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案
大庆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检测高一年级 语文学科试题答案 1.C项,“作者批评了”错误。结合文本第二节内容“不少人对于用儒家智慧解决当今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持怀疑态度”“如果我们空谈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而不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环境问题,知行不能合一,那么人们质疑儒家之知,又批评执行不力,就有充分的理由”“知而不行,知行分离,最终将连累、伤害到知。所以,眼下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大幅提升执行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为儒家智慧正名”等分析可知,作者的态度不是“批评”,而是“承认”,是辩证分析。作者分析,如果我们知行不一、知行分离,人们对儒家智慧的质疑和批评就有充分的理由;如果我们知行合一,坐言起行,提高执行力,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消除人们对儒家智慧的质疑和批评。故选C。) 2.B项,“突出儒家智慧的价值、意义和局限”错误。结合“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一点一滴,解决当下我们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以此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分析可知,不是突出儒家智慧的价值、意义和局限,而是突出“以儒家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证明和展现儒家智慧”这一观点,“局限”之说无中生有。故选B。) 3.A项, B项,推论不成立。结合“我们对孔子的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也会受到人们的指责和批评”分析,不是说明孔子的智慧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而是指出有些人对孔子智慧阳奉阴违的做法是错误的,孔子的智能本身没有问题。 C项,“如果……就……”假设不成立,结合“儒家智慧也有一个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因为儒家智慧能够解决传统社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就能够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分析,“如果……就……”过于绝对。D项,条件残缺。结合“眼下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坐言起行,大幅提升执行力,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为儒家智慧正名”“儒家智慧也有一个不断发掘、充实、更新的问题,因为儒家智慧能够解决传统社会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就能够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儒家智慧产生于中国,儒家智慧首先解决中国本土问题,才能让世人信服,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等分析,必须知行合一,并对儒家智慧不断发掘、充实、更新,才可能解决国内问题并走向世界;“严重问题”文中无据。故选A。) 4、C.“是社会培训机构在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的成功尝试”错误,原文为:一些所谓的“女德班”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对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5、D.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领域,都不难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可知不是指“每一个年轻人”;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学生中呈现出日渐流行的趋势”可知学生中呈现出日渐流行的良好趋势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①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最关键因素。② 高一年级第三次检测 语文学科试题参考答案(2020.7.12) 第4页共4页 传统文化能为原创者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创造出深受欢迎的文化产品。③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已经跟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领域成功融合起来。④在当下,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有机结合,吸引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答出3点即可,一点2分) 7.C 【解析】“蕴含着对‘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的极少数学生的批评”错误,没有批评,只是客观叙述学生的生活水平,为孙少平出场做铺垫,更加衬托孙少平上高中时的贫穷。故选C。 8.【参考答案】(1)景物描写:描写了雨丝、雪花,渲染了初春黄土高原雨雪交加、严寒的自然环境。(2)拟人手法:“雪当然再不会存留”“消失得无踪无影了”写出春雪消融之快,也符合早春的乍暖还寒的特点。(3)一语双关:“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既指自然界的暖春没有到来,也指中国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裕、幸福)的新时代还没有到来。 9、 “亡何”,是时间词,不久的意思,在“亡何”前和“亡何”后都要断开,排除B项和C项;“国藏日益充”中,“国藏”是指国库,作“充”的主语,在“国藏日益充”前断开,排除A项。故选D。 10、C项,“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错误,屯田是由工部掌管的。故选C。 11、B项,“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错误,曲解文意,原文“帝首肯之,有所蠲贷”,意思是皇帝点头答应,有所减免,可知皇帝不是没有采纳,而是答应有所减免。故选B。 12、A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13、D 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14、B(“从此以后被罢黜的人再不得以录用”错误,原文是“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15、(1)我呵导(呼喝开路)而过的原因,是想向人们显示陛下不在登楼的时间不会登楼。(所以、呵导、示各1分,大意2分) 16. C.【解析】“暗含对朝廷不识才的遗憾”错误,诗人是钦佩王佐尽管并非武将,却能够上阵杀敌,建立功勋。 17. 【参考答案】(1)交代战事的相似性:两者皆在五月出兵平寇,以诸葛亮南征,暗叙王佐平寇之事。(2)言明二者气度相似:皆以“白羽”装饰且能在敌前潇洒从容地指挥,突出王佐的儒将风采。(3)对两者情感相同:王佐与诸葛亮皆为文将却能平乱,表达对王佐的推崇与赞赏。 18. C 【解析】填补:补足空缺或欠缺。补充:原来不足或有损失时,增加一部分。此处意思是“真品被外借”用仿品填补空缺,并无增加之意,所以应该选“填补”。 兴味索然: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心灰意冷: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形容失去了进取心。根据上文“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等语境,这里应跟兴趣有关,所以填“兴味索然”。