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河西五地高二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河西五地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企业在进入汽车领域的第3年就推出纯电动轿车主要得益于 A. 市场需求量大 B. 劳动力素质高 C. 汽车组装基础好 D. 核心部件生产经验丰富 2. 与德国车企戴姆勒合作主要为了 A. 拓展德国市场 B. 增强两国友谊 C. 降低生产成本 D. 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最初就具备了锂电池生产能力,在2003年又收购了秦川汽车后第三年就推出了纯电动轿车。这得益于该企业在初期就具有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锂电池生产能力,D正确。 【2题详解】 德国车企戴姆勒是世界知名车企,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该新能源汽车企业与德国车企戴姆勒合作后该企业进行“零元购车”促销活动,在2015-2018年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头羊。因此该企业与其合作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D正确。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当地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发酵后加工制成。在以马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普洱茶要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如今“渥堆发酵”技术可将普洱茶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渥堆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的温度、偏低的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24小时左右。勐海县号称“普洱茶圣地”,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 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3. 催生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的原因是( )。 A. 气候适宜发酵 B. 传统经验丰富 C. 运输时间缩短 D. 原料优质丰富 4. 在勐海县最好的发酵时间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5. 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原因是( )。 A. 加强企业协作 B. 共用基础设施 C. 提高企业知名度 D. 利用当地独特环境 【答案】3. C 4. A 5.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普洱茶“渥堆发酵”为背景,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材料中信息非常充分,深入挖掘游戏信息是解题关键。 【3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过去由于交通运输不便,运输时间较长,普洱茶有充足发酵时间,而现代交通快捷,不能很快的发酵普洱茶,故交通运输时间变化催生了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 故选C 【4题详解】 “渥堆发酵”的环境要求是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而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春季3-5月份,降水较少,气温较高,非常适合发酵。 故选A 【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说明勐海县独特的发酵环境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有:(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和燃料。(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由于土壤夜冻昼消,农作物随表土层上下移动,而被抬出土外遭受灾害的现象称为冻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有关冻拔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我国西北地区多发 ②土壤含水量大 ③地温在 0℃上下波动 ④我国冬春季节多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 下列现象中与冻拔原理最相似的是 A. 东北地区深秋向阳一侧树干开裂 B. 西北地区牧民随季节转场放牧 C. 东北地区春季电线杆自然倾倒 D. 岩石热胀冷缩出现了裂隙,最后变碎石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夜冻昼消,可知冻拔与含水土壤的冻融有关,故土壤含水量大,地温在0℃上下波动,北方冬天气温低多发,西北气候干旱土壤含水少,少发,B正确。 【7题详解】 东北地区春季电线杆自然倾倒主要是因为冬季气温低,电线杆下土壤封冻,春季表土解冻,土质松动,从而导致电线杆自然倾倒,C正确;东北地区深秋向阳一侧树干开裂是因为深秋向阳面昼夜温差大,西北地区牧民随季节转场放牧主要是牧民根据气候、地形及牧草的生长情况,随着季节的变化转移草场放牧,岩石热胀冷缩出现了裂隙,最后变碎石是岩石物理风化过程,A、B、D都错。故选C。 【点睛】该题综合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地理信息及调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关键是理解冻拔的原理。 “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主要用于描述一个城市所拥有的开放厕所数量与该城市用户日常对开放厕所需求数量之间的平衡程度。主要基于城市开放厕所总量、城市开放厕所覆盖率、城市人均厕所拥有量、城市厕所搜索量占比、城市人均厕所搜索量等众多基础数据维度,通过大数据挖掘、计算得出。下图是我国目前最新“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越高说明该城市的开放厕所( ) A. 总量越多 B. 分布越均匀 C. 人均拥有量越多 D. 使用越合理 9. 从上图看,与“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排名关联度最大的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 B. 人口多少 C. 经济状况 D. 交通通达度 10. 要想在一个城市里合理布局开放厕所需要使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技术(RS) 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数字地球 【答案】8. D 9. C 10. B 【解析】 【8题详解】 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表示的是开放厕所数量与日常需求数量的平衡程度,平衡指数越高,说明开放厕所数量恰好满足需求数量,该城市的开放厕所使用越合理,D对。平衡程度不是指总量多少,也不是人均拥有量越多,A、C错。与需求相符合,不是分布越均匀,B错。 【9题详解】 从上图看, “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城市,都是位于经济发达区的城市,说明与“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排名关联度最大的因素是经济状况,C对。前十名的城市在地理位置、人口多少、交通通达度方面不同,不是关联度最大的因素,A、B、D错。 【10题详解】 要想在一个城市里合理布局开放厕所,需要综合分析、处理人口、交通、功能区等多方面因素,使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B对。遥感技术(RS)主要功能是获得遥感信息,A错。定位系统(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C错。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 点睛: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表示的是开放厕所数量与日常需求数量的平衡程度,平衡指数越高,说明开放厕所数量恰好满足需求数量,该城市的开放厕所使用越合理。排名前十位的城市,都是经济发达区的城市,说明与“城市开放厕所平衡指数”排名关联度最大的因素是经济状况。 据观测,近些年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甚至出现完全干涸的状况,而洪涝灾害逐年加重,有人认为这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2011年至今,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入江水道最窄处修建大坝,招致众多专家非议,一直未获国家批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 ) A.