 分 (2)由 得: ,从而 ,……………………10 分 故 f(B)=sin( )  ………………………………12 分 17 、 解 : ( 1 ) 依 题 意 则 有 n= =5000,x=5000-(800+2000+1600+200)=400,y=5000 × 0.40=2000,z=5000×0.04=200,s= =0.08,t= =0.16……………………4 分 (2) 依 题 意 则 有 S = 22.5 × 0.08+27.5 × 0.16+32.5 × 0.40+37.5 × 0.32+42.5 × 0.04=32.9; ………………………………5 分 S 的统计意义即是指参加调查者的平均年龄。………………………………6 分 (3)∵[20,25)年龄段与[25,30)年龄段人数的比值为 ,………………8 分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 6 人中年龄在[20,25)岁的有 2 人,年龄在[25,30)岁的有 4 人,设在 [25,30)岁的 4 人分别为 a,b,c,d,在[20,25)岁中的 2 人为 m,n;选取 2 人作为代表发言的所 有可能情况为(a,b),(a,c),(a,d),(a,m),(a,n),(b,c),(b,d),(b,m),(b,n),(c,d), (c,m),(c,n),(d,m),(d,n),(m,n) 共 有 15 种 , 其 中 恰 有 1 人 在 年 龄 [25,30) 岁 的 代 表 有 (a,m),(a,n),(b,m),(b,n),(c,m),(c,n)共 8 种,………………………………12 分 故概率 ………………………………13 分 18、解:(Ⅰ) PA = PD = 1 ,PD = 2 , PA2 + AD2 = PD2, 即:PA ⊥ AD ---2 分 又 PA ⊥ CD , AD , CD 相交于点 D, PA ⊥ 平面 ABCD -------4 分 [0, ]2x π∈ 3 3 cos x , ,a b c 2 cos 2 3b A c a≤ − ( ) sin( )6f x x π= − [0, ]2x π∈ 6 6 3x π π π− ≤ − ≤ 3sin( ) 06 3x π− = > 6cos( )6 3x π− = 2 3cos cos[( ) ] cos cos( ) sin sin( )6 6 6 6 6 6 2 6x x x x π π π π π π= − + = − − − = − 2 cos 2 3b A c a≤ − 3cos 2B ≥ 0 6B π< ≤ 6B π− 1( ,0]2 ∈ − 1600 0.32 400 5000 400 5000 400 1 800 2 = 8 15P = ∴ ∴ (Ⅱ)过 E 作 EG//PA 交 AD 于 G, 从而 EG ⊥ 平面 ABCD, 且 AG = 2GD , EG = 1 3PA = 1 3, ------5 分 连接 BD 交 AC 于 O, 过 G 作 GH//OD ,交 AC 于 H, 连接 EH. GH ⊥ AC , EH ⊥ AC , ∠ EHG 为二面角 D—AC―E 的平面角. -----6 分 tan∠EHG = EG GH= 2 2 . 二面角 D—AC―E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8 分 (Ⅲ)以 AB , AD , PA 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A(0 ,0, 0),B(1,0,0) ,C(1,1,0),P(0,0,1),E(0 , 2 3,1 3), = (1,1,0), = (0 , 2 3,1 3 ) ---9 分 设平面 AEC 的法向量 = (x, y,z) , 则 ,即: , 令 y = 1 , 则 = (- 1,1, - 2 ) -------------10 分 假设侧棱 PC 上存在一点 F, 且 = , (0 ≤ ≤ 1), 使得:BF//平面 AEC, 则 ⋅ = 0. 