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在地面长期积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冷湿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该湖泊沼泽地有机土厚度 A. 甲大于乙 B. 甲乙可能相同 C. 甲小于乙 D. 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2. 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 A.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以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乙处厚度为2.5-3.0。有机土厚度甲处小于乙处,据此分析选C对。‎ ‎【2题详解】‎ 由材料“在地面长期积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冷湿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可知,形成有机土的因素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有机土面积大,A对。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均不具备冷湿的环境,不合要求,据此分析选A。‎ ‎【点睛】结合本题的材料及图片信息提取重点数据和关键语句,然后结合问题分析即可。‎ 下图中等值线为日最高温等值线(一天中最高气温相等的地方所连成的曲线),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某月相连的4日和5日的日最高温等值线,且该区域这两天都为阴天。‎ 读图,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3. 长江流域在该时段的盛行风向为(  )‎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4. 判断①地和②地的气温,并分析原因(  )‎ A. ①地气温低于‎23℃‎,原因是地处沿海 B. ①地气温高于‎23℃‎,原因是该地海拔低 C. ②地气温低于‎23℃‎,原因是地处高原 D. ②地气温高于‎23℃‎,原因是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日最高温在‎23℃‎等值线往南向较低纬地区移动,结合材料可知,这两日都为阴天,说明是冷锋过境的天气,锋面向南移动,即北部冷空气向南移动,长江流域位于东亚季风区内,冷锋盛行的时段可能为秋冬季节,则该时段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分析选D。‎ ‎【4题详解】‎ ‎①地外的闭合等值线为‎23℃‎,根据纬度越低,气温越高,此地南面的等值线应大于‎23℃‎,根据闭合等值线读取“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①地气温应低于‎23℃‎,因为此地是武夷山脉,海拔高,气温低;②地北面的等值线应小于‎23℃‎,②地气温应高于‎23℃‎,因为此处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的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使得该地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气温高。据此分析结合选项选D。‎ ‎【点睛】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 A ‎、剖面线法。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B、口诀法。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对盆地;若为等温线,小值对山地,大值对盆地)。‎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5. 下列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匹配正确的是(  )‎ ‎①甲-青稞、春小麦 ②乙-棉花、水稻 ③丙-小麦、柑橘 ④丁-冬小麦、甜菜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6. 下列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地附近湖泊为咸水湖 B. 丁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C.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经过丙地 D. 甲地附近有羊八井核电站 ‎【答案】5. C 6. C ‎【解析】‎ ‎【分析】‎ 考查不同区域之间的特征比较。‎ ‎【5题详解】‎ 甲图是青藏高原热量条件较差,适宜种植青稞、春小麦,①正确。乙图为太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棉基地和水稻产区,②正确;丙图为河西走廊,属于暖温带,柑橘为亚热带水果,③错误。丁为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不能种植冬小麦,④错误。故C正确。‎ ‎【6题详解】‎ 乙图为太湖平原,东部季风区,湖泊为淡水湖、外流湖。丁地区为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热量。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土壤。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经过河西走廊地区,青藏高原甲地附近有羊八井地热发电站,而不是核电站,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生长期等因素热量,对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影响尤其重要,水源对于干旱地区的影响极其重要。‎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推冰”奇观是博斯腾湖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观,每到冰雪消融,湖面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大量冰块受到风的影响涌向岸边形成场面壮观的景观,其中以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最为壮观。‎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 博斯腾湖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当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出现壮观的“推冰”奇观时,湖区的风向主要是(  )‎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 ‎9. 博斯腾湖成为内陆淡水湖的原因(  )‎ 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B. 纬度高,蒸发量小 C. 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D. 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答案】7. A 8. B 9. C ‎【解析】‎ ‎【分析】‎ 考查河流补给和水循环相关知识。‎ ‎【7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推冰是冰雪消融季节,湖面上的冰面破裂,隆起的大量冰块受到风的影响涌向岸边形成场面壮观的景观。冰雪消融说明温度升高,气候回暖,湖面上的冰面破裂说明当时是冬季结的冰,博斯腾湖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容易导致冰雪消融。因此选A正确。‎ ‎【8题详解】‎ 结冰是从表层向下进行的,湖面表层刚结的冰凌会被风吹向下风向,在下风向的湖岸堆积当湖泊的西岸和南岸地区出现壮观的“推冰”奇观时,是湖冰被风推到西岸和南岸,即吹东北风。