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 ‎ 一、单选题(本题共40道小题,1-5题,每小题1分,6-40题,每题2分,共75分)‎ ‎1.对于一个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B.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其内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高度不育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3.无子西瓜是通过人工方法培育出来的,其生物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4.图a是某对同源染色体的,在某些外界条件作用下,图a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图b),则该种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量变异 C.缺失 D.重复 ‎5.秋水仙素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它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的(  )‎ A.前期 B.后期 C.间期 D.末期 ‎6.用基因型为DdTt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中(  )‎ A.全部为纯合子 B.全部为杂合子 C.为纯合子 D.为杂合子 ‎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8.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9.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正常分离所致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1条 ‎10.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11.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的分离 ‎12.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 A.G≡C变为T=A B.A=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13.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④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A.①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⑤‎ ‎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④ B.③ C.② D.①‎ ‎15.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16.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5、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若3号染色体上有一A基因,则4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为a基因 D.该果蝇细胞由4对同源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17.下列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C.三倍体无籽西瓜花粉可经培养得到单倍体但不育 D.基因工程育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得到任何人们想要的品种 ‎18.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③到④因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故③可定向变异为④‎ 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9.下列实例与所用的原理中,正确的是(  )‎ A.无子番茄﹣﹣多倍体育种 B.无子西瓜﹣﹣单倍体育种 C.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突变 D.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基因重组 ‎20.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表现为(  )‎ ‎①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③能形成新基因型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 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 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 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 ‎22.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 A.普通棉花的基因突变 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 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 D.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 ‎23.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的切点不同 D.限制酶的作用之一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 ‎24.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的运载体的一组结构是(  )‎ A.质粒、线粒体、噬菌体 B.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C.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D.细菌、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25.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26.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2噬菌体 D.质粒DNA ‎27.如图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的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  )‎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 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 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 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 ‎28.单倍体的概念是(  )‎ A.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由花粉单独培育成的个体 C.由卵细胞进行孤雌生殖发育成的个体 D.不论细胞本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体细胞中有正常体细胞一半染色体数的个体 ‎29.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 ‎①杂交育种 ②基因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C.长期地理隔离一定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3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32.当“康泰克”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 B.青霉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是由于人类使用抗生素诱导变异的结果 C.骡是马和驴杂交得到的一个新物种 D.生长在沙漠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为了防止水分的散失,叶定向突变为叶刺 ‎3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3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  )‎ A.适应特定环境 B.定向变异 C.定向生存斗争 D.能传种接代 ‎36.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②是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 ‎37.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种群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6% B.4.5% C.13% D.15%‎ ‎38.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  )‎ A.物种是神创造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9.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 B.生存斗争促进共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D.自然选择作用于基因型,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40.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 ‎ 二、简答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9分,第2题16分,共25分)‎ ‎4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如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从遗传变异类型上讲属于  .‎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扳,按照  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  .‎ ‎(3)图中③过程称为  ,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是  ;氨基酸乙是  .‎ ‎(5)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构成,在完成③过程时,至少脱去  个水分子.‎ ‎(6)该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假定某地区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7%,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42.