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济源四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济源四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人:高三语文组 做题人:高三语文组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口述史料最广为人知的价值,就是可以作为文字史料的补充。文字史料,包括官方文献和民间文书,历来是史家研究历史的主要凭据,但毕竟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献记载或语焉不详,或只是一面之词,无法反映历史真相。而且因为种种社会变迁和历史动乱,所以大量档案文献散佚流失。当事人的口述,恰恰能弥补这些不足,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所做的口述在这方面的作用尤著。 口述历史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它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这是由口述史的性质决定的。首先是口述史的平民性。口述史学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裔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历史的一部分。近年来口述历史更进了一步,不仅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的行为,而且还把他们的愿望、情感和心态等精神交往活动当作口述历史研究的主题。这不仅使史学研究的视角产生了根本变化,也使史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大大拓展。 其次是口述史特有的个人性。就口述作为史料的价值而言,这一点甚至比第一点更重要。 口述史是最具“个人性”的一种呈现方式。口述史以记录由个人亲述的生活和经验为主,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这里所说的“个人”,可以是大人物,是名人,同样也可以是处于边缘的小人物。对于同样的一段题材、一段历史,小人物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感受,他们的人生受此事件的影响,未必就不如大人物、代表人物深刻。而且,那些不仅来自领袖人物也来自平民百姓和少数裔族群口述的人生故事,使史学家得以从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中,发掘出许多以往被忽略的侧面,或者为传统官私方文献遗忘的段落。它使人们可以观察到冷冰冰的制度和结构以外的人性和他们的心态,这正是其他的史学研究方法难以企及而口述史特别擅长之处。 第三是独特性。新史学提出要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的主张,力图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但仅凭传统的文献和治史方法,很难做到这点,口述史却有其得天独厚的一面。通过口述,史学家往往能获得难以在官方文献中寻获的珍贵材料,例如某场战争、某个事件当中个人的际遇、家族的移民史、亲属与家族内部的关系等,这都可以对长于宏大叙事的史学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史料补充。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口述史学通过几十年经验的积累,已经走得更远,从对往事的简单再现深入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把关注的焦点从“真实的过去”转移到“记忆的过去”的认识深度。口述史能够在揭示历史的深层结构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点已为口述史学家所公认。 (摘编自定宜庄《口述史料的独特价值与史料的整理鉴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种社会变迁和历史动乱导致大量档案文献散佚流失,所以一些著名人物进行口述历史的工作。 B.口述史学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边缘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其经历等进入历史的记录中。 C.官方文献侧重记载领袖人物的人生故事,口述史侧重记载平民百姓等群体的人生故事,两者定位不同。 D.重建大众历史意识,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记忆的过去”,这是口述史学在长期积累中得到的重大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文字史料和口述史料的比较,论证口述史料可以作为文字史料的补充的观点。 B.文章重点从平民性、个人性、独特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口述史的独特价值,逻辑严密。 C.文章第三段从口述史作为史料价值的角度,论述口述史的个人性比平民性更重要。 D.文章第四段阐述了口述史对“新史学”的重要意义,为口述史的独特性价值提供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文字史料的记载存在不清晰或不全面的情况。 B.史学研究的视角发生重大改变,其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跟口述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C.对于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小人物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于代表性人物。 D.从口述史中获得官方文献史之外的材料,可以帮助新史学实现综合考察历史的主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爱的名义 袁省梅 一九四六年深秋的一天,羊凹岭的阳光很好,风也柔和,绸子般拂在李妮的脸上。 李妮纳着鞋底,竖起耳朵听屋里男人跟人低低地说话,她不安地向左右巷子看个不停,一针要拉扯好一会儿。 男人他们在说什么?李妮不知道。男人不跟她说。李妮是男人的童养媳,男人却唤女人姐。男人从县城的学堂回来后,就忙了起来,经常出去,一出去,几天都不回来。也有人来家里找男人。人一来,男人就唤李妮出去,嘱咐她别远走,坐门口。 李妮知道男人是叫她看着人,她隐隐觉得男人在干大事,可她不问,一句也不问,提着蒲团端着针线笸箩就坐到了大门边,有人来,她就咕咕地唤鸡,或者咪咪地叫猫。屋里的声音倏地就静默了。 有一天,李妮从门缝看见屋子的土墙上挂了一块红布,红布的一角有灿灿的镰刀锤子样。