选B正确。‎ ‎【9题详解】‎ 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以天山上的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天山积雪较厚,每年会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流入湖中,更新湖泊水体又是一条河流的源头,即有河流流出带走盐分,因此虽位于内陆地区,但是成为淡水湖。选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容易成为咸水湖, 气温高,蒸发量大,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缘,处于背风坡,降水少,因此AB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属于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河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冰雪消融是春季。‎ 读我国A、B两地某工业产品的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单位:元),完成下列小题。‎ ‎10. 该类产业转移的方向及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 )‎ A. 由A地向B地 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 由B地向A地 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C. 由A地向B地 接近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D. 由B地向A地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 ‎11. 下列关于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使得A地的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加大 B. 不利于A地的产业结构调整 C. 促进了B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D. 短期内可能导致B地大量工人失业 ‎【答案】10. C 11.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析和产业转移的影响。‎ ‎【10题详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该产品的各项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最大,故这类工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目前,该类工业由由A地向B地转移,主要是为了利用内地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C正确。‎ ‎【11题详解】‎ 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迁入地的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企业迁出带走了一部分的岗位,减少了工作机会;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压力较小,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表格信息分析影响该地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有利、不利影响依次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2. 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  )‎ ‎①煤炭储量丰富 ‎ ‎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  ‎ ‎③水资源充足 ‎ ‎④邻近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  ‎ ‎⑤水陆交通便利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13. 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 A. 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B.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C. 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D. 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该地区位于晋陕蒙交界处,故该地区主要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不足,③错;⑤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故陆上运输不便,且河流少,河流流量较小,故水运不便,⑤错。据此分析选C。‎ ‎【13题详解】‎ 大量开采并出口原煤,经济效益低,且环境污染严重,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利用,大量开采并出口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据此分析选A。‎ 下表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和甜菜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省(区)‎ 农作物 ‎①‎ ‎②‎ ‎③‎ ‎④‎ 河北 ‎2420‎ ‎623‎ ‎18‎ ‎92‎ 黑龙江 ‎295‎ ‎0‎ ‎111‎ ‎1925‎ 新疆 ‎728‎ ‎1269‎ ‎95‎ ‎65‎ 江西 ‎12‎ ‎66‎ ‎0‎ ‎3227‎ ‎14. 表中②代表的农作物是(  )‎ A. 棉花 B. 甜菜 C. 水稻 D. 小麦 ‎15. 江西省无农作物③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市场 D. 交通 ‎16. 与河北省比较,黑龙江省农作物④分布面积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平原面积广大 B. 土壤深厚肥沃 C. 机械化水平高 D. 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14. A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读表可知,河北是华北平原小麦主产区,①代表作物为小麦;新疆是我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②代表棉花;④产量最高的地方是江西,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④代表水稻;③作物在北方种植较多,但面积不大,③代表甜菜。据此分析结合选项选A。‎ ‎【15题详解】‎ 结合图表可知,农作物③在黑龙江分布最多,而在江西省没有种植,故可判断③为甜菜。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凉的中温带,江西省属于亚热带,所以农作物③在江西无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据此分析选B。‎ ‎【16题详解】‎ 农作物④在江西和黑龙江分布面积大,故可判断④为水稻。与河北省相比,黑龙江河流众多且夏季高温多雨,可为水稻种植提供大量灌溉水源;而河北省地表径流少,缺水严重,所以种植面积较黑龙江小。据此分析本题选D。