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一、单选题:共40题 ‎1.下图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A.狼和兔 B.狼和红狐 C.兔和鼠 D.昆虫和青草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因共用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竞争,本题中"狼和红狐"、"兔和鼠"处于同一营养级,排除A、D,由于狼和红狐除了共同的食物兔之外,还有各自的食物来源,因此竞争程度小于兔和鼠的竞争,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和种间关系相关考点。‎ ‎ ‎ ‎2.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①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 000人,则B最多能养活2 0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比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关键看流入A、B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可能后者比前者获得能量多或一样多,①错误;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但传递效率不变,②错误;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最多能养活10000×20%=2000人(按传递效率为20%计算),③正确;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难降解的污染物积累越多,所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时,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④正确;故选D。‎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相关考点。‎ ‎ ‎ ‎3.下表是对能量从植物传递到鳞翅目幼虫(植食性)的定量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从植物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是419 J B.食物中的能量只有约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 C.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第一营养级至少需同化1047.5 J的能量 ‎【答案】A ‎【解析】从植物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鳞翅目幼虫同化的能量=摄入的能量(419J)-粪便中的能量(209.5J)= 209.5J,A错误;食物中的能量只有约15%(62.9/419)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B正确;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鳞翅目幼虫生长,C正确;第一营养级至少需同化的能量为209.5/20%=1047.5J,D正确;故选A。‎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相关考点。‎ ‎ ‎ ‎4.分析如图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可能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 D.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A错误;甲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正确;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该食物网流动,C错误;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丙、丁、戊都属于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因此甲、乙、丙、丁、戊代表的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D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关考点。‎ ‎ ‎ ‎5.下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图中d1/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解析】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d/a,D错误,故选D。‎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相关考点。‎ ‎ ‎ ‎6.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共同进化 ‎【答案】A ‎【解析】物质循环发生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A错误;蔗蟾和袋鼬之间为捕食关系,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可以发生于蔗蟾和袋鼬之间,B正确;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正确;共同进化可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D正确;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生物的进化以及生态系统的功能 ‎ ‎ ‎7.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答案】C ‎【解析】图中B是生产者,③过程是生产者释放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A错误;A为分解者,B为生产者,C是消费者,D是化石燃料,B错误;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C正确;⑤过程为消费者呼吸作用,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促进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对⑤过程几乎无影响,D错误;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等相关考点。‎ ‎ ‎ ‎8.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利用价值的是 A.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 B.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答案】B ‎【解析】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属于直接价值,A错误;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价值,B正确;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属于直接使用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属于直接使用价值,D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相关知识。‎ ‎ ‎ ‎9.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答案】A ‎【解析】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A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是通过改变性别比例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B正确;精子库保存的是物种的遗传物质,所以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正确;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 ‎ ‎ ‎10.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A.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池塘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如森林生态系统;故选D。‎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考点。‎ ‎ ‎ ‎11.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较低 B.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自身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A正确;生态系统稳定性基础为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为负反馈调节机制,故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自身的负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使生态系统的组分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降低,C错误;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考点。‎ ‎ ‎ ‎12.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 B.孟德尔分离定律体现在杂合子产生配子过程中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影响表现型 ‎【答案】B ‎【解析】两纯合子杂交,如AA×aa,后代为杂合子Aa,则体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A错误;孟德尔分离定律体现在杂合子产生配子过程中,B正确;性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错误;生物的表现型由外界环境和基因型共同决定,D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等相关考点。‎ ‎ ‎ ‎13.孟德尔在豌豆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了基因分离定律,他做出的“演绎”是 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D ‎【解析】“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彼此分离”是假说之一,孟德尔并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故A错误;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B错误;“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是假说之一,C错误;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测交实验结果的预测,属于演绎过程,D正确;故选D。‎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 ‎ ‎ ‎14.