叶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伞花山羊草的染色体上携带抗性基因能抗叶锈病.伞花山羊草不能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只能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二粒小麦杂交.这三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植物种类 伞花山羊草 二粒小麦 普通小麦 染色体组成 ‎2X=14,CC ‎4X=28,AABB ‎6X=42,AABBDD 注:X表示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含有7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 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杂种P由于  ,不能正常产生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  ,形成异源多倍体.‎ ‎(2)杂种Q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有  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因无法配对而随机地移向某一极,这样形成的配子中,有的配子除了含有AB 组全部染色体以外,还可以含有  .当这样的配子与普通小麦的配子融合后,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选择其中具有抗性的后代﹣﹣杂种R,必然含有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 ‎(3)研究人员采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目的是使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能  到小麦的染色体上.将经照射诱变的花粉再授粉到经过  处理的普通小麦花上,选择抗叶锈病的子代普通小麦,经  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普通小麦.‎ ‎ ‎ ‎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选题(本题共40道小题,1-5题,每小题1分,6-40题,每题2分,共75分)‎ ‎1.对于一个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B.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其内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高度不育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解答】解: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等位基因,A正确;‎ B、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和来自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B错误;‎ C、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功能各不相同,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 D、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说明是由配子发育而来,一定是单倍体,因而高度不育,D正确.‎ 故选:B.‎ ‎ ‎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解答】解: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不同的,A错误;‎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B错误;‎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C正确;‎ D、细胞分裂中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 ‎ ‎3.无子西瓜是通过人工方法培育出来的,其生物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 根据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流程可知: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解答】解: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故选:D.‎ ‎ ‎ ‎4.图a是某对同源染色体的,在某些外界条件作用下,图a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图b),则该种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量变异 C.缺失 D.重复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分为染色体某一片段的重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倒位和易位.‎ ‎【解答】解:分析题图可知,与a图相比,b图中下面的一条染色体中染色体片段3和染色体片段4缺失,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故选:C.‎ ‎ ‎ ‎5.秋水仙素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它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的(  )‎ A.前期 B.后期 C.间期 D.末期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多倍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细胞在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由于受到某些外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骤变等)的影响,使得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染色体不能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于是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在此细胞基础上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形成加倍的组织或个体.‎ ‎【解答】解: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选:A.‎ ‎ ‎ ‎6.用基因型为DdTt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中(  )‎ A.全部为纯合子 B.全部为杂合子 C.为纯合子 D.为杂合子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DdTtDT、Dt、dT、dtDT、Dt、dT、dtDDTT、DDtt、ddTT、ddtt.‎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所产生的花粉粒为DT、Dt、dT、dt,经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的基因型为DDTT、DDtt、ddTT、ddtt,这些幼苗长成后的自交后代全部为纯合体.‎ 故选:A.‎ ‎ ‎ ‎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解答】解: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具有突变具有普遍性,故A正确;‎ B、无论是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故B错误;‎ C、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故C错误;‎ 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故D错误.‎ 故选:A.‎ ‎ ‎ ‎8.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两种类型:(1)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解答】解:A、一对等位基因Aa遗传,只会发生基因的分离,不会发生基因的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两对及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A错误;‎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基因型应该相同,所以他们之间性状的差异不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可能是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D错误.‎ 故选:C.‎ ‎ ‎ ‎9.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正常分离所致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1条 ‎【考点】伴性遗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题干中孩子是XO型且色盲,所涉及的知识点有染色体变异和伴X隐性遗传,这对夫妇正常,假设控制色觉的基因是B、b,则母亲的基因型:XBX﹣、父亲的基因型:XBY,孩子是XO型且色盲,所以孩子基因型为:XbO,则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源于其母亲.‎ ‎【解答】解:A、据分析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携带致色盲病基因,父亲的基因型为XBY,不携带致色盲病基因,孩子基因型为:XbO,携带致病基因,所以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A正确;‎ B、这对夫妇正常,假设控制色觉的基因是B、b,则母亲的基因型:XBX﹣、父亲的基因型:XBY,孩子是XO型且色盲,所以孩子基因型为:XbO,则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B正确;‎ C、由A项解析可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源于其母亲,所以受精的卵细胞形成过程是正常的,则不正常的应该是精子,C正确;‎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2条,D错误;‎ 故选:D.‎ ‎ ‎ ‎10.