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哈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月31日晚间,2018 年第一场天文大戏如约登场,“超级月亮”“血月”“蓝月亮”三合一亮相夜空,而上一次见到如此奇景还是152年前的1866年。血月是发生月全食时,呈现暗红色或古铜色的月亮,也叫“红月亮"。下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 ‎1. 图示天体( )‎ A. 均位于地月系 B. 均位于太阳系 C. 地球质量最大 D. 自身发光的是太阳和月球 ‎2.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围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答案】1. B 2.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天体系统的了解情况,熟记课本知识点即可解答。‎ ‎【1题详解】‎ 图示的天体分别是太阳、地球、月球,所以图示的天体系统应位于太阳系,A错;B正确;图示天体中太阳的质量最大,C错;太阳属于恒星,自身会发光,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不会发光,D错。故选B。‎ ‎【2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行星距离地球40光年,这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太阳系而没有超出银河系,应属于银河系。故选C。‎ ‎【点睛】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都是天体。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 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童谣中这些星星大多属于( )‎ A. 行星 B. 恒星 C. 流星 D. 星云 ‎4. 下列天体中属于上题所述类型的是(  )‎ A. 太阳 B. 月球 C. 木星 D. 陨星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恒星会在核心进行氢融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从而发光发热,因此能“挂在天上放光明”的大多属于自己能发光的恒星,B正确;行星不能发光,A错误;流星一闪即逝,不能“挂在天上”,C错误;星云呈模糊状外表,不像“许多小眼睛”,D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上题,童谣中星星大多大多是恒星,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木星是行星,陨星不是天体。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 A. 黑子和耀斑 B. 黑子和太阳风 C. 耀斑和太阳风 D. 耀斑和日珥 ‎6. 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 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 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5. C 6.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题详解】‎ 图中太阳表面异常增亮的部分为耀斑,太阳表面催生并向火星挺进的气体为太阳风,故C项正确。‎ ‎【6题详解】‎ 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减少太阳活动对航天器的影响,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动,①对。要尽量减少室外活动,防止紫外线伤害,晒伤皮肤,②对。关闭所有通信设施是不现实的,③错。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备也不现实,④错。D对。所以选A。‎ ‎7.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观测显示,图中上部分12个测站年平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成正相关,下部分22个测站年平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活动成负相关,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故选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上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9. ①②③④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10. 在②地某天文台观测一恒星,于2018年3月21日21时将天文望远镜对准该恒星,若望远镜不作任何变动,则3月22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是(  )‎ A. 21时 B. 21时3分56秒 C. 20时3分56秒 D. 20时56分4秒 ‎【答案】8. A 9. A 10. D ‎【解析】‎ ‎【8题详解】‎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A对B错;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C和D错。故本题选择A。‎ ‎【9题详解】‎ 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图中四地①纬度最低,所以①线速度最大,A正确故本题选择A。‎ ‎【10题详解】‎ 要再见到该恒星应该是地球自转一周之后,因为恒星可以当成是不动的,而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在前一天3月21日21时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也就是20时56分4秒。故本题选择D。‎ ‎11.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试题难度容易。‎ ‎【详解】由题可知,根据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顺着自转方向,经过晨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昏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①图上a为昏线,b为晨线;②图上a为晨线,b为昏线;③图上b为晨线;④图上a为昏线;综上可知,只有②图符合要求,故选B。‎ 电影《金蝉脱壳》,史泰龙饰演的越狱专家结合排水口漩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监狱的地理位置,最终逃出。下图为“排水口的漩涡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表示水的实际流动方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监狱位于北半球 B. 该监狱位于南半球 C. 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顺时针辐合 D. 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散 ‎13. 导致图中水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力主要是(  )‎ A. 空气压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重力作用 ‎【答案】12. A 13.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偏向力,熟悉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12题详解】‎ 由于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偏转的力,在该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合,C错D错;实际运动方面相对于原始运动方向向右偏转,该监狱位于北半球,A对。故本题选择A。‎ ‎【13题详解】‎ 由于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偏转的力,在该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对。图中水流运动变化方向发生变化,并没有体现空气压力、摩擦力还有重力的作用,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 ‎14. 当地球运行至图中b点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15. 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 A.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 B.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 C.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快 D.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最慢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当地球运行至图中b点时,位于远日点前,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日,B对。结合公转方向,春分日对应图中a点,A错。秋分日对应图中c点,C 错。冬至日对应图中d点,D错。所以选B。‎ ‎【15题详解】‎ 当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最慢,A对。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各纬度不变,B错。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最慢,C错。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变,D错。所以选A。‎ 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 ‎③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23.5° ‎ ‎④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66.5°‎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7. 此时北半球正值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答案】16. B 17.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 ‎【16题详解】‎ 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图中角α是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角β为黄赤交角,故①不符合题意,故②正确;③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约为23°26′,故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题详解】‎ 此时太阳光线与地心的连线位于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故选B。