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天津市大港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天津市大港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3)

班级: 姓名: ‎ ‎ ‎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座位号 大港八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Ⅰ选择题(12题,每题2分,共24分)‎ ‎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轫(rèn)  日晷(guǐ)  差(chāi)强人意 B.鼬(yòu)鼠 筼筜(yún) 胁肩谄(chǎn)笑 C.一瞥(piě) 抿(mǐn)紧 狡黠(xiá)‎ D.绯(fěi)红 捋(lǚ)着 睫(jié)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交头结耳 天理昭然 战战兢兢 蜩腹蛇蚹 B.蛊惑人心 融汇贯通 切中肯綮 亲厚无间 C.富丽堂皇 锱铢必校 鳞次栉比 卑污狭隘 D.诚惶诚恐 初生牛犊 耳濡目染 踌躇满志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25次南极 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2)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的嫩芽是细弱的, 长起来的时候,它 强大无比,所以必须精心呵护。‎ ‎(3)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A. 考察 只要/就 独树一帜 B. 考察 只有/才 独树一帜 C. 考查 只要/就 不落窠臼 D.考查 只有/才 不落窠臼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剧《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5、以下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还有奇特的想像,大胆的夸张,瑰丽的意境。‎ B.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格律严谨。语言典丽、清雅。其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推崇。‎ C.李贺,字长吉,宋代诗人。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辞瑰丽,号称“诗鬼”。‎ D.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节选)‎ ‎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和瞻仰的遗迹和文物。‎ 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由于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样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丝绸之路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如何起源、从何而来的大问题。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中,自丝绸之路提出以后,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中,前50年走的正是在“欧洲中心论”框架下对历史潮流的歪曲和误解。尔后50年,丝路学自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中外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它的发端、演进到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田野考古,对现今尚在的遗址、遗存的文物给予了充分的保存、修复和研究,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 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丝绸之路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关系才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的发展,曾引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 B.1868年李希霍芬发现了丝绸之路,让丝绸之路从此被世人熟知,而直到1910年历史学家赫尔曼才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 C.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 D.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目的是为了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7、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否则,实际的丝绸之路要短得多。‎ B.随着考察和研究的深入,丝绸之路也慢慢加长,逐渐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C.如果不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 丝绸之路就不会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D.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丝绸之路比人们认识到的要长,它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8、下列不属于丝路学研究的意义的一项是(  )‎ A.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B.推翻了欧洲学术界对东方文明的歪曲认识。‎ C.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 D.反映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 三、文言文阅读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9、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句是(  )‎ A.皆不幸早世 B.敛不凭其棺 C.虽万乘之公相 D.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10、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意思与其现代的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吾与汝俱少年 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C.又可冀其成立邪 D.而汝抱无涯之戚 ‎1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惟兄嫂是依 B.大王来何操 C.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2、下列各句“其”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与其他项的是( ) A.窆不临其穴 B. 汝其知也邪 ‎ C.其信然邪 D. 其然乎 Ⅱ主观题(共96分)‎ ‎13、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 ‎(1)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2)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四、14、默写(9分):‎ ‎(1)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 ‎(7) 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5、(1)诗中小孤山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3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共20分)‎ 雪中六盘 张承志 ‎①感谢六盘山。‎ ‎②离开沙沟乡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体味着这一切,继续走向这苍茫雪谷的纵深处。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快速前行,我们的心已在六盘。‎ ‎③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④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它为我唤醒了已经沉睡了的一个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压弯的背和煤灰染黑的流淌着道道汗水的脸,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⑤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 ‎⑥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地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 ‎⑦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道分三岔,固原城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 ‎⑧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⑨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 ‎(选自《风土与山河》,有删改)‎ ‎16、文中的六盘山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4分)‎ ‎17、文章第②段画线句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试分析其语言表达特色。(6分)‎ ‎18、文章第④段叙写“我”在岷山道上与背炭农民相遇之事,从全文结构看有何作用?(4分)‎ ‎19、作者在文中反复表达“感谢六盘山”,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七、20、语言运用(6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语句排列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标出句子序号)‎ 八、21、作文(50分)‎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用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得又远又准,因此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标题,文体为议论文,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大港八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 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答案】B (A.差:chā,C.瞥:piē,D.绯:fēi)‎ ‎2.【答案】D“交头结耳”应为“交头接耳”“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锱铢必校”应为“锱铢必较”‎ ‎3.【答案】B(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或评定。考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到现场实地进行观察了解,另一个意思是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研究;只要/就:表充足的条件;只有/才:表必需的条件;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形容人。不落窠臼: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形容事物。)‎ ‎4.【答案】C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等。A项,“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B项,“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D项,“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 ‎5.【答案】C 唐代 二、6. 【答案】B。B项时间错位,丝绸之路被世人熟知是在赫尔曼完成对其学术认证之后。‎ ‎7. 【答案】D。因为丝绸之路是现实存在的,考察和组织只是让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准确,更全面而已,所以A、B、C三项的表述都不够准确。‎ ‎8. 【答案】A。A项偷换概念导致关系定位错误,原文是“反映”而非“促进”。‎ 三、9. 【答案】C 解析 A.世—逝;B.敛—殓;D. 羞—馐。‎ ‎10.【答案】D 解析:“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几何”,此处是过不了多少日子之意,今天是几何学的意思;“成立”,在此处是成长自立之意,今天是建立或有根据之意;“无涯”一词古今同义。‎ ‎11.【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C项,省略句。‎ ‎12.【答案】A A代词你,你的。其他项表选择,是……还是……‎ ‎13.翻译两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我想,你跟我到东边的汴州、徐州,东边也是异乡客居,不能久住。‎ ‎(2) 你那么纯正贤明本当继承家业的,竟不能蒙受他的恩泽啊!‎ 四、14.默写(共9分)(略)‎ 五、15.诗歌鉴赏 第(1) 题2分,第(2)题3分,共5分 ‎ (1) 【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 【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六、(共20分)16.【答案】(4分)①道路崎岖;②山势雄伟;③植被茂盛;④质朴、刚强。‎ ‎17.【答案】(6分)选取“白雪”“窑洞”等山中代表性景物(1分),按由下到上顺序(1分),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1分),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2分),展开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1分)。 18.【答案】(共4分)运用细节描写,说明背炭农民给“我”的印象之深(1分);插叙相遇之事,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行文思路(1分);承上启下,既与上文“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等议论抒情相呼应(1分),又为下文作者“感谢六盘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1分)。‎ ‎19.【答案】(共6分)①六盘山唤醒了作者心中已经淡忘了的美好印象; ②六盘山让作者思考过往的人生历程; ③六盘山让作者汲取了前行的力量; ④六盘山启示作者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 ⑤六盘山激发了作者的寻根意识。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七、(共6分)20. 【答案】 ②④⑥③①⑤‎ 解析:②承接上句,总说算盘的结构,④紧接②,介绍算盘蕴含的原理。⑥承接上文,介绍珠算口诀,③紧接⑥,说明口诀的作用。①进一步描述“中国珠算”的优点,⑤描述珠算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相媲美。‎ 八、21.作文(50分)(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