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杂交育种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某些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②aB,采用的技术是花药离体培养;③AaBBC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④AAaaBBBB,采用的技术多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 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时纺缍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动,使得已经加倍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细胞也无法分裂.当秋水仙素的作用解除后,细胞又恢复正常的生长,然后再复制分裂,就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如八倍体小黑麦的获得和无籽西瓜的培育成功都是多倍体育种取得的成就.‎ 基因工程育种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举例:能分泌人类胰岛素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获得,抗虫棉,转基因动物等.‎ ‎【解答】解:①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BB,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 ‎②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B,采用的技术是花药离体培养;‎ ‎③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BBC,采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④将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aaBBBB,采用的技术是多倍体育种.‎ 故选:B.‎ ‎ ‎ ‎11.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的分离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生物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可遗传的变异又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三者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据此答题.‎ ‎【解答】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正确;‎ B、基因重组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错误;‎ C、染色体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 D、基因的分离不属于变异,D错误.‎ 故选:A.‎ ‎ ‎ ‎12.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 A.G≡C变为T=A B.A=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考点】基因突变的原因.‎ ‎【分析】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转录是指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C⇌G),合成RNA 的过程.‎ ‎【解答】解:由题中信息可知,决定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U、CCC,决定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CAC,则脯氨酸转变为组氨酸,有可能是CCU转变为CAU,也有可能是CCC转变为CAC,这都是RNA上C转变成了A,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G≡C变为T=A.‎ 故选:A.‎ ‎ ‎ ‎13.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④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A.①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⑤‎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解答】解: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单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减少;正确.‎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改变属于基因突变;错误.‎ ‎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错误.‎ ‎④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错误.‎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比正常的体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7条;正确.‎ 故选:D.‎ ‎ ‎ ‎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④ B.③ C.② D.①‎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②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③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④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也就是形成配子的时期,而图中属于形成配子的时期只有①﹣﹣减数分裂的过程.‎ ‎【解答】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①即产生配子的过程.‎ 故选:D.‎ ‎ ‎ ‎15.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以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分析】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解答】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但不会实现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A错误;‎ B、根据题意,该技术中,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并与染色体DNA重组形成重组DNA,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 C、基因互换是两个基因互换位置,并没有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C错误;‎ D、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D错误.‎ 故选:B.‎ ‎ ‎ ‎16.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5、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若3号染色体上有一A基因,则4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为a基因 D.该果蝇细胞由4对同源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3、4、5、6、7、8染色体为常染色体,1、2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其中1为X染色体,2为Y染色体.‎ ‎【解答】解:A、染色体1、2是一对性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出现在一个染色体组中,A错误;‎ B、染色体5、6属于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 C、若3号染色体上有一A基因,则4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为A基因,也可能为a基因,C错误;‎ D、该果蝇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B.‎ ‎ ‎ ‎17.下列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C.三倍体无籽西瓜花粉可经培养得到单倍体但不育 D.基因工程育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得到任何人们想要的品种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1、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2、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解答】解:A、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所以通过杂交育种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即由于碱基对增添、缺少或替换而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 C、三倍体细胞由于同源染色体为奇数,减数分裂过程联会紊乱,不能获得正常的配子,因此不能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错误;‎ D、基因工程育种是按照人类的意愿使生物获得新性状,能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但不能得到任何人们想要的品种,D错误.‎ 故选:B.‎ ‎ ‎ ‎18.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③到④因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故③可定向变异为④‎ 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诱变育种.‎ ‎【分析】分析题图:‎ ‎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③→⑤→⑩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③→⑤、③→⑥、⑤×⑥→⑧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③→⑦→⑨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解答】解:A、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 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说明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和一对纯合基因,因此其自然生长后自交的后代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C正确;‎ D、由③到⑦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要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能发生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故选:A.