‎ ‎【点睛】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交角,也称为黄赤大距,目前地球的黄赤交角为约为23°26'。‎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8. 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c B. ②-b C. ③-a D. ④-b ‎19. 太阳直射点从a→b→c→d运动的周期是( )‎ A. 365日5时48分46秒 B. 365日6时9分10秒 C. 23时56分4秒 D. 29.53天 ‎【答案】18. B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地轴北极靠近太阳,是夏至。甲图中①位于春分到夏至之间,与乙图中a对应,A错。甲图中②是夏至到秋分,对应乙图中b,B对。甲图中③是秋分-冬至时段,对应乙图中c,C错。④是冬至-次年春分,对应乙图中的d,D错。所以选B。‎ ‎【19题详解】‎ 太阳直射点从a→b→c→d运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一次周期运动,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 ,A对。365日6时9分10秒是一个恒星年,B错。恒星日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C错。 29.53天是月相周期,D错。所以选A。‎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最短昼长 最长昼长 三亚(18°15′N)‎ 约11小时 约13小时 漠河(53°33′N)‎ 约7小时 约17小时 ‎20. 三亚昼最长时的节气是(  )‎ A. 冬至 B. 夏至 C. 春分 D. 秋分 ‎21. 漠河昼长(  )‎ A. 始终长于三亚 B. 变化幅度小于三亚 C. 始终短于三亚 D. 变化幅度大于三亚 ‎【答案】20. B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三亚位于(18°15′N)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所以三亚白昼最长为夏至日,B对。冬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春分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所以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 ‎【21题详解】‎ 北半球冬半年漠河昼长短于三亚,北半球夏半年漠河白昼长于三亚,AC均错误;纬度越高昼长的变化幅度越大,漠河纬度比三亚高,故漠河的昼长变化幅度要大于三亚,B错D对。故本题选择D。‎ 读“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2. 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北寒带 D. 低纬度地区 ‎23. 假设黄赤交角为30°时,地球上( )‎ A. 寒带的范围变大 B. 温带的范围变大 C. 热带的范围变小 D. 寒带的范围变小 ‎【答案】22. B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根据题意,故选B。‎ ‎【23题详解】‎ 黄赤交角变大,说明太阳直射的最北可达到30°N和最南达到30°S,因此热带的范围变大,C错;极圈的纬度达到60°N和60°S,故出现寒带的范围扩大到60°N-90°N和60°S-90°S,故A正确,D错;因此温带的范围缩小,B错;所以选A。‎ 下图为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4.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25.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 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 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 ④圈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答案】24. B 25. C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4题详解】‎ 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所以应该是②圈层,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外核,④是内核。故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故选B。‎ ‎【25题详解】‎ ‎①是地壳,陆地厚度为33千米,海洋只有6千米,所以A错误。②是地幔,横波能通过,B错误。③是外核,横波无法通过,有可能是液态或者熔融态,C正确。④是内核,温度最高,压力和密度都最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地幔上层物质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了外核的物质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 ‎26.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完成问题。‎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 A.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 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 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 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说明该深度是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形态)存在很大的差异。故选D。岩浆存在于上地幔顶部软流层,横波和纵波都可以穿过,故A错;温度变化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没有影响,B错;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没有影响。‎ ‎27.读下图,完成下题。‎ 分析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表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 地幔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示景观是火山喷发,岩石是岩浆岩,岩浆一般来自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8.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A ‎【解析】‎ 火山灰是岩浆物质喷出地表在大气圈中冷却凝固而成,然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经水圈、生物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 下面小题。 ‎ ‎29. 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 过程是( )‎ A. ①② B. ④⑤⑧ C. ②④ D. ③⑥⑦⑨‎ ‎30. 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 形成的是( )‎ A. ② B. ③ C. ⑦ D. ⑨‎ ‎【答案】29. A 30. 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29题详解】‎ 煤炭资源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是地质时期的古代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埋藏沉积在地下形成,所以应先是形成沉积物,再形成沉积岩。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①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物,②是固结成岩过程,形成的沉积岩,煤炭属于沉积岩,故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有①②过程,A对。故选A。‎ ‎【30题详解】‎ 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过变质形成的,石灰岩是沉积岩,所以能表示大理岩的形成的是③变质作用,B对。②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⑦、⑨都是岩浆岩发生变质作用,不会形成大理岩,A、C、D错。故选B。‎ ‎【点睛】地壳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如下:‎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 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31.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 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只有岩浆经过岩浆活动能够形成岩浆岩,其他岩石都不能,A错。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B对。各类岩石都能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对。变质岩在高温条件下熔化,能形成新的岩浆,D对。故本题选择A。‎ ‎32.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正确叙述是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六大板块划分,是根据岩石圈的运动方向,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不是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B对,D错。不是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A错。板块包括岩石圈的陆地右海洋部分,不是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C错。所以选B。‎ ‎【点睛】地球六大板块划分,是根据岩石圈的运动方向,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不是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岩石圈包括地壳及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33.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 A. 裂谷或海洋 B. 海沟和洋脊 C. 岛弧链和海岸山脉 D. 