‎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 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谷内年均温约‎21℃‎,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主要由黏土、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直立性强。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使陷穴间地变窄,其残存的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右图示意冲沟上游横剖面。‎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流水沉积 D. 断裂下陷 ‎18. 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震频发,土桥中部易断裂 B. 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 C. 雨季冲沟流水冲刷土桥顶部 D. 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 ‎19. 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候干燥,风化作用强烈 B. 年均温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C. 降水稀少,水土流失很轻 D. 泥沙沉积层厚,土桥规模较大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元谋干热河谷地处金沙江南岸攀西大裂谷中,形成元谋干热河谷的主要自然作用是断裂下陷,D对。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沉积作用不是裂谷形成的主要原因,A、B、C错。‎ ‎【18题详解】‎ 土桥是元谋干热河谷内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之一,土层的直立性强。土桥的洞高普遍大于洞宽,其主要原因是土桥土层节理发育,易崩塌,B对。是流水侵蚀形成 ,地震不是主要因素,A错。元谋土桥一般发育于冲沟沟底,是由于沟底地下通道扩展导致局部塌陷,或陷穴扩展,保留原始沟底地面的部分形成了天然桥的形态,C错。冲沟内流水的下蚀作用强烈不是土桥的主要成因,D错。‎ ‎【19题详解】‎ 元谋干热河谷气候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使气候干燥,风化作用强烈,A 正确。年均温高,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正确。降水量600多mm,降水稀少说法不对,且土层易被侵蚀,水土流失严重,C错误,符合题意。泥沙沉积层厚,土桥规模较大,D正确。故选C。‎ 某地区降水量介于350‎-450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降水年变率大,多暴雨,年积温2000‎-3200℃‎。该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推广以草产业为主农业模式(如下图),使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 分析完成下列小题。‎ ‎20.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 宁夏平原 B. 东北平原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 ‎21. 种植牧草为枢纽的农业模式,主要的环境效益是( ) ‎ ‎①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 ‎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减轻土地盐碱化、沙漠化 ‎ ‎④防治洪涝灾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20. D 21.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防止措施。‎ ‎【20题详解】‎ 结合题干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草原为主,且注重水土保持,故应为黄土高原,故D项正确。‎ ‎【21题详解】‎ 种植牧草可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提高土壤肥力,故①正确;增加经济收入,不属于环境效益,故②错误;黄土高原土壤盐碱化、荒漠化问题不突出,故③错误;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④正确。结合选项可知,D项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2. 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B. 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C. 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D.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23. 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 A. 光照更强 B. 土壤水分更好 C. 坡度更缓 D. 植被覆盖率更高 ‎【答案】22. A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该地位于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A对。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B错。断层发育,是内力作用形成,不是流水侵蚀作用,C错。黄土高原位于半湿润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错。‎ ‎【23题详解】‎ 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位于河谷南侧,是阴坡,蒸发较弱,土壤的水分更好,B对。阴坡光照较差,A错。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坡度差异,C错。植被覆盖率更高,不利于农作物生长,D错。‎ 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 B. 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C. 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D. 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25. 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 A. 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B.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C. 河流众多,含沙量小 D. 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26.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 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B.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C.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D. 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答案】24. A 25. C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一般规律判断三区中农牧区人口最多,图示农牧区人均耕地面积也最多,所以农牧区耕地总面积最多。通常来说草甸草原区比荒漠草原区人口多,草甸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人均耕地面积差异不大,所以耕地总面积要大于荒漠草原区,A正确。