‎ ‎ ‎ ‎19.下列实例与所用的原理中,正确的是(  )‎ A.无子番茄﹣﹣多倍体育种 B.无子西瓜﹣﹣单倍体育种 C.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突变 D.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基因重组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 杂交→自交→选优 ‎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 ‎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A、无子番茄的培育是利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而不是多倍体育种,A错误;‎ B、无子西瓜的培育是用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后产生的三倍体西瓜,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多倍体育种,B错误;‎ C、青霉素高产菌株是用射线人工诱变青霉菌,导致其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C正确;‎ D、“多利羊”的培育是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属于细胞工程而不是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C.‎ ‎ ‎ ‎20.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表现为(  )‎ ‎①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③能形成新基因型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考点】诱变育种;杂交育种.‎ ‎【分析】1、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 原理:基因突变 ‎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重组. ‎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解答】解:①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①正确;‎ ‎②只有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②正确;‎ ‎③两者都能形成新的基因型,③错误;‎ ‎④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所以诱变育种一般对个体生存不利,④错误.‎ 故选:A.‎ ‎ ‎ ‎21.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 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 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 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 ‎【考点】伴性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5和Ⅱ6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Ⅲ10),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甲、乙两种病中有一种是红绿色盲,则乙病为红绿色盲.‎ ‎【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A正确;‎ B、Ⅲ13个体的基因型为XeXe,其致病基因来自7和8;由于7号的X染色体来自于2号,所以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B正确;‎ C、由于10号患甲病,5号、6号正常,所以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为;7号患乙病,所以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因此,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小,C错误;‎ D、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由图可知其携带的是乙病致病基因,即Ⅱ8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因此其子代不可能患甲病,所以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孩子的概率都为0,D正确.‎ 故选:C.‎ ‎ ‎ ‎22.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 A.普通棉花的基因突变 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 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 D.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毒蛋白能够导致棉铃虫细胞膜穿孔,细胞肿胀裂解,最后造成害虫死亡.据此答题.‎ ‎【解答】解:A、培养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不是普通棉的突变基因,而是导入外源基因,A错误;‎ B、培养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不是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B错误;‎ C、培养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不是来自线虫,而是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C错误;‎ D、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毒蛋白能够抗虫,D正确.‎ 故选:D.‎ ‎ ‎ ‎23.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的切点不同 D.限制酶的作用之一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解答】解:A、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A错误;‎ B、限制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B正确;‎ C、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并切割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体现了酶的专一性,C正确;‎ D、限制酶除了可以用来提取目的基因,还用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D正确.‎ 故选:A.‎ ‎ ‎ ‎24.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的运载体的一组结构是(  )‎ A.质粒、线粒体、噬菌体 B.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C.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D.细菌、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关于运载体,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常用的运载体:质粒(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具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 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筛选③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④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而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离出来.‎ ‎(3)天然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载体,基因工程中用到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解答】解:A、线粒体不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A错误;‎ B、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都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B错误;‎ C、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C正确;‎ D、细菌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但不能作为运载体,D错误.‎ 故选:C.‎ ‎ ‎ ‎25.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2、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才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使得DNA分子的碱基重新实现互补配对.‎ ‎【解答】解:A、限制酶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和运载体,A错误;‎ B、一般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载体与目的基因,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B正确;‎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C正确;‎ D、采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D正确.‎ 故选:A.‎ ‎ ‎ ‎26.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2噬菌体 D.质粒DNA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基因工程的应用.‎ ‎【分析】1、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2、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解答】解:A、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作为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B正确;‎ C、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C错误;‎ D、质粒DNA能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但不能作为受体细胞,D错误.