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科学家发现一种嗜热好氧杆菌,长有许多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内含大量叶绿素.能同其他细菌争夺阳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可溶解该菌的细胞壁 B.该细菌可以固定CO2,产生有机物 C.该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用甲基绿染色观察到RNA被染成了绿色 ‎2.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探针 细胞总RNA β﹣珠蛋白基因 卵清蛋白基因 丙酮酸激酶基因 成红细胞 ‎+‎ ‎﹣‎ ‎+‎ 输卵管细胞 ‎﹣‎ ‎+‎ ‎+‎ 胰岛细胞 ‎﹣‎ ‎﹣‎ ‎+‎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的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化引起的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4.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B.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C.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 D.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5.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 ‎6.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 C.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D.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8.如图的4条曲线,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值变化的是(  )‎ A. B. C. D.‎ ‎9.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10.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1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菌、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 D.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12.如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 ‎ 二、非选择题(本题8大题,共64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3.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细胞①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  以及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  ,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同的原因是  .‎ ‎(3)一些化学物质能引起细胞癌变.据报道,某饮料中含有致癌的添加剂,为检测该饮料能否引起细胞癌变,有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a)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年龄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A、B 两组,每组雌雄各5只;‎ 第二步:A组每天提供普通饲料和一定量的某饮料,B组每天提供  ,将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小鼠的重要器官并记录影响情况,若要进一步确定组织肿块是否为癌细胞,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上述步骤二主要遵循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 ‎(c)光学显微镜下判断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依据是  .‎ ‎14.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l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  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  .‎ ‎(2)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 是  .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  ;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   (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 ‎15.如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②的场所是  ,反应过程⑤的场所是  ,G指的物质是  .‎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 A.A<B B.E=F C.G=I D.D<K.‎ ‎16.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假设实验用的NaHCO3溶液浓度不影响细胞呼吸)‎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2)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  .‎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图乙曲线中bc段将向  移动.‎ ‎17.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材料:略.‎ ‎(2)实验步骤:‎ ‎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NaCl溶液,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和分析 试管 NaCl溶液/%‎ 红细胞形态 ‎1‎ ‎0.5‎ ‎①体积变大,或涨破 ‎2‎ ‎0.7‎ ‎②  ‎ ‎3‎ ‎0.9‎ ‎③  ‎ ‎4‎ ‎1.1‎ ‎④体积缩小 ‎5‎ ‎1.3‎ ‎⑤体积缩小、皱缩 相应的结论  .‎ ‎(4)讨论: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   (填偏高或偏低)‎ ‎ ②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  .‎ ‎18.幼年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或受“环境激素”的影响,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分泌,当它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垂体释放  增加.‎ ‎(2)目前治疗此类性早熟的方法是给患儿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缓释剂,其原理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持续作用于受体,从而使其对GnRH不敏感,进而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过程受抑制,最终使  .水平显著下降.但此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儿童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垂体分泌的  也会减少.‎ ‎(3)研究表明雌性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 由图可知,雌性激素能促进  的增殖和分化,最终使  的产量大大提高,从而导致  (“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Ach无法发挥作用,引起肌肉无法收缩,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19.人体内环境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图回答(1)至(3)题.‎ ‎(1)图中①表示  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  细胞和  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  ,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3)由上图可知,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i)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  过程减弱,过程  增强的结果(填编号).‎ ‎(ii)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  .‎ ‎20.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 ‎(3)脂肪细胞  (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 ‎21.研究背景: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特效的抗癌新药,是菊科艾属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我国山西的青蒿资源非常丰富,本研究为开发利用青蒿资源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一】研究目的:比较同一植株不同生长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异 材料准备:5~9 月期间,分别采集成苗期、生长旺盛期、花期和果期等不同生长期 的青蒿叶,干燥后粉碎备用.‎ ‎(1)根据研究目的,下列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  .(多选)‎ A.采摘时叶片中含水量 B.采集叶片时的气温 C.采摘时应考虑叶片的着生位置 D.