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 高二 历史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传说和一些历史记载均认为黄帝是男性,但有学者依据《左传》里“帝,后也”,《吕氏春秋》里“后土”即皇帝的神灵,《汉书》将“后土”解释为老年妇女,《史记》也说黄帝主生育、有女主象等记载,推定黄帝是女性。由此表明(  )‎ A. 黄帝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B. 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 C. 历史传说无法反映史实,极不可靠 D. 文献记载比传说更真实可靠 ‎2.《汉书·食货志》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则材料反映(  )‎ A.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      B.汉代农民税赋较轻 C.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D.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 ‎3.商鞅自卫国入秦,宣讲法家理论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励军功等发展战略,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支持变法。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关键在于(  )‎ A.秦孝公下决心要变法图强    B.当时群雄并起争霸战争不断 C.变法主张迎合了现实需要    D.奴隶主贵族势力已普遍衰落 ‎4.北魏皇家园林主要分布于平城和洛阳两大区域。平城的皇家园林风格粗犷,多为自然景观,是帝王狩猎与祭祀的重要场所;洛阳的皇家园林精巧雅致,多是人工山水,帝王于其中游宴、赋诗以及听讼断狱。这样的变化印证了(  )‎ A.冯太后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B.冯太后对汉文化的兴趣 C.孝文帝汉化改革影响广泛    D.孝文帝迁都为明智之举 ‎5.北魏孝文帝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终生所有 ‎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6.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他评价的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  D.王安石变法 ‎7.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回击对新法的质疑:“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下列属于他针对时弊并采取的相应“理财”措施是(  )‎ A.私田出现——均田制      B.商贾囤积——市易法 C.边防危机——将兵法      D.土地兼并——免役法 ‎8.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 ‎ - 8 -‎ ‎  ‎ 论据 ‎ 论证 ‎ A ‎ 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他们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 B ‎ 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 C ‎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 国家内外交困。 ‎ D ‎ 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与南方士人相异。 ‎ ‎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10.读下列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时间 ‎ 企业数 ‎ 工人数(人) ‎ 产值(千卢布) ‎ ‎1860年 ‎ ‎99 ‎ ‎11600 ‎ ‎7954 ‎ ‎1879年 ‎ ‎187 ‎ ‎42000 ‎ ‎51937 ‎ A.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     B.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生产关系的变革 ‎11.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戍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 A.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 ‎ B.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进 C.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 D.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 ‎1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的军事代表团和日本的考察团都曾到达德国,学习德国富国强兵的经验,受到了首相俾斯麦的接见。了解了中日两国考察的不同侧重点之后,俾斯麦预言:十年后中日若发生战争中国必败。俾斯麦预言“中国必败”主要是基于清王朝(  )‎ A.政治腐败官员贿赂横行     B.只学西方技术、拒绝变革制度 C.从德国购买的战舰性能落后于日本 D.中国工业化起步晚于日本 ‎13.历史学家田口卯吉曾于1883年发表《时势论》中指出:“□□一旦进入内海,海内之人民开始知道强国横行于海外……皇国不得安,王室不得贵。德川氏威严不得保,士农工商求俸禄安息而不得。”□□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黑船   B.鸦片    C.西学    D.英国 ‎14.《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消除诸子矛盾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实现长治久安 ‎15.《逸周书·程典》载周文王说:“‎ - 8 -‎ 士大夫不杂于工商,商不厚,工不朽(巧),农不力,不可力(成)治。”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 ‎ A.主张农工商并重 B.主张重农抑商 ‎ C.反对发展工商业 D.重农工而抑商 ‎16.《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两千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17.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 A. 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B.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D. 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 ‎18.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 B. 西北与南方的生产力水平相近 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19.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 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20.《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清末城市生活的特征,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与500年前宋代的情况极为相似。”这句话旨在说明(  )‎ A.宋代城市生活已具有近代社会特征 ‎ B.清末城市生活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 C.宋以后中国城市发展长期陷于停滞 ‎ D.中国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 ‎21.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据此推断元代行省制(  ) ‎ A. 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 彻底改变地方官的权力来源 C. 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D.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22.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记载:“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这表明当时在安徽的某些地区(  ) ‎ A.男女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 C.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D.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开始发生变化 - 8 -‎ ‎23.清朝雍正时期实行“耗羡归公”。“耗羡”是指征收赋税、交纳钱粮时,对合理损耗的补贴。