‎ 故选:B.‎ ‎ ‎ ‎27.如图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的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  )‎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 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 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 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且是交叉遗传,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由于男性的性染色体组型想XY,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因此男性正常不含有致病基因,女性正常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也可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有:①隔代遗传或交叉遗传;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③女性患者父亲、儿子都是患者.‎ ‎【解答】解:分析甲家系可知,7号是男患者,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6号个体,由于6号的父亲3号正常,无色盲基因,因此6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代中的4号;‎ 分析乙家系可知,7是女患者,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5号和母亲6号个体.5号的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代中的2号;6号的父亲3号正常,无色盲基因,因此6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代中的4号.‎ 故选:B.‎ ‎ ‎ ‎28.单倍体的概念是(  )‎ A.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由花粉单独培育成的个体 C.由卵细胞进行孤雌生殖发育成的个体 D.不论细胞本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体细胞中有正常体细胞一半染色体数的个体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单倍体是指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携带控制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解答】解:A、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B、由花粉单独培育成的个体属于单倍体,B错误;‎ C、由卵细胞进行孤雌生殖发育成的个体属于单倍体,C错误;‎ D、不论细胞本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体细胞中有正常体细胞一半染色体数的个体,说明是由本物种配子发育而来的,都是单倍体,D正确.‎ 故选:D.‎ ‎ ‎ ‎29.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 ‎①杂交育种 ②基因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考点】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分析】本题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在育种中的应用.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可以进行诱变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可以进行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 ‎【解答】解: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可以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获得黑色长毛兔,也可以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对黑色短毛兔或白色长毛兔进行辐射诱变,获得黑色长毛兔;但不能采用克隆技术,因为克隆技术不会改变后的性状.因此①②③④中理论上可以采用①②③育出黑色长毛兔.‎ 故选:D.‎ ‎ ‎ ‎3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C.长期地理隔离一定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B错误;‎ C、长期地理隔离不一定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如东北虎和华南虎,C错误;‎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故选:D.‎ ‎ ‎ ‎3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基因库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中,一个物种的全体成员构成一个种群.一个主要特征是种群内的雌雄个体能通过有性生殖而实现基因的交流.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解答】解:A、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种群的基因库,A正确;‎ 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库不会因个体死亡而消失,应代代相传,B正确;‎ C、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部分基因,C错误;‎ D、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 故选:C.‎ ‎ ‎ ‎32.当“康泰克”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解答】解:(1)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 ‎(2)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药性个体增多.‎ 故选:C.‎ ‎ ‎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 B.青霉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是由于人类使用抗生素诱导变异的结果 C.骡是马和驴杂交得到的一个新物种 D.生长在沙漠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为了防止水分的散失,叶定向突变为叶刺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A正确;‎ B、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B错误;‎ C、骡是马和驴杂交得到的,但由于骡不育,因此骡不是一个新物种,C错误;‎ D、变异是不定向的,生长在沙漠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为了防止水分的散失,叶突变为叶刺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D错误.‎ 故选:A.‎ ‎ ‎ ‎3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解答】解:①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即只要基因频率改变了,生物就发生了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①正确;‎ ‎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②正确;‎ ‎③物种的形成有异地和同地之分,同地的物种形成如多倍体并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所以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是错误的;‎ ‎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所以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是错误的.‎ 故选:B.‎ ‎ ‎ ‎3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  )‎ A.适应特定环境 B.定向变异 C.定向生存斗争 D.能传种接代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BCD、变异是不定向的,但是在自然选择的存在下,大多数为不利变异会被淘汰,留下的是少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于是进化就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 ‎ ‎36.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②是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 B、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因此②包括了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B正确;‎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因此③是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因此④是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D.‎ ‎ ‎ ‎37.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种群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6% B.4.5% C.13% D.15%‎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种群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 ‎【解答】解:由题意知,XbXb=5人,XBXb=15人,XbY=11人,由于男性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因此这个种群色盲基因的频率是:Xb=(5×2+15+11)÷×100%=6%.‎ 故选:A.‎ ‎ ‎ ‎38.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  )‎ A.