男人和两个人站在红布前,举着拳头……李妮一惊,针扎到了手上,心慌慌的轻手轻脚地又坐到了门口,还好,巷里没人。李妮听说过红布的故事。李妮没想到男人也跟红布有关系。李妮的心一下子热热的。 一个深夜,男人发高烧,咳咳着唤来李妮,把一个布包交给李妮,说,姐,这个很重要,关系着五仙村一村人的命。 男人说,姐,你行吗? 李妮说,你行我就行。 男人点点头,说,姐,让你受苦了。 李妮眼里一热,却装作镇定地说,放心,我在信就在。 李妮把信揣在肚兜里,转脸走时,说,我有一个事。 李妮说,我想在那块红布前,也单一下拳头。 男人不解,为啥? 女人说,因为你在红布前举过。 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男人是没想到他的童养媳他的姐姐,一个看上去粗粗笨笨的女人原来有思想觉悟。 男人从墙缝里掏出一团柴草,柴草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李妮看见了那块红布。男人把红布挂在墙上,告诉李妮这是党旗,共产党的旗。男人说,在党旗下宣誓,就是共产党员了,就要为人民做事。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流血牺牲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男人看着李妮说,你怕吗? 李妮说,不怕。 男人说,入党,得经过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审查。 李妮说,我等。 李妮要走时,男人扯过一条围巾给李妮围上,说,冷,小心点。 李妮知道,围巾是男人县城的女同学送给他的。可李妮没有拒绝。李妮喜欢男人给她的这份温暖。 李妮没想到送完信回来后,屋门洞开,不见了男人。 李妮抱着围巾,瘫坐在地上,嗷嗷地哭。李妮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再看见男人时,是在县城的乱坟岗。男人被敌人暗杀了。 日子长长短短地过着,李妮的每个晚上,都要抱着那条围巾说一会儿话,家长里短,社会变革,唠唠叨叨,有什么就说什么。隔上一段日子,李妮还要把那面党旗拿出来,挂在墙上,想起男人在党旗前举拳头的样子,也举个拳头,笑一阵,哭一阵。 好多年后,县志上有了男人的名字,县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也刻下了男人的名字。男人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参加了多次对敌战斗,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年老的李妮每年都要抱着围巾抱着那面党旗去陵园祭奠男人。李妮去的日子不是清明节,而是男人叫她送信的那个日子,是她在党旗下举拳头的那天,也是男人给她围上围巾的那天。 李妮把党旗挂在碑前,上了供品,点了香烛,围上围巾,举起拳头,喃喃一会儿,然后,就走到碑前,在男人的名字上划来划去,划着划着,李妮的脸上就划出了一行行的泪水。 李妮从陵园出来,还要到政府办公地方去。李妮要政府给她一个名分——她是男人的 媳妇。 李妮一遍遍讲她的童养媳的故事,讲婆婆给他们成亲的故事,讲男人跟人在党旗前宣誓的故事……独独的,她不讲自己送信、放哨的事。李妮觉得这些跟她要的名分没有关系。政府经过调查,给了李妮军人家属的荣誉,再编写县志时,男人的故事里就多了一个名字——李妮。政府还要给李妮一笔抚恤金,李妮不要。李妮抱着男人给她的围巾,抹着眼泪说,有这个名分就够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羊凹岭深秋平静的风景和李妮纳鞋底时的神态、动作等紧张状态形成对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小说中“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这一句,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男人对李妮的怜爱和敬重。 C.小说文字简洁,善于运用动词。如小说中加点的“掏”“摸”两个动词,反映出男人在当时的局势下,对收藏党旗的谨慎。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灵活自由;运用顺叙手法,脉络清晰;将两个主人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扣人心弦。 5.小说中的“李妮”这一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红布”与“围巾”这两样东西在小说叙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森林小镇是森林城市建设向基层的延伸,是以森林、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统筹城镇和乡村生态建设,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绿色惠民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的好山好水很多,截至目前,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代表的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已超过9000处,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已经成为森林资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无比宝贵的生态财富。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出一批具备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功能的森林体验基地和森林养生基地,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助推精准扶贫。在此背景下,森林小镇将在特色小镇中异军突起。 创建森林特色小镇门槛较高,小镇区域森林覆盖率需达60%以上,小镇及其毗邻区域的森林面积不少于200公顷,当地林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和优势位居省内前列。 (摘编自《中国森林小镇研究报告〈2017〉》) 材料二: 各地特色小镇在建设热潮中形成了“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快速发展态势,出现了“千镇一面、缺乏特色”的特色小镇不特的难题。而作为特色小镇一部分的森林小镇,同样也面临着小镇特色产业不鲜明的问题。 特色文化是森林小镇的“灵魂”,是独特性的体现。森林小镇的建设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是要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但是现有森林小镇缺乏对文化的开发或是开发不到位。 目前,“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少林场依托国有林场改革转型升级为森林小镇。