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B. 河道淤积加重 C. 河水搬运能力增强 D. 含沙量减少 12. 有人认为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可能与三峡水库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工程( ) A. 引起气候变化,鄱阳湖流域内降水减少 B. 导致长江河床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 C. 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 D. 均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导致长江水位下降 13. 鄱阳湖大坝修建计划目前难以通过的主要原因是( ) A. 可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B. 耗资巨大,政府财力不济 C. 可能导致湖泊严重淤积,得不偿失 D. 淹没良田,移民搬迁费用过高 【答案】11. D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近些年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甚至出现完全干涸的状况,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河道淤积减轻,河水搬运能力减弱,含沙量减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均位于鄱阳湖上游,南水北调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为,水加速外流补给长江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大坝建成以后,鄱阳湖在冬季依旧能保持较高水位,这将导致湖区大量湿地消失,不仅众多的鸟类无法在此越冬,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严重破坏,A正确。大坝修建难以通过与资金无关,B错误。湖泊大坝修建导致鄱阳湖水位升高,淤积较轻,C错误。鄱阳湖大坝的修建是为了保持鄱阳湖原有水域,进而发展养殖、航运等,不会导致大量移民,D错误。故选A。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14. 关于图中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湖泊为内流湖 B. 枯水期时北印度洋的洋流为顺时针方向 C. 6月份河水补给湖泊水 D. 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陡峭的是④ 15. 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 乙处河流流速较慢 C. 由甲处能望到乙处 D.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600~650米 【答案】14. C 15. D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根据湖泊位于我国东南判断湖泊为外流湖,A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夏季湖泊进入丰水期,河水补给湖水,C对;冬季进入枯水期,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错。根据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湖泊水位变化判断,④的水平距离最长,说明地势最平坦的,D错。故选C。 【15题详解】 甲处附近有悬崖,但没有河流发育,看不见瀑布,A错;乙处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B错。从甲处看不见乙处,视线被山脊阻挡了,C错;根据等高线递变规律,图中海拔最高在600-650米,D对。故选D。 【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瓜亚基尔市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瓜亚基尔湾内瓜亚斯河西岸,始建于1535年,工业发达,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矿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下图为瓜亚基尔港地理位置示意图(横线表示港口区,黑点表示仓储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瓜亚基尔港口区建于该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离海洋较近 B. 地势平坦开阔 C. 工业密度较高 D. 远离城市水源区 17. 瓜亚基尔港地处赤道附近,但港口全年作业环境气温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海湾,海风影响显著 B. 海拔较高,地面辐射较弱 C. 森林广布,调节功能较强 D. 云雾较多,太阳辐射较弱 18. 若一艘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最佳的洋流航线是( ) A. 西风漂流航线 B. 北赤道暖流航线 C. 北太平洋暖流航线 D. 南赤道暖流航线 【答案】16. B 17. A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北部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南部地势平坦开阔,以河口三角洲为主,故南部地区适宜建设港口区和仓储区。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虽靠近赤道,但因濒临宽阔的海湾,受海风吹拂影响显著(或受海洋调节作用显著),导致夏季气温并不高,冬季因纬度较低且受海洋的影响,气温比较高,非常适宜全年港口作业。 【18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瓜亚基尔港位于南纬20一30之间,与自东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几乎在同一纬线上。该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采用该洋流航线,顺水顺风,航行速度较快。 【点睛】本题以瓜亚基尔港地理位置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洋流、风带对船舶航行的影响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该题从港口区地形特点的角度出发来命制试题,突出对考生分析问题能力考查的命题意图。港口区是城市的一部分,其区位因素与主城区区位因素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两者极易混淆,因此港口与城市都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掌握太平洋洋流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通常远洋船舶在海洋中航行时,一般多沿洋流方向和风向航行,既可以节约航行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69°N,33°E)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区时)。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新年的第一黎明,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这一天,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地方时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 当日,摩尔曼斯克市的日出时间大约为当地时间( ) A. 0时17分 B. 11时43分 C. 12时31分 D. 23时43分 20. 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的日期可能是( ) A. 6月22日 B. 7月22日 C. 12月1日 D. 12月22日 21. S市位于W市的( )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19. C 20. B 21.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天中正午是12:00,给出昼长可以计算出日出和日落时刻。极昼和极夜出现的日期大致是对称的。 【19题详解】 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可推知日出是当地地方时时间11:43,因为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时间,再换算成莫斯科时间为12时31分。 【20题详解】 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黎明,就是极夜结束的第一天,那么半年后是摩尔曼斯克市极昼结束后首次日落,结束日期大约是7月10日,四个选项中7月22日与7月10日最接近,选择B。 【21题详解】 1月1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北昼越短,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时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W市比S市昼长短,W在S北方,从时间看同是时刻W地方时与S地方时大,说明W在S东方。