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9届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018-0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018-03)

双峰一中2018年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三个大题,共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动物激素、神经递质、抗体共同的特点是(  )‎ A. 存在于内环境中 B. 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C. 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D. 在不同人体内种类各不相同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CO2、血红蛋白、H+、尿素 B. 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 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 Ca2+、载体、氨基酸 ‎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B. 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C. 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 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来源:学科网ZXXK]‎ ‎4.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浓度的K+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上升 B. 图甲b、d两点膜内Na+浓度相等 C. 图乙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左往右 D. 图乙处于③~⑤之间的轴突膜上的K+通道开放,K+外流 ‎5.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以下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外正内负,是K+主动运输到膜外的结果 B. 甲、乙两图a处给予相同强度的适宜刺激后,电流计同时发生偏转 C. 甲、乙两图此时电流计测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显示为正值 D. 乙图中神经冲动由a→b的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6.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稀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 ‎7.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注射A后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注射B后血糖升高,出现口渴症状;注射C后细胞代谢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名称依次是(  )‎ A.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D.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8.下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 B. 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C. 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D. 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Ⅰ(PEPCKI)是参与人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的一种关键性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据图可推测糖异生途径发生的场所主要在肝细胞内,以弥补肝糖原储备不足 B. 机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 C. 机体内也存在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的途径,这与糖异生途径是一个可逆反应 D. 血糖浓度升高后,可通过促进PEPCKI的乙酰化从而抑制糖异生作用,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10.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其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小白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这3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  )‎ A. 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 B. 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 C.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连续给其注射等量的用于该实验的某种溶剂 D.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连续给其注射等量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11.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 A. 微量和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结构组成 ‎12.如图表示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所处环境温度由5 ℃突升至40 ℃;在时刻B,所处环境温度又突降至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时刻环境温度变化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只有神经调节 B. 在AB段时间内,因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 在BC段时间内,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D. 在BC段时间内,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1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促进肾上腺髓质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14.‎ 右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为(  )‎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④⑥‎ ‎15.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 B. 给予右侧光照时,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②④‎ C. 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⑤‎ D. 置匀速转盘上并单侧光照,④将向光生长 ‎16.如图中,A 、B 、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周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A花盆随圆盘旋转,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背离圆心生长 B. 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转,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 C. 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单侧光源生长 D. 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 ‎1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来源:学科网ZXXK]‎ B. 生长素只能在幼芽中合成 C. 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 D.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既可以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也可以反过来运输 ‎18.‎ 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mmol/L为最适浓度 B. 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 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19.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右下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  )‎ A. 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 B. 在本实验中与草莓完成授粉的作用相同 C. 主要起到了驱虫的作用 D. 其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 ‎20.研究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分别用一定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插条生根数目如图所示,图中乙代表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是a~b浓度 B. 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 C. 研究人员在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D. 该曲线不能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1.黄瓜幼苗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右下图是黄瓜幼苗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 B. 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 C. 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 D. 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22.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23.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比值为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4年调查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 4~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可能原因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 第1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8~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 在16~20年间种群数量基本维持稳定 ‎2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B. 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C. 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D. 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 ‎25.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 M、N将呈现“J”型增长 D. 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