然而各大林场在整合过程中普遍存在国有林场改革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时间过长,不适应现有发展的情况。 森林小镇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专业人才,而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掣肘着森林小镇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森林小镇蓝皮书〈2018〉》) 材料三: 四川雅安碧峰峡镇域内风光旖旎,生态良好,森林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物多样性指数高。 “这次获得森林小镇称号,作为当地人我们感到很自豪。”说起碧峰峡镇获得省级森林小镇这件事,家住碧峰峡的田济显得格外兴奋。“这不仅仅是一个荣誉,还是对碧峰峡镇良好生态环境的一种肯定。”田济说。 像田济这样的村民一改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依托良好的生态吃起了“旅游饭”,开起了农家乐。碧峰峡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来,也为田济这样的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转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从靠山吃山、砍树吃饭变为护树爱林的人家。 “一直以来,碧峰峡镇都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碧峰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加强重要时间、点位值守,保障良好旅游秩序,杜绝不文明拉客现象,规范农家乐在指定区域挂牌揽客,对不按管理要求进行揽客的农家乐进行约谈,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摘编自《雅安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森林小镇以森林、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统筹城镇和乡村生态建设,形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绿色惠民的城镇森林生态系统。 B.我国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面积巨大,成为森林资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宝贵的生态财富。 C.国务院发文推进旅游业的发展,鼓励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镇”。在此背景下,森林小镇将在特色小镇中异军突起。 D.小镇区域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当地林业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度和优势位居省内前列,就可以创建森林小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2年起五年来,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增长一倍,创造社会综合产值增长两倍多,这表明森林旅游可能成为具有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 B.四川雅安碧峰峡镇被列入省级森林小镇名单,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对其风光旖旎、生态良好、森林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的肯定。 C.大量游客来到碧峰峡镇改变了此地的生态环境,使村民无法像过去一样靠山吃山,村民改变生产方式,依托生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D.一直以来,四川雅安碧峰峡镇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景区管理,保障良好的旅游秩序,重视对农家乐的管理。 9.中国森林小镇的发展面临不少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何士晋,字武莪,宜兴人。父其孝,得士晋晚。族子利其资,结党致之死。继母吴氏匿士晋外家。读书稍懈,母辄示以父血衣。士晋感厉,与人言,未尝有笑容。万历二十六年举进士。持血衣诉之官,罪人皆抵法。初授宁波推官,擢工科给事中。首疏请通章奏、缓聚敛。俄言:“如郭子章、戴耀、沈子木,宜舍不舍,公论乖违,辅臣安得不任其咎?”无何,劾左都督王之桢久掌锦衣,为内阁爪牙。 有诏起废,列上二百余人。阅三年,止用顾宪成等四人。士晋请大起废籍。瑞王将婚,诏典礼视福王,费当十九万。初,帝弟潞王婚费不及其半,士晋请视潞王。帝将崇奉太后,诏建灵应宫,士晋以非礼力争,帝皆不省。 有张差梃击[注]之事。王之寀钩得差供,帝迁延不决,士晋三上疏趣之。当是时,变起非常,中外咸疑谋出郑国泰,然无敢直犯其锋者。郎中陆大受稍及之,国泰大惧,急出揭自明,人言益籍籍。士晋乃抗疏。疏入,帝大怒,欲罪之,念事已有迹,恐益致人言。而吏部先以士晋为东林党,拟出为浙江佥事,候命三年未下。 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晋积资已深秩当参议帝怒,切责尚书,夺郎中以下俸。 天启四年,擢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明年四月,魏忠贤大炽,争梃击者率获罪。御史田景新诬叛臣安邦彦贿士晋十万金,阻援兵。遂除士晋名,征贿助饷。士晋愤郁而卒。有司征赃急,家人但输数百金,产已罄。会庄烈帝立,获免,复官赐恤。 (选自《明史·何士晋传》,有删改) [注]梃击:指梃击案,一场有关刺杀太子的政治阴谋事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晋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B.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晋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C.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晋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D.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晋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锦衣,锦衣卫,明朝侍卫兼特务机构,其职责主要是掌管皇帝侍卫和监督官员。 