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一中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 A. 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 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 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 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答案】A 【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代谢和繁殖,即“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这个事实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观点。综上分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高倍镜下图像不清晰,只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B. 在已知观察对象很微小的情况下,可直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C. 用显微镜凹面反光镜比平面反光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 如果视野变暗,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答案】D 【解析】A.若高倍镜下图像不清晰,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A错误; B.在已知观察对象很微小的情况下,仍需要现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后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B错误; C.用显微镜凹面反光镜比平面反光镜观察到的视野明亮,细胞数目不变,C错误; D.如果视野变暗,可增大光圈或改用凹面镜,D正确。故选D。 3.将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 ) A.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D.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答案】C 【解析】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减少、变大、变暗。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显微镜使用的要点的理解,具有正确使用生物实验工具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变大。 4.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源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 C. ⑤→④→③→② D. ④→⑤→①→② 【答案】C 【解析】由视野(1)到视野(2)时,是换用高倍镜的过程,所以要移动玻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源,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答案C。 5.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①②③④依次为( ) A.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B.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O、C、N、H C. 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 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答案】A 【解析】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脂质、糖类的含量依次减少。 2、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P、S等,其中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N含量依次降低。 【详解】分析柱形图可知,①②③④在占细胞鲜重的比例是②>①>③>④,因此如果表示细胞鲜重中各种化合物含量,②、①、③、④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如果表示细胞鲜重中各种元素的含量,②、①、③、④分别是O、C、H、N,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学生只需知道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的比例就可解题。 6.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能进行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C 【解析】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这些生物中原核生物、植物、真菌等均具有细胞壁,只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自养生物就是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硝化细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 【详解】①细胞生物中含有细胞壁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支原体除外)、植物、真菌等,①错误; ②蓝藻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单个蓝藻就是一个个体,②错误; ③细胞学说中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③正确; ④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因此能进行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④正确。 综上③④正确。故选C。 7.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 A. 病毒和青霉菌 B. 破伤风杆菌和蓝藻 C. 衣藻和变形虫 D. 草履虫和酵母菌 【答案】B 【解析】A.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破伤风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B正确; C.衣藻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D.草履虫是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分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8.有这样几则广告语: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0种必需氨基酸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糖类、无机盐、氨基酸、元素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可在熟记无机盐作用、糖、氨基酸、元素种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判断各叙述是否正确。 【详解】天然谷物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属于多糖,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食用,①错误;无机盐不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能量,②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8种为必需氨基酸,③错误;钙属于大量元素,④错误,选D。 【点睛】无机盐功能的“一、一、二” 9. 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 ①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一致,①正确。各种生物的核酸都不相同,体现生物多样性,②错。组成DNA都是ATCG4种碱基,RNA都是AUCG4种碱基,③正确。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不相同,体现生物多样性,④错。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20种氨基酸,⑤正确。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一致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0.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待检测的物质 使用试剂 呈现颜色 A 苹果中的还原糖 苏丹Ⅲ染液 橘黄 B 马铃薯中的淀粉 双缩脲试剂 紫色 C DNA 健那绿染液 蓝绿色 D RNA 吡罗红 红色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检测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检测脂肪用到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橘黄色或红色脂肪颗粒,A错误;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用到试剂是碘液,淀粉遇碘液变蓝,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错误; C、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可将DNA染成绿色,将RNA染成红色,线粒体可以被健那绿染色,染成蓝绿色,C错误; D、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可将RNA染成红色,D正确。故选D。 【定位】检测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点睛】解答本题应掌握:生物学实验往往都需要进行染色处理,通过颜色变化来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或存在的位置,如检测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水浴共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检测脂肪用到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橘黄色或红色脂肪颗粒,淀粉遇碘液变蓝,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甲基绿呲罗红染色剂可将DNA染成绿色,将RNA染成红色,线粒体可以被健那绿染色,染成蓝绿色。 11.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 SARS病毒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C.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D. 