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_1《改善大气质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化学 4_1《改善大气质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改善大气质量 一、大气污染 引起大气污染的污染物有那些?它们来自哪里?它们会造成那些危害呢? 1 、气态污染物分类 颗粒物: 煤燃烧、工业、营建、森林火灾、垃圾焚化、 交通工具,影响呼吸系统 大气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它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成,严重时会影响地球的气候。例如, 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和使全球气候变暖等。 请问 正常的雨水的 PH 值约为多少?当空气中的 SO 2 和 NO 2 含量较高时会出现什么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该过程的形成过程? 2 、酸雨 酸雨的形成 1 、 SO 2 、 H 2 O 、 O 2 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 2 、 空气中 S 的氧化物和 N 的氧化物 (H 2 SO 4 、 H 2 SO 3 、 HNO 2 、 HNO 3 ) 随雨水降下就成为酸雨。 酸雨 : 就是 PH < 5.6 的雨水 SO 2 +H 2 O=H 2 SO 3 2H 2 SO 3 +O 2 =2H 2 SO 4 3NO 2 +H 2 O=2HNO 3 +NO 酸雨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酸雨? 思考与交流 酸雨的危害 1 、 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 2 、 使水、土酸性化 3 、 加速建筑物、工业设备、电缆等腐蚀 酸雨的防治 主要是固硫和尾气净化 S + O 2 点燃 SO 2 CaO + SO 2 = CaSO 3 2CaSO 3 +O 2 =2CaSO 4 ——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 3 、臭氧空洞 你们知道臭氧空洞是怎样产生的吗? 成因 1 、 自然原因 : 太阳黑子爆炸时发出许多带电质子,轰击地球上层大气,对臭氧层破坏;另外,南极上空的上升气流把臭氧含量较高的中层大气输送到上层,从而降低了那里的含量 2 、人为原因:冷冻剂、消毒剂、发泡剂和灭火剂等化学制品在使用时排放的氟氯烃,在紫外线下放出 Cl 原子后夺去臭氧中的一个氧原子,使臭氧变成纯氧从而破坏臭氧层。 Cl+O 3 →ClO+O 2 ClO+O→Cl+O 2 请问在上述反应过程中 Cl 原子的作用是什么? 含溴的卤代烃对臭氧层的 破坏更厉害 总反应 :O3+O→2O2 此外, CCl 4 、 CH 4 、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 N 2 O 、 NO 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也会破坏臭氧层。 危害: A 、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B 、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 、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1 )危害人体健康 2 )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 A 、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 、减少渔业产量, C 、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请问世界通过那些途径保护臭氧层? 人类共同采取 “补天”行动:签订了 《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约 》《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 等国际公约。 思考与交流 温室效应是如何引起的呢? 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并为地球带来能量。出于 物理方面的原因,行星总要释放出一定能量以维持它内部的平衡。地球也是这样,必须通过辐射红外线来放出能量,大气层中的一些分子 ( 作用比较明显的如二氧化碳 ) 会暂时阻碍一部分能量的散发,这些能量积聚起来,就像覆盖在地球上的一层保温毯,引致地表温度上升。这些分子的作用就像花园温室的玻璃罩顶,因而这种效应被称做温室效应。 4.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完成 P82 思考与交流 ( 1 )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①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火山喷发、森林、草原燃烧、植物秸秆燃烧以及动物呼吸 ②甲烷:天然气开采和使用、石油的开 采和炼制,都会不同程度地向大气中排放甲烷 ③一氧化二氮:可燃物质在空气中高温燃烧,喷气式飞机在飞行中排出的气体 ④氟氯代烷:氟氯代烷的生产和使用 看漫画,试想企鹅在说什么? 啊!小岛快淹没了! ( 2 )温室效应的不良影响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壤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 3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措施 就当前来看,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有效而又可行的措施,主要有三大项:一是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氢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利用新一代的制冷剂代替氟利昂;三是进一步发展植树造林,转化空中的二氧化碳 ; 四是 加强国际合作。 科学家们在理论上推知:通过遮蔽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为地球“降温”。科学家们算了一笔账:按目前的趋势,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 50 年后将达到工业革命前的两倍,这将导致地球气温上升 2 . 5 摄氏度。如果将射到地球的太阳光遮蔽掉 1 . 8 %,那么就可以抵消这一上升幅度。在此理论基础上,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奇思妙想,其中最为大胆的,当属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构想的“太阳盾”。   所谓“太阳盾”,实际上是一个直径达 2000 公里的巨型反射镜。按照设想,“太阳盾”被发射进入太空后,可以安放在“拉格朗日点”上,面朝太阳,拒太阳光于数百万公里之外。在这一位置上太阳和地球的引力相互抵消,因而可以灵活地调整“太阳盾”的角度,使其发挥地球“空调”的功能。 面对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导致气候反常,美国科学家打算采用前所未有的做法使地球降温,就是把地球“推往”较凉爽的地方 —— 离太阳远一点,藉此化解温室效应,以及太阳变热而对地球造成的危害。 这个狂想是由美国太空总署一班科学家提出。当中的劳克林博士说:“这是透过高度准确计算,做到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在构思中,科学家会向彗星或小行星发射火箭,小心调较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与地球擦身而过时,把部分引力能量 (gravitationalenergy) 传送给地球,从而令地球速度加快,进入离太阳更远的轨道。 二、改善大气质量 1 除尘技术 2 减少 SO 2 和 NO 、 NO 2 的污染 3 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 P83-85 4 减少室内污染 除尘技术 一、 重力沉降室 二、 旋风除尘器 三、 湿式除尘器 五 、 电除尘器 六、 各种除尘 四、 布袋除尘器 重力沉降室原理示意图 旋风除尘器原理示意图 筒体直径  筒体高度 H 排气管伸入 筒体的深度 排灰口 影响因素 水膜除尘器原理 设计特点: 工作步骤: 1. 过滤 2. 清灰 布袋除尘器原理示意图 布袋除尘器外观实例 静电除尘器原理、构造 主要构件: 电晕极 集尘极 清灰装置 外形图 Back ( 1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1 )燃料的燃烧、烹调和吸烟等产生 CO 、 CO 2 、 NO 、 NO 2 、 SO 2 和尼古丁等污染物 2 )各种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带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 HCHO )、苯( C 6 H 6 )、甲苯( C 7 H 8 )、二甲苯( C 8 H 10 ),以及放射性元素氡( Rn ) ( 2 )各种物质的危害 1 ) CO 结合血红蛋白,使人体缺氧 2 ) NO 2 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 NO ,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 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3 )尼古丁,二手烟中的含量高,引起肺癌。 4 )甲醛( HCHO ):刺激人的眼、呼吸道粘膜,引起流泪、气喘和胸闷等,长期接触低剂量 HCHO 可引起过敏性皮炎、造成免疫功能异常、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甚至还可能引发癌症。 5 )氡( Rn ):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被称为“隐形杀手”,长期吸入会引起肺癌。 ( 3 )植物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作用 1 ) 吊兰、扶郎花 ( 又名非洲菊 ) 、金绿萝、无花观赏桦、芦荟、蓬莱蕉和紫露草等绿色植物主要吸收甲醛。 2 )耳蕨、长春藤、铁树、菊花能分解两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 3 )扶郎花、菊花则善于消除空气中的苯 4 )红鹳花能吸收二甲苯、甲苯和存在于化纤、油漆中的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