B.瑞王,王爵名,王爵一般地位仅次于整个国家的君主。皇帝的直系亲属才能封王。 C.东林党,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东林党”之“党”,意为“朋党”。 D.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职事,长官为兵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士晋忍辱负重,为父申冤。他的父亲被人害死,继母用血衣激励他读书,他跟别人说话没有笑容;后来他将父亲冤情上告,恶人被法办。 B.何士晋恪尽职守,关心国事。他请求起用被贬的人员;瑞王要结婚,费用巨大,他请求比照潞王减少费用;他以不合礼仪为由反对建灵应宫。 C.何士晋敢于进谏,冒犯皇帝。朝廷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大家怀疑这事和郑国泰有关,但没有人敢正面触犯他,何士晋于是上书直言,惹怒皇帝。 D.何士晋遭人陷害,后被平反。魏忠贤权势炙手可热,诬陷何士晋接受叛臣安邦彦的贿赂,将何士晋革职;何士晋含恨而终,后被庄烈帝平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宜舍不舍,公论乖违,辅臣安得不任其咎? (5分) (2)有司征赃急,家人但输数百金,产已罄。(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岳阳楼(其二)① 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②后,日落君山③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④,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注]①靖康之变,陈与义当时被贬陈留,随着难民南下,至岳阳楼时作了两首诗,这是其二。②杪(miǎo)秋:晚秋。③君山:全称君山岛,位于湖南岳阳东部的洞庭湖中。④白首:指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登岳阳楼所见的天空、湖水、夕帆、大雁等几个意象,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 B.颔联第二句写落日,与王维的《使至塞上》写落日意境相同,都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C.尾联写诗人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把诗写完,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 D.全诗虽写秋天之景,但这些景象大都优美宜人,诗人意在以此乐景反衬出宋朝遭难之后的沉痛衷情。 15.请简要分析颈联流露出的诗人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蜀汉危急之时,侍卫之臣与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诗人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苏轼《赤壁赋》中,写用耳和目尽情享受清风、明月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__________。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__________。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 )。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壁。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__________,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__________,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B.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C.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D.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0.下面是某校的一则广播稿初稿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合广播稿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公元2018年7月8日,我市首届高中生辩论赛将正式开始,诚邀大家观看比赛。本次辩论赛得到了市演讲协会的鼎力支持,他们提供的丰富网络教育资源,必将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本次比赛分为三个环节(初赛、复赛、决赛),均为淘汰赛,一局定输赢。决赛将邀请省师范大学的优秀辩手进行点评,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辩论的魅力。 21.下面是某市2018年秋季民办初中网上学位申请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④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⑤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史记》) 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华经史昭示后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延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考试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 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A*所以一些著名人物进行口述历史的工作”属于 强加因果关系。B把“可能性”“机会”当成必然。C表述于文无据。 2.C [解析] 本题考 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述口述史的个人性比平民性更重要”不正确,文章第三段只是提到这个观点,并没有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论证。 3.C [解析]本题考 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小人物的感受和认识不同于代表性人物”说法绝对化,两者之间也可能会产生同样的感受和认识。 4.