水稻有香味是受基因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基因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父母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香味基因为隐性基因 B.F2中无香味植株全部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5:1‎ C.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128株 D.通过测交可以确定F2中无香味个体的基因型及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D ‎【解析】由实验结果可知F1全部无香味,自交后出现了有香味与无香味比例约为1:3,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有香味应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A正确;F2中无香味的190株中自交后有62株种子全部是无香味的说明是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3,故杂合子是190-62=128株,所占比例约为2/3,F2中无香味植株全部自交,后代有香味所占比例为2/3×1/4=1/6,无香味所占比例为1/3+2/3×3/4=5/6,有香味与无香味比例为1:5,B、C正确;通过测交可以确定F2中无香味个体的基因型及产生配子的种类,D错误;故选D。‎ ‎【备注】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相关考点。‎ ‎ ‎ ‎15.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 C.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D.一段时间后,aa个体明显减少 ‎【答案】C ‎【解析】浅绿色植株自交,其后代基因型中AA:Aa:aa=1:2:1,由于aa的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则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A正确;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成熟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1:1,B正确;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2/(2n+1) ,C错误;由于aa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一段时间后,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a个体明显减少,D正确;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考点。‎ ‎ ‎ ‎16.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 ‎【答案】C ‎【解析】由第2组或第3组知红果为显性性状,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实验2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Aa;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是aa。‎ ‎ ‎ ‎17.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它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都能稳定遗传 B.F1产生的基因组成为DR的卵细胞和基因组成为D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 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D.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 ‎【答案】D ‎【解析】F2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中有1/3能稳定遗传,A错误;F1产生雌配子数量少于雄配子的数量,B错误;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D与d分离,R与r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F2中易倒伏与抗倒伏的比例为3:1,抗锈病与易感锈病的比例为3:1,D正确;故选D。‎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相关考点。‎ ‎ ‎ ‎18.关于如下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图1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基因型Aa的子代占所有子代1/2的原因之一 D.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16‎ ‎【答案】C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A错误;③⑥过程表示受精作用,B错误;图1中③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基因型Aa的子代占所有子代1/2的原因之一,C正确;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3,D错误;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以及受精作用。‎ ‎ ‎ ‎19.如果已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规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答案】B ‎【解析】子代中YY:Yy=4:4=1:1,则亲本应该是YY和Yy;子代中RR:Rr:rr=2:4:2=1:2:1,亲本Rr,综合分析,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B正确。‎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 ‎20.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Ⅰ~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 ‎【答案】B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AH段为减数分裂,HI为受精作用,IM段为有丝分裂。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A正确;CD段着丝点未分裂,染色体与核DNA之比为1:2,B错误;IM段可以看做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C正确;“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是由于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多样性和受精的随机性使配子的遗传组成多种多样,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D正确;故选B。‎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 ‎ ‎21.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 ‎【答案】D ‎ ‎ ‎22.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②属于有丝分裂图像,①和③属于减数分裂图像 B.图②所代表生物的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通常情况下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变异,有4种染色体组成 C.图③是某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 D.图④可代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且①②位于图④的BC段 ‎【答案】B ‎【解析】图中②含有同源染色体且不发生联会现象,属于有丝分裂图像,①和③不含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分裂图像,A正确;图②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2种染色体组成的配子,即AB和ab或Ab和aB,B错误;若图③是某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该细胞含有3条非同源染色体,故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C正确;图④可代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CD段代表着丝点分裂,则①②着丝点均未分裂,位于图④的BC段,D正确;故选B。‎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分裂图及曲线的相关考点。‎ ‎ ‎ ‎23.某生物的基因组成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A.4种和1种 B.4种和2种 C.4种和4种 D.8种和2种 ‎【答案】A ‎【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2=4种,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只有1种,故选A。‎ ‎【备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相关考点。‎ ‎ ‎ ‎24.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根据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 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用药物阻断DNA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的生成 ‎【答案】B ‎【解析】甲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说明甲组细胞为生殖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乙组细胞数目最多,可能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其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乙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可能是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N,说明丙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不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用药物阻断DNA复制,可使减数分裂不能进行,会使甲组细胞的生成减少。‎ ‎ ‎ ‎25.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D、d之间自由组合 D.可以用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研究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C ‎【解析】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是雄果蝇,因此该蝇能形成2×2×2×2=8种配子,A错误;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所以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雄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在雌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B错误;A、a与D、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D、d之间自由组合,C正确;A、a与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考点。