实验时要考虑叶片干燥的程度 ‎(2)若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坐标曲线图.则该坐标图的横坐标名称是  ,纵坐标名称是  .‎ ‎(3)根据实验一的研究结果,推测  期的青蒿可作为继续研究的实验材料.‎ ‎【实验二】材料准备:采集青蒿不同组织如根、茎、老叶(叶龄 21d)、新叶(叶龄 7d),共采集 3 次,每次在同一地方随机采样.所有样品均采用烘干和自然干燥 2 种方式干燥,粉碎后备用.‎ 实验结果:‎ 青蒿素含量(mg/g)‎ 第 1 次采集 第 2 次采集 第 3 次采集 根 ‎1.02(晒干),‎ ‎0.74(烘干)‎ ‎1.05(晒干),‎ ‎0.72(烘干)‎ ‎1.14(晒干),‎ ‎0.79(烘干)‎ 茎 ‎0.09(晒干),‎ ‎0.04(烘干)‎ ‎0.11(晒干),‎ ‎0.09(烘干)‎ ‎0.10(晒干),‎ ‎0.02(烘干)‎ 老叶 ‎3.91(晒干),‎ ‎2.66(烘干)‎ ‎4.02(晒干),‎ ‎2.71(烘干)‎ ‎4.05(晒干),‎ ‎2.95(烘干)‎ 新叶 ‎4.57(晒干),‎ ‎3.49(烘干)‎ ‎4.65(晒干),‎ ‎3.69(烘干)‎ ‎4.58(晒干),‎ ‎3.59(烘干).‎ ‎(4)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 ‎(5)根据表中数据你的结论是  .‎ ‎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科学家发现一种嗜热好氧杆菌,长有许多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内含大量叶绿素.能同其他细菌争夺阳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纤维素酶可溶解该菌的细胞壁 B.该细菌可以固定CO2,产生有机物 C.该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D.用甲基绿染色观察到RNA被染成了绿色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根据题意该嗜热好氧杆菌是一种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需要消耗氧气,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内含大量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A、根据题意该嗜热好氧杆菌是一种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A错误;‎ B、该细菌触角内有叶绿素,能固定二氧化碳病产生有机物,B正确;‎ C、已知该嗜热好氧杆菌是一种细菌,为原核生物,是没有线粒体的,C错误;‎ D、甲基绿可以对DNA染色,染成绿色,而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D错误.‎ 故选:B.‎ ‎ ‎ ‎2.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探针 细胞总RNA β﹣珠蛋白基因 卵清蛋白基因 丙酮酸激酶基因 成红细胞 ‎+‎ ‎﹣‎ ‎+‎ 输卵管细胞 ‎﹣‎ ‎+‎ ‎+‎ 胰岛细胞 ‎﹣‎ ‎﹣‎ ‎+‎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的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1、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解答】解:A、分析表格可知,在成红细胞中,存在β﹣珠蛋白基因的mRNA,不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的mRNA,即该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A正确;‎ B、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的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B正确;‎ C、每个细胞都有丙酮酸激酶,说明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C正确;‎ D、生物体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该生物体所有的基因,因此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β﹣珠蛋白基因,D错误.‎ 故选:D.‎ ‎ ‎ ‎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化引起的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解答】解:A、人类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决定的,还手环境因素的影响,A正确;‎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改变引起的,B正确;‎ C、猫叫综合征是由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的,故由染色体结构变化引起,C正确;‎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D.‎ ‎ ‎ ‎4.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 B.①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④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 C.若②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 D.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③④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淋巴,②是组织细胞,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血浆、组织液、淋巴共同组成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是动脉端,b是静脉端.‎ ‎【解答】解: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主要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A错误;‎ 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浆蛋白,所以血浆中的蛋白质比淋巴中高,B错误;‎ C、根据血流的方向可知,脑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肌肉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葡萄糖,使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C正确;‎ D、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温度、渗透压及pH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故选:C.‎ ‎ ‎ ‎5.该试题已被管理员删除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 ‎6.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之间 C.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D.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强,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促进了该侧细胞的生长,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抑制了该侧细胞的生长,从而使根表现出向地性;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弱,远地侧较低的生长素使该侧细胞生长较慢,近地侧较高的生长素使细胞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茎的背地性.‎ ‎【解答】解:A、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错误;‎ B、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抑制根的生长,应大于10﹣8 mol/L,B错误;‎ C、图中生长素在F~C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C~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C错误;‎ D、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而d点浓度高于b点,并且促进作用更强,因此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D正确.‎ 故选:D.‎ ‎ ‎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解答】解:A、HIV感染人群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导致免疫力下降,即对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确;‎ B、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而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导致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识别HIV,从而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正确;‎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正确;‎ D、HIV感染初期,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可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错误.‎ 故选:D.‎ ‎ ‎ ‎8.如图的4条曲线,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值变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胃液中含有盐酸,盐酸显酸性.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pH升高,越来越接近7.‎ ‎【解答】解:胃液中含有盐酸,盐酸显酸性,pH<7.人大量喝水时,稀释胃液,胃液的pH增大,越来越接近7.‎ 故选:A.‎ ‎ ‎ ‎9.