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高二政治(文科)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主张物质和精神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但他在论证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时,不得不搬出一个万能的上帝来帮忙。这表明(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并非哲学的基本问题 B.二元论调和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C.二元论最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 D.二元论与唯物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3.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如果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样?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因此,没有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王守仁的这一观点( ) 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③认为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④认为心的灵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创新已经被写入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被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精华 C.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D.推动社会变革和推动新时代前进的根本动力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所有有形的物体 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 D.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6.光线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但在通过某些透明介质时,比如水或者玻璃,由于折射的关系,光速会稍微减慢,但这种减速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被人们感知。而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整整持续了一分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B.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有条件的 C.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D.人们可认识和改造物质运动的规律 7.“国庆逢中秋”是由闰六月所致。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因有一个闰六月,10月4日出现了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这种天文现象是古人为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天数,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而设置闰月的结果。古人设置闰六月( ) ①表明了正确揭示事物本质联系的认识能够有效指导实践 ②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利用自然规律去造福人类的生动体现 ③坚持了认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和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的统一 ④佐证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能促进生产生活实践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引入“好人法”条款,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体现了公序良俗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意在匡正社会风气,激发斗志。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该条款( ) ①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对探究事物本质具有指导作用 ②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对处理社会关系具有指导作用 ③对人们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 ④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有利于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习近平主席善于用典,贯通中外。下列对习近平主席用典所作的哲学解释正确的是( ) A.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有 决定性的影响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但永远都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相知”这种精神的力量可以缩短“万里”这种物质的距离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这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判断坚持了( ) ①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典型生物体进行研究,分离出能够控制昼夜节律的基因,并在分子层面揭示了相关蛋白质的工作机制。该发现解释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适应自己的生物节律,从而与地球的自转所引发的环境及状态保持协调与同步。这一科学研究表明( ) ①发现规律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活动 ②生物钟的普遍性通过果蝇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人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生物钟运行的内在规律 ④果蝇生物钟的特殊性存在于所有生物钟的共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3.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决定,从2017年7月1日起,将建筑领域工程质量保证金预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这体现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科学家们认为暗物质是宇宙结构的基础,但长久以来并未观测到这种神秘的物质。2017年11月,中国探测卫星“悟空”号首次测量到与暗物质相关的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开创性发现甚至会颠覆人类对基本的物质构成规律的认识。这说明( ) ①实践的需要是人类推进对暗物质研究的根本动力 ②对暗物质的认识只有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实践是检验暗物质相关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④暗物质存在与否与人类探测工具的水平密切相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根据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说明( ) ①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的探索和发现 ②真理需要在修正其谬误中才能向前发展 ③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机器眼移植治疗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MD)所导致失明的手术在英国成功。手术成功后,病人周围视野是自己的,中央的视野则来自机械设备ArgusII。ArgusII目前所提供的画面是黑白的,但Argus的开发团队正在努力对电极大脑刺激进行编译,希望尽快能让大脑接收彩色信号。这表明在科学领域( ) A.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决定了认识的发展 B.没有被发现的真理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待人们去创造 C.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 D.认识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17.有人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它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也有人认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两种认识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 ③哲学上的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 19.“一任领导一套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政策“翻烧饼”现象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从哲学角度看,政策“翻烧饼”现象( ) ①肯定了事物绝对运动,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 ②肯定了矛盾的特殊性,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 ③肯定了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发展的曲折性 ④肯定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句子与其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联系具有普遍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组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在保留病毒完整结构和感染力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病毒基因组的密码将病毒直接转化为活疫苗及治疗性药物。这一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病毒,带来了疫苗制备的新思路。这表明( ) ①抓住事物的本质,意识活动才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正确认识病毒的特点,是战胜病毒的关键 ③科学研究往往是推翻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④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历经对一根神秘腿骨化石的数年研究,中澳古人类学家用炭—14测定方法把化石主人生存年代定位在1.4万年前生活在云南蒙自的马鹿洞人,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最近的古人种,很可能是一个史前全新人种。该研究具有( ) ①自觉选择性,确定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是其最终目的 ②社会历史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③客观物质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直接现实性,因而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最终将由科学实验确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有人长期跟踪对比喝红酒和不喝红酒的人,发现喝红酒的人更健康,于是得出喝红酒有利于健康的结论。事实上健康的真正原因不是红酒,而是有条件喝红酒的人往往拥有更舒适的生活条件,更多的体育锻炼条件及更充分的健康意识等。材料告诉我们( ) ①要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其“人化”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善于抓住本质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在2017年12月14日召开的中国社区发展年会上,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与搜社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社区温度计2.0版”,为实时观测社区发展各类数据,准确掌握社区动态,提供了重要依据,这将助力中国社区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面对大数据革命,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大数据之“大”不在于数量之“大”,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能够通过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创造新的价值。