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43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43张)

专题十三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 [ 明确选考要求 ] 内容标准 学业质量水平 教学内容建议 核心素养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等级考 1. 结合资料,说出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 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 3. 结合资料,说出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4. 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内容标准 学业质量水平 教学内容建议 核心素养要求 命题 调研 报告 1. 命题规律:多以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等知识点为命题背景,考查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侧重考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及西电东送等工程建设的背景、实施及其意义。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相当,但非选择题所占分值较高。 2. 趋势分析:今后高考可能会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等重工程切入,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影响;以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为载体,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3. 备考建议:备考中要注意案例分析,重在掌握方法,学会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迁移应用。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区域,对社会热点区域的发展要用地理视角和思维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 构建知识体系 ] [ 典题领悟 ] 【典例 1 】   (2018· 全国卷 Ⅱ , 1 ~ 3) 1994 年,我国 M 公司 ( 服装企业 ) 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 (1) ~ (3) 题。 考点一 产业转移 (1)1996 年, M 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 A. 提高附加值 B. 降低人工成本 C. 缩小规模 D. 加强合作 (2)M 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 A. 基础设施好 B. 交通便利 C. 销售市场大 D. 信息通达 (3) 从发展过程看, M 公司一直致力于 (    ) A. 打造自主品牌 B. 扩大生产规模 C. 产品款式多样 D. 增强国际影响 解析  第 (1) 题,根据图可知, 1994 年 M 公司在浙江温州设厂,此时是自己加工服装。 1995 年有多家生产厂加盟并开设第一家专卖店,据此可判断 M 公司是自己设计服装。 1996 年该公司关闭了自有生产厂,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服装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 A 选项正确;关闭自有生产厂是为了调整企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并不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 B 选项错误;关闭自有生产厂并不是为了缩小企业规模, C 选项错误;加强合作并不是关闭自有生产厂的目的, D 选项错误。第 (2) 题,研发中心和总部需要获取市场信息和大量的高端人才,对比上海和温州可以发现,上海经济发达,高端人才多,而且信息通达,更方便掌握市场信息, D 选项正确;上海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比温州好,但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不是总部和研发中心布局考虑的首要因素, A 、 B 选项错误; M 公司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故上海的销售市场规模对总部和研发中心的迁入 影 响较小, C 选项错误。第 (3) 题,从 M 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司在 1994 年成立后两年内开设专卖店、关闭自有生产厂,随后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搬迁到人才多、信息通达的上海市,可得出 M 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 A 选项正确; M 公司 1996 年关闭了自有生产厂,并没有扩大生产规模, B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关于产品款式多少的信息, C 选项错误;根据图可知, M 公司 2008 年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可知其市场集中在国内, D 选项错误。 答案  (1)A   (2)D   (3)A 区域认知 研发中心由温州迁往上海,考查区域特征差异 综合思维 分析 M 公司由生产到研发和销售的发展过程 1. (2016· 新课标全国 Ⅱ , 3 ~ 4)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2)20 世纪 90 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 投 资 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解析  第 (1) 题,家电组装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故选 B 。第 (2) 题,因为中国的人口数量远大于越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越南,所以消费市场规模更大,故选 A 。 答案   (1)B   (2)A [ 通关攻 略 ] 1. 产业转移的规律 ( 1) 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 (2) 产业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我国到国外合作建厂的影响分析 ( 1) 到发展中国家建 厂 ① 对我国积极影响:利用国外的能源、原料;开拓国外市场;避开贸易壁垒;劳动力、土地价格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② 对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自给能力。 ( 2) 到发达国家建厂 ① 对我国积极影响:避开贸易壁垒;利用国外优越的投资环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② 对发达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方法技巧】 解答 “ 产业转移类 ” 试题的思维流程 [ 过关 演练 ] 考法一 产业跨国转移原因分析 1. (2019· 河南安阳二模 ) 福耀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安全玻璃的中外合资企业,是我国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 1987 年成立于福建省福州市,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玻璃生产基地。 2014 年,福耀集团继在俄罗斯建设第一个工厂后,又在美国俄亥俄州通用汽车的旧工厂投入 2 亿美元建设第二个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玻璃,用于供应北美地区的整车客户。 据此完成 (1) ~ (3) 题。 ( 1)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福耀集团玻璃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 . 接近原料产地 B. 国际消费市场猛增 C .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支持 (2) 促使福耀集团玻璃产业转移到美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国内生产成本增加 B. 国内原材料枯竭 C. 美国市场需求量较大 D. 企业竞争优势强 (3) 美国俄亥俄州通用汽车旧工厂吸引福耀集团玻璃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 消费市场广阔 B . 基础设施完善 C. 劳动力成本低 D . 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  第 (1) 题,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福州是开放的 14 个港口城市之一,具有优惠的国家政策,因此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使得福州市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玻璃生产基地,故 D 项正确。第 (2) 题,由材料可知,福耀集团在美国主要以生产汽车玻璃为主,用于供应北美地区的整车客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汽车工业发达,生产量大,因此对汽车玻璃的需求量大,为了接近市场,福耀集团玻璃产业转移到美国。故 C 项正确。第 (3) 题,美国的通用汽车厂,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因此以旧工厂为基础,建设工程中就可以减少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施工,故 B 项正确。 答案   (1)D   (2)C   (3)B 考法二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2. (2019· 河南中原名校联考 ) 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原名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于 1993 年,由中国首家特种纤维企业 —— 烟台氨纶厂发起设立,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据报道,在氨纶产业整合加速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泰和新材料公司 收购 宁夏越华氨纶资产,并将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 ( 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 ) 产业。 