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将两个主人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扣人心弦”这一表述与小说内容不符.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之间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的能力。①深情摯爱,思想觉悟高:她深爱着男人,她渴望获得名分一烈士的妻子;她理解男人为革命.为人民所做出的无私鬆献;她不讲自己送信.放哨的事.不要政府抚恤金。②向往革命,追求进步:从她向男人表示”想在那块红布前也举-下拳头”的愿望,以及后来她每隔一-段时8就取出党旗挂起举拳等场景可见她深受男人革命理想的熏陶。积极向上。③小心谨慎,从容镇定:她承担放哨任务默契配合,认真警惕;她承担送信任务(把信揣在肚兜里),胆大心细。(每点2分) 6.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①从情节结构看.“红布”与“围巾”起到连缀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从形象塑造看,“红布”与“围巾”是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物质载体,小说通过这两个事物刻画出人物丰富的思想性格。③从主题内涵看,“红布”与“围巾”这两个关键意象,蕴含着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一是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向往二二是李妮对于男人刻骨铭心的爱。<每点2 分) 7.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还应包括”小镇及其毗邻区域的森林面积不少于200公顷”. 8.C [解析]本题考 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改变了此地的生态环境”*使村民无法像过去一-样靠山吃山”于文无据, 9. [解析]本题考 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①森林小镇特色定位“千篇- -律”,缺乏特色;②文化挖掘深度不够.森林小镇建设缺乏“灵魂”③相关法律法规颁布时间过长,不适应现有发展情况;④人力资源匮乏,制约产业发展。(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答出四点给6分) 10. 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原文标点:至是,帝急简部疏,命如前拟。吏部言阙官已补,请改命。帝不许,命调前补者。吏部又以士晋积资已深,秩当参议。 11.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皇帝的直系亲属才能封王”错开国元勋或其他地位显赫的非皇帝直系亲属也可封王. 12.D [解析]本题考 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魏忠贤....诬陷何士晋接受版臣安邦彦的贿赂”错.应是御史田景新诬陷何士晋接受叛臣安邦彦的贿赂。 1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应当舍弃而不舍弃,违背公众舆论,辅佐的重臣怎么能不承担此事的罪过?(得分点:乖违、任、咎,各1分,句意2分) (2)有关官员征收贿赂的钱财很急.何士晋家人只交付几百金.家产就已用尽了。(得分点:征.输、罄,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何士晋,字武莪,宜兴人。父亲何其孝,生育何士晋很晚。同族子侄贪图他家的资产,勾结成党将何其孝害死。继母吴氏把何士晋藏到娘家。何士晋读书稍有槨怠.继母就把他父亲的血衣给他看。何士晋感愤激励,与人说话,从来没有笑容。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拿着父亲的血衣告到官府,罪人都伏法抵罪。起初授任宁波推官,提升为工科给事中。最先上疏请求疏通上奏的文书、减轻聚敛财物。不久又进言:“像郭子章、戴耀、沈子木,应当含弃而不含弃,违背公众舆论,辅佐的重臣怎么能不承担此事的罪过?”不久,弹劾左都督王之桢长时间掌管锦衣卫,成为内阁的爪牙。 有诏令起用被贬斥的官员,罗列上报了二百多人。过了三年,只起用了顾宪成等四人。何土晋奏请广泛起用被贬斥的人员。瑞王即将成婚,诏令典礼比照福王,费用达十九万。当初,皇帝的弟弟潞王成婚費用不到他的一半,何士晋请求比照潞王。皇帝打算尊崇奉祭太后,下诏命令修建灵应宫,何士晋以不合礼仅极力谏诤,皇帝都不理会。 发生张差梃击案一事。王之宋获取到张差的供词,皇帝拖延不裁决,何士晋三次上书催促。这时,变故发生非同子常,朝廷内外都怀疑阴谋出自郑国泰,但没有敢正面触犯他的锋芒的。郎中陆大受稍微涉及郑国泰,郑国泰非常害怕,急忙呈交揭帖自我表白,人们更加议论纷纷。何士晋于是上疏直言。奏疏呈入,皇帝大怒,想治他的罪,想到事件已有踪迹,恐怕会更加引起人们议论。而吏部先前把何士晋当作东林党人,拟定调出京城任浙江合事,等候命令三年没有下达。到这时,皇帝急忙找出吏部奏疏,下令照先前所拟定的办理。吏部说空缺的官员已经补任,请求另行任命。皇帝不答应,命令调走先前补任的官员。吏部又认为何士晋资历已经很深,级别应当是参议。皇帝生气,严厉指责尚书,剥夺郎中以下官员的俸禄。 天启四年,提升为兵部右侍郎,总管两广军事。第二年四月,魏忠贤势力大为嚣张,谏诤梃击案的官员都获罪。御史田景新证陷叛乱之臣安邦彦贿賂何士晋十万金,让何士晋阻止援兵。于是革除何士晋的官籍,征收贿略的钱财补充军饷。何士晋憤恨抑郁去世。有关官员征收賄賂的钱财很急,何士晋家人只交付几百金,家产就已用尽了。恰逢庄烈帝即位。得以免罪,恢复官职,赐子抚恤。 14.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意境相同”都给人以亲切温暖面又苍茫的感觉”错,本诗写日落君山的自然之气中,没有给人以亲切温暖面又苍茫的感觉 15. [解析]本题考 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诗人向北看,能见到的只是不调谢的白草,向南望则见红红的枫叶;诗人一路逃亡北望故国不堪回首,而南游则前途卜;(2分)借景抒情,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出诗人的身世之愁和对国家艰难命运的深深优虑之情。(4分) 16.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3)耳得之面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17.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不易之论:内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第一处强调学术观点的正确性.选"不易之论"恰当。