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案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 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果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E.“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D 2.(1)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2)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 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 【试题分析】 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运用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大家都学过,全文表达的是作者辞官归家后的欣喜愉悦之情和安闲舒适之感。其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是自己的日常生活,作者能从中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因此,《归去来兮辞》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作者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庾诗开篇两句“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由此第三、四句“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接上句理解,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起床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似在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绪,满床书卷虽已翻遍,但愁思仍难已解除。因此,本诗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作者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 游 李 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标题“客游”表明诗人客居他乡,借此诗表达思乡怀人之感。 B.首联写眼前现实,其中“悲满”一句写远行千里内心悲伤,“日暖”一句写眼见日光晒暖石头,增添思乡之情。 C.首联中的“暖”字与“悲”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离家是悲伤的,而故乡则永远是温暖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政者,“不谒”表面上表达自己的清高,因此只能作“平原客”其实暗含不被赏识重用、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 E.尾联的“屡弹铗”意为自己虽然不能返家,却可以像冯谖那样弹唱悲凉慷慨的剑歌,并且还可以“时裂帛”,在忧伤中仍不乏豪放洒脱之情。 2.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书”,与本诗尾联中的“裂帛”,都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登城书雨 陆 游 风从北来不可当,街中横吹人马僵。 西家女儿午未妆,帐底炉红愁下床。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锦绣四合如垣墙,微风不动金猊香。 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3.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的前两句落笔点题,紧扣“大风”而来。“不可当”“横吹”“僵”形象描写了寒风凛冽,北风吹得街上的人马都发僵了的画面;同时,这两句诗也象征敌人猖狂、国家处于危急之中。 B.第三、四句承接一个“僵”字,由室外转写到室内。通过描写西家的女儿屋里生着炉子,仍然怕冷不愿下床,到中午都还没有梳妆的细节,侧面烘托出天气的严寒。 C.第六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玉指”代指东家女儿的手指,“丝簧”代指音乐。第七、八句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精美的丝织品合抱在四周就像围墙一样,连细小的风也吹不进来。 D.第九、十句笔锋再转,且呼应标题中“登城”二字,由室内转到室外,由街上转到城头,由他人转到自己。“独”字显其寂寞和孤独,“望”字和“欲”字则暗含了诗人“登城”的缘由。 E.该诗巧妙运用双关、对比、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第五句到第八句与三四句形成鲜明对比;寒风中自己的行动和周围之人形成对比。 4.结合诗歌并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对“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一句的理解。 一、 1.BE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B项“眼见日光晒暖石头”错误,“日暖南山石”是运用虚写手法表现诗人的情怀,是作者想象中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不是实写。E项解释错误,“屡弹铗”的意思是自己只能像冯谖那样弹唱失意的剑歌,“时裂帛”则表达的是归乡不得、聊且借信表达思乡思亲的情感。 2.同:二者都表达思乡、思亲之情。 异:杜诗表达身在他乡、处于逆境中忧国、思家之情;李诗写入朝无门、为官无望、只好时时想写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表达壮志未酬、落魄凄苦的悲慨之情。 二、 3.CE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C项,“‘玉指’代指东家女儿的手指”理解有误,此处应该指的是歌女;“微风不动金猊香”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E项,“对比”分析不对,三四句写的是人们怕冷,五六句写人们在恶劣的环境里也歌舞升平,忘记了国仇家恨。 4.①“才疏志大不自量”,“才疏”是说自己能力不够,“志大”是指报国之志始终如一。这一句通过自嘲、反讽的手法表明了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 ②“西家东家笑我狂”“东家西家”指只知歌舞升平的士大夫,他们已经忘记了山河沦陷的耻辱和强敌依然窥伺的危险,只顾享乐不图恢复,反而对爱国的北伐主张加以嗤笑。此句表达了作者不被理解的苦闷与悲愤。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二)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醉落魄 王千秋 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墙角烂斑①,一半露松绿。 歌楼管竹谁翻曲?丹唇冰面喷余馥。遗珠满地无人掬。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②。 【注】①烂斑:即斑斓。②玉,喻月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一、二句从听觉落笔。鸥鸟阵阵扑翅之声,幽屋中回荡着的萧萧余响。 B.埋怨雄鸡啼得太快,导致天过早地