综合看S市位于W市的西南方向,选择D。 云南省与中南半岛各国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云南缺油、气、钾、宝石和铁等矿产,而磷等较丰富;东南亚各国缺磷等资源,而油气、钾盐、铁、稀土及宝石等资源丰富。目前,云南与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经济合作已经开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建国以来,云南矿业的生产装备与技术发展迅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原因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消费市场广阔 C. 廉价的劳动力 D. 靠近中南半岛 23. 在云南矿业与中南半岛各国合作中,云南能够 A. 减少环境污染 B. 获得充足资金 C. 引进先进技术 D. 扩大消费市场 24. 目前,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南半岛各国 A. 矿产资源增加 B. 劳动效率上升 C. 投资壁垒减弱 D. 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22. A 23. D 24. C 【解析】 【22题详解】 云南有铜矿等矿产,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展较早,矿业发展促进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市场广阔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因,但不一定是本地矿产丰富,如果是进口矿产则不会促进当地技术及装备进步产业进步。因此答案选A。 【23题详解】 两地之间资源互补性強,两地合作有利于矿业经济发展,可以扩大产品和原料的消费市场,但不会减少环境污染。两地的矿业合作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矿产资源,而不是获得资金与技术,中南半岛除新加坡外,大多发展不如中国,因此资金技术相对中国而言不是优势,答案选D。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而影响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壁垒减弱。随着开发进程,矿产资源会减少,A项错;劳动效率上升有可能,但这是产业内部效率、装备问题,一般与外投资环境关系不是很大,B项欠妥;中南半岛矿业发达、历史悠久,基础设施本身发达,D选项错误,选C。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 25. 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 海风 B. 陆风 C. 山风 D. 谷风 26.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27.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答案】25. C 26. D 27. B 【解析】 【2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其成因和山风相似,故C项正确。 【26题详解】 中山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其下降风最为典型,D项正确。 【27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晴朗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更大;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故B符合题意。 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上图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下图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若上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 ( )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B. 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 C. 黄河河口流速变快 D.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 29. 造成下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作用 B. 冰川侵蚀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答案】28. D 29.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结合图中的信息分析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28题详解】 若左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说明泥沙沉积增多,泥沙来源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少,沉积减弱,A错误;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泥沙来源少,B错误;黄河河口流速变快,沉积减弱,C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沉积增多,D对。 【29题详解】 右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以沉积作用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小,A错误;此时没有冰川,不存在冰川侵蚀作用,B错误;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小,C错误;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大,D对。 30.沧州海兴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之滨,拥有盐碱地约30万亩。在当地“种一瓢收一斗”的盐碱地或中低产田上,中科院农业研究所经过不断改良与实验,使小麦平均每亩产量达到600斤。农业研究所主要通过咸水结冰等方法改造盐碱土壤(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打造“良田”,通过微咸水灌溉等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并选育更耐盐碱的作物品种。海兴县改造盐碱土壤未采用传统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年降水量较少,淡水资源不足 B. 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 C. 地质结构不稳定,不适合深挖淡水井 D. 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方法过程复杂 【答案】B 【解析】 【详解】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说明淡水资源充足,A错误;传统措施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侧面说明这里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用传统方法简单但效果差。B正确;该地区地质结构稳定,C错误;从操作方法看,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方法过程不复杂,D错误。故选B。 【点睛】传统改良方式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3年,国家提出了“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但十多年过去,东北却日益衰落。2014年8月,国务院再次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新攻略”。2016~2018年度国务院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和127项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6万亿元,国家不再成为投资主体。 图1和图2分别为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图和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图。 材料二 从近年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看,第二产业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信息,自2004年以来的十年间,黑、吉、辽三省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三省的第二产业均占比最高,且多数年份为超过50%的高值,其中重工业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如图3为东北三省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分布图。 