褶皱山脉和高原 ‎【答案】A ‎【解析】‎ ‎【详解】海岸山脉、岛弧和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此时陆地上(大陆)形成海岸山脉或者有褶皱山脉,海洋上形成岛弧,海底形成海沟,B、C和D错;而板块张裂处陆地上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海洋中形成海岭或大洋中脊,大洋进一步扩张(大西洋),A对。故本题选择A。‎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完成下面小题。‎ ‎34. 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沉积作用 ④侵蚀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5.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B. 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 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D. 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 ‎【答案】34. A 35. C ‎【解析】‎ ‎【34题详解】‎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运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据此选A。‎ ‎【35题详解】‎ 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内力作用可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也可能使某部分地面抬高,形成山地;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但也可以把低地填平,可能会使地面变高;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据此选C。‎ ‎【点睛】内外力关系:‎ ‎(1)内、外力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内、外力作用总是同时在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向改变着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因此今天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内、外力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断推动地壳发展变化的动力。在广阔的地表形态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表现为某一种地质作用占优势,不过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3)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并且由此分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综合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_星和__________星轨道之间(填文字)。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______星(填文字)。‎ ‎【答案】 (1). 水星 (2). 地球 (3). 天王星 (4). 火 (5). 木 (6). 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识记。‎ ‎【详解】(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A是水星,C是地球,D是天王星。‎ ‎(2)读图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和E(土星)一样的是木星,都是巨行星。‎ ‎37.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半球。‎ ‎(2)A、B、C三地,地方时较早的是________。‎ ‎(3)A点经度为________,若A点为12时,则地方时为0时(24时)的经度是________________,若A点为18时,C点为________时,B点为________时。‎ ‎【答案】 (1). 北 (2). A (3). 0° (4). 180° (5). 12 (6). 1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详解】(1)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说明是从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图中表示北半球。‎ ‎(2)读图,A点所在的经线位于180度对面,说明A是在0度经线上;B是在45°W经线上;C是在90°W经线上。越向东方,地方时越早。故地方时较早的为A地。‎ ‎(3)读图,A点的经线位于180度对面,说明A是0度经线上;A点为12时,那么对应的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也就是0时(24时),也就是180°。若A点为18时,B是在45°W经线上,相差3个时区;C是在90°W经线上,相差6个时区。所以可以计算出C点为12时、B点为15时。‎ ‎【点睛】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定:‎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3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2)此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晨、昏)线。‎ ‎(4)图中E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F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地方时________时日落。‎ ‎【答案】 (1). 夏至 (2). (23.5°N,0°) (3). 昏 (4). 12 (5). 4 (6). 14‎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和经纬网等知识点。‎ ‎【详解】(1)读图可知,这一天北极圈出现极昼情况,那么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日。‎ ‎(2)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读图可知,此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也就是正午,那么直射点坐标是(23.5°N,0°)。‎ ‎(3)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AB是昼半球变成夜半球的分界线,那么AB为昏线。‎ ‎(4)图中E地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所以昼长为12个小时,F地此时刚好位于昏线上,和0°经线相差2个小时(根据图中经线等分情况分为6份,每份为2个小时),说明F地14时就是日落,那么日出为地方时10时,那么昼长自然可以演算出为4小时。‎ ‎【点睛】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侧视图:自西向东、俯视图:北逆南顺),一转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一转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39.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 ‎(1)图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 ‎【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壳;地幔;地核。‎ ‎【解析】‎ ‎【详解】(1)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图示A位于地表浅层,为地壳和地幔的交界处,为莫霍界面;B位于地下约2900KM的深处,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经过B也就是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的速度迅速下降。‎ ‎(2)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地球内部圈层分(上到下)地壳,莫霍界面以上,也就是图中C;地幔为(上地幔上部大致80—400km处存在软流层,大致为岩浆岩的发源地)莫霍界面(A界面,陆地下33km处)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综合也就是图中D+E;地核是在古登堡界面(B界面,2900km处)向下,也就是图中F+G。‎ ‎【点睛】本题是教材的原图,需要考生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其依据,只要考生熟悉教材的相关内容,试题难度就不大了,属于一般性的识记性题目。‎ ‎4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海底地形A 处为_________ ,属于板块构造的________边界;P处_________属于板块构造的____________边界。‎ ‎(2)若该图的方向为左西右东,N板块上的山脉为安第斯山脉,则图中M为__________板块,N 为_________板块。‎ ‎【答案】 (1). 海沟 (2). 消亡 (3). 海岭 (4). 生长 (5). 南极洲 (6). 美洲 ‎【解析】‎ ‎【分析】‎ 该题以“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为载体,全面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地壳的组成结构、岩石的成因分类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图文转化能力。‎ ‎【详解】(1)读图得知,此图为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为大洋板块,N为大陆板块。两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A处),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俯冲带成为板块构造的消亡边界;根据海底扩张学说,图中B为地幔物质,从(P处)海岭顶部涌出,冷却后形成新的地壳,也就是海岭,大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2)若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海岸,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脉。安第斯山脉是M南极洲和N美洲板块向撞挤压抬升而成的。‎ ‎【点睛】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大洋中脊,相撞地区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在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链,如科迪勒拉山系、东亚岛弧链;大洋板块边缘形成海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