根据“农牧区”判断该地处于农牧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错弱,若人类活动干扰过多,生态环境被破坏,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BD错误。该地中的荒漠草原区水分条件最差,生态最脆弱,C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该地位于农牧过渡地带,西部气候较干旱,内陆地区海洋水汽较少到达,大陆性偏强,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A正确。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能丰富;距离冬季风风源近,且地形平坦,摩擦力小,风能资源丰富,B正确。该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欠发育;流经荒漠区,含沙量大,C错误。地处农牧过渡地带,自然地理环境呈现草原-荒漠景观变化,所以该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D正确,故选C。‎ ‎【26题详解】‎ 此地处于农牧过渡地带,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产生有机物,A正确。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人为大面积扩大耕地面积,B错误;要注重农牧业和生态协调发展,如适当退耕还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等,D正确。同时,还可以利用当地太阳能、风能,加大技术投入,加快农牧业产业化,C正确,故选B。‎ ‎【点睛】农业生产区域图的读图流程 ‎(1)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对象、生长特点、经纬度及相关地理事物确定图示区域的地理位置。‎ ‎(2)分析区域特征和农业生产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入手,探究其农业生产方面的优缺点。‎ ‎(3)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确定具体措施。‎ 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该山峰可能属于 A. 秦岭山脉 B. 太行山脉 C. 武夷山脉 D. 祁连山脉 ‎28. 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大致在 A. 1 ‎000米以上 B. 1 ‎000米以下 C. 1 ‎400米以上 D. 1 ‎400米以下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地带一月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上,山脉应该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是武夷山脉。故选C。‎ ‎【28题详解】‎ 找到北坡一月降水量与七月降水量曲线的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山峰剖面线相交的位置就是一、七月降水量相等的地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表示海拔的纵坐标的交点就该点的海拔。海拔约‎1000米,在该海拔高度以北(也就‎1000米以下)一月降水大于七月降水(一月降水量曲线在七月降水量曲线上面)。故选C。‎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9. 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 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 C. 等高距为‎100m D. 图中湖泊可能是火山口 ‎30. M湖湖水开始外泄时,其湖面高程介于(  )‎ A. 1150~‎1200m B. 1200~‎‎1250m C. 1250~‎1300m D. 1300~‎‎1350m ‎31. 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可仰看百米飞瀑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9. D 30. C 31. D ‎【解析】‎ ‎【29题详解】‎ 图示区域没有经纬度位置和典型事物,无法判断所在地区;图示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图中‎1200米等高线和‎1300米等高线之间还有一等高线,说明等高距为‎50米;图中湖泊可能是火山口,D正确。‎ ‎【30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峡谷海拔高为1250~‎1300米,M湖湖面高程超过峡谷可从峡谷中流出,C正确。‎ ‎【31题详解】‎ 瀑布出现在陡崖处,图中③④处等高线重合,有陡崖分布,由题“可仰视看百米飞瀑”可知应位于瀑布下游,④能看到,D正确。‎ ‎【点睛】‎ 比例尺的大小:①地图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②图上‎1cm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1cm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大;③在数张图幅相同的地图上,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我国手工纸制作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宣纸(安徽泾县)、桑皮纸(安徽岳西和潜山、新疆和田)、狼毒纸(藏南、川西德格)、东巴纸(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构皮纸(贵州贞丰、丹寨)、竹纸(四川夹江、福建连城和长汀)等,在不同时期都曾经鼎盛辉煌过。手工纸制作工艺大都先精选优质植物纤维,经剥离树皮、浸泡、蒸煮、舂捣等制成纸浆,最后晾晒或烘烤成型。如今我国每年生产的纸99%以上为机制纸。‎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2. 我国主要手工纸产地共同的优势区位是(  )‎ A. 造纸的原料充足 B. 水热条件好 C. 交通便利 D. 科技水平高 ‎33. 各地手工纸创作鼎盛期(  )‎ A. 是地球上气候的冷湿时期 B. 制作地沿岸河流重金属污染严重 C. 手工纸市场需求量大 D. 劳动力素质高 ‎34. 下列有利于促进我国手工纸创作工艺传承的措施是(  )‎ A. 普及手工造纸技术 B. 以特殊市场为导向 C. 培植优质纤维植物 D. 压缩机制纸产量 ‎【答案】32. A 33. C 34. B ‎【解析】‎ ‎【32题详解】‎ 手工纸制作首先需要精选优质植物纤维,对原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当地植物纤维充足,原料来源丰富,以便就地取材;新疆和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高山阻隔,路途艰险,对外交通联系不便;手工纸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材料体现不出科技水平来,故A项正确。‎ ‎【33题详解】‎ 造纸是在人类文明历史时期,与地球演变史上的暖湿期无关;当时造纸为手工制作,不存在重金属污染;历史上手工纸生产的鼎盛与市场需求有关;手工纸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材料体现不出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特别高这一点,C项正确。‎ ‎【34题详解】‎ 手工纸传承不宜面向机制纸市场,手工纸制作属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可以面向特殊的收藏等市场,也不会影响机制纸的产量;如今各地优质纤维植物更为丰富,无须培植,且手工纸市场远不及机制纸市场广阔,因此特殊的手工纸制作工艺不需要大力普及,故B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35. 