动物中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答案】B 【解析】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A正确;B.SARS病毒没有细胞核,但含有RNA,B错误;C.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C正确;D.动物中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中也有少量DNA,D正确。故选B。 1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 B. 用吡罗红染料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用苏丹Ⅳ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D. 脂肪鉴定实验中用蒸馏水洗去浮色 【答案】C 【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氢氧化钠,振荡摇匀后再加硫酸铜, A错误; B、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B错误; C、脂肪可被苏丹IV染成红色颗粒,C正确; D、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 D错误。故选C。 13.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 n-m B. n-2m C. n+m D. n+2m 【答案】C 【解析】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两个O,形成蛋白质缩合过程中要脱掉水,2n-(n-m)=n+m。C正确,ABD错误; 14.已知天冬酰胺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63H103O18N17S2的多肽,其中含有2个天冬酰胺。在上述多肽中最多有肽键( ) A. 17个 B. 16个 C. 15个 D. 14个 【答案】C 【解析】该多肽中共含有17个N原子,减去天冬酰胺R基中的两个N原子,剩下的15个N原子最多可以分在15个氨基酸中,而15个氨基酸在结合成环肽的情况下形成的肽键最多,共15个。 15. 假如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某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是63212,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的水的分子量是10260,则该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目和肽链的条数分别是( ) A. 574,4 B. 493,1 C. 571,1 D. 573,3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计算的能力。 【详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10260÷18=570,氨基酸的个数为(63212+10260)÷128=574,肽链数等于氨基酸个数—肽键数,即574—570=4,故A正确。 16. 下列生物中进行核酸合成时所需核苷酸种类最少的是: A. 烟草 B. 烟草花叶病毒 C. 人 D. 蓝藻 【答案】B 【解析】烟草、人和蓝藻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进行核酸合成时所需核苷酸种类是8种(四种核糖核苷酸和四种脱氧核苷酸);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RNA,所以进行核酸合成时所需核苷酸种类是4种,即四种核糖核苷酸。故选B 17.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 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 C. 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 D. 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 【答案】D 【解析】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A项正确; B.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B项正确; C.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C项正确; 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纤维素组成细胞壁,五碳糖构成核酸,不提供能量;D项错误。故选D。 18. 棉、麻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于生物体,其组成成分主要是 A. 纤维素和脂肪 B. 纤维素和蛋白质 C. 淀粉和蛋白质 D. 淀粉和脂肪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棉、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真丝一般指蚕丝,蚕丝是蚕结茧时细胞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蛋白质纤维组成。故选B。 19.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A. 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 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 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D. 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答案】D 【解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所以D选项正确。 20.如图是某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A. 糖原和RNA B. 糖原和DNA C. 淀粉和RNA D. 淀粉和DNA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内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多糖,故C、D错误。动物细胞质中的核酸是RNA,DNA主要在细胞核,故A正确,B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D. 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A正确;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寄主细胞内才能完成生命活动,B错误;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C错误;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正确。 22.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能出伪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⑤ 【答案】D 【解析】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属于胞吐过程,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胞吞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Na+、K+,载体蛋白的运动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④ 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⑤变形虫能出伪足,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①②③⑤正确,④错误。故选D。 23.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 ) A. 线粒体 B. 脱氧核糖核酸 C. 核糖体 D. 叶绿体 【答案】B 【解析】核糖体主要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是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糖是组成DNA的成分。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详解】核糖参与RNA的组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RNA,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A、C、D项均不符合题意;脱氧核糖核酸含有脱氧核糖,不含核糖, 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4. 用某种化学药物处理正在进行分裂的植物细胞,经观察发现细胞出现了多核现象,那么该化学物质最可能影响哪种细胞器的活动?( ) A. 染色体 B. 核糖体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用某种化学药物处理正在进行分裂的植物细胞后,发现细胞出现了多核现象,说明新的细胞核已经形成,但细胞没有完成分裂,原因可能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过程受阻。与细胞壁的形成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说明该化学物质最可能影响了高尔基体的活动,导致细胞壁不能正常形成而出现多核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 点评:本题以植物细胞出现多核现象为题材,考查植物细胞器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25.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类别,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DNA的有无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需要分析新的单细胞生物的类型,排除病毒的可能。 【详解】①根据核膜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细胞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②一般而言,细胞都有核糖体,故不能成为判断依据;③可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判断是否为动物细胞;④几乎所有细胞都有DNA。 故综上,能鉴定该生物的特性是①核膜的有无和③细胞壁的有无。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多样性,需要识记各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6.狗尾草的根细胞中不可能有的结构是 A. 液泡和中心体 B. 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C. 叶绿体和中心体 D. 液泡和内质网 【答案】C 【解析】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液泡;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详解】狗尾草的根尖成熟区等部位的细胞中含有大液泡,A错误;狗尾草的根细胞中含有高尔基体和核糖体,B错误;狗尾巴草根细胞中没有中心体,也没有叶绿体,C正确;狗尾草的细胞中都含有内质网,且其根部成熟区的细胞中含有大液泡,D错误。 27. 细胞的下列特点中,最能说明其特殊功能的是 A. 细胞核的大小 B. 细胞体积的大小 C. 