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小断。陆陆续续:有先有后,时断时续。根据语境,此处应有接连不断之意,所以用“络绎不绝”。 不远万里: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相同或言行一致。根据“却只能看到一件仿品,自然心有不甘”等语境,此处宜填“不远万里”。 高一年级第三次检测 语文学科试题参考答案(2020.7.12) 第4页共4页 19. D【解析】此处所述应该跟“博物馆不展出真品的原因……”“工序复杂”相照应,BC两项的原因分别是“商业原因”“出于保密考虑”与下文的原因内容不符,可排除B、C两项;A项本身表述不清晰,没有体现出“不展出真品”与“成本”的因果关系,可排除。 20. A【解析】画线句共有三处错误:“随着……让……”使句子缺主语,排除BD两项;“几乎”应放在“博物馆”后面,“不仅”应放在“学校”前面,排除C项。 2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引号,叹号的用法.A项错在没把"天下第一关"全引,因为这是个 较固定的特指.B项错用冒号.D项在"山海关"后不能加叹号,它不是独词句. 答案:C 22.A [此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①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且放下,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②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③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另外,④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正确.从整个文段看,①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 23、古典主义是17世纪出现于欧洲的以拉辛、莫里哀、高乃依为代表的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主张尊重主权,崇尚理性,在艺术上追求高雅、和谐、均衡的统一的一种文艺思潮。 24.D 25.D 26.A 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一)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少年时即有过人的聪明机敏。十五岁时就中了秀才。巡抚顾璘对他的文章感到惊奇,说道:“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宰相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张居正升任右中允,兼任国子司业。他和国子监祭酒高拱关系很好,他们相约以宰相为目标。徐阶代替严嵩为内阁首辅,推心置腹地委任张居正。张居正和宦官冯保关系很好。他劝皇帝应该尊崇两宫太后。按照旧制规定,皇后和天子的生母都称为皇太后,但称号有区别。冯保想讨好皇帝的生母李贵妃,暗示张居正让他提出两宫并尊的建议。张居正不敢违抗,议定皇后的尊号为仁圣皇太后,皇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于是两宫地位就没有区别了。慈圣皇太后迁移到乾清宫,抚养皇帝,宫内事情任用冯保,朝廷的大权全交给张居正。当时因长时间天下太平,各地的群盗纷纷起事,甚至攻入城市抢劫官库,有关部门常常隐瞒,张居正下令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如果隐瞒不报,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捕获盗贼,当即处死,有关部门都不敢掩饰真实情况。盗窃供应边备和海防用的钱粮,超过一定数额,一律斩首,但往往是长年关押或病死狱中。只有张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且追捕犯人的家属,这样盗贼气焰才被打下去以至最后被消灭。当时皇帝逐次修缮六宫,国库的银两很多被调进宫中花销。张居正乘户部进呈皇帝审阅国库出入账目之机,上书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每年的收入少于支出,请皇帝把账目放在御座旁边,时时翻看,做到量入为出,节俭无谓的开支。他的奏疏呈上去,皇帝没有批复。皇帝又令工部铸钱,供给宫中开销,张居正认为这样铸钱之利也不能抵偿宫中的消费,便加以制止。言官建议停止苏州、松江织造贡品,皇帝也不听从。张居正当面请求,才得以减去一大半。皇帝坐在文华殿,张居正为皇帝讲读经书完毕,把给事中所上各地灾害情况的奏章给皇帝看,因而请求加以救济。并说:“ 高一年级第三次检测 语文学科试题参考答案(2020.7.12) 第4页共4页 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骗皇上,应按法律痛加惩治。皇上也要格外节俭,对于宫中的一切开支、服饰器用、赏赐布施,应加以裁省禁止。”皇帝点头答应,有所减免。张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拖欠,认为应派精悍大员前去严行督责。这样赋税才按时交纳,国库日益充实,但那些豪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皇帝频频发敕文询问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作为药费。等到他去世以后,皇帝为此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二)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清泰年间,任左拾遗。因母亲年老请求归家养老,改任监察御史。后晋初年,入朝任主客员外郎。后晋少帝兼任开封府尹时,上奏推荐他为巡官,任命他掌管文翰。少帝即皇帝位后,授任他为刑部郎中,赐金紫朝衣。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人都认为刘家很荣耀。 后周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废除了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罢免的人又相继考中。建隆元年,任御史中丞。遣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了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请求朝见时,温叟说:“人主在不该登楼时登楼,则近臣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呵导(呼喝开路)而过的原因,是想向人们显示陛下不在登楼的时间不会登楼。”太祖认为他做的对。(呵导:旧时官员外出时用仪仗队呼喝开路。) 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廉贫苦,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并让府吏封缄后复加印记再走。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过去他接受了,是不想拒绝我;现在一年了都不打开,他的坚持节操更加明显啊。”命令官吏用车载回官邸。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雍熙初年,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等待铨选,因为家贫到朝廷(登闻鼓)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等到皇帝诏见时,太宗问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刘温叟(的儿子)。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于是问他:“刘炤应当充任什么官?”宰相说:“免除待选作为厚恩。太宗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提升刘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儿子刘炳、刘烨并进士及第。 高一年级第三次检测 语文学科试题参考答案(2020.7.12) 第4页共4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