据此回答 (1) ~ (3) 题。 (1) 促使烟台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中西部劳动力丰富 B. 中西部产业基础好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 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    ) A. 增加劳动力需求 B. 向西迁移研发中心 C. 制约制造业发展 D.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 在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同时,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发展战略是 (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国外资金 B. 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竞争优势 解析  第 (1) 题,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并不比东部地区丰富, A 项错误;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较差, B 项错误;促使烟台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降低生产成本 ( 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及土地价格等较低 ) , C 项正确;西部地区的技术水平较低, D 项错误。第 (2) 题,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劳动力需求;不会将研发中心向西部迁移;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故 A 项正确。第 (3) 题,由材料 “ 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 ( 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 ) 产业 ” 可知,本部的发展战略为加强研发,强化竞争优势, D 项正确。 答案  (1)C   (2)A   (3)D [ 典题领悟 ] 【典例 2 】   [2015· 广东文综, 41(4) , (5) , 14 分 ]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海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2) 题。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 下图 ) 。 考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1)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 6 分 ) (2)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 8 分 ) 解析  第 (1) 题,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既有自然方面 ( 水量、气候、生物 ) ,又有社会经济方面 ( 航运、养殖、旅游 ) ,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第 (2) 题,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工业布局、强化监督制度、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答题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答案   (1) 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2) 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人地协调观 考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体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懂得人地协调的重要性 综合思维 从地理要素综合角度分析自然要素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区域认知 从区域空间角度认识南四湖局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  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 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 2013 年 7 月 28 日中缅油气管道 ( 从中东进口,再通过管道输送 ) 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1) 结合图文材料从地质、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不利的自然条件。 (2) 与传统的海上油气运输航线相比,铺设中缅油气管道有哪些好处? (3) 试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解析  第 (1) 题,对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工程经过地区地质、地形和气候特征的了解是解题的基础。地壳运动活跃导致断裂发育多,不利于管道铺设和运营安全;地形起伏大,山河相间的地形增大工程建设成本;多暴雨和山洪增大管道铺设的困难,增加工程难度等。第 (2) 题,注意对比分析海运的不足和管道运输的优势即可。第 (3) 题,注意从 “ 我国能源安全 ”“ 经济发展 ” 两方面分析。能源安全威胁之一来自海盗对海运通道的破坏以及战时敌对国家对海上运输的破坏。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石油作为重要工业原料对工业的影响。 答案   (1) 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经过众多山地河流 ( 或山河相间的地形 ) ,地势起伏大;雨季多暴雨,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2) 可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增加油气运输量;不受天气、气候影响等。 (3) 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的多样性,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减小能源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可增加中国和缅甸的经济贸易联系;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等。 ( 任答两点 ) [ 通关攻略 ] 1.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题目的解答思路 角度 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其答题思路为: 2.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题目的模板构建 ( 1) 资源调配的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气候特征资源分布 位于 ×× 气候区 ( 背、迎风坡 ) ,降水少 ( 多 ) ; ×× 资源贫乏 ( 丰富 ) 需求量大小; 利用的合理性 工农业、人口、浪费、污染 位于 ×× 发达 ( 不发达 ) 地区,人口稠密 ( 稀少 ) ,资源需求量大 ( 小 ) ;污染、浪费严重 (2) 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 ( 短 ) ,地质复杂 ( 稳定 ) ,施工难度大 ( 小 ) ,建设成本高 ( 低 ) 对环境 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 ( 脆弱 ) 地区,避免 ( 会 ) 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 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4)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对调入区的意义 环境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意义 对调出区的意义 环境意义 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 社会经济意义 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 过关 演练 ] 考法一 结合调水工程考查对调入区区域发展的影响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河 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 “ 东水西沙 ” 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 “ 引松济辽 ” 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指出建设 “ 引松济辽 ” 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 答案  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考法二 结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考查影响管道走向的因素及对我国的影响 2. 下图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指出影响图中天然气管道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 (2) 说出 “ 俄气东输 ” 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解析  第 (1) 题,图中天然气管道经过天然气田,表明资源影响线路走向;图中天然气管道沿河谷延伸,表明管线建设受地形影响较大;该管线避开自然保护区和陡坡,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关。第 (2) 题,将我国 “ 西气东输 ” 对输入地的影响进行知识迁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   (1) 资源、地形、生态环境。 (2) 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增强能源安全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改善能源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