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第二处语境没有淘汰之意,应选“弥足珍贵”。独辟蹊径:自己开辟- -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的力量突然兴起。第三处强调友克尼尔研究历史的新方法、新风格应选“独辟蹊径”。抽丝剥茧: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第四处强调友克尼尔对疫病的分析条理清晰,应选“抽丝剥茧”。 18.A [解析]本题考查语 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和“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出现的先后逻辑关系,二是看后半部分是主动句式还是被动句式衔接更紧密。 19.D [解析]本题考 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B语序不当“因为”应移到“大概”后面;句式杂糅,"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可以改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或改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C“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 20. [解析]本题考查 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1)“公元2018年”改为“2018年”; (“公元”一般用于重大场合或重要事件) (2) 诚邀“改为“希望”或"请”(“诚邀”不够通俗) (3)“鼎力”改为“大力”;(“鼎力”是书面语) (4)“三个环节(初赛复赛.决赛)”改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括号里的文字属于注释,不必念出来,影响听众获取信息,应作改动) (5) “均为”改为“都是”。(“均为”文言色彩浓厚)(所修改的词语合适即可,每空1分) 21.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 贯准确的能力。 示例:先登录平台实名注册,选- -所民办学校.由教育局审核。(2分)如果审核不通过.申请的公办学校学位不变:如果审核通过,申请的公办学校学位失效。(2分)审核通过后,登录平台打印录取通知书,并在规定时间内前往录取学校报到。(2 分) 22. 略 [诗歌鉴赏] 词句注释: 晴不风:晴空万里,波澜不惊。 杪(miǎo)秋:晚秋。 君山:全称君山岛,位于湖南岳阳东部的洞庭湖中。 白首:白发。这里指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色草。 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白话译文: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夕阳下小舟悠悠游过,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晚秋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色的草,往南边可以看到红色的枫叶。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作品鉴赏: 第一首写登楼,而第二首转写景和归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表面上“晴不风”三字略显俗套,但这正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韵味,不加修饰,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这更显手法独特。第二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第三联起,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对仗工整,别有韵味。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是“忧”的,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隐藏了,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作文审题详解】 (1)任务解读 ①“中华经史” ——明确选材的范围:“中华经史”中的名句,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②“昭示后人” ——明确选材的意义:传统文化所具备的现实意义。主要是考察对“传统美德”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它对后人而言,向内,表现为“价值取向”;向外,表现为“行为规范”。 ③“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明确核心任务:“感触”偏向于感性认识,“思考”偏向于理性深析,“上面六句”是“感触和思考”的出发点。几则材料涉及的情境和内容差异较大,感触和思考开放度大。 ④“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延展” ——明确任务要求:要选句关联。应注意选句的原意,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联,主要考察“求同”思维。“合理延伸”的尺度包括“合理的逻辑”和“延伸的方向”,“方向性”可以体现为:正向、反向、辩证;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外国,东方,西方…… ⑤“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明确行文要求:“自选角度”暗示角度的多样性,且需要在文中明确行文角度;“明确文体”提示文体特征应明显;“自拟标题”则要求文题对应,以题增彩。 (2)分句解读 ①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原意: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于劝解人要善始善终。 ——出处:《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zhēng)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译文:高傲骄纵的上帝,他是万民的君王。上帝暴虐无道,政令邪僻。上天生养众民,他的政令不讲诚信,朝出夕改。凡事开始说得好,却难以坚持下去。) ——现实运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9月3日)》) ②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原意: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现实运用: 杨绛先生的“不争哲学”,并不是一种出世哲学,对此的理解,可以从《道德经》中的两句话中找到注释。