上述材料表明( ) ①大数据丰富了事物联系,进而决定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②大数据的价值在于通过发现数据之间的具体联系,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大数据的形成是根据人的主观需要建立的具体的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大数据的形成说明人们可以利用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指出,建设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北京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等关系,着力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要落实这些要求,应该( ) ①加强京津冀整体建设,服务于北京城市发展 ②抓住首都功能这一关键部分,推动北京发展 ③强化城市各种功能,推动首都建设全面发展 ④遵循系统的有序性,促进首都内部结构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8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其中,“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将是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 ) ①注重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②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 ④发挥了意识的作用,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加强党的团结必须同破坏势力作坚决斗争,这是基于( ) 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③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斗争性以同一性为前提,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从2017年9月起,山东、海南等4个省市启动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行选课走班教学,鼓励普通高中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施联合育人,对有专业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实行选课走班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矛盾双方转化离不开一定的条件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2017年9月4日,在中国厦门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十年来,金砖国家在合作发展中'提炼出了“互尊互谅、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砖精神,使金砖国家合作成为国际合作的典范。金砖精神被提炼出来的过程,也是金砖国家合作成为典范的过程。这说明( ) A.国际合作取决于意识的能动性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国际合作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决定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31.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18年3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 A.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决定的 ③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 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3.2018年2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的要求,对旧版标准进行了五方面修改,并对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弥补了旧版国标绿色环保内容的不足。这一修改( ) ①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结果 ②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版标准辩证否定的结果 ③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结果 ④是对旧版标准肯定理解的同时对其颠覆性突破的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互联网+”行动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结合,给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带来很多机会。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大于二。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这表明( ) ①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的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就是否定过去、肯定现在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人类思维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5.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经过大量实验在量子理论方面获得重大突破。研究发现,成纠缠态的两个量子,在空间上无论相隔多远,哪怕一个在地球一个在月球,它们仍能保持神秘联系,对其中一个进行测量时,另一个瞬间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量子力学中所谓的“非局域性”,这就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融为一体打下坚实基础。这一研究成果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人可以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④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6.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优化审计署职责,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务院国资委部分职责划入审计署。根据方案,审计署职责将“增加”“优化”。“增”的是,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等三部委的部分职责划入审计署;“优”的是,相应对派出审计监督力量进行整合优化,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署职责的“增加”“优化”体现了( ) ①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③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创新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7.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是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提高记忆力需要( ) 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 B.重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C.把握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38.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三步走”的目标任务体现的哲理是( ) ①实践是客观物质自身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要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 ④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9.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有句名言:“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每个创伤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这句话体现了(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实践具有能动性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对待错误 40.从智能可穿戴设备,到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医疗、AR/VR等热门词汇的兴起,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引领一场新时代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环节,催生新经济、新产业,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从哲学角度看,这意味着( )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实践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③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更新生产工具 ④观念创新助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承载人类历史和文化记忆的世界遗产,究竟应该怎样认识?我国保护世界遗产面临哪些主要挑战?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遗产大国”如何才能迈向“遗产强国”?一系列问题发人深省。 截至2018年7月,我国共有世界遗产53项,其中自然遗产13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6项。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见证,那些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对每个国家,而且对整个人类都是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因此,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对于提高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意义非同寻常。 不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避免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而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要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凡是涉及上述关系的,都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分析说明我们怎样才能正确保护文化遗产。(9分) 4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升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涵、目标、方针和路径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必将积淀出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成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思想引领和行动风帆,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新的文化进步。 结合材料和“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产生。(9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企业正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蜕变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水井坊独家冠名央视《国家宝藏》,既让国宝“活”起来,也让文化“火”起来。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整合全国顶级文博资源,携手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开创了“纪录式综艺语态”,高科技数字影像令分散于九地博物馆的国宝聚起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文物“活”了起来;节目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生动的文物故事及所承载的人文情怀,让中华文化“火”了起来。 对坐拥“双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水井街酒坊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的水井坊而言,本次携手央视、联合九大博物馆,无疑是打出了一张漂亮的“文化牌”,在承载和活化文明记忆上,水井坊博物馆和九大博物馆同宗同源,在让中华文化焕发当代新生的使命上,双方更是殊途同归,共同开启了民族文化自信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该企业与央视携手是如何让国宝文化“火”起来的。