又因为: = + = (0 ,1,0)+ (- ,- , )= (- ,1- , ), ⋅ = + 1- - 2 = 0 , = 1 2, 所以存在 PC 的中点 F, 使得 BF//平面 AEC. ----------------12 分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函数 , . (Ⅰ)当 时,求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 (Ⅱ)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存在零点,求 的取值范围.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解:(Ⅰ)当 时,则  ∴ ∴ ∴ ∴ 3 6 AC AE n    =⋅ =⋅ 0 0 AEn ACn    =+ =+ 02 0 zy yx n CF λ CP λ BF n BF BC CF λ λ λ λ λ λ ∴ BF n λ λ λ ∴ λ 2( ) 2 4 3f x ax x a= + − − a∈R 1a = ( )f x [ ]1,1− ( )f x [ ]1,1− a 1a = 2( ) 2 4 4f x x x= + − . 因为 ,所以 时, . …………………………3 分[来源:Z#xx#k.Com] (Ⅱ)当 时, ,显然在 上有零点, 所以 时成立.……4 分 当 时,令 , 解得 . ………………………………………5 分 (1) 当 时, 由 ,得 ; 当 时, . 由 ,得 , 所以当 时, 均恰有一个 零点在 上.………………7 分 (2)当 ,即 时, 在 上必有零点. ………………………………………9 分 (3)若 在 上有两个零点, 则 或 …………………13 分 解得 或 . 综上所述,函数 在区间 上存在极值点,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或 . ………………………………………14 分 20.(本小题满分 13 分) [ ]1,1− [ ]1,1− ( )y f x= [ ]1,1− ( )y f x= [ ]1,1− a 2 22( 2 ) 4 2( 1) 6x x x= + − = + − [ ]1,1x∈ − 1x = ( ) (1) 2maxf x f= = 0a = ( ) 4 3f x x= − 0a = 0a ≠ 16 8 (3 ) 8( 1)( 2) 0a a a a∆ = + + = + + = 1,a = − 2a = − 1a = − 2 2( ) 2 4 2 2( 1)f x x x x= − + − = − − ( ) 0f x = 1 [ 1,1]x = ∈ − 2a = − 2 21( ) 4 4 1 4( )2f x x x x= − + − = − − ( ) 0f x = 1 [ 1,1]2x = ∈ − 0, 1, 2a = − − ( )y f x= ( 1) (1) ( 7)( 1) 0f f a a− = − + ≤ 1 7a− ≤ ≤ 0, 8( 1)( 2) 0, 11 1, ( 1) 0, (1) 0 a a a a f f > ∆ = + + > − < − <  − ≥  ≥ 0, 8( 1)( 2) 0, 11 1, ( 1) 0, (1) 0. a a a a f f < ∆ = + + > − < − <  − ≤  ≤ 7a ≥ 2a < − ( )f x [ ]1,1− 1a ≥ − 2a ≤ − 已知数列 满足 , ( )。