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里的不争,主要是指在功利上不争,而在其心灵深处,却有着家国情怀。也正是有着这样的博大胸怀,才可以做到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才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沿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做自己喜欢的事。老子又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个有着“不争哲学”的人,也就是一个有着初心的人,因为无私所以博大,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得到大众由衷的尊敬。(东原《记住杨绛先生的“不争哲学”》) ③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原意: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 ——出处:《论语·述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 现实运用:仁不在别处,就在你光明的初心;义不在别处,就在你该走的大道;文明不在别处,就在每一个居仁由义的现代中国人。在忙碌中懂得相互关爱,在逆境中记得坚守良知。无论何时都珍惜自己的选择,珍惜你我站立的中国。(《把孤岛连成大陆》,《南方周末》2018新年贺词) ④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原意: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的《管子·牧民》。 ——现实运用:粮仓充实、衣食饱暖,荣辱的观念才有条件深入人心,老百姓也才能自发、自觉、普遍的注重礼节、崇尚礼仪。从个人层面上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来源:百度百科)但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物质提升不一定带来文化水平的自动提升,文化建设还需要主动性,所以,这一理论是需要条件支撑的。 ⑤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史记》) ——原意: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出处: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我见到李将军,朴朴实实像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实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谚语说:“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这话虽小,却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现实运用: “2013年秋天,我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给我们什么启示?一是行在言先。二是公道自在人心。三是得道多助。“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的“道义自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代中国无疑正是“桃李”一般的嘉木。(姜广辉、禹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光明日报》2017年5月) ⑥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原意: 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出处: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纪一》,是说: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这是司马光在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兴衰成败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现实运用: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群众评价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如果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好了、掌握了,又自觉遵守了,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防止一些干部今天是“好干部”、明天是“阶下囚”的现象。“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 (3) 组合立意 按数列公式计算,两句关联方式有15种,三句关联方式有20种,共35种组合方式,开放度大,选择面宽,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延伸。 但要注意:句子原意的限制性;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辩证性;选句关联的逻辑性(求同思维);合理延伸的方向性。 组合立意举隅: 1+3:行善有始,还需有终,善始善终利万物,不争之争得大善。(可从慈善之心,为人处世,治学修养,责任担当角度来谈。) 3+4:求“仁”,也需兼顾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求“仁”,并非驱避功利,但更贵在内心的笃定和坚持。(可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角度来写。) 5+6:我们追求才德兼备,但应以德为先。君子德高,高山景行;君子之风,山高水长。(可从人才选拔、自我修养、文化建设角度来写。) 1+5:善始善终,不忘初心,得道多助,自信坚持。(可从个人立德,民族复兴,命运共同,共享共赢角度来谈。) 2+6:修身养性,崇德向善。(可从修身、齐家、治国角度来写。) 3+4+5:亲仁知礼,见贤思齐。(可从理想追求,奋进向上角度写。) 2+3+5:仁善者,常思“仁”,力行“善”,泽被“广”。(可从思想、行为和影响角度谈修养、处世、治学、治国、国际交往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