(6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国力提升的基础上,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欢,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我们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文化的基因一直深藏于我们的血脉之中。一直以来,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为传统文化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亨利•福特有句经典名言:如果我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他们应该会说要一匹更快的马。福特没有去找更快的马,转而生产了汽车。电视是最普及的传播载体,电视工作者更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调整单纯迎合观众需求的思维,进一步主动挖掘和引导观众的高层次需求,为满足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助力添薪。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在引领群众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8分)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将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品质,而是更加追求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对于工匠精神,大多数人都会用“专注”“坚持”“一丝不苟”这样的字眼去解释这一精神。但是提到新工匠精神,或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因为全民在打造工匠精神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品质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创新的重要性。新的工匠精神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强调创造而非制造。 联系材料,说明新工匠精神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唯物辩证法依据。(8分) 高二政治(文科)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解析:A 人们提出了理念,影响了人们的行动,而理念属于世界观,行动体现方法论,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道理,A正确,C不选;哲学来源于实践,B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D错误。 2.解析:C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要么坚持唯物主义,要么坚持唯心主义,不存在独立于二者之外的第三个哲学派别。笛卡儿在论证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怎样才能结合在一起时,搬出上帝来帮忙,说明其陷入唯心主义,故选C;A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B错误,二元论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D错误,二元论是将物质和意识都当作世界的本原,而唯物主义是将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3.解析:B “没有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决定客观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②属于唯物主义;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4.解析:B 本题考查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A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的精华,B说法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C说法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变革和推动新时代前进的根本动力,D说法错误。 5.解析:D 本题考查哲学的物质概念。哲学上的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因此A项说法错误;B项把自然科学的“物质”与哲学的物质混淆在一起,故排除;C项缩小了物 质的适用范围,也是错误的 ;D项说法正确 ,符合题意。 6.解析:A 光线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表明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B说法错误;而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整整持续了一分钟,表明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A符合题意;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可以改造规律,D说法错误。 7.解析:A 本题考查按规律办事、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协调阴历与阳历、更好指导生活生产而设置闰月,把握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做到了按规律办事,有利于推动实践发展,①②符合题意;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排除③;认识有正确、错误之分,④错误。 8.解析:C 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由材料可知,这一条款有利于匡正社会风气,激发斗志,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涉及对事物本质的把握,①与材料无关;④不属于唯物论范围,故不选。 9.解析:B 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意识的能动性。B强调“知无涯”,看到了认识的无限性;A典故强调的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但“积力”“众智”并未涉及关键部分;C错误, 应该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精神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D错误。 10.解析:A 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该论断坚持了从我国实际出发,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②正确;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强调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并没有强调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没有强调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④不符合题意。 11.解析:A 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解释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适应自己的生物节律,表明发现规律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能动性活动,①符合题意。选择果蝇作为典型生物体进行研究,发现解释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适应自己的生物节律,体现了生物钟的普遍性通过果蝇的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符合题意。生物钟运行的内在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人能够建立的,③说法错误。生物钟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④说法错误。 12.解析:D 通过新兴职业的出现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这表明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符合题意;A、B强调的是实践的特点,不合题意;C强调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不合题意。 13.解析:A 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出台政策,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①②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认识的反复性,④不符合题意。 14.解析:A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探测结果甚至颠覆人类对基本的物质构成规律的认识,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①③符合题意;②中“超越历史条件”的观点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④否认了暗物质的客观性,观点错误。 15.解析:B 根据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的探索和发现,①正确;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不能说真理在修正其谬误中向前发展,②说法错误;根据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 16.解析:C Argus的开发团队正在努力对电极大脑刺激进行编译,希望尽快能让大脑接收彩色信号,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但不能决定认识的发展;B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排除。 17.解析:B 本题考查对物质及物质具体形态关系的理解。哲学上的物质是抽象出来的客观实在,因此它是永恒的,而物质具体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哲学上的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②④错误。 18.解析:B 李白诗句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正确。A、C、D内容材料未体现,不选。 19.解析:A 政策“翻烧饼”现象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政策“翻烧饼”现象没有延续以往的政策,故而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①正确;“一任领导一套规划”肯定了矛盾的特殊性,它没有延续以往的政策,因而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②正确;③④不符合题意。 20.解析:D 本题考查意识的反作用、联系的普遍性。③强调了道德的作用,体现了意识的反作用;④强调了善恶对生活的影响,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生活和实践不同的人意识不同,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①错误;②反映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 21.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新型疫苗及药物的研制成功,给疫苗制备带来新思路,说明认识作用于实践、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直 接现实性,②④符合题意;抓住本 质不是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的必要条件,①错误;真理可 以被超越但不能被推翻,③错误。 22.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科学研究取得进步,并揣测全新人种的可能性,体现了②;运用炭—14发现了古人种,体现了实践手段和对象的客观性,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错误;直接现实性并非指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表述前后不一致。 23.解析:A 喝红酒的人更健康,于是得出喝红酒有利于健康的结论,这仅仅是事物表面的联系,实际有条件喝红酒的人往往拥有更舒适的生活条件,更多的体育锻炼条件及更充分的健康意识等,这告诉我们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握事物本质的联系,①②符合题意。③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说法错误。遵循客观规律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④说法错误。 24.解析:D 本题考查联系和规律。根据材料,通过大数据能够促进多领域的改革,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④符合材料;①说法错误,联系不能决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③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根据人的主观需要建立。 25.解析:D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就很容易选择出②和④;①③不符合题意。 26.解析:D 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③符合题意;“桑梓”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说明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对“桑梓”文化的继承,不是创新,①不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27.