细胞膜的结构 D. 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功能的不同主要是其结构的不同,细胞核的功能是一样的,体积大小和运输效率有关,细胞膜结构也都一样,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会导致其功能不同,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8.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②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③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④有利于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D 【解析】①是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项正确;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B项正确;③是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C项正确;④是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但具有选择性,DNA不会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解题关键是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图中①是核膜、②是染色质、③是核仁、④是核孔。 2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膜由外膜和内膜组成,共含有4层磷脂分子 B. 核仁与各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 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答案】B 【解析】考点是细胞结构,涉及染色质、核膜、核仁和细胞骨架等,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核膜由外膜和内膜组成的双层膜结构,每一层膜都有双层磷脂分子层,所以共含有4层磷脂分子,A正确. 核仁与某种RNA(核糖体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错误. 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DNA和蛋白质构成的,在细胞不同时期的形态不同的两种存在状态,C正确.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络结构,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D正确. 【点睛】细胞骨架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 30.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的细胞质极少,两者的寿命都相对较短,根据这一事实可以得出的最好观点是( ) A. 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 B. 细胞质多少决定细胞寿命的长短 C. 环境因素影响细胞寿命 D. 核遗传物质决定细胞的寿命 【答案】A 【解析】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精子的细胞质极少,两者的寿命都相对较短,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细胞核控制细胞质的细胞代谢,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物质和能量,选A。 31.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A. 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标记法 B.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概念模型 C. 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公鸡的成熟红细胞 D. 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人成熟的红细胞 【答案】A 【解析】(1)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采用的方法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通过检测放射性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确定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途径。(2)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3)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应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不存在内膜系统的干扰。(4)叶绿体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研究蛋白的形成过程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公鸡细胞的成熟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存在内膜系统的干扰,因此一般不用公鸡的成熟红细胞提取细胞膜,C错误;人体细胞无叶绿体,不能用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叶绿体,D错误。 32.浸入1 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 ) A. 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 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答案】D 【解析】洋葱表皮细胞浸入1 mol/L KNO3溶液中,开始时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较大,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又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故选D。 33.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多肽)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作用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可知: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中没有蛋白质,也就没有载体蛋白,因此K+不能通过;在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多肽)后,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说明K+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而加入的少量缬氨霉素则发挥了载体蛋白的作用,所以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综上分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点睛】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34.以紫色洋葱鳞叶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 滴加 30%的蔗糖溶液比10%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 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答案】D 【解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1)细胞保持活性;(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要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用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看到的现象是:液泡体积变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加深。 【详解】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引起的,因此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A正确;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浓度差越大,其扩散的速度越快,因此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B正确;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细胞活性,所以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C正确;当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也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D错误。 35.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将 A. 逐渐减小 B. 等于0 C. 逐渐增大 D. 不变 【答案】C 【解析】细胞的质壁分离。 【详解】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原生质层变小,出细胞内的水分比进细胞的水分要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出细胞的水分的增加,细胞液的浓度增加,使得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加,C正确。故选C。 【点睛】理解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6.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 3 种状态的细胞,如图所示,你认为这 3 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 A. B<A<C B. A<B<C C. B>A>C D. A>B>C 【答案】D 【解析】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浓度差越大,细胞失水也多,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 【详解】据图分析,A细胞没有吸水和失水,说明A细胞液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B和C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是C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C与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C细胞液浓度小于B细胞液浓度,故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C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