该铁路干线可能穿过的城市(  )‎ A. 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B. 北京—太原—西宁—拉萨 C. 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 D.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36. 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①地春季的融雪泥石流 B. ②地夏秋季节的风暴潮 C. ③地夏秋季的洪涝灾害 D. ④地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答案】35. D 36. C ‎【解析】‎ ‎【35题详解】‎ 沿线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该线路应在东部季风区,沿途的冬季气温逐渐增高,说明该线路为南北走向,并且由北方穿越到南方,故选D。‎ ‎【36题详解】‎ 读图可知,根据图示距离判断,①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不存在春季季节性融雪,A错。根据铁路走向判断,②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暴潮为台风带来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B错。③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秋季降水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C对。④地位于南岭以南地区,冬春季节不会发生沙尘暴,D错。故选C。‎ 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7. 南岭山地 A. 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B.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C. 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D. 呈东北—西南走向 ‎38. 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 通风 B. 避灾 C. 采光 D. 美观 ‎39. 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7. C 38. B 39. C ‎【解析】‎ ‎【37题详解】‎ 考查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地理意义。南岭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呈东西走向,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38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可知,“该地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故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避灾,B项正确。‎ ‎【39题详解】‎ 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故C项正确。‎ ‎【点睛】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地理意义 在中国成千上万的山脉中, 有许多山脉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秦岭——淮河,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是中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是中国一月均温 ‎0℃‎等温线经过地区,是中国积温 ‎4500℃‎经过地区,是中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中国南方水田农业与北方旱地农业界线;中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界线,江汉谷地与渭河平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界线。‎ ‎3.昆仑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西藏藏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界线。‎ ‎4.祁连山,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与河西走廊界线,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界线,青海省与甘肃省界线。‎ ‎5 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界线,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 南疆与北疆界线。‎ ‎6.阴山(长城) 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界线,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界线,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民族界线。‎ ‎7.贺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 地区界线,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8 巴颜喀拉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界线。‎ ‎9 横断山,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寒气候区界线,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西藏自治区与云南、四川界线 ‎10.太行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山西省与河北省界线。‎ ‎11.巫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重庆与湖北省界线。‎ ‎12.雪峰山,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界线。‎ ‎13.武夷山,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福建省与江西省界线。‎ ‎14.南岭,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界线,热带季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界线,积温 ‎7500℃‎经过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界线 。‎ 下图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0. 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 A. 12月 B. 10月 C. 6月 D. 5月 ‎41. 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 A. 养殖 B. 防凌 C. 旅游 D. 发电 ‎42. 该水库夏季入库泥沙最多,主要是因为其上游地区 A. 植被破坏 B. 积雪消融 C. 土质疏松 D. 来水量大 ‎【答案】40. C 41. B 42. D ‎【解析】‎ ‎【40题详解】‎ 当水库的流入水量大于流出水量时,水库的蓄水水位就持续上升,7月份后蓄水变化量大于0,蓄水量开始增加,所以该水库蓄水量最少的月份是6月。‎ ‎【41题详解】‎ 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11月下旬气温下降到零度左右,黄河下游河段开始结冰,所以水库每年11月下旬开闸放水主要是为了防凌。