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2 B. C. D. ‎ ‎【答案】C ‎【解析】‎ A. ∵ ,故不正确; ‎ B. ∵ ,故不正确; ‎ C. ∵ ,故正确; ‎ D. ∵不能计算,故不正确;‎ 故选C.‎ ‎2.百货商场试销一批新款衬衫,一周内销售情况如表所示,商场经理想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那么他最关注的统计量是(   ) ‎ 型号(厘米)‎ ‎38‎ ‎39‎ ‎40‎ ‎41‎ ‎42‎ ‎43‎ 数量(件)‎ ‎23‎ ‎31‎ ‎35‎ ‎48‎ ‎29‎ ‎8‎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答案】C ‎【解析】‎ 分析:商场经理要了解哪些型号最畅销,即所卖出的量最大,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是众数,所以商场经理注的统计量为众数.‎ 详解:因为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即哪种型号卖出最多,也即哪个型号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个用众数表示.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据集中趋势中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应用,理解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3.下列四个选项中,不符合直线y=3x﹣2的性质的选项是(  )‎ A.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B.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 与x轴交于(﹣2,0) D. 与y轴交于(0,﹣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的图像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解:令x=0,则y=-2,故直线与y轴交点坐标为:﹙0,-2﹚;‎ 令y=0,则x=,故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 ∵直线y=3x-2中k=3>0,b=-2<0, ∴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k=3>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A,B,D正确,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x、y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4.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进入决赛的共有20名学生,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 决赛成绩/分 ‎95‎ ‎90‎ ‎85‎ ‎80‎ 人数 ‎4‎ ‎6‎ ‎8‎ ‎2‎ 那么20名学生决赛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85,90 B. 85,87.5 C. 90,85 D. 95,90‎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85分的有8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85分;‎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10、11两个数,‎ 为85分,90分,中位数为87.5分.‎ 故选B.‎ 考点:1.众数;2.中位数 ‎5.如图,△ABC中,AB=AC=5,BC=6,点D在BC上,且AD平分∠BAC,则AD长为( )‎ A. 6 B. 5 C. 4 D. 3‎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D=CD,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即可.‎ 详解:∵AB=AC=5,AD平分∠BAC,BC=6‎ ‎∴BD=CD=3,∠ADB=90°‎ ‎∴AD==4.‎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6. 如图,在▱ABCD中,已知AD=12cm,AB=8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CE的长等于( )‎ A. 8cm B. 6cm C. 4cm D. 2cm ‎【答案】C ‎【解析】[来源:学+科+网]‎ 试题分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AD=12cm,AD∥BC,‎ ‎∴∠DAE=∠BEA,‎ ‎∵AE平分∠BAD,‎ ‎∴∠BAE=∠DAE,‎ ‎∴∠BEA=∠BAE,‎ ‎∴BE=AB=8cm,‎ ‎∴CE=BC﹣BE=4cm;‎ 故答案为:C.‎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7.菱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的坐标是,点的纵坐标是,则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接AB交OC于点D,由菱形OACB中,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OD=CD=4,BD=AD=2,由此即可求得点B的坐标.‎ ‎【详解】∵连接AB交OC于点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OC,OD=CD,AD=BD,‎ ‎∵点C的坐标是(8,0),点A的纵坐标是2,‎ ‎∴OC=8,BD=AD=2,‎ ‎∴OD=4,‎ ‎∴点B的坐标为:(4,-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与点与坐标的关系.熟练运用菱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如图,将一个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折痕为EF.若AB=4,BC=8,则BE的长是(  )‎ A. 3 B. 4 C. 5 D. 6‎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AE=CE,设BE=x,表示出AE,然后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矩形纸片ABCD折叠C点与A点重合,‎ ‎∴AE=CE,‎ 设BE=x,则AE=8−x,‎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E2=AE2,‎ 即42+x2=(8−x)2,‎ 解得x=3,‎ 即BE=3.‎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翻折前后对应线段相等,难点在于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 ‎9.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AB=BC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B. 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 C. 当∠ABC=90°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 D. 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答案】D ‎【解析】‎ ‎【分析】[来源:学.科.网Z.X.X.K]‎ 根据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方法即可判断.