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北重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word版
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考试时间:2018年11月12日 满分:60分 时长:5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0分) 1. 下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 A. 内外服制度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 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3.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1. 战国时期,荀子曾说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表明荀子强调 A. 小农经济的水平低下 B.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 D.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其法禁,必其赏罚”的思想流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3.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 ②③①⑤ B. ②①⑤⑥ C. ①③⑤④ D. ④③⑤⑥ 4. 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5. 下面是汉初某区域的行政区划分布图。图中所示的行政区划布局 A. 导致了中央集权体制削弱 B. 有利于防范封国势力膨胀 C.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 是“推恩令”推行的结果 1. 下图是《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图,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状态。“男耕女织”所反映的典型的经济形态是 A. 商品经济 B. 市场经济 C. 计划经济 D. 自然经济 2. 工具的革新是推动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以下图片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①耒耜 ②耦犁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在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是孝道为先、淡泊名利、施恩不图回报的精神偶像。汉代民间开始兴起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唐宋时,寒食节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甚至用法令维护寒食礼制。寒食节的发展表明 A. 民间习俗都来源于民间传说 B. 民众好恶决定官府统治政策 C. 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 D. 统治者创设民俗以强化专制 1. 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 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 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C. 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D. 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2. 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下图是元代王冕的《墨梅图》,其风格属于 A. 宗教画 B. 风俗画 C. 文人画 D. 人物画 3.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4.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包括 ①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②实用技术发达 ③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 下图是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富有激情,鼓舞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这体现的创作风格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批判现实主义 D. 印象主义 2. 下列不属于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林则徐 3. 请观察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思想创新成果丰硕 C.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1.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清朝统治被推翻 C. 中华民国成立 D. 《临时约法》的颁布 2. 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可以反映 甲图 清末旗袍 乙图 民国旗袍 A. 人们审美观发生的重大变化 B. 先进服饰取代了落后服饰 C. 女性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 D. 近代服饰出现了全盘西化 3. 观察下面某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中所示战争发生在 A. 太平天国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A. 《沁园春•长沙》 B. 《清平乐•六盘山》 C. 《西江月•井冈山》 D. 《忆秦娥•娄山关》 2. 印章本身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但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下图所示的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 北伐战争 B. 国共十年对峙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3. 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井冈山的斗争》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持久战》 4. 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 国民革命开始 B. 土地革命的开展 C. 抗日战争爆发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5. 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与下图反映事件相符合的是 A.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 下图报道的消息最有可能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从其主题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晚清政府实业救国 B. 国民政府发动国民大革命 C. 宣传中国军民团结抗日 D. 赞扬解放区土地改革 1. 观察下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处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抗美援朝时期 2.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 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 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 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 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3. 下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 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 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 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 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1.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 五四大潮的洗礼 B. 长征 C. 上井冈山 D. 重庆谈判 2. 下图是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毛泽东在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A. 七届二中全会 B. 开国大典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如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2. 20世纪某一时期有农民说道:“刚分到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归公了,而且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 打土豪、分田地 B. 土地改革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3. 右侧的新闻出自哪一时期? A. “大跃进”时期 B. 土地改革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4. 如图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 漫画反映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 当时美苏争霸的焦点在美洲 C. 此时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D. 当时两国的对抗形式是冷战 1. 下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原因是 A. 政治观念的影响 B. 审美情趣的变化 C. 生活水平的提高 D. 国际潮流的影响 2. 下图中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的历史过程是 A.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 B. 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 C. 从“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D. 从国民经济调整到“文革”发动 3. 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下领导人为之努力的共同梦想是 A. 民族独立 B. 救亡图存 C. 民族复兴 D. 民主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不计总分) 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科技发展出现的变化,指出16-19世纪中西科技的根本性差异。(6分) (2)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科技变化的原因。(6分) 理科历史卷答案 1. B 2. A 3. A 4. C 5. D 6. A 7. A 8. A 9. D 10. C 11. C 12. D 13. C 14. B 15. A 16. B 17. D 18. D 19. C 20. A 21. B 22. C 23. B 24. B 25. B 26. B 27. B 28. C 29. B 30. D 31. B 32. D 33. C 34. D 35. C 36. A 37. D 38. A 39. C 40. C 41. (1)变化:由创造性科技走向总结性科技;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 差异:中国科技是传统科技,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 (2)原因:①政治上: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②经济上: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社会推动力。③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