‎ ‎42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该水库夏季入库泥沙最多,是因为夏季降水量大,其上游地区来水量大,带来大量的泥沙。‎ 下图为“某公司推出的旅游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3. 图示旅游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  )‎ A. 包括苏、皖、浙、闽四省 B.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 属于我国的长江流域 D. 较少受到台风的影响 ‎44. 图示旅游线路(  )‎ A. 交通便利,以航空运输为主 B. 适合老年人夏季两日休闲游 C. 景观类型丰富,地域组合好 D. 距离客源地远,旅游人数少 ‎【答案】43. A 44. C ‎【解析】‎ ‎【43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旅游景点分布可知,武夷山位于江西省,黄山位于安徽省,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故图示旅游景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包括苏、皖、浙、闽四省,A项正确;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故B项错误;武夷山是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分水岭,故C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影响,故D项错误。‎ ‎【44题详解】‎ 图示旅游线路适宜选择公路和铁路运输,故A项错误;夏季正值气温较高的季节,容易中暑,适合春季或者秋季游玩,故B项错误;图示旅游资源有园林景观、自然景观等,景观类型丰富,地域组合好,故C项正确;距离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较近,旅游人数较多,故D项错误。‎ ‎45.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是因为(  )‎ ‎①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  ‎ ‎②在特定气象条件下观赏的感受 ‎ ‎③泰山周围是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  ‎ ‎④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以情观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有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因为泰山周围是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③对。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以情观景,④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与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无关,与气象条件无关,①、②错,D对,A、B、C错。据此分析选D。‎ ‎【点睛】旅游景观的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2.把握观赏时机 ‎3.抓住景观特点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5.以情观景 ‎6.景观观赏的其他要求 ‎46.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其开发价值都高 B. 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会越大 C.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条件 D. 景区空间内应尽可能多容纳游客以增加旅游收入 ‎【答案】B ‎【解析】‎ ‎【详解】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如果位于地理位置十分偏僻的地区,开发价值就不高。A项错误。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越可以实现长时间、远距离、高消费的旅游,旅游的经济距离也越长,B项正确。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位置因素十分重要;交通通达度越高,对旅游者吸引力越大;交通不便之处,游客数量较少,故C项错误。环境承载量可以从容人量去度量。容人量指在满足游人游览的心理要求的基础上,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游人数。“尽可能容纳”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据此分析选B。‎ ‎【点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A、旅游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只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颈的吸引力;(2)旋游资源的集群状况;(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B、地理位置与交通。C、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D、旅游地的接待能力。E、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7. 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⑤‎ ‎4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A. 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 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答案】47. A 48. B ‎【解析】‎ ‎【47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看,甲地为德国的鲁尔区,乙地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①对;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有铁路、运河分布,水路交通便捷③对;德国鲁尔区的铁矿石主要靠进口,②错误;德国的劳动力不廉价,数量也不多,⑤错误。因此①③④正确,答案选A。‎ ‎【48题详解】‎ 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故答案选B项。‎ 读我国两个区域简图回答下列小题:‎ ‎49. 根据地理坐标可确定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  )‎ A. 600千米 B. 1500千米 C. 1000千米 D. 1200千米 ‎50. 受气候影响,甲地所在区域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 洪水和泥石流 B. 台风和寒潮 C. 霜冻和滑坡 D. 春旱和沙尘暴 ‎【答案】49. D 50. D ‎【解析】‎ ‎【49题详解】‎ 甲乙两地纬度相差10度,约为1110千米,斜边大于任一直角边,据此排除A、C选项,二者经度相差5度,结合两地的纬度可以算出二者的纬度距离。根据勾股定理或估算可以得出最接近的选项为D。‎ ‎【50题详解】‎ 根据提示信息,甲地位于黄土高原,处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的位置,夏季多暴雨,但由于纬度较高且收周边地形的阻挡,降水少,台风对本区影响较小;本区位于高原北部地带,受北部及西部风沙影响大,沙尘天气较多,滑坡、洪水天气较少。春季,由于雨带尚未到达本区,甲地容易产生春旱,据此分析选D。