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 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 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 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分析】本题应由条形图切入,准确利用对照实验的原则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A、根据题图,光照时间长短、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等均会影响茎的伸长,各组限制因素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故A错误;‎ B、对比 1 组和 2 组的茎长,说明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故B正确;‎ C、对比 1 组和 4 组的茎长,说明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故C错误;‎ D、对比 4 组和 5 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情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长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故D错误.‎ 故选B.‎ ‎ ‎ ‎10.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解答】解:A、长期不吃饭,导致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A错误;‎ B、长期不喝水,导致身体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B错误;‎ C、因长时间不吃饭,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因不喝水,所以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所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正确;‎ D、长期不喝水,导致身体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D错误.‎ 故选:C.‎ ‎ ‎ ‎1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菌、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C.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 D.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其中免疫缺陷病是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过程中缺失,即免疫功能不足;而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均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 ‎【解答】解:A、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菌、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A错误;‎ B、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B正确;‎ C、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C错误;‎ D、自身免疫病是自身的免疫能力过强,而艾滋病都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D错误.‎ 故选:B.‎ ‎ ‎ ‎12.如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从图中分析可知:当温度在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而偏离时,都减小.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不同;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0℃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即37℃左右.‎ ‎【解答】解:A、由图可知冷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在10℃~40℃之间,温觉感受器敏感温度范围在36℃~47℃之间,故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故A正确.‎ B、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0℃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故B正确.‎ C、大鼠进行正常体温进行调节,温度变化在交叉之间,即37℃左右;故C正确.‎ D、敏感程度越大,放电频率越大,偏离敏感温度,放电频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D.‎ ‎ ‎ 二、非选择题(本题8大题,共64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3.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 ‎(1)细胞①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①无细胞壁 ,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 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或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限制) 以及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直接参与a、b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有 核糖体、中心体 ,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同的原因是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3)一些化学物质能引起细胞癌变.据报道,某饮料中含有致癌的添加剂,为检测该饮料能否引起细胞癌变,有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a)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年龄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A、B 两组,每组雌雄各5只;‎ 第二步:A组每天提供普通饲料和一定量的某饮料,B组每天提供 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三者缺一不可) ,将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分别解剖观察小鼠的重要器官并记录影响情况,若要进一步确定组织肿块是否为癌细胞,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上述步骤二主要遵循了实验设计的 单一变量(或等量) 原则.‎ ‎(c)光学显微镜下判断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依据是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细胞生长过程;b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导致细胞的数目增加,而细胞的种类不变;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导致细胞的种类增加,而细胞的数目不变.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答】解:(1)分析图解,细胞①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②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受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以及受细胞核控制能力的限制.‎ ‎(2)a表示细胞生长过程,生长过程中一定存在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⑤与⑥细胞是细胞分化后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实验设计中要符合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中饮料为自变量,其他则为无关变量,对照组中除无饮料外,其他条件和无关变量均相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为无限增殖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 ‎(1)①无细胞壁 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限制(或受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的限制)‎ ‎(2)核糖体、中心体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a.等量的普通饲料和水(三者缺一不可) ‎ b.单一变量(或等量)‎ c.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 ‎ ‎14.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l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 碱性染料(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染液) 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 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 .‎ ‎(2)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 是 橙色 .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 XAXaY ;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 父方  (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没有分离 .