‎ ‎ ‎ ‎26.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图中的A、a、B、b、C分别表示染色体。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丙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B.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产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C.乙细胞继续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丙细胞的细胞质均裂,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二极体,A错误;a和B是一对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乙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C正确;甲细胞产生丙细胞的过程中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 ‎ ‎27.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生育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A.1 B.1/2 C.1/4 D.1/8‎ ‎【答案】C ‎【解析】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该丈夫的基因型为XBY,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概率都是1/2,因此他们生育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1/2×1/2=1/4;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相关考点。‎ ‎ ‎ ‎28.如图为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若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Y染色体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C ‎【解析】由亲代1号、2号个体正常,其子代4号个体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 ‎ ‎29.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所使用的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直接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实验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很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答案】B ‎【解析】35S标记的噬菌体要通过接种在含有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获得,A错误;实验选用的噬菌体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可以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B正确;实验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C错误;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结果是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而上清液中放射性低,D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相关考点。‎ ‎ ‎ ‎30.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为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D.实验一和三 ‎【答案】B ‎【解析】实验二中加入的DNA酶能分解S型细菌的DNA活性片段,使基因无法转移进入R型细菌中,所以菌落只有一种,即R型菌落。‎ ‎ ‎ ‎31.岩羊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有角和无角,雄性个体有有角和无角,雌性个体只有无角,下列杂交组合可以从子代表现型推断性别的是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答案】B ‎【解析】由于雌性个体只有无角性状,因此所选的杂交组合必须保证雄羊为有角,即亲本中至少有一个亲本为AA,故B正确。‎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中从性遗传相关考点。‎ ‎ ‎ ‎3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 ‎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与红色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A.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 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答案】A ‎【解析】控制牵牛花花色的基因用A、a表示。由题意可知,红色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或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白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或AA。假如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F2粉红色牵牛花与红色牵牛花中,粉红色(Aa)牵牛花占2/3,红色(AA)牵牛花占1/3,二者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求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红色∶粉红色∶白色=4∶4∶1,A项正确。‎ ‎【备注】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 ‎ ‎ ‎33.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中的黄色个体和黑色个体一定均为纯合体 B.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C.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F2中灰色:黄色:黑色:米色=9:3:3:1可知,灰色为双显性状,米色双隐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故F1灰色为双杂合子,亲本中的黄色个体和黑色个体均为纯合体,A正确;F1灰色为双杂合子,F2灰色中有纯合子和杂合子,B错误;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错误;F2中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2=1/3,D错误;故选A。‎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 ‎ ‎34.假如某一年生植物的高度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常染色体上,每对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一株35cm植株甲aabbccdd与一株75cm植株乙AABBCCDD杂交得到F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如果F1自交,子二代中株高70cm有1/32‎ ‎②如果F1自交,子二代中比例占据最高的植株高度是55cm ‎③如果F1测交,测交后代中株高最高的是55cm ‎④如果F1与基因型为AaBBccDd植株杂交,后代植株高度范围在45cm~75cm之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分析:植株甲aabbccdd高35cm,植株乙AABBCCDD高75cm,所以1个显性基因增加(75-35)/8=5cm,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得到F1即AaBbCcDd,则F1株高为35+4×5=55cm,据此可得到:F1自交,子二代株高70cm,可知有7个显性基因,概率是4×1/4×1/4×1/4×2/4=1/32,①正确;F1自交,子二代中比例占据最高的是AaBbCcDd,植株高度是35+4×5=55cm,②正确;F1测交,测交后代中株高的基因型AaBbCcDd株高最高为55cm,③正确;AaBbCcDd×AaBBccDd,最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最多有7个显性基因,高度在40cm-70cm之间,④错误。选C。‎ ‎【备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 ‎ ‎35.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能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图是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测交后代结果A和c在一条染色体上, a和C在一条染色体上,故选C。‎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 ‎36.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果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果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A.Ⅰ片段;Ⅰ片段 B.Ⅱ-1片段;Ⅰ片段 C.Ⅱ-1片段或Ⅰ片段;Ⅰ片段 D.Ⅱ-1片段;Ⅱ-1片段 ‎【答案】C ‎【解析】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如果基因位于Ⅱ-1片段,那么隐性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显性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则后代雌果蝇均为显性、雄果蝇均为隐性,符合①;如果基因位于Ⅰ片段,那么隐性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显性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或XAYA,则后代对应的表现型依次为雌果蝇均为显性、雄果蝇均为隐性,雌果蝇均为隐性、雄果蝇均为显性,雌雄果蝇全为显性,符合①②。‎ ‎ ‎ ‎37.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如果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结果 ‎①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②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③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④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有一对基因型为XBXb、XbY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这对夫妇中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且没有基因突变发生,说明B基因肯定来自于母亲,b基因可能来自于母亲也可能来自于父亲。