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解析版
哈师大附中2017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文)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下图中区域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M与区域N各要素均有明显的差异 B. M区域的自然资源储量比N区域大 C. M、N两区域是根据自然资源差异来划分的 D. N区域可能地理位置优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显示M、N两地之间存在资金、信息、产品、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物资的交换,因此上述要素在两地间的差异较显著,但并非各要素均有明显差异,A错误;M地为落后地区,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小,其储量不一定不N地大,B错误;从图中信息推断,两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经济发展的差异,C错误;N区域经济发达的原因可能和该地地理位置优越有关,D正确。 考点:区域差异的原因和表现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 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 D.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3.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一般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 A—B—C B. B—C—A C. C—A—B D. B—A—C 【答案】2. B 3.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产业类型。结合曲线形态,分析三类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特点。根据三角坐标图中,各类产业所占的比重,判断对应发展阶段的顺序。 【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产业为主。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增长快。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读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缓慢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A错。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B对。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社会分工,C错。人地关系是低水平的协调状态,D错。 【3题详解】 读图,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结合右图分析,C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对应初期阶段。A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对应工业化阶段。B第三产业占比重最大,对应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C—A—B,C对。A、B、D错。 点睛:区域发展分三个阶段,根据图中各产业所占比重及变化趋势,判断曲线代表的产业类型。根据三角坐标图,判断三点所代表的产业类型,分析产业发展的顺序。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4. 该类工业最可能属于 A. 技术导向型工业 B.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C. 市场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工业 5. 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A. 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 B. 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C. 促进了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D. 降低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 【答案】4. B 5. C 【解析】 该类工业由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最可能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第四次产业转移是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促进了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4题详解】 读图,该类工业由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最可能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对。技术导向型工业靠近技术发达地区,A错。市场导向型工业靠近市场,C错。原料导向型工业靠近原料产地,D错。 【5题详解】 第四次产业转移是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促进了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C对。沿海地区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迁入劳动力数量减少,A错。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对沿海地区的影响,B错。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D错。 下图为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 引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 居民生活 B. 工矿建设 C. 交通建设 D. 农业生产 7. 图示地区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宁夏平原合理控制用水 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③在沙漠地区大面积种植胡杨林 ④发挥塞外江南优势,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引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农业生产,耕地扩大,破坏地表植被,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荒漠化,D错。居民生活、工矿建设、交通建设不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A、B、C错。 【7题详解】 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活动,所以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宁夏平原合理控制用水,①对。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保护生态环境,②对。在沙漠地区水资源缺乏,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大面积种植胡杨林,③错。区域水源短缺,不适宜扩大水稻种植面积,④错。B对,A、C、D错。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北,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①上游修建拦水坝导致入湖径流减少 ②过度开采地下水 ③湖区周边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值上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 保护红碱淖有利于 ①调节气候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调节河流径流量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⑤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①④ 【答案】8. A 9. D 【解析】 【8题详解】 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早,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少;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值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因此①②项正确,③④项错误,故A正确。 【9题详解】 红碱淖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调节河流径流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①④项正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排除②⑤项,;由湖水pH值变化可知,应是河水流入湖泊,因此红碱淖对调节河流径流量无调节作用,③项错误。故D正确。 “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内陆腹地,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向北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高地。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该经济区的开发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A. 地表起伏 B. 优质土地资源短缺 C. 气候条件恶劣 D. 水资源短缺 11. 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②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 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④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2. 