‎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XXY,多了一个X,变成了一个巴氏小体;XXX的细胞多了两个X,变成了两个巴氏小体.已知控制猫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黄色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Y、黑色的基因型有XaXa和XaY.‎ ‎【解答】‎ 解:(1)巴氏小体的本质仍属于染色体,所以仍可用染色体染色剂染色(醋酸洋红、龙胆紫等).猫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只能有两条性染色体XY或XX,根据题意细胞只能保留一条X染色体,多出的X染色体变成巴氏小体,所以,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而雌猫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另有一条X染色体转变成为巴氏小体.‎ ‎(2)雄猫的X染色体上基因能正常表达,所以XAY表现为橙色;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中有一个巴氏小体,说明体内同时存在橙色和黑色基因,其基因型为XAXaY;由于母亲只有Xa一种染色体,所以子代雄猫的三条性染色体XAXa、Y中XA、Y两条染色体只能同时来自父亲,故父方形成了异常精子,由于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异常精子XAY的形成必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A、Y染色体没有分离造成的.‎ 故答案为:‎ ‎(1)碱性染料(改良苯酚品红染液、龙胆紫染液、醋酸洋红染液)‎ 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 ‎(2)橙色 XAXaY 父方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染色体没有分离 ‎ ‎ ‎15.如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②的场所是 叶绿体基质 ,反应过程⑤的场所是 线粒体内膜 ,G指的物质是 CO2 .‎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C .‎ A.A<B B.E=F C.G=I D.D<K.‎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代谢过程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它发生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过程⑤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它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此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过程②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G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结构a为叶绿体,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图中A表示ATP,B表示ADP,C表示[H]‎ ‎,D和K表示氧气,E表示三碳化合物,F表示五碳化合物,G表示二氧化碳,H表示丙酮酸,I表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ATP与ADP之间相互转化,数量相等,一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一个二氧化碳形成2分子的三碳化合物,G和I、D和K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 ‎(1)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CO2‎ ‎(2)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C ‎ ‎ ‎16.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假设实验用的NaHCO3溶液浓度不影响细胞呼吸)‎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CO2浓度(NaHCO3溶液浓度) .‎ ‎(2)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 逐渐增强 .‎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图乙曲线中bc段将向 下 移动.‎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的原理是当叶圆片抽取空气沉入水底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产生的氧气在细胞间隙积累圆叶片的浮力增加,叶片上浮,根据上浮的时间判断出光合作用的强弱.‎ ‎【解答】解:(1)分析步骤可知,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二氧化碳浓度).‎ ‎(2)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叶片上浮时间缩短,说明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 ‎(3)由题意可知,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30℃,若将温度由30℃调节到25℃,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圆叶片上浮的时间缩短,图乙曲线中bc段将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 ‎(1)CO2浓度(NaHCO3溶液浓度) ‎ ‎(2)逐渐增强 ‎ ‎(3)下 ‎ ‎ ‎17.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材料:略.‎ ‎(2)实验步骤:‎ ‎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0.5%、0.7%、0.9%、1.1%、1.3%的NaCl溶液,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和分析 试管 NaCl溶液/%‎ 红细胞形态 ‎1‎ ‎0.5‎ ‎①体积变大,或涨破 ‎2‎ ‎0.7‎ ‎② 体积变大 ‎ ‎3‎ ‎0.9‎ ‎③ 维持正常形态 ‎ ‎4‎ ‎1.1‎ ‎④体积缩小 ‎5‎ ‎1.3‎ ‎⑤体积缩小、皱缩 相应的结论 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 ‎(4)讨论: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 偏高  (填偏高或偏低)‎ ‎ ②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 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人的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 ‎【解答】解:(2)④制成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由于0.7%的NaCl溶液小于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所以红细胞体积变大;而0.9%的NaCl溶液与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相当,所以红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因此,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则他的探究结果会偏高.‎ ‎②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也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因为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虽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表现在:①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②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③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剂.‎ 故答案为:‎ ‎(2)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②体积变大 ③维持正常形态 相应的结论: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 ‎(4)①偏高 ②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 ‎ ‎18.幼年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或受“环境激素”的影响,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下丘脑 分泌,当它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垂体释放 促性腺激素 增加.‎ ‎(2)目前治疗此类性早熟的方法是给患儿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缓释剂,其原理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持续作用于受体,从而使其对GnRH不敏感,进而使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过程受抑制,最终使 性激素 .水平显著下降.但此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儿童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垂体分泌的 生长激素 也会减少.