解析:B “‘嫦娥 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符合题意;“嫦娥四号”奔月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有具体的任务及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表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也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③符合题意;②中“矛盾的普遍性”、④中“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的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8.解析:A 本题考查矛盾的属性。加强党的团结必须同破坏势力作坚决斗争,强调了团结与破坏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体现了与破坏作斗争对促进团结的作用,①②符合题意;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错误;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④错误。 29.解析:A 本题考查矛盾特殊性、矛盾双方的转化。选课走班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①符合题意;高考改革推动了教育方式的转变,②符合题意;③颠倒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材料没有涉及主次方面道理,④与材料无关。 30.解析:D 金砖精神被提炼出来的过程,也是金砖国家合作成为典范的过程,这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D符合题意;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B说法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说法错误,价值观不能起决定作用。 31.解析:B 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虽然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体现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B符合题意。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认识没有体现抓主要矛盾,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D不符合题意。 32.解析:D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决定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①说法错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决定的,并不是由我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决定的,②不选,④正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③正确。 33.解析:A 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对旧版标准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版标准辩证否定的结果,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结果,①②符合题意。“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③说法错误。新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是对旧版标准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否定理解的结果,④说法错误。 34.解析:A 材料强调创新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没有体现对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作用,所以①符合题意,排除④;创新需要坚持“扬弃”的态度,保留原有的合理成分,剔除不合理成分,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内容,不是全盘否定,所以②正确,③错误。 35.解析:C 意识活动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①说法错误。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不能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③说法错误。成纠缠态的两个量子,在空间上无论相隔多远,哪怕一个在地球一个在月球,它们仍能保持神秘联系,这表明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符合题意。量子力学中所谓的“非局域性”,这就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融为一体打下坚实基础,这体现了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④符合题意。 36.解析:A 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和系统优化的方法。“审计署职责的‘增加’”表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①入选;“审计署职责的‘优化’”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②入选;③④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7.解析:C 本题考查系统与要素的关系。题中材料说明要提高记忆力需要视听有机结合,在哲学上体现为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故C正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A说法错误;B、D与题意无关。 38.解析:C 本题考查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发展的状态。通过“三步走”促进乡村振兴,既做到了统筹规划,又看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②③符合题意;①否认了实践的主体是人,观点错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④错误。 39.解析:C 每个创伤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这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材料没有涉及实践和真理,B、D不符合题意。 40.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与创新。人工智能的发展属于科技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②③正确;人工智能不属于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①④与材料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41.解析:本题要求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来分析我们如何正确保护文化遗产,首先从原理上找到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接下来结合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从错误的意识和正确的意识会发挥不同的指导作用来获得相应的启示: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材料中谈到的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等开发都是在破坏文化遗产,而要想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必须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必须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保护文化遗产。 答案:(9分)(1)人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3分) (2)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要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避免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避免措施不当的“保护”毁坏文化遗产。(3分) (3)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才能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传承和利用。(3分) 42.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为“求索真理的历程”,材料主要涉及伟大实践、总结和升华、提升高度、坚持和发展等,启示我们应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9分)(1)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发展动力。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升华,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内涵、目标、方针和路径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持和发展。(3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将引领、鼓舞党和人民在新的实践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3分)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必将随着文化建设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3分) 43.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为辩证法,事件限定为企业与央视携手让国宝文化“火”起来,角度限定为“如何”。应以联系、发展、矛盾等知识为依据,充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并有理有据地进行阐述。 答案:(6分)(1)该企业依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向“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转变。(2分) (2)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国宝文化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创新新形式,开拓新境界。(2分) (3)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企业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井坊与《国家宝藏》之间的携手,让大众感受到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更传承了中华文化。(2分) 44.解析:本题设问指向明确,知识限定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体为“文艺工作者”,答题方向为“如何做到”。组织答案时应首先指出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依据,然后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工作者”应如何做。 答案:(8分)(1)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满足和引领群众文化需求。(2分) (2)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艺工作者应根据不同的文化内容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来引领观众的需求。(2分) (3)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具体分析当代群众文化需求中存在的问题,应关注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众的文化需求,开发多种类型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的需求。(2分) (4)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文艺工作者应弘扬主旋律,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2分) 45.解析:本题要求说明新工匠精神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新工匠精神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工匠精神注重创新的重要性,体现了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答案:(8分)(1)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2分) (2)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2分)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2分) (4)新工匠精神强调创新,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弘扬新工匠精神助推供给侧改革,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