若来自于母亲,则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BXb没有分开,③错误、④正确;若来自于父亲,则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XbY没有分开,①错误、②正确,D正确。‎ ‎ ‎ ‎38.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上 B.4,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上 C.2,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 D.2,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C项正确: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则该夫妇双方均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是2个分布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ABD项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白化病遗传特点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 ‎ ‎39.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表现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之比为3∶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较高。根据题意可推断出,亲代中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CCZBZB,其子代有两种基因型:CcZBZb(雄性)、CcZBW(雌性),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后,后代中公鸡的基因型及比例是3/4C_ZBZ_(芦花)、1/4ccZBZ_(白羽),母鸡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8C_ZBW(芦花)、3/8C_ZbW(非芦花)、1/8ccZBW(白羽)和1/8ccZbW(白羽),据此可推知题中各项比例都正确。‎ ‎ ‎ ‎40.下列有关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用32P标记的DNA,但检测不到用35S标记的蛋白质 C.两实验的结论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与DNA酶混合后,再加入含RNA型菌的培养皿,仍能引起转化 ‎【答案】B ‎【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A错误;35S标记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而是留在外面,故检测不到,B正确;两实验的结论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与DNA酶混合后, DNA酶催化DNA水解而无法引起转化,D错误;故选B。‎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方法与结论相关考点。‎ ‎ ‎ 二、综合题:共4题 ‎4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 ‎(2)图甲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________;若①一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 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__________;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__________的功能。‎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1表示__________,W2表示__________;‎ 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分解者 ‎(2)光合作用       ①<②+④+⑤‎ ‎(3)基本不变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或答“生产者的同化量”)       (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解析】(1)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2)甲图中①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成有机物,“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大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数学表达式为:①<②+④+⑤;(3)乙图中D的食物来源较多。若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基本不变,B与D之间根据化学信息调节捕食关系,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4) 图丙中Ι为第一营养级,W1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W2表示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关考点。‎ ‎ ‎ ‎42.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决定茶树叶片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F1将出现4种表现型。‎ ‎(2)现以浓绿叶茶树与黄叶茶树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则F1只有2种表现型,具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在一片黄绿叶茶树与浓绿叶茶树种群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 ‎(4)茶树的叶片形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圆形(RR)、椭圆形(Rr)和长形 (rr)三类。茶树的叶形、叶色等性状会影响茶叶的制作与品质。能否利用茶树甲(圆形、浓绿叶)、乙(长形、黄叶)两个杂合体为亲本,培育出椭圆形、淡绿叶的茶树?请用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答案】(1)4       GgYy ‎(2)GGyy与ggYy或Ggyy与ggYY(写出一种即给分)       黄绿叶:浓绿叶=1:1或黄绿叶:黄叶=1:1‎ ‎(3)GgYy和Ggyy        Ggyy ‎(4)能      遗传图解如下【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可以不写】‎ ‎【解析】(1)题干可知,茶树叶片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有2×2=4种,基因型为GgYy的植株自交,F1出现4种表现型;(2)浓绿叶茶树(基因型为G_yy)与黄叶茶树(基因型为ggY_)为亲本进行杂交,若亲本的基因型为GGyy与ggYy,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绿叶:浓绿叶=1:1,若亲本的基因型为Ggyy与ggYY,则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绿叶:黄叶=1:1;(3)黄绿叶茶树(基因型为G_Y_)与浓绿叶茶树(基因型为G_yy)种群中,基因型为GgYy和Ggyy的植株自交均可产生淡绿叶(基因型为ggyy)的子代,理论上选择基因型为Ggyy的植株自交获得淡绿叶子代的比例更高,为1/4;(4)能,遗传图解为:‎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 ‎ ‎43.下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数目变化;b阶段为______分裂过程;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受精作用过程。‎ ‎(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段;A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__段。(用大写字母表示)‎ ‎【答案】(1)染色体 减数 (2)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3)GH OP ‎【解析】(1)AE段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FK段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 LM段为受精作用, MQ 段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 ‎(2)图乙中A、B、C、D细胞分裂所处时期分别是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D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其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3)GH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OP段是有丝分裂后期。‎ ‎【备注】本题涉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与DNA数目变化,以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与判断,同时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能力。‎ ‎ ‎ ‎44.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性基因。‎ ‎(2)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Ⅲ-2基因型为_________。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答案】(1)常       显 ‎(2)1/2  (3)X        AaXbY       1/4‎ ‎【解析】(1)据图中Ⅱ-5和Ⅱ-6及女儿Ⅲ-3(父母患病,女儿有正常的)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Ⅱ-5的基因型为Aa,Ⅱ-5与另一正常人(基因型为aa)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3)图中Ⅱ-1和Ⅱ-2及Ⅲ-2,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Ⅲ-2基因型为AaXbY,Ⅲ-1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概率均为1/2,Ⅲ-5基因型为aaXBY,二者所生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1/2=1/4。‎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考点。‎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