‎ ‎(3)研究表明雌性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图:‎ 由图可知,雌性激素能促进 B细胞 的增殖和分化,最终使 Ach受体抗体 的产量大大提高,从而导致 兴奋性 (“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Ach无法发挥作用,引起肌肉无法收缩,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性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为: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据图分析:雌性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可以引起免疫系统产生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其余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会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解答】解:(1)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持续作用于受体,从而使其与GnRH形成竞争性抑制,使垂体GnRH对不敏感,进而使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性腺激素减少,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最终使性激素的分泌过程受抑制,使得性激素水平显著下降.此治疗方案可能会引起儿童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也会减少.‎ ‎(3)据图分析,雌性激素能作为抗原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使浆细胞产生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增加,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引起肌肉无法收缩,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 ‎(2)性激素 生长激素 ‎(3)B细胞 Ach受体抗体 兴奋性 ‎ ‎ ‎19.人体内环境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图回答(1)至(3)题.‎ ‎(1)图中①表示 免疫 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 浆 细胞和 记忆 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 下降 ,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 神经递质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 ‎(3)由上图可知,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i)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 ③④⑤ 过程减弱,过程 ①② 增强的结果(填编号).‎ ‎(ii)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 增多 .‎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1:①表示免疫系统;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丙表示神经递质.‎ 图2分析: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据此答题.‎ ‎【解答】解:(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关,故图中①为免疫系统;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和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使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组织水肿.‎ ‎(2)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由图可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i)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反馈作用弱,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能力增加.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ii)根据题意,体中产生了大量TSH受体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所以促进了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故答案为:‎ ‎(1)免疫 浆 记忆 下降 ‎ ‎(2)神经递质 反射弧 ‎(3)神经﹣体液﹣免疫 ‎(4)③④⑤①②增多 ‎ ‎ ‎20.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胞吐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协助扩散 .‎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增加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 .‎ ‎(3)脂肪细胞 是 (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先升高后降低 .‎ ‎【考点】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方式和异同点及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解答.‎ ‎【解答】解:(1)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是胞吐;由题意可知,骨骼肌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因此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从而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 ‎(3)胰岛素的作用是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类物质,当胰岛素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时,作用的靶细胞是脂肪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下降.‎ 故答案应为:‎ ‎(1)胞吐 协助扩散 ‎(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 ‎(3)是 ‎(4)先升高后降低.‎ ‎ ‎ ‎21.研究背景: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特效的抗癌新药,是菊科艾属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我国山西的青蒿资源非常丰富,本研究为开发利用青蒿资源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一】研究目的:比较同一植株不同生长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异 材料准备:5~9 月期间,分别采集成苗期、生长旺盛期、花期和果期等不同生长期 的青蒿叶,干燥后粉碎备用.‎ ‎(1)根据研究目的,下列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 CD .(多选)‎ A.采摘时叶片中含水量 B.采集叶片时的气温 C.采摘时应考虑叶片的着生位置 D.实验时要考虑叶片干燥的程度 ‎(2)若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坐标曲线图.则该坐标图的横坐标名称是 生长期 ,纵坐标名称是 青蒿素含量(mg/g) .‎ ‎(3)根据实验一的研究结果,推测 生长旺盛期 期的青蒿可作为继续研究的实验材料.‎ ‎【实验二】材料准备:采集青蒿不同组织如根、茎、老叶(叶龄 21d)、新叶(叶龄 7d),共采集 3 次,每次在同一地方随机采样.所有样品均采用烘干和自然干燥 2 种方式干燥,粉碎后备用.‎ 实验结果:‎ 青蒿素含量(mg/g)‎ 第 1 次采集 第 2 次采集 第 3 次采集 根 ‎1.02(晒干),‎ ‎0.74(烘干)‎ ‎1.05(晒干),‎ ‎0.72(烘干)‎ ‎1.14(晒干),‎ ‎0.79(烘干)‎ 茎 ‎0.09(晒干),‎ ‎0.11(晒干),‎ ‎0.10(晒干),‎ ‎0.04(烘干)‎ ‎0.09(烘干)‎ ‎0.02(烘干)‎ 老叶 ‎3.91(晒干),‎ ‎2.66(烘干)‎ ‎4.02(晒干),‎ ‎2.71(烘干)‎ ‎4.05(晒干),‎ ‎2.95(烘干)‎ 新叶 ‎4.57(晒干),‎ ‎3.49(烘干)‎ ‎4.65(晒干),‎ ‎3.69(烘干)‎ ‎4.58(晒干),‎ ‎3.59(烘干).‎ ‎(4)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不同组织中青蒿素含量的比较以及不同干燥方法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 ‎(5)根据表中数据你的结论是 新叶中青蒿素含量相对较高,自然干燥比烘干更能获得较多的青蒿素 .‎ ‎【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分析】实验组:经过处理的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未经过处理的组是对照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解答】解:(1)根据研究目的,下列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叶片的着生位置和叶片干燥的程度.故选:CD.‎ ‎(2)根据研究目的是比较同一植株不同生长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异.该坐标图的横坐标名称是生长期,纵坐标名称是青蒿素含量(mg/g).‎ ‎(3)根据实验一的研究结果,选择生长盛期的青蒿作为继续研究的实验材料.‎ ‎(4)根据实验中的自变量可知,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不同组织中青蒿素含量的比较以及不同干燥方法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5)根据表中数据你的结论是新叶中青蒿素含量相对较高,自然干燥比烘干更能获得较多的青蒿素.‎ 故答案为:‎ ‎(1)CD ‎(2)生长期 青蒿素含量(mg/g)‎ ‎(3)生长旺盛期 ‎(4)不同组织中青蒿素含量的比较以及不同干燥方法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5)新叶中青蒿素含量相对较高,自然干燥比烘干更能获得较多的青蒿素 ‎ ‎ ‎2017年1月11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