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数学(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设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解不等式得出集合A、B,根据并集的定义写出A∪B. 【详解】 集合A={x||x|<1}={x|﹣1<x<1}, B={x|x(x﹣3)<0}={x|0<x<3}, 则A∪B={x|﹣1<x<3}=(﹣1,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是基础题. 2.命题“”的否定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符合换量词否结论,不变条件这一条件,按照这一规律写出即可. 【详解】 由全称命题否定的定义可知,“”的否定为“”,故选B. 【点睛】 一般命题的否定通常是保留条件否定其结论,得到真假性完全相反的两个命题;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是在否定结论的同时,改变量词的属性,即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注意: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而否命题是条件与结论都否定. 3.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13 B.35 C.49 D.6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等差数列性质得:S7=(a1+a7)=(a2+a6),由此能求出结果. 【详解】 ∵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2+a6=14, ∴S7=(a1+a7)=(a2+a6)==49. 故选:C. 【点睛】 (1)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的计算和通项公式,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基本的运算能力.(2) 等差数列中,如果,则,注意这个性质的灵活运用. 4.已知为锐角,且,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正切的诱导公式得,故,由公式得, ,因为为锐角,所以,故选B 考点:诱导公式 正弦余弦正切之间的关系 5.已知向量满足,,,则() A.2 B. C.4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向量的模的平方以及向量数量积求得、,再根据向量的模的平方求结果. 【详解】 因为,所以,因此由得,从而,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模以及向量数量积,考查基本求解能力. 6.函数(且)的图像恒过定点,若点在直线上,其中,则的最小值为() A.16 B.24 C.50 D.25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A(4,1),点A在直线上得4m+n=1,用1的变换构造出可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形式求最值. 【详解】 令x﹣3=1,解得x=4,y=1, 则函数y=loga(x﹣3)+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A(4,1), ∴4m+n=1, ∴()(4m+n)=16+1 ≥17+217+8=25,当且仅当m=n时取等号, 故则的最小值为2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均值不等式,在应用过程中,学生常忽视“等号成立条件”,特别是对“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一原则应有很好的掌握. 7.已知,是直线,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则或. ②若,,,则. ③ 若,,,,则. ④若,且,,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由,,,直线可能在平面内,所以不正确;②若,,,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③中两条直线不一定相交,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不正确;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④正确.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理解与掌握.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8.已知函数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求出A,由周期求出ω,由特殊点的坐标求出φ的值,可得g(x)的解析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求得函数g(x)=Acos(φx+ω)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详解】 根据函数f(x)=Asin(ωx+φ)(A>0,ω>0,|φ|<π)的部分图象, 可得A=2,2(6+2),∴ω. 再根据函数的图象经过点(6,0),结合图象可得•6+φ=0,∴φ,∴f(x)=2sin(x). 则函数g(x)=Acos(φx+ω)=2cos(x)=2cos(x) x解x=,结合选项k=-1满足题意,∴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可能(,0),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应用,求解析式,属于基础题. 9.已知点,椭圆与直线交于点,则的周长为( ) A.4 B.8 C.12 D.16 【答案】B 【解析】 因为直线过椭圆的左焦点(-,0),所以△ABM的周长为|AB|+|AM|+|BM|=4a=8,故选B. 10.已知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和,其右支上存在一点满足,且的面积为3,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双曲线可知,从而. 故选:B. 11.已知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是的前n项和,且,则数列的前5项和为 A.或5 B.或5 C. D. 【答案】C 【解析】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9S3=S6, ∴8(a1+a2+a3)=a4+a5+a6, ∴8=q3,即q=2, ∴an=2n-1, ∴=n-1, ∴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数列的前5项和为=.故选B. 12.已知 ,若有四个不同的实根,且 ,则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因为题设有个变量,故利用分段函数的图像可得,,所以就可化成关于的函数,最后根据有四个不同的实数根得到的取值范围即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题设,有在上有两个不同的解,在上有两个不同的解. 当时, ,故, 因,故, 所以即且. 当时, , 且. 所以,故选A . 点睛:对于多变量函数的范围问题,降低变元的个数是首选方法,故需要利用函数图像找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注意根据零点的个数判断的取值范围.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 【答案】2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画出可行域(如图示), 则对于目标函数, 当直线经过时, 取到最大值, 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 14.已知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量之间的一组数据如表: 0 1 2 3 4 2.2 4.3 4.5 m 6.7 且回归直线方程是,则的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4.8 【解析】 【分析】 求出数据中心,代入回归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 2,. ∴0.95×2+2.6,解得m=4.8. 故答案为4.8.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性回归方程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15.三棱锥,,,,(单位:)则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补充图形为长方体,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与棱长为1,1,的长方体外接球是同一个外接球,用长方体的对角线长求外接球的半径,可得球的体积. 