雍正帝规定“每两加耗五分”,作为政府的正常税收,统一征收,从中提取“养廉银”,发给官吏作为生活补贴和办公费用,而且其数量大大超过正俸。雍正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通过规范税制以澄清吏治 B.以耗羡归公增加政府收入 C.以惩贪为名增加官吏俸禄 D.征收养廉银代替正常税收 ‎24.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 A. 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 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 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 “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 ‎25.据史书记载,清朝初期,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其微。”导致“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 B.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 C.政府的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 D.当时法国生产的产品质次价高 中学 班级 座号 姓名 学生考号 ‎ ‎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社会对婚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树立了政府与法律的权威,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如此强调官婚,便使婚姻更加规范化、严肃化,因而增加了离异的困难性,有利于个体小家庭的巩固。在婚姻生活中,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奸乱行为加以严惩。法律触及到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法处理婚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建立在小家庭基础上的秦成就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虽谈不上全面系统,却有着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处理婚姻问题、规范婚姻行为、协调婚姻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摘编自刘举《商鞅变法后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 ‎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婚姻关系法律规范的内容。(6分) ‎ - 8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后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6分)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并指出俄、日两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9分)‎ - 8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 材料一 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近世开端于宋代的“唐宋变革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被欧美学者称为“内藤假说”。“唐宋变革”是指中唐至北宋的变革,并非仅指唐宋之际。其核心主张是,从唐到北宋是一个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裁体制的过程。所谓君主独裁,就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上,并通过与之配套的官僚体制来展现这种权力。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贵族社会。迄今仍有很多历史学者将唐朝的三省制视作较为合理的官僚制度,但内藤将其理解为贵族制度,即体现了贵族力量和君权的妥协,按照皇帝意旨由中书省写下来的诏书,门下省有权审阅、驳议,因此门下省就代表了贵族的意志。 ‎ ‎——摘编自陆扬《唐宋变革论错在哪?》 ‎ 材料二 由中国学者王瑞来提出的“宋元变革论”,从南宋历元,跟明清、乃至近代的联系来观察历史。其核心主张是,宋元大变革使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经济高度发达的江南,最近最直接的基础是南宋和元代。……南宋政府的多次发行的纸币会子已成为社会主要支付手段,在“钱楮并用”的基础上,贵金属称量货币白银也开始跻身于流通领域。特殊的国际政治格局之下,依托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历来的“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在南宋终于彻底转向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过去中国的状况相比,具有划时代的变化,靠近了现代的我们。” ‎ ‎——摘编自王瑞来《从近世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述要》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6分),并简要评析内藤湖南对唐代三省制的认识。(4分) ‎ - 8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推动“平民社会”出现的历史原因(4分),并概括南宋以来中国古代出现的“靠近了现代的我们”的主要经济现象。(6分)‎ - 8 -‎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9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C D D B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A A B B C C C ‎21‎ ‎22‎ ‎23‎ ‎24‎ ‎25‎ D D A B 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5分)‎ ‎(1)内容:政府与法律成为处理婚姻问题的关键因素(婚姻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动了婚姻伦理法律化的进程。(每点3分,答对二点即可得6分) ‎ ‎(2)影响:稳定了秦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推动了秦国小农经济社会的构建;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实现富国强兵;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推动力。(每点3分,答对三点即可得9分)‎ ‎27.(15分)‎ ‎(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3分) ‎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3分) ‎ ‎(2)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崇拜。(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6分) ‎ 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及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3分)‎ ‎28.(20分)‎ ‎(1)说明: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2分);明代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分);至清代军机处的设置,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 评析:内藤湖南认为唐代三省制,是一种贵族政治,体现了君主与贵族的妥协,有利于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有利于缓和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2分);但没有看到三省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监督,实质上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分) ‎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大;科技(如印刷术)、教育(如书院)的进步和市民文化的繁荣。(任意二点,4分) ‎ 现象:商业环境更加宽松,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出现了商品货币变革;南宋至元,商业市镇崛起;海外贸易地位日重;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通流通的货币;明代中后期民营手工业日益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任意三点,6分)‎ -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