该经济区开发中,有可能形成的合理产业链是 A. 煤矿开采、火电厂、金属冶炼 B. 煤矿开采、钢铁厂、汽车厂 C. 油气开采、油气化工、汽车零配件厂 D. 煤矿开采、油气开采、金属矿产开采 【答案】10. D 11. D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该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成为区域开发突出问题。选D。 【11题详解】 针对我国稀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加大稀土新材料研制和开发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资源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土地,对遭受破坏的土地要及时展开复垦;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环保措施,防治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提高稀土出口价格等,因此①④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在煤炭资源为基础可发展火电厂,利用该地的丰富的铁、铅、锌矿资源和充足能源来发展金属冶炼业,各产业之间利用工业联系形成产业链,降低成本,获得经济效益。故答案选A。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中旬降水较多 14.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 A.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 15. 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3. D 14. A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中, 位于美国的东部地区,A错误。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B错误。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C错误。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中旬降水较多,D正确。 【14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A对。西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不受太平洋水汽影响,B错。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气流寒冷干燥,水汽少,C错。与印度洋不相邻,不受其影响,D错。 【15题详解】 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①对。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②对。受季风气候影响,水量丰富,但流量不稳定,③对。矿产资源丰富,不是水系、水文特征,④错。A对,B、C、D错。 【点睛】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部地区,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下图是我国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 图中反映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A. 环境危机 B. 生活贫困 C. 人口素质过低 D. 资源短缺 17. 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①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耕地总量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耕地资源不足,故D正确。 【17题详解】 林地、草地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作用,将农耕区与牧区之间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可能引起土地的荒漠化;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因此①④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B正确。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物联网产业最先在长三角地区兴起,而长三角地区却是江苏无锡抢得先机,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相继跟进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8. 江苏无锡抢得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先机的关键性因素是 ①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 ②环境问题突出,传统产业急需转型 ③国家部署无锡重点发展 ④科技人员发现机遇,地方政府作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目前上海是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布局最完整的地区,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 B. 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和政策刺激 C. 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制度 D. 较低的土地租金和高素质劳动力 【答案】18. D 19. C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江苏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应该较高,故排除①;国家不可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到某一个城市重点发展,故排除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环境问题突出,传统产业急需转型,而江苏无锡科技人员率先发现机遇,地方政府积极作为,应该是该产业发展先机的关键性因素,故选项D正确。 【19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由于延伸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这就要求该区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提供丰富的物品,有创新的制度打造差异性的信息交换和通讯;资金、技术、交通、高素质劳动力等对物联网建设不具有决定性影响,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2017年该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0. 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位置优越 B. 地价低廉 C. 劳动力丰富 D. 政策支持 21. 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国产手机制造业 ①技术研发水平提升 ②研发中心迁移海外 ③注重高端品牌塑造 ④重视国际市场开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说明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故D正确。手机制造业属于高端制造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地价低廉、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不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故A、B、C错误。 【21题详解】 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提升、注重高端品牌塑造以及对国际市场开拓,①③④正确。 产品在国外发布,不能体现研发中心迁移海外,②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2. 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23. 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结构,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的,其主要布局理由是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B对。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不是发展“煤变油”工程的原因,A错。位于内陆地区,区域内科技力量较弱,C错。区域内缺少石油资源,输油管道少,D错。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生产过程中,1吨煤需要加水2.5吨,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缺乏,“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C对。工艺流程已经完成,说明不再是制约因素,A错。工艺流程中没有污染气体排放,不能体现环境污染严重,B错。我国油气资源消费市场广阔,D错。 读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完成下列问题。 24. 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化发展 B. 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C. 降水减少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25. 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最大流量变化的原因是 A. 降水减少 B. 温度升高 C. 地下水埋深增加 D. 植被增加,涵养水源 26.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A. 跨流域调水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降水增加 D. 