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求 的前 n 项和 ; (Ⅲ)设 ,数列 的前 n 项和 ,求证:对 。 20、解:(Ⅰ)∵ ,∴ , 又∵ ,∴数列 是首项为 3,公比为-2 的等比数列, = ,即 。………………………………4 分 (Ⅱ) , = = 。………8 分 (Ⅲ)∵ = ,∴ , 当 n≥3 时, = = = ,……………12 分 又∵ ,∴对 。……………………………13 分 { }na 4 1 1 =a 2)1( 1 1 −−= − − n n n n a aa ∗∈≥ Nnn ,2 { }na 2 1 n n ab = { }nb nS 2 )12(sin π−= nac nn { }nc nT 7 4, <∈∀ ∗ nTNn 1 2)1(1 − −−= n n n aa     −+−=−+ − − 1 1 )1(1)2()1(1 n n n n aa 3)1(1 1 =−+ a       −+ n na )1(1 n na )1(1 −+ 1)2(3 −− n 123 )1( 1 1 +⋅ −= − − n n na 12649)123( 1121 +⋅+⋅=+⋅= −−− nnn nb nS n nn +− −⋅⋅+− −⋅⋅ 21 )21(1641 )41(19 92643 −+⋅+⋅ nnn 2 )12(sin π−n n)1(− 123 1 )1()2(3 )1( 11 1 +⋅=−−−⋅ −= −− − nnn n nc nT 123 1 123 1 123 1 13 1 12 +⋅+++⋅++⋅++ −n 132 23 1 23 1 23 1 7 1 4 1 −⋅++⋅+⋅++< n 2 11 ])2 1(1[12 1 28 11 2 − −⋅ + −n     −⋅+ −2)2 1(16 1 28 11 n 7 4 84 47 6 1 28 11 <=+< 321 TTT << 7 4, <∈∀ ∗ nTNn 21. 解:(1)由 ,得 , 解得: . ∙∙∙∙∙∙∙∙∙∙∙∙∙∙∙∙∙∙∙∙∙∙∙∙∙∙∙∙∙∙∙∙∙∙∙∙∙∙∙∙∙∙∙∙∙∙∙∙∙∙∙∙∙∙∙∙∙∙∙∙∙∙∙∙∙∙∙∙∙∙∙∙∙∙∙∙∙∙∙∙∙∙∙∙∙∙∙∙∙∙∙∙∙∙∙∙∙∙∙∙∙∙∙∙∙∙3 分 (2)由(1) , 所以 , 令 , , 则 因为 ,所以 , 所以,当 , 所以 , ∙∙∙∙∙∙∙∙∙∙∙∙∙∙∙∙∙∙∙∙∙∙∙∙∙∙∙∙∙∙∙∙∙∙∙∙∙∙∙∙∙∙∙∙∙∙∙∙∙∙∙∙∙∙∙∙∙∙∙∙∙∙∙∙∙∙∙∙∙∙∙∙∙∙∙∙∙∙∙∙∙∙∙∙∙∙∙∙∙∙∙∙8 分 即 的最小值是 ,此时 , [来源:Zxxk.Com] 点 的坐标是 。∙∙∙∙∙∙∙∙∙∙∙∙∙∙∙∙∙∙∙∙∙∙∙∙∙∙∙∙∙∙∙∙∙∙∙∙∙∙∙∙∙∙∙∙∙∙∙∙∙∙∙∙∙∙∙∙∙∙∙∙∙∙∙∙∙∙∙∙∙∙∙∙∙∙∙∙∙∙∙∙∙∙9 分 (3)问题即为 对 恒成立, 也就是 对 恒成立,∙∙∙∙∙∙∙∙∙∙∙∙∙∙∙∙∙∙∙∙∙∙∙∙∙∙∙∙∙∙∙∙∙∙∙∙∙∙∙∙∙∙∙∙∙∙∙∙∙∙∙∙∙∙∙∙∙∙∙∙∙∙∙∙∙∙∙∙∙∙∙10 分 要使问题有意义, 或 . 法一:在 或 下,问题化为 对 恒成立, 即 对 恒成立, 对 恒成立, ①当 时, 或 ,    (1) 1 ( 2) 4 f f = − =    1 2 2 a b a b = + − = −    2 1 a b = = 2( ) 1 xf x x = + 2 2 2 2 2| | ( 1) ( 1) 4( )1 xAP x y x x = − + = − + + tx =+1 0t < 2 2 2 2 2 1 4 2| | ( 2) 4(1 ) 4( ) 8AP t t tt t t = − + − = + − + + 2 22 2 2( ) 4( ) 4 ( 2)t t tt t t = + − + + = + − 