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范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历史 ‎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的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 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B. 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C. 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 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答案】D ‎【解析】‎ 孟子的言论强调的是人要经得住富贵的诱惑,贫贱的挫折和武力的威吓,即注重人的气节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该言论不涉及仁爱友善和以德服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该言论不涉及人性本善和舍生取义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义利、民生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下列主张与“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意思是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材料体现的是道家庄子的无用思想;A项是法家思想;B项道家思想;C项儒家陆九渊的思想;D项是儒家荀子的思想。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 ‎3.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材料说明 A. 法家吸收了儒家思想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 儒家遭到了法家的批判 D. 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 ‎【答案】D ‎【解析】‎ ‎【详解】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主张天下一统,说明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故选D;材料没有反映李斯的主张受孔子的影响,排除A;李斯是秦朝人,材料信息不是反映百家争鸣,排除B;材料无法看出儒家受到法家批判 ,排除C。‎ ‎4.西汉时期灾害频发,每当灾害发生时,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 “天人感应”学说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大一统”的主张 D. “三纲五常”学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所以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选择A符合题意。BCD三项也是董仲舒的思想,但不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汉代儒家思想演变·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5.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B. 行君主专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C. 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D. 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 故选B。 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排除A;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排除C;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D。‎ ‎6.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李贽 D. 王夫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是出现在魏晋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三教合流的的现象,而在宋明时期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B正确;A选项是汉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排除;C选项和D选项是明清时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 ‎7.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A. 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 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C. 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 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答案】B ‎【解析】‎ ‎“程朱理学不受重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 评论反映清初学者颜元批判空谈心性,故B正确,D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妇女教育问题,故C项错误。‎ ‎【名师点睛】‎ 首先抓住材料的主旨,从评论看出,颜元批判空谈心性的理学,然后结合所学史实做出判断。‎ ‎8.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C ‎【解析】‎ 宋明理学在明清时期仍居于统治地位,其地位并未丧失,A项错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B错误;材料主要是讲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非官方出现了有悖于程朱理学的思想,联系明清时期的史实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C正确;倡导“自由”“平等”思想是民主思想的体现,不符合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下的思想启蒙的史实,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结合所学,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9.西晋傅咸说:“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材料赞叹的技术成果是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火药 D. 印刷术 ‎【答案】B ‎【解析】‎ 材料出自晋人傅咸的《纸赋》,意思是麻纸由破布做成,物美价廉,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造纸术的进步及纸的质量的提高,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赞叹的技术成果是造纸术而非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0.柳诒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主要原因是 A. 印刷术的发展 B. 科举制度完善 C. 造纸术有突破 D. 图书成为商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宋代士大夫家藏书多,而书属于印刷品,这是由于印刷术的发展而造成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藏书多和科举制度完善无直接的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造纸术有突破是在东汉而非宋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藏书多而未强调图书成为商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印刷术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的试题时一定要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11.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为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 都有官方印记 B. 没有理性思维 C. 长期领先世界 D. 注重实用价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以看出其强调实用价值,D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古代科技有官方印记,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没有理性思维,表述过于绝对,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C项错误;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特点 ‎12.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通俗易懂,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中国并未完成大一统,故A项错误;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说明其创作风格并不是多元化,故B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其思想内容并未体现出理性化的特点,故C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体现出其内容出现通俗化的趋势,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产物,D项正确。‎ ‎13.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 汉赋和唐诗 B. 话本和小说 C. 元曲和傩戏 D. 风俗画和文人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风俗画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文人画体现了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故D项正确。元曲和傩戏、话本和小说都体现了文化的世俗性,不能体现高雅文化的倾向,故AB两项排除;汉赋和唐诗既不能体现文化的世俗性,也不符合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故C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画·风俗画和文人画 ‎【名师点睛】‎ ‎14.剪纸、杨柳青年画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这些民间艺术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文化的繁荣主要反映出 A. 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推广 B. 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 C. 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间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经济基础,故C正确。该项表述并非是主要原因,其他时期文人也对民间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故A错误。明清政府并未对民间艺术进行特殊扶持,故B项错误。 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普遍提高,该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 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A项正确,乾隆年间,“徽汉合流”逐渐形成;B项正确,同治、光绪年间是中国京剧成熟的时期;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项错误;D项正确,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元曲与市民社会 ‎16.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可知,古希腊肯定人,这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的思想,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思想·人文主义的思想:]‎ ‎17.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现认识不恰当的是 A. 他反对民主政治 B. 他认为法律至上 C. 他遵守社会道德 D. 他对民主政治还有疑惑 ‎【答案】A ‎【解析】‎ 苏格拉底批判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并非完全反对雅典民主制度。故答案为A项。根据材料中的“公民应服从法律”,说明他认为法律至上;根据材料中的“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说明他遵守社会道德;根据材料中的“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明他对民主政治还有疑惑。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 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有些选项也许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中反应不出来,不能选择。‎ ‎18.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 《圣经》‎ B. 《神曲》‎ C. 《九十五条论纲》‎ D. 《论法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14-17世纪,玛丽设计的几张卡片内容都是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那么还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神曲》,作者但丁,故B正确; 《圣经》为宗教圣典,排除A; 《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路德作品,排除C; 《论法的精神》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代表作品,排除D。‎ ‎19.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 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 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 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 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题干中的“理性”就是欧洲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主要指追求自由、民主和科学。