‎ ‎【详解】解:A、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B=BC时,它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知: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 C、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知:当∠ABC=90°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 D、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当AC=BD时,它是矩形,不是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是D选项;‎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0.函数y1=x+1与y2=ax+b(a≠0)的图象如图所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在y轴上,那么使y1>y2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 x>0 B. x>1 C. x>-1 D. -1<x<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x>0时,函数y1=x+1的图象在函数y2=ax+b(a≠0)的图象上方,据此可得使y1>y2的x的取值范围是x>0‎ ‎【详解】由图可得,当x>0时,函数y1=x+1的图象在函数y2=ax+b(a≠0)的图象的上方,‎ ‎∴使y1>y2的x的取值范围是x>0,‎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求解。‎ ‎11.如图是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k<0 B. a>0 C. b>0 D. 方程kx+b=x+a的解是x=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ABC选项进行判断;利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对D项进行判断。‎ ‎【详解】∵一次函数y1=kx+b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k<0,b>0,所以A、C正确;‎ ‎∵直线y2=x+a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 ‎∴a<0,所以B错误;‎ ‎∵一次函数y1=kx+b与y2=x+a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为3,‎ ‎∴x=3时,kx+b=x+a,所以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12.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岀发匀速行驶至乙港,行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时 B. 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C. 快艇到达乙港用了6小时 D. 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观察图象可知,该函数图象表示的是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时,故本选项正确;‎ B.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故本选项正确;‎ C.快艇到达乙港用了6-2=4小时,故本选项错误;‎ D.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时,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题时分析函数图象提供的信息是关键。‎ ‎13.如图,点P是□ABCD边上一动点,沿A→D→C→B的路径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BAP的面积是 y,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点P沿A→D运动,△BAP的面积逐渐变大;点P沿D→C移动,△BAP的面积不变;点P沿C→B的路径移动,△BAP的面积逐渐减小.故选A.‎ ‎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B中点,连结DE,过点D作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若,则EF的值为  ‎ A. 3 B. C.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AB=2,∠ADE=∠CDF,可证△ADE≌△DCF,可得CF=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F的长.‎ ‎【详解】∵ABCD是正方形 ‎∴AB=BC=CD,∠A=∠B=∠DCB=∠ADC=90°‎ ‎∵DF⊥DE ‎∴∠EDC+∠CDF=90°且∠ADE+∠EDC=90°‎ ‎∴∠ADE=∠CDF且AD=CD,∠A=∠DCF=90°‎ ‎∴△ADE≌△CDF ‎∴AE=CF=1‎ ‎∵E是AB中点 ‎∴AB=BC=2‎ ‎∴BF=3‎ 在Rt△BEF中,EF=.‎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关键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5.计算:=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原式==3.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 ‎16.已知a=2+,b=2-,则a2b+ab2=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把原式a2b+ab2 可以转化成ab(a+b),由已知a=2+,b=2-,则可以得出a+b=4,且ab满足平方差公式,则可求解。‎ ‎【详解】∵a=2+,b=2-,‎ ‎∴原式=ab(a+b)‎ ‎=(2+)(2-)(2++2-)‎ ‎=(4-3)×4‎ ‎=1×4‎ ‎=4,‎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计算,对原式进行变形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在▱ABCD中,AB=10,BC=6,AC⊥BC,则▱ABCD的面积为_____.‎ ‎【答案】48.‎ ‎【解析】‎ ‎【分析】‎ 先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C=8,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可求面积。‎ ‎【详解】在Rt△ABC中,AB=10,BC=6,‎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C=8.‎ 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可得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BC×AC=6×8=48.‎ 故答案为48.‎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将函数y=2x+3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翻折,所得函数对应的解析式为_____.‎ ‎【答案】y=-2x.‎ ‎【解析】‎ ‎【分析】‎ 利用平移规律得出平移后的关系式,再利用关于y轴对称的性质得出答案。‎ ‎【详解】将函数y=2x+3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函数是y=2x+3-3,即y=2x 将该函数的图象沿y轴翻折后所得的函数关系式y=2(-x),即y=-2x,‎ 故答案为y=-2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正确得出平移后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19.