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6

‎2018届高二文科历史第二次月考 考试时间:60分钟 出题人:王晓民 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历史文献记载:周初定贵族墓葬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考古发掘:湖北随县曾侯乙(公元前475年——433年)墓,挖掘出了九鼎。对材料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历史文献记载是可信的,推测考古发掘出的曾侯乙应该是周代某位天子。‎ B.考古发掘实物是可信的,推测历史文献记载的周初“列鼎制度”是假的。‎ C.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周天子在战国时期改革了列鼎制度。‎ D.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都可信,推测出战国初曾侯乙僭越了传统礼乐制度。‎ ‎2.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 )‎ 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 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 ‎3.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和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4.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5.假使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是( )‎ A.太尉 B.丞相 C.廷尉 D.御史大夫 ‎6.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 ‎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 C.基本国策的改变 D.经济重心的迁移 ‎8.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9.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0.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的存在。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统治者这么划界的主要意图是( )‎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11.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12.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 )‎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加强中央集权是政治改革的基本要求 C.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D.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13.有学者在对中国古代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 A.扩大地方伪独立性 B.维护百姓的利益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 ‎14.战国时期,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已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类型的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具体类型包括( )‎ ‎①君主私有土地②地主私有土地③自耕农私有土地④佃农私有土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石器锄耕 ‎16.反映秦统一的《复活的兵团》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C.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17.西汉的《汜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 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18.《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洲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19. 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注:翻车和曲辕犁),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据此确定该遗址最早是( )‎ A.西周 B.三国 C.唐朝 D.北宋 ‎20.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 ‎①早市.夜市昼夜相连②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③“交子”已经出现④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推测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人的重要来源 C.民主平等总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22.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23.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 C.官府垄断外贸 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 ‎24.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工商食官“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社会需求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25.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26.下列三种手工业形态按产品商品化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也 D.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27.据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如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 C.孔子对鲁国大夫生活的愤怒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 ‎28.“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29.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孔子除了是位披着泥古服装的创新者外,还是他所处时代的孩子,但对于……令人尊敬的大哲人孔子所处的时代,他却只能给予南辕北辙的解释。”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孔子是守旧派的代表 B.孔子的某些思想违背了时代潮流 C.作者强调孔子思想的创新性 D.孔子对时代的解释缺乏证据 ‎30.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1.小明同学偷吃了学校果园的果子,被班主任知道并通知了家长,如果小明的家长相信孟子的言论,他们可能会认为( )‎ A.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只是一时糊涂 C.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思想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33.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其共同点是( )‎ A.主张民贵君轻 B.维护统治秩序 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 ‎34.西晋时,一些佛教高僧主动与名士交游并模仿他们的言谈和情趣,名士也乐于与高僧交往,摄取佛教义理,交流文学创作上的心得体会。高僧与名士的互动( )‎ A.改变了西晋的宗教政策 B.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C.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D.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 ‎35.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枝柳。程颐遽起谏曰:“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这表明( )‎ 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 B.宋哲宗善于纳谏 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 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 ‎36.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 ( )‎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D.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3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38.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资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 A.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39.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亡国”与“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国家危难与整个民族的沦亡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40.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 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 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 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 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 二、材料题(每题20分,共40分)‎ ‎41.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外国观察家们都被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与稳定性所深深震撼。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T.T.Meadows根据他所获得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对这些做出了以下解释。……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1.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2.选拔最有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3.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置这样的君主。一种机制是: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自秦汉开始,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其主要职责是监察。从汉武帝开始,监察与行政相分离,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原则,设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开创我国巡视监察制度之先河。自曹魏开始,监察向组织机构化方向发展,其标志是中央御史台的设立。‎ ‎——卜宪群《重视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经验》‎ 材料三 封建君主对官员的道德要求首先是“忠”,其次才是“廉”,而人治下的反腐倡廉难免具有主观随意性。皇帝口含天宪、出言即法,随意性极大。‎ ‎——于永军《封建社会反腐败最终“败”在哪里》‎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治国中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规律?(4分)‎ (2) 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设置的根本原因。(8分)‎ (1) 据材料三,指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反腐败的看法,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目前中国反腐倡廉的建议。(8分)‎ ‎42.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几乎和秦始皇一样信奉法家思想,不过据说在其统治时期他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材料三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正在崛起,在这个时候我们拿什么去跟世界对话?还是要拿中华文化与人交流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国学热”现象的升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有这些东西,而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能说明现实世界的理论和思想,我们的文化吸引力还是比较有限的。 ‎ ‎——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请回答:‎ (1) 请写出材料一中所说的“改造了儒家思想”的汉代学者。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有何积极影响?(6分)‎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代儒学复兴的背景。谈谈你对当代儒学复兴的认识。(8分)‎ ‎2018届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A D A C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D C B B A A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B D B D B B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B D D D C A B B 二、材料题(每题20分,共40分)‎ ‎41、(1)规律: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选拔标准由家世、贤能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4分)‎ ‎(2)特点:监察官员专职化;监察权独立(与行政分离);对地方巡视监察制度化;组织机构化。(6分)‎ 根本原因:维护专制君主统治。(2分)‎ ‎(3)看法:封建社会反腐具有随意性,最终“败”在君主专制制度(或人治)(3分)‎ 建议: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反腐法律化、制度化:道德约束客观化、标准化;加强舆论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5分,言之有理即可)‎ ‎42、(1)汉代学者:董仲舒(2分)‎ 积极影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和“大一统”局面;促进了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儒学地位上升,推动了中国的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2)时代信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2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4分)‎ ‎(3)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全球化。(任答两点得4分)‎ 认识: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的精华;与时俱进,注重对儒家思想的理论创新。(4分,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