这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分析备选项可知A不符合历史实际,可先排除,B与材料题意不符,C根据材料应是借上帝的神权启发人文主义思想。故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想主义 ‎2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可以用排除法来解答。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是宗教改革的主张;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三场运动都批判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故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内容 ‎21.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进行过深刻的探讨,其中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思想家分别是(  )‎ A. 伏尔泰、孟德斯鸠 B. 卢梭、康德 C. 孟德斯鸠、卢梭 D. 伏尔泰、康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提出“人生而自由”的思想,在卢梭思想主张基础上,康德提出思想自由,理性判断,故B项正确。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思想,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思想,故A项、C和D项分别错误。‎ ‎22.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等级制度 ‎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出现“中国热”。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是封建经济的产物,总体上不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含①均是错误的,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是在论述君民的关系,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不会有重要指导意义,含④均是错误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含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欧洲出现“中国热”‎ ‎23.“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情——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 A. 人文主义者、人性 B. 启蒙思想家、理性 C. 启蒙思想家、科学 D. 人文主义者、理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信息可判断出“这些哲人”是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信奉理性主义,再由材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指的是理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思想•启蒙思想产生的条件、启蒙思想的核心 ‎24.西方思想史上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 用“理性”的眼光打量社会 C. 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构想 D. 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三者之间有很多共同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思想精髓,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宗教合法化是宗教改革的目标,三者共同突出的一点就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影响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5题10分,26题16分,27题14分,28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不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所有一切旧的“纳民于轨物”的东西都失去了约束力。……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 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作用。‎ ‎【答案】特点:中国“百家争鸣”围绕社会变革展开;关注社会现实;注重整体利益。‎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着重塑造人的理性精神;关注个性的自由与发展。‎ 作用: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确立了个人发展的普遍性原则;持续影响西方文化的发展。‎ ‎【解析】‎ ‎【详解】第一小问,据材料“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可知,中国百家争鸣围绕社会变革展开;据材料“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可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着重塑造人的理性精神;通过对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对比可以得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关注社会现实,注重整体利益,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关注人的个性的自由与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可知,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根据材料“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可知,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确立了个人发展的普遍性原则;据材料“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可知,持续影响西方文化的发展。‎ ‎26.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 材料二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一,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结合材二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答案】(1)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 派别: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 ‎(2)主张:经世致用。‎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 ‎【解析】‎ ‎【详解】(1‎ ‎)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故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由材料“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可见主张学用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成仁致圣。‎ ‎(2)由材料中“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可知,他们主张经世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为学应求务实,概括以上可知,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成仁致圣。‎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概括其共同精神。‎ ‎【答案】(1)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②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③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2)对象: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思想成果: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3)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文艺复兴的主要社会条件应该从发源地意大利去思考,主要从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思考即可,所以答案应该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宗教改革应该从发源地德意志去思考,主要考虑德意志地区受天主教会控制和压榨最重的原因即可,答案应该是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启蒙运动应该从其中心法国去思考,主要考虑法国的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原因,答案应该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2)对象:这一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中的知识分子们批判的有贵族特权、专制王权和宗教神权等,所以就是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思想成果: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孟德斯鸠的相关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3)基本观点:需要结合材料三回答。由“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等信息可以得出的观点有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共同精神:这实际上体现的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者的共同精神,根据所学可以推断出是人文主义。‎ ‎【点睛】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查,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在我们的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相似的概念或者事件,通过比较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尤其是在复习时,更应该提倡用比较的方法来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近代科学是启蒙思想家们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已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的互动,为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科学文化在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后,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法国科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出现空前繁荣。启蒙运动参与到民族主义话语对于历史和民族认同的建构之中,在理论层面上阐释民族情感与爱国主义。“哲学家们”还在公共领域中传播着这些观念,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公共舆论中,民族主义已经获得了更为普遍的接受。反思启蒙是学者们对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近代启蒙实际上抽离了人的信仰与道德,人的纯粹理性没有价值关怀。近代启蒙的后果是物质文明伴随着物欲的泛滥,并最终使人.类陷身于疾病、灾害与诸多血腥的争斗之中,近代启蒙之后出现了传统社会不可能有的诸多灾难。‎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说明:观点3分,论证9分。‎ 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 ‎①观点明确、准确、简洁。‎ ‎②史实选用准确、有效,论据充分。‎ ‎③论述充分,能结合作用、影响分析。‎ ‎④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观点明确、表述不够准确、简洁。‎ ‎②史实选用准确、有效,论据不够充分。‎ ‎③论述不充分,史实与作用、影响结合不够准确。‎ ‎④逻辑不够严密,表述不够清楚。‎ 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不准确。‎ ‎②史实选用不准确、无效。‎ ‎③论述不充分,不能结合作用、影响分析。‎ ‎④逻辑不严密,表述不清楚。‎ 答案示例:‎ 观点: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相互推动、相互影响。(3分)‎ 论证: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成为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家探索自然的精神鼓舞了启蒙思想家探究社会问题,提出了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一系列理论。‎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19世纪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出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一系列科学成就。(9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写明所支持的材料观点,如:近代科学是启蒙思想家们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其次,展开具体论述,史论结合,可从中外近现代史中列出史实,如:牛顿经典力学,从无生命的领域把神驱逐出去,奠定了启蒙运动反封建反教会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戊戌变法,利用西方进化论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来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政治改良。最后,可根据论述做简要的总结。‎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