在正方形ABCD中,E在AB上,BE=2,AE=1,P是BD上动点,则PE和PA的长度之和最小值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轴对称最短路径求法,得出A点关于BD的对称点为C点,再利用连接EC交BD于点P即为最短路径位置,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解:连接AC,EC,EC与BD交于点P,此时PA+PE的最小,即PA+PE就是CE的长度 ∵正方形ABCD中,BE=2,AE=1, ∴BC=AB=3, ∴CE= == ,[来源:学科网]‎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问题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利用正方形性质得出A,C关于BD对称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58分)‎ ‎20.计算:‎ ‎【答案】7-3.‎ ‎【解析】[来源:学科网]‎ ‎【分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原式=2-3×+3-4+4‎ ‎=2-+7-4‎ ‎=7-3.‎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乘法法则,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在Rt△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AF∥BC交B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 ‎(1)求证:AF=BD.‎ ‎(2)求证:四边形ADCF是菱形.‎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AAS”可证△AFE≌△DBE,从而得AF=BD ‎(2)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AD=DC,即可证明四边形ADCF是菱形。‎ ‎【详解】(1)∵AF∥BC,‎ ‎∴∠AFE=∠DBE ‎∵△ABC是直角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的中点,‎ ‎∴AE=DE,BD=CD 在△AFE和△DBE中,‎ ‎,‎ ‎∴△AFE≌△DBE(AAS))‎ ‎∴AF=BD ‎(2)由(1)知,AF=BD,且BD=CD,‎ ‎∴AF=CD,且AF∥BC,[来源:学.科.网Z.X.X.K]‎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BAC=90°,D是BC的中点,‎ ‎∴AD=BC=DC ‎∴四边形ADCF是菱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D=DC是解题的关键。‎ ‎22.一个有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的容器,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都是常数.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如图表示的是容器中的水量y(升)与时间t(分钟)的图象.‎ ‎(1)当4≤t≤12时,求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当t为何值时,y=27?‎ ‎(3)求每分钟进水、出水各是多少升?‎ ‎【答案】(1)y=t+15;(2)当t为时,y=27;(3)每分钟进水、出水分别是5升、升.‎ ‎【解析】‎ ‎【分析】‎ ‎(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将y=27代入(1)的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相应t的值 ‎(3)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每分钟进水、出水各是多少升 ‎【详解】(1)当4≤t≤12时,设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y=kt+b,‎ ‎,‎ 解得,‎ ‎∴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y=t+15;‎ ‎(2)把y=27代入y=t+15中,‎ 可得:t+15=27,‎ 解得,t=,‎ 即当t为时,y=27;‎ ‎(3)由图象知,‎ 每分钟的进水量为 20÷4=5(升),‎ 设每分钟的出水量为a升,‎ ‎20+5×(12-4)-(12-4)×a=30‎ 解得,a=,‎ 答:每分钟进水、出水分别是5升、升.‎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3.如图,以四边形ABCD的边AB、AD为边分别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BF和ADE,连接BE、DF.‎ ‎(1)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如图1),则线段BE与DF的数量关系是 .‎ ‎(2)当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时(如图2),问(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BE=DF(或相等);(2)成立.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得:AB=AD,∠BAD=90°,AF=AB,AE=AD,∠BAF=∠DAE=60°,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即可.‎ ‎(2)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再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即可.‎ ‎【详解】解:(1)BE=DF(或相等)如图1,‎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BAD=90°‎ ‎∵△ABF、△A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F=AB,AE=AD,∠BAF=∠DAE=60°‎ ‎∴∠BAE=∠BAD+∠DAE=150°,∠DAF=∠BAD+∠BAF=150°‎ ‎∴∠BAE=∠DAF ‎∵AB=AF=AE=AD ‎∴△ABE≌△AFD(SAS)‎ ‎∴BE=DF 故答案为:BE=DF或相等;‎ ‎(2)成立.‎ 证明:如图2,‎ ‎∵△AFB为等边三角形 ‎∴AF=AB,∠FAB=60°‎ ‎∵△ADE为等边三角形,‎ ‎∴AD=AE,∠EAD=60°‎ ‎∴∠FAB+∠BAD=∠EAD+∠BAD,‎ 即∠FAD=∠BAE.‎ 在△AFD和△ABE中,‎ ‎,‎ ‎∴△AFD≌△ABE(SAS),‎ ‎∴BE=DF.‎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要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4.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求乙车的速度.‎ ‎【答案】(1)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y=100t-100;(2)乙车的速度为100km/h.‎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甲、乙相遇点的坐标,从而可以求出车离开A城的距离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2)根据(1)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得出乙车到达终点时的时间,从而求乙车的速度。‎ ‎【详解】(1)由图象可得,‎ 甲车的速度为:300÷5=60km/h,‎ 当甲车行驶150km时,用的时间为:150÷60=2.5,‎ 则乙车的函数图象过点(1,0),(2.5,150),‎ 设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y=kt+b,‎ ‎,得,‎ 即乙车离开A城的距离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y=100t-100;‎ ‎(2)令y=300,‎ 则100t-100=300,‎ 解得,t=4‎ 则乙车的速度为:300÷(4-1)=100km/h.‎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解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