1x < − 0t < 2 2 2t t + ≤ − 2 2| | ( 2 2 2)AP ≥ − − AP 2 2 2+ 2t = − 2 1x = − − P ( 2 1,2 2)− − + 2 2 1 ( 1) | | x m x x x m ≤+ + − [1,2]x∈ | | mx x m ≤ − [1,2]x∈ 0 1m< < 2m > 0 1m< < 2m > | | mx m x − ≤ [1,2]x∈ m mm x mx x − ≤ ≤ + [1,2]x∈ 2mx m x mx m− ≤ ≤ + [1,2]x∈ 1x = 1 12 m≤ < 2m > ②当 时, 且 对 恒成立, 对于 对 恒成立,等价于 , 令 , ,则 , , , 递增, , ,结合 或 , 对于 对 恒成立,等价于 令 , ,则 , , , 递减,[来源:Zxxk.Com] , , , 综上: ∙∙∙∙∙∙∙∙∙∙∙∙∙∙∙∙∙∙∙∙∙∙∙∙∙∙∙∙∙∙∙∙∙∙∙∙∙∙∙∙∙∙∙∙∙∙∙∙∙∙∙∙∙∙∙∙∙∙∙∙∙∙∙∙∙∙∙∙∙∙∙∙∙∙∙∙∙∙∙∙∙∙∙∙∙∙∙∙∙∙∙∙∙∙∙∙∙∙∙∙∙∙∙∙∙∙∙∙∙∙16 分 法二:问题即为 对 恒成立, 也就是 对 恒成立,∙∙∙∙∙∙∙∙∙∙∙∙∙∙∙∙∙∙∙∙∙∙∙∙∙∙∙∙∙∙∙∙∙∙∙∙∙∙∙∙∙∙∙∙∙∙∙∙∙∙∙∙∙∙∙∙∙∙∙∙∙∙∙∙∙∙10 分[来源:学,科,网] 要使问题有意义, 或 . 故问题转化为 对 恒成立, 令 ①若 时,由于 ,故 , 1x ≠ 2 1 xm x ≥ + 2 1 xm x ≤ − (1,2]x∈ 2 1 xm x ≥ + (1,2]x∈ 2 max( )1 xm x ≥ + 1t x= + (1,2]x∈ 1x t= − (2,3]t ∈ 2 2( 1) 1 21 x t tx t t −= = + −+ (2,3]t ∈ 2 max 4( )1 3 x x ∴ =+ 4 3m ≥ 0 1m< < 2m > 2m∴ > 2 1 xm x ≤ − (1,2]x∈ 2 min( )1 xm x ≤ − 1t x= − (1,2]x∈ 1x t= + (0,1]t ∈ 2 2( 1) 1 21 x t tx t t += = + +− (0,1]t ∈ 2 min( ) 41 x x ∴ =− 4m∴ ≤ 0 1 2 4m m∴ < < < ≤或 2 4m< ≤ 2 2 1 ( 1) | | x m x x x m ≤+ + − [1,2]x∈ | | mx x m ≤ − [1,2]x∈ 0 1m< < 2m > | |x x m m− ≤ [1,2]x∈ ( ) | |g x x x m= − 0 1m< < [1,2]x∈ 2( ) ( )g x x x m x mx= − = − 在 时单调递增,依题意 , ,舍去; ②若 ,由于 ,故 , 考虑到 ,再分两种情形: (ⅰ) ,即 , 的最大值是 , 依题意 ,即 , ; (ⅱ) ,即 , 在 时 单调递增, 故 , , ,舍去。 综上可得, ∙∙∙∙∙∙∙∙∙∙∙∙∙∙∙∙∙∙∙∙∙∙∙∙∙∙∙∙∙∙∙∙∙∙∙∙∙∙∙∙∙∙∙∙∙∙∙∙∙∙∙∙∙∙∙∙∙∙∙∙∙∙∙∙∙∙∙∙∙∙∙∙∙∙∙∙∙∙∙∙∙∙∙∙∙∙∙∙∙∙∙∙∙∙∙∙∙∙∙∙∙∙16 分 ( )g x [1,2]x∈ (2)g m≤ 4 3m ≥ 2m > [1,2]x∈ 2 2( ) ( ) ( )2 4 m mg x x m x x= − = − − + 12 m > 1 22 m< ≤ 2 4m< ≤ ( )g x 2 ( )2 4 m mg = 2 4 m m≤ 4m ≤ 2 4m∴ < ≤ 22 m > 4m > ( )g x [1,2]x∈ (2)g m≤ 2( 2)m m∴ − ≤ 4m∴ ≤ 2 4m<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