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6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将相和【部编版PPT】
6 将相和 看 图 猜 历 史 称 名 事 故 三顾茅庐 指鹿为马 卧薪尝胆 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历史故事真不少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故事吧! 本 课 根据司马迁的 《 史记 · 廉 颇蔺相如列传 》 改编。 《 史记 》 既是 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 著作,被 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课前须知 司马迁 ( 约前 145 或前 135—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不朽巨著 《 史记 》 。 《 史记 》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 巨大。 人物介绍 战国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 个,即 秦、楚、齐、赵、燕、魏、韩 ,时称“战国七雄”,秦国 是最强的一个。课文 中提到的 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 齐国。处于 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 有关系着国家存亡的 重大意义 。 时代背景 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你从 “ 和 ” 字可以推想出什么 ? 这 是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是我国历史上光彩不灭的佳话。 璧 臣 蔺 bì chén lìn 强 诺 qiǎnɡ 划 廉 nuò huà lián 罪 zuì 抵 御 dǐ 辞 辱 yù cí rǔ 擅 卿 shàn 削 袍 qīnɡ xiāo páo 将 (将领) (将来) 例:他勤学苦练,希望 将 ( )来像父亲一样成为出色的 将 ( )领。 (将会) (将帅) j iànɡ j iānɡ jiānɡ jiànɡ 强 (强大) (倔强) 例:他是一个倔 强 ( )的孩子,即使你用再 强 ( )大的力量,也别想勉 强 ( )他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坚强) q iánɡ j iànɡ j iànɡ q iánɡ q iǎnɡ (勉强) (强迫) q iǎnɡ 划 (计划) (划船) 例:我们计 划 ( )这个星期天去公园 划 ( )船。 (划算) (策划) huà huá huà huá 召 臣 议 宫 献 诺 zhào chén yì ɡōnɡ xiàn nuò 典 抄 罪 怯 拒 荆 diǎn chāo zuì qiè jù jīnɡ 无价之宝 召集 大臣 商议 解决 称赞 商量 允诺 典礼 得罪 胆怯 示弱 拒绝 职位 同心协力 词语表 近义词 商议 — 商讨 奉献 — 贡献 允诺 — 承诺 隆重 — 盛大 胆怯 — 胆小 抵御 — 抵抗 无价之宝 — 奇珍异宝 同心协力 — 齐心协力 反义词 进攻 — 防御 胆怯 — 勇敢 削弱 — 增强 无价之宝 — 一文不值 理直气壮 — 理屈词穷 同心协力 — 各行其是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 会见 负荆请罪 战国时,秦国很强大, 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 为全文定下基调。 有 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 写了一 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无价之宝和氏璧,是赵国和秦国都想得到的宝物,引出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 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赵王 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 不过是想 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 赵王为什么着急? “骗到手”是秦国的真实目的。 束 手 无 策 正在 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人,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 赵王 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 蔺相如出场 “勇敢机智”是别人对蔺相如的评价。 蔺相如 想了一会儿,说: “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请过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 蔺相如想出了什么办法? 分析透彻、思虑 周全 做好 最坏的打算 理亏 蔺相如 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 蔺相如出使秦国,面见秦王 说明和氏璧十分珍贵,秦王非常喜欢。 “捧”“称赞”说明了什么? 闭口不言及十五座城的事,秦王有意回避,不守信用,想毁约。 蔺相如 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说 : “这 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蔺相如看这情形,心里会想什么? 识破秦王的诡计 聪明机智,反应快 秦王不可能拿城换璧 ,我 得赶紧想办法把和氏璧要回手中,送回国去。 随机应变 秦王 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怒发冲冠,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 脑袋就和璧一起 撞碎在这柱子上! ” 机智无畏 璧回手中 此部分语言和动作描写,体现了蔺相如怎样的人格特征? 愤怒得头发直竖,形容极端愤怒。 说 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 蔺相如要求举行授璧典礼 秦王真的会拿城换璧吗? 假意答应 蔺相如反复思量,觉得秦王还是不会信守承诺的, 一回到客舍,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 带璧回国,完璧归赵 到 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说:“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 赵国了 。如果您有诚意, 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 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 了 我,但请好好考虑 我 的话。”秦王 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 蔺相如用自己的机智化解了一场灾难。 假仁假义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 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 结果 完璧归赵 故事的起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 被封为上大夫。 蔺相如 为什么要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 A. 璧 确实有毛病,蔺相如很诚实 。 B. 璧在 秦王手里,硬夺,不但失礼,而且秦王左右的侍卫也会阻拦。 C. 直接 揭穿秦王,秦王不但不会归还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理、小气。 D. 知道 秦王确实喜欢璧,利用其欲弄清楚毛病何在的心理,要回和氏璧 。 B C D √ √ √ × 蔺相如为什么要求举行授璧 典礼? 蔺相如主要想 赢取时间,好赶紧把 璧 送回国。同时可以让更多人看到秦王 以城换 璧的承诺会不会兑现,到了典礼那天,是 真是 假,人们一见便知。由此可见蔺相如做事非常 周全,一点儿空子都不留给秦王 。 秦王 将蔺相如客客气气地送回赵国的原因 是( )。 A. 和氏璧 已经送回赵国 B. 秦王 怕天下的人都认为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C. 