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等三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等三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等三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 O 16 、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u 64、Ag 108 ‎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各组变化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小于后者的一组是 ( )‎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 ‎ CH4(g)+2O2(g)=CO2(g)+2H2O(g) ΔH2;‎ ‎②S(s)+O2(g)=SO2(g) ΔH1;‎ S(g)+O2(g)=SO2(g) ΔH2;‎ ‎③2H2(g)+O2(g)=2H2O(l) ΔH1; ‎ H2(g)+O2(g)=H2O(l) ΔH2;‎ ‎④CaCO3(s)=CaO(s)+CO2(g) ΔH1;‎ CaO(s)+H2O(l)=Ca(OH)2(s) ΔH2‎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中为CH4的燃烧反应,ΔH10,ΔH20,H2O(l)→H2O(g)要吸热,则ΔH1ΔH2;②中为S的燃烧反应,ΔH10,ΔH20,S(s)→S(g)要吸热,则ΔH1ΔH2;③中为H2的燃烧反应,ΔH10,ΔH20且ΔH1=2ΔH2,则ΔH1ΔH2;④中前者为吸热反应,ΔH10,后者为放热反应,ΔH20,则ΔH1ΔH2;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小于后者的是①③,答案选C。‎ 点睛:反应热大小的比较:(1)同一物质,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具有的能量关系为:固态液态气态,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状态相同、生成物状态不同时,生成固体放热最多,生成气体放热最少;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状态不同、生成物状态相同时,固体反应放热最少,气体反应放热最多。(2)等物质的量的同一物质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大于不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3)同一反应化学计量系数不同,ΔH不同。(4)吸热反应的ΔH大于放热反应的ΔH。‎ ‎2.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  )‎ A. AgNO3[AgNO3] B. NaOH [NaOH]‎ C. KCl [KCl] D. CuSO4 [CuCO3]‎ ‎【答案】D ‎【解析】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后溶液复原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A项,电解AgNO3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4Ag+O2↑+4HNO3,应加入一定量的Ag2O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B项,电解NaOH溶液,就是电解水,应加入一定量的水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C项,电解K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2H2O2KOH+H2↑+Cl2↑,应通入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项,电解CuSO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应加入一定量的CuO或CuCO3(CuCO3可改写成CuO·CO2)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答案选D。‎ ‎3. 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 +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 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酸性减弱 C. 每消耗1 mol C2H6 ,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 mol D. 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答案】C ‎【解析】根据电池总反应,通入乙烷的一极为负极,通入O2的一极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A项,电池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式(消去O2),得负极反应为C2H6-14e-+18OH-=2CO32-+12H2O,错误;B项,放电时,负极附近OH-减少,碱性减弱,错误;C项,每消耗1molC2H6,电路上转移14mol电子,正确;D项,放电过程中KOH被消耗,同时生成H2O,KOH物质的量浓度减小,错误;答案选C。‎ ‎4.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保护法 B.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答案】A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判断,判断依据为:△G=△H﹣T△S,当△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G=△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解: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为:△G=△H﹣T△S,当△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G=△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自发反应判断依据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也不能判断熵的变化,自发反应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必须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故选:C 点评: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为:△G=△H﹣T△S,当△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G=△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焓变和熵变都不能独立地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自发反应的判断依据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也不能判断熵的变化.‎ ‎6. 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 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 ②③⑤⑥⑦ B. ①④⑧ C. ④⑥⑦ D. 只有②⑤‎ ‎【答案】B ‎【解析】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只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③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增加,烧瓶内气体压强增加,平衡时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不变,烧瓶内气体压强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④N2O4和NO2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气体总质量始终不变,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即NO2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⑦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增加,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平衡时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⑧烧瓶内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烧瓶的体积始终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④⑧,答案选B。‎ 点睛: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逆向相等,变量不变”,“逆向相等”指必须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且两者相等,“变量不变”指可变的物理量不变是平衡的标志,不变的物理量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 ‎7. 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内放出氧气5mL,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min内放出氧气50 mL,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多少倍( )‎ A. 10 B. 25 C. 50 D. 250‎ ‎【答案】B ‎【解析】不加MnO2时每分钟放出O2=10mL,加入MnO2每分钟放出O2=250mL,则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是未加MnO2时反应速率的=25倍,答案选B。‎ ‎8.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2XY(g);△H<0‎ ‎,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I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B. 图II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 C. 图III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D. 图III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答案】D ‎【解析】解:反应X2(g)+Y2(g)⇌2XY(g)△H<0,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且为放热反应,A.加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与图象不符,图象中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倍数不同,故A错误;B、压缩体积,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与图象一致,图Ⅱ是压缩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故B错误;C、乙先达到平衡,若为压强,则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D、乙先达到平衡,若为温度,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XY的含量减少,与图象一致,故D正确;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压强、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反应X2(g)+Y2(g)⇌2XY(g)△H<0,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且为放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A是易错点。‎ ‎9. 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 NaCN+HNO2===HCN+NaNO2 ‎ NaCN+HF===HCN+NaF 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K(HF)=7.2×10-4 B. K(HNO2)=4.6×10-4‎ C. 根据其中任意两个反应即可得出结论 D. K(HC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