【详解】 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 PA=AB=1,BC, 画出几何图形如图所示; 补充图形为长方体,则棱长分别为1,1,; ∵对角线长为2, ∴三棱锥D﹣ABC的外接球的半径为1, ∴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π×13cm3.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球的组合体问题,构建长方体是问题的关键. 16.已知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是圆上的动点,点是点在轴上的射影,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而的最小值是,所以的最小值就是的最小值,当三点共线时,此时最小,最小值是 ,所以的最小值是3.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和最值问题,考查了转化与化归能力,圆外的点和圆上的点最小值是点与圆心的距离减半径,最大值是距离加半径,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和到准线的距离相等,这样转化后为抛物线上的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即三点共线时距离最小.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 (1)求角的大小; (2)若为边上一点,且,的面积为,求的长.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正弦定理得:,解得sinB,结合b<c,可得B为锐角,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B,A的值. (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已知可求CD,由余弦定理即可解得BD的值. 【详解】 (1)∵C=60°,可得:sinC,由cb,可得:, 又∵由正弦定理,可得:,解得:sinB, ∵由已知可得b<c,可得B为锐角, ∴可得:B=45°,A=180°﹣B﹣C=75°. (2)∵△BCD的面积为,即:a•CD•sinC,解得:CD=1, ∴由余弦定理可得: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利用,求出数列是等比数列,然后求出通项公式即可;(2)根据第一问的结论,先表示出,因此对都成立,即,解出实数的取值范围即可. 试题解析:(1)∵, ① 当,∴, 当,∵, ② ①-②:,即: 又∵,∴对都成立,所以是等比数列, ∴ (2)∵,∴,∴, ∴, ∵,∴对都 成立 ∴,∴或,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1、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2、恒成立问题. 19.某校从高一年级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50名学生,并统计了他们的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将数学成绩进行分组,并根据各组人数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1)写出的值,并估计本次考试全年级学生的数学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现从成绩在内的学生中任选出两名同学,从成绩在内的学生中任选一名同学,共三名同学参加学习习惯问卷调查活动.若同学的数学成绩为43分,同学的数学成绩为分,求两同学恰好都被选出的概率. 【答案】(1),全年级学生的数学平均分为73.8;(2).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意结合频率分布表可得,据此估计本次考试全年级学生的数学平均分为. (2)设数学成绩在内的四名同学分别为,成绩在内的两名同学为,由题意可知选出的三名同学共有12种情况.两名同学恰好都被选出的有3种情况,满足题意的概率值为. 试题解析: (1), 估计本次考试全年级学生的数学平均分为: . (2)设数学成绩在内的四名同学分别为, 成绩在内的两名同学为, 则选出的三名同学可以为: 、、、、、、、、、、、,共有12种情况. 两名同学恰好都被选出的有、、,共有3种情况, 所以两名同学恰好都被选出的概率为. 2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为坐标原点,是抛物线上异于的两点.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若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求证:直线过定点. 【答案】(1)y2=4x; (2)直线AB过x轴上一定点(8,0). 【解析】 【分析】 (I)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求出,然后求抛物线的方程;(Ⅱ)通过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设出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斜率乘积关系,转化求解即可. 【详解】 (Ⅰ)因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所以,所以.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Ⅱ)证明:①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设,, 因为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所以,化简得. 所以,,此时直线的方程为. ②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 联立得化简得.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因为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所以, 即.即, 解得(舍去)或. 所以,即,所以, 即. 综上所述,直线过轴上一定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直线过定点问题,抛物线的方程的求法,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而不求整体代换方法的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结合韦达定理是常用手段,属于中档题. 21.如图,棱形的边长为6, ,.将棱形沿对角线折起,得到三棱锥,点是棱的中点, . (Ⅰ)求证:∥平面; (Ⅱ)求三棱锥的体积. 【答案】(1)详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求证:平面,这是证明线面平行问题,证明线面平行,即证线线平行,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本题注意到是的中点,点是棱的中点,因此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可得,,从而可得平面;(2)求三棱锥的体积,由已知,由题意,可得,从而得平面,即平面,因此把求三棱锥的体积,转化为求三棱锥的体积,因为高,求出的面积即可求出三棱锥的体积. 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点是菱形的对角线的交点, 所以是的中点.又点是棱的中点, 所以是的中位线,. 2分 因为平面,平面, 4分 所以平面. 6分 (2)三棱锥的体积等于三棱锥的体积. 7分 由题意,, 因为,所以,. 8分 又因为菱形,所以. 9分 因为,所以平面,即平面10分 所以为三棱锥的高. 11分 的面积为 , 13分 所求体积等于 . 14分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几何体的体积. 2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求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意可得: ,则椭圆方程为. (2)分类讨论:①当轴时,. ②当与轴不垂直时,设处直线的方程,利用题意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讨论最值即可,综合两种情况可得. 试题解析: (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依题意 ,所求椭圆方程为. (2)设,. ①当轴时,. ②当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已知,得. 把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 ,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当时,,综上所述. 当时,取得最大值,面积也取得最大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