秦王 害怕 蔺相如 A B √ √ × 过 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 会 面 。 赵 王胆怯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 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廉 颇带着军队送他们 到 边境 上 ,作好了抵御 秦军的 准备 。 说明蔺相如的建议在群臣中有很高的分量。 “才”说明了什么? 防御 胆小,没有勇气。 赵王 到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 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什么事? 蔺相如看在眼里,觉得这是一种 _________ 。 侮辱 不好拒绝 蔺相如 看 秦王存心侮辱 赵王 ,便向前走了几步,说 ∶ “ 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 秦王很生气,拒绝 了。蔺相如 再次上前要求 ,秦王还是拒绝 。 秦王拒绝为赵王击缶 蔺相如 说∶ “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如果您 不答应,我就跟 您同归于尽 !” 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 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 秦王被逼为赵王击缶 视死如归 秦王拒绝击缶 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秦王被迫击缶 蔺相如以性命相逼 不畏强暴,大智大勇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 占到便宜 。秦王知道 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 赵王之所以能安全回国,廉颇 也是功不可没的 ,因为他在边境作好了准备,秦王 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写,一方面是照应上文,同时也 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气 作铺垫。 渑池之会上为什么要提到廉颇的情况? 结果 蔺相如 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 颇还高。 为 下文作铺垫 承上启下 渑池之会 赵王为秦王鼓瑟 秦王为赵王击缶 迫于威势,不好推辞 蔺相如以性命去争取 维护尊严 廉 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 我廉 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 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 让他 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了,就 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 蔺相如的反应如何? 有一天 ,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 颇过来 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 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 蔺相如真的怕见廉颇吗? 比喻 蔺相如说:“诸位 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 厉害?” 门客们 说 ∶ “ 当然是秦王 厉害 !” 蔺相如说∶ “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 吗?秦王之所以不敢 进攻我们赵国, 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 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 来攻打我们 。 我之所以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 啊!” 蔺相如是如何谈论他跟廉颇的关系的? 作对比 反问 假设 一针见血 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 蔺相如一番话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蔺相如 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 国家利益 ,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 上绑着荆条 ,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 来请罪 , 连忙出来 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画线 部分 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负荆请罪 表示 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负荆请罪 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错就改,勇于改过 廉 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品质 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 过,知错就改,后以国家利益为重。 勇敢机智、深明大义、顾全大 局,以国家利益为重。 知人善任,能听取意见。 第二 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 的发展, 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 的起因, 合起来就构成“将相和”这一个完整的故事。 本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 个故事 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秦王 贪图和氏璧,假意以十五座城换和氏璧,将和氏璧骗到秦国。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终于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 廉 颇不服气,想要蔺相如好看,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退避三舍,廉颇知道实情后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在 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要高 。 ①廉颇认错,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②蔺相如胸襟广阔、宽厚以待。 ③最主要的,源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情感,共同的认知: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同学们,本文 《 将 相 和 》 的故事有许多 经典的 成语,我们 一起 来找找吧! 无价之宝 完璧归赵 同心协力 理直气壮 绝口不提 …… 本文 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同时赞颂了他俩的爱国思想。 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闹不和,由矛盾到和好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俗话说:“人和百业旺,家和万事兴。”战国时候,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好,同心协力,使得小小的赵国让其他国家不敢轻视。“和为贵”的思想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所推崇的。现代社会,和和睦睦是社会和谐的追求。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以礼待人,以和为贵,就能将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品读感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