上游修建水库 【答案】24. A 25. C 26. A 【解析】 根据图中曲线,北京地下水埋深数值增大,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发展,抽取地下水量增大,地表硬化,下渗减少。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降水量增加,最大流量却减少,原因是地下水埋深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用的水量多。 【24题详解】 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根据图中曲线,北京地下水埋深数值增大,根本原因是城市化发展,抽取地下水量增大,地表硬化,下渗减少,A对。气候变暖,蒸发增加,对径流影响小,B错。图示曲线表示降水增加,C错。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量应增大,D错。 【25题详解】 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间,降水量增加,最大流量却减少,原因是地下水埋深增加,下渗补充地下水用的水量多,C对,A错。温度升高不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B错。城市化发展,植被会减少,D错。 【26题详解】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跨流域调水,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水源,A对。植被覆盖率增加,不会使地下水位快速回升,B错。图示曲线表示降水增加时段,地下水位下降,C错。上游修建水库,调节径流,下游补给水源不会增加,D错。 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交叉的新兴产业。它既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又具有旅游业休闲娱乐、提供旅游服务的功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7. 发展观光农业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 ②国家的优惠政策 ③便捷的交通 ④丰富的劳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8. 目前在我国农村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是 ①利于扩大农业经济范围,调整产业结构 ②避免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扩大市场范围 ④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7. C 28. D 【解析】 考查观光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 【27题详解】 观光农业除了当地具有农业特色外,还要有便利交通,利于游客进入,③正确;附近要有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旅游客源,客源市场充足,①正确。故选C。 【28题详解】 观光农业需要发展相关服务部门,从而调整产业结构,①正确;同时游客来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利于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④正确。观光农业不能避免环境污染,可以减轻环境污染,②错误;目的不是直接销售农业产品,而是通过农业来发展旅游,增加收入,③错误。故选D。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调整为高端产业。读下图“深圳产业园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9. 第一阶段各企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 共用基础设施 B. 加强生产联系 C. 靠近原料产地 D. 获取邻厂信息 30. 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园区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 劳动力和市场 B. 市场和技术 C. 劳动力和技术 D. 动力和技术 31. 产业园区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二阶段,说明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 管理经验 B. 资金 C. 科技 D. 廉价劳动力 【答案】29. A 30. C 31. D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地域和产业升级。 【29题详解】 第一代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因空间联系而集聚,主要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等,以便降低生产成本。 【3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第二阶段主要是技术导向型的产业,故.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园区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劳动力和技术,答案选C。 【31题详解】 第一代产业园区集中的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第二代产业园区升级为技术导向型的IT产业,说明该地逐渐丧失了廉价劳动力这一成本优势。 “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完成下列问题。 32. 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RS B. GPS C. GPS、GIS D. RS、GIS 33. 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A. 道路清扫 B. 医疗救护 C. 幼儿看护 D. 事故处理 【答案】32. C 33. A 【解析】 【32题详解】 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GPS、GIS,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能将货物准确送到楼下。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规划路线,C对。RS主要是拍摄遥感图像,A、B、D错。 【33题详解】 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道路清扫,机器人可以根据规划设计的线路,对固定区域进行清扫,A对。医疗救护、幼儿看护、事故处理环节复杂,不能提前规划设定,被机器人取代的难度大,B、C、D错。 在 GIS 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34.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为商业网点选址 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35. 对 1985 年与 2012 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叠加分析,能够 A.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 【答案】34. A 35. C 【解析】 试题分析: 【34题详解】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为商业网点选址,选择交通通达度高,消费人群多的区域,A对。不能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计算城市水域面积、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B、C、D错。 【35题详解】 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C对。土地利用图层的变化,不能用来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A、B、D错。 【考点定位】图层叠加技术及应用 。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6. 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7. 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位于西半球 B. ②位于低纬度 C. ③位于大西洋 D. ④位于南温带 【答案】36. D 37. C 【解析】 【36题详解】 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所以乙地坐标是(30°N、135°W)。根据图示经纬度和自转方向,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地点是④,D对。①地纬度是20°N,A错。②地纬度40°,不能确定所在南、北半球,B错。③地纬度是0°,C错。 【37题详解】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位置的叙述中,①地经度110°E,位于东半球,A错误。②地纬度40°,位于中纬度,B错误。③地位于赤道,经度45°W,位于大西洋,C正确。④地所在半球逆时针自转,纬度是30°N,位于北温带,D错误。 【点睛】对趾点的纬度南北对称,位于两条相对的经线上,经度合是180°,所以乙地坐标是(30°N、135°W)。②地纬度40°,不能确定所在的南北半球。③地位于赤道,经度45°W,位于大西洋。 一架飞机从甲地(60°S,120°W)起飞。沿最短航线匀速飞行10小时抵达乙地(60°S,60°E)。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8. 飞机飞行航线 A. 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B. 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C. 一直不变 D. 先向南后向北 39. 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S纬线飞行,从甲地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A. 10小时 B. 15小时 C. 20小时 D. 25小时 【答案】38. D 39. B 【解析】 【38题详解】 根据材料,两地纬度相同,经度是两条相对的经线,即在一个经线圈上,飞机沿最短航线飞行,应是沿大圆劣弧飞行。飞机飞行航线先向南,过南极点后向北,D对。A、B、C错。 