物种是神创造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解答】解:A、达尔文认为,物种不是神创造的,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进化而来的,A错误;‎ B、达尔文认为,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发展进化的,B错误;‎ C、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观点,不是达尔文的观点,C错误;‎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D正确.‎ 故选:D.‎ ‎ ‎ ‎39.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 B.生存斗争促进共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D.自然选择作用于基因型,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A错误;‎ B、生存斗争促进共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正确;‎ C、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错误;‎ D、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B.‎ ‎ ‎ ‎40.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受到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的影响.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因频率的改变,出现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只是对病原体进行了选择作用,C错误;‎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是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都是可遗传的,D错误.‎ 故选:B.‎ ‎ ‎ 二、简答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9分,第2题16分,共25分)‎ ‎4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如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从遗传变异类型上讲属于 基因突变 .‎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扳,按照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 转录 .‎ ‎(3)图中③过程称为 翻译 ,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核糖体 .‎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是 谷氨酸 ;氨基酸乙是 缬氨酸 .‎ ‎(5)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构成,在完成③过程时,至少脱去 570 个水分子.‎ ‎(6)该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假定某地区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7%,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18% .‎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镰刀型贫血症的病因图解,其中①表示在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上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即发生基因突变;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 ‎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图示为表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中可以看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DNA碱基序列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即A﹣T变为T﹣A;遗传信息的改变导致密码子改变,最终导致氨基酸的种类发生改变,蛋白质的结构由此改变.因此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 ‎【解答】解:(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该图表明,导致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CTT→CAT,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2)图中②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信使RNA过程,属于转录,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3)图中③是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动RNA为搬运工具,以20种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属于翻译.‎ ‎(4)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图中决定氨基酸甲的密码子是GAA,所以氨基酸甲是谷氨酸;决定氨基酸乙的密码子是GUA,所以氨基酸乙是缬氨酸.‎ ‎(5)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肽链574个氨基构成,据脱去的水分子=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在完成③翻译过程时,至少脱去574﹣4﹣=570个分子.‎ ‎(6)某地区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7%,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则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a基因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3%+×30%=18%.‎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碱基互补配对 转录 ‎(3)翻译 核糖体 ‎(4)谷氨酸 缬氨酸 ‎(5)570‎ ‎(6)18%‎ ‎ ‎ ‎42.叶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伞花山羊草的染色体上携带抗性基因能抗叶锈病.伞花山羊草不能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只能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二粒小麦杂交.这三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植物种类 伞花山羊草 二粒小麦 普通小麦 染色体组成 ‎2X=14,CC ‎4X=28,AABB ‎6X=42,AABBDD 注:X表示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含有7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 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杂种P由于 减数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 ,不能正常产生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 染色体加倍 ,形成异源多倍体.‎ ‎(2)杂种Q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6X=42,AABBCD ,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有 2 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因无法配对而随机地移向某一极,这样形成的配子中,有的配子除了含有AB组全部染色体以外,还可以含有 (几条)C组染色体 .当这样的配子与普通小麦的配子融合后,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选择其中具有抗性的后代﹣﹣杂种R,必然含有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 ‎(3)研究人员采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目的是使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能 易位(或移接) 到小麦的染色体上.将经照射诱变的花粉再授粉到经过 去雄(及套袋) 处理的普通小麦花上,选择抗叶锈病的子代普通小麦,经 多代自交 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普通小麦.‎ ‎【考点】杂交育种.‎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的过程,即先将伞花山羊草与二粒小麦杂交获得杂种P,杂种P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异源多倍体,再与普通小麦再见形成杂种Q,杂种Q与普通小麦杂交形成杂种R,最后经过射线照射、授粉和人工选择得到所需品种.‎ ‎【解答】解:(1)根据表中染色体组成可知,伞花山羊草与二粒小麦杂交后的染色体组成为ABC,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杂种P在减数分裂时不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能正常产生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2)杂种Q是异源多倍体AABBCC与普通小麦AABBDD杂交产生,其染色体组成为6X=42,AABBCD;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C和D2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因无法配对而随机地移向某一极,因而有的配子中可能含有ABD组全部染色体和C组染色体.‎ ‎(3)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小麦的花是两性花,因此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去雄及套袋;自交可以提高纯合体的纯度,因此经连续自交,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普通小麦.‎ 故答案为:‎ ‎(1)减数分裂时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联会    染色体加倍 ‎(2)6X=42,AABBCD    2    (几条)C组染色体 ‎(3)易位(或移接)    去雄(及套袋)    多代自交 ‎ ‎ ‎2016年11月25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