‎ 二、综合题 ‎5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简图。 ‎ 材料二:茶树是深根植物,好暖怕晒,喜湿怕涝,气温下降到‎0℃‎ 以下时易受冻害。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茶叶种植的最北界,这里纬度高,冬季长,茶树冬眠时间长,积蓄的营养物质多,出产的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优质的毛尖外形细、圆,大小匀整,都产自植被茂密的高大群山300至‎800米山腰茶园中。近年来,信阳毛尖的需求日渐增大,种茶效益逐步提高,不少低山地区也开始广泛种茶。‎ ‎(1)分析信阳高大群山的山腰处种植优质毛尖的有利自然条件。 ‎ ‎(2)说明茶农在低山区广泛种茶对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影响。‎ ‎【答案】(1)山腰多地形雨,湿度大;高山山腰多云雾,少阳光直晒;山区阻挡冷空气,少冻害;山地逆温,山腰处较温暖;山地排水良好;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丰富。(缺少分析,不得分)‎ ‎(2)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增加,短期内经济效益提高;低山地区茶叶生长条件较差,茶叶品质下降,价格降低;品牌形象受损,影响茶叶整体经济效益;低山地区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或造成茶叶生长环境退化)。‎ ‎【解析】‎ ‎【详解】(1)信阳高大群山的山腰处优质毛尖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要从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角度结合材料中信阳毛尖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从气候条件看,“好暖怕晒,喜湿怕涝,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易受冻害”。高大群山的山腰多地形雨,湿度大,高山的山腰位置往往多云雾,阳光直晒现象较少,气温低的季节,周边的山地、山区可以阻挡冷空气,减少冻害。从地形看,山地起伏大,排水良好。从土壤看,植被茂密,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丰富,肥力较高,有利于优质毛尖种植。‎ ‎(2‎ ‎)茶农在低山区广泛种茶对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角度分析。有利影响主要从经济效益分析,不利影响主要从生态效益及长远利益角度考虑。从眼前的经济利益看,种植规模扩大,产量增加,短期内经济效益提高。但是由于低山地区光照、排水、云雾等茶叶生长条件较差,茶叶品质下降,价格降低;茶品的下降会使茶叶的品牌形象受损,影响茶叶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低山地区广泛种植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生态问题。‎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2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4、水源条件: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是发展种植业的必须条件。如河西走廊、西北的绿洲农业等。‎ 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3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等。‎ ‎5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台湾东部台东市西靠台湾山脉。自然风景秀丽。卑南溪发源于台湾山脉,向东注入太平洋。这里气候湿润,但冬季却遭受沙尘的困扰。‎ ‎(1)简析卑南溪河口M沙滩的形成原因。‎ ‎(2)简述为减轻台东市区沙尘危害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卑南溪河流含沙量较大;卑南溪河口地区地形平坦,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易淤积;河口泥沙受流水影响向东输送,沿岸日本暖流北上,导致该河口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于河口。‎ ‎(2)在台东市区东北部植树造林,减小风速,阻滞沙尘;在临近沙滩的区域设置挡风墙;尝试在沙滩上种植喜沙植被。‎ ‎【解析】‎ ‎【详解】(1)卑南溪河口M 沙滩属于流水沉积地貌,其成因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卑南溪河口地区也即河流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河流侧蚀作用增强,河床变宽,卑南溪所携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加大;结合图示,此处有日本暖流流经,会阻挡河水向东入海,加之河口地区还会有海水顶托作用,使得河流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于河口地区,形成沙滩。‎ ‎(2)减轻台东市区沙尘危害可采取措施从恢复植被,降低风速及设置沙障等角度分析。从降低风速看,在台东市区东北部植树造林,减小风速,阻滞沙尘;从设置沙障,减少沙源看,在临近沙滩的区域设置挡风墙;尝试在沙滩上种植喜沙植被。‎ ‎【点睛】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 ‎5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23日‎,“精彩吉林·温暖相约”冰雪旅游公众推广活动在香港隆重举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本省的民俗文化和重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高度还原吉林阳光灿烂的雪景、不冻江岸的雾凇、雪上运动的激情、温泉涌动的热流、节日热烈的欢歌、关东火辣的风情、美食美酒的相伴等经典场景,全景呈现吉林冰雪生活方式,充分展示吉林冰雪文化产品,为香港市民呈现了一副银装素裹、令人心驰神往的冰雪画卷。吉林和香港两地多家旅游企业和旅行社现场提供冰雪旅游线路咨询和优惠报名,十余家航空公司优化调整航线,率先掀起“抢客大战”。数据显示,2017年,港澳地区到吉林省旅游人数达11.49万人次,成为吉林省第三大入境客源市场。‎ 试分析吉林冰雪旅游备受香港市民青睐的原因。‎ ‎【答案】旅游地理 ‎(1)吉林冰雪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知名度高,资源优势明显;‎ ‎(2)吉林与香港南北气候差异大,旅游业发展互补性较强 ‎(3)吉林省当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逐步健全;‎ ‎(4)航空运输条件改善,交通通达度提高,旅行交通成本和旅游时间成本降低;‎ ‎(5)香港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旅游意愿强烈,冰雪旅游市场需求量大;环境保护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吉林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材料背景,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从吉林自身考虑,吉林冰雪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知名度高,资源优势明显;吉林省当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逐步健全。从客源地香港考虑,南北气候差异大,旅游业发展互补性较强;香港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旅游意愿强烈,冰雪旅游市场需求量大。此外,航空运输条件改善,交通通达度提高,旅行交通成本和旅游时间成本降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