【39题详解】 结合上题,纬度1°距离是111千米,沿最短航线10小时由甲地飞到乙地,飞行距离是6660千米,速度是666千米/小时,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S纬线飞行,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上经度1°距离111千米,从甲地抵达乙地的飞行距离约是9990千米,大约需要15小时,B对。A、C、D错。 40.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的度数间隔都为10°。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实地面积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D 【解析】 【分析】 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相同经度间隔,纬线的长度越短,区域实际面积越小。 【详解】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的度数间隔都为10°,即所跨经纬度范围相同。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相同经度间隔,纬线的长度越短,区域实际面积越小。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纬度最高的是丁,实地面积最小的是丁,D对。其它地点纬度较低,实际面积较大,A、B、C错。 二、综合题 41.下图为美国农业分布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 _______和_____是这类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2)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农业专业化地带是_______。 (3)目前美国东北部地区所需蔬菜主要由南部和西部地区供应,这主要得益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迅速发展。 【答案】 (1). 乳畜业 (2). 市场 (3). 饲料供应或交通 (4). CDE (5). 交通运输业 (6). 冷藏、保鲜技术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位置,图中A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属于商品农业。市场和饲料供应或交通是这类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2)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农业专业化地带是CDE,依次是小麦区、玉米带、小麦区。 (3)目前美国东北部地区所需蔬菜主要由南部和西部地区供应,这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蔬菜可以远距离运输。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下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12月通水,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 ② 单位调水量能耗 大小 ③ ④ 原因 ⑤ ⑥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答案】(1)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②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量能耗 大小 ③小 ④大 原因 ⑤地势南高北低,可基本自流 ⑥地势南高北低,须提水输送 (2)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 【解析】 【分析】 调水是从水资源丰富区调入缺乏地区,我国南水北调能耗小,原因是地势南高北低,可基本自流。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是满足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除调水措施外,还要注意节水。 【详解】(1)我国实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气候条件分析,我国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从单位调水量能耗看,我国南水北调能耗小,原因是地势南高北低,可基本自流。美国加州实行北水南调工程,从气候条件分析,美国加州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水资源较丰富。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水资源短缺。从单位调水能耗看,美国加州能耗大,原因是地势南高北低,须提水输送。 (2)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说明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是满足生活用水需求,促进社会发展。水源水量增多,促进工农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水源条件改善,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3)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12月通水,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除南水北调措施外,节水措施还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产业比重。适当提高水价,通过阶梯水价,促使人们节约用水,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43.读“我国荒漠化主要省区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回答问题。 (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化类型多样,自然过程形成的荒漠属于____,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属于___沙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____。 (2)请简述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省区其形成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近年来我国荒漠化动态变化如图乙,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增加的是______,简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原生荒漠 次生荒漠 风力 (2)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程建设 (3)盐碱化 自然原因: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解析】 【详解】(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化类型多样,自然过程形成的荒漠属于原生荒漠,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属于次生荒漠。荒漠化省区主要在西北内陆,沙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风力。 (2) 图中,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省区是新疆,其形成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工程建设等破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壤盐碱化。 (3)根据图乙中近年来我国荒漠化动态变化,风蚀、水蚀荒漠化面积减少, 土壤盐碱化面积增大,说明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增加的是土壤盐碱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从气候看,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从地形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主要是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 44.我国幅员辽阔,岛屿众多,下图为我国两岛屿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岛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图所示岛屿面积较大,两岛屿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 (2)甲、乙两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详细的是________。 (3)甲图中①、②两城市之间的距离约是( ) A.230千米 B.100千米 C.270千米 D.200千米 (4)图中两岛屿主要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原因是 【答案】(1)台湾岛 海南岛 甲 东北 (2)乙 乙 (3)B (4)分布在岛屿沿海平原上 两岛屿中部是山地,只有沿海地区有平原分布,适合城市发展。 【解析】 【详解】(1)结合经纬度和岛屿轮廓,甲、乙两图所示岛屿分别是台湾岛、海南岛,其中甲图所示岛屿面积较大,根据经纬度,两岛屿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 (2)甲、乙两图相比较,图幅相同,甲图的实际面积大,比例尺小,描述内容更详细。比例尺较大的是乙图,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详细的是乙图。 (3)北回归线度数是23.5°N,甲图中①、②两城市之间的纬度差约1°,距离约是100千米,B对。其它选项差距较大,A、C、D错。 (4)图中两岛屿中部是山地,只有沿海地区有平原分布,地形平坦,适合城市发展。所以两岛屿主要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分布在岛屿沿海平原上。 【点睛】根据经纬度,两岛屿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两岛屿图幅相同,甲图的实际面积大,比例尺小,描述内容更详细。纬度1°,距离是111千米。沿海地区有平原分布,地形平坦,适合城市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