材料三 目前,东北三省的国有企业经济总量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降到50%,但仍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 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投资,其依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虽然能带来经济数据的增长,但普通百姓并不一定能从中直接受益。2014年,从在岗职工的薪资绝对值来看,东北三省的薪资甚至还赶不上中西部的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的薪资。深受体制影响,东北三省造就了全中国最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找工作的核心不是能力,而是关系。至于创业,在东北三省似乎也很难行得通。这一系列的因素使东北三省在过去十多年间,成为人口净流出地区。 (1)说明改革开放之前,东北三省经济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表现。 (2)分析2012年后东北三省经济出现下滑的原因。 (3)分析东北三省可采取的吸引青壮年人口回流措施。 (4)2014年国家为再次振兴东北投入1.6万亿元,部分网友直接提出了“国家又给了1.6万亿元,能否救活东北”“新一轮东北振兴有戏吗”的质疑。作为一位网友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国家重大项目布局重点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在12%以上;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农矿产品。 (2)内因: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单一,且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受体制的局限性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型困难。 外因:国际油价下跌对以石油为主的开采业、加工业的冲击大;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影响、产能过剩。 (3)改变以国有体制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薪资待遇;创造宽松的创业、就业环境。 (4)能振兴。理由:既然是“新攻略”,国家肯定经过充分的调研,总结了过去失败的教训,不会再走老路;投资主体不再是国家,这样能给地方和个体投资主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活跃市场经济。 或不能振兴。国有经济东北三省仍占绝对优势,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国有企业的地位;这一轮振兴还是依靠项目投资来拉动经济,产业结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上的重要性、经济下滑的原因、人口回流和东北地区振兴的措施。 【详解】(1)由所学知识并结合图2可知,东北三省受历史、政策、位置、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的资金、政策、产业布局都向东北倾斜,一度占有中国90%的重工业比重,经济发达,是我国重大项目的重点分布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同时东北三省还是我国重点农矿产品生产基地,农矿产品在我国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2)东北三省经济下滑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从材料二可知,产业结构雷同、单一;从材料三可知,受体制影响,无论是薪资还是工作环境都没有竞争优势,面临转型。外因:国际油价下跌对以石油为主的开采业、加工业的冲击大,而且产业结构雷同造成产能过剩等。 (3)要吸引青壮年人口回流,首先要弄清楚人口为何流失。从材料三可以分析出其原因,一方面是薪资、另一方面是工作环境;分析出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以国有体制为主的经济体系,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薪资待遇;创造宽松的创业、就业环境。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试选一种观点自圆其说即可。能振兴的理由是既然材料已经提到了不能振兴的理由,找到了症结所在,再次实施国家肯定经过充分的调研,总结了过去失败的教训,不会再走老路;投资主体不再是国家,这样能给地方和个体投资主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活跃市场经济。 材料中“目前,东北三省的国有企业经济总量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降到50%,但仍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投资,其依赖程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不能振兴的理由。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200~500mm;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并含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下游地势低洼,年均降水量不足100mm。 科罗拉多河曾经狂野不羁(流量大,流速快),每年春末夏初,河水携带近亿吨泥沙流入墨西哥境内的加利福尼亚湾,在河口堆积形成巨大的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众多水利工程,该河被驯服,但下游径流量锐减,三角洲沦为沙漠。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 (1)推测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2)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水量锐减对三角洲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答案】(1)首先是外力搬运的物质在低处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然后由于内力作用,地壳抬升,形成科罗拉多高原;进而导致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落差加大,河水流速加快,下切侵蚀能力增强,最终形成科罗拉多大峡谷。 (2)下游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水质变差;来水来沙减少,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缩小;湿地减少,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动物的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荒漠化加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及下游水量锐减对三角洲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等知识点。 【详解】(1)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可从内外力作用以及地形、流速落差等方面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岩石是沉积岩,首先是外力搬运的物质在低处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然后由于内力作用,地壳抬升,形成科罗拉多高原;进而导致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落差加大,河水流速加快,下切侵蚀能力增强,最终形成科罗拉多大峡谷。 (2)科罗拉多河下游水量锐减的负面影响属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运用。下游水量锐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水质变差,三角洲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缩小,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荒漠化加剧。 【点睛】科罗拉多高原的“桌状高地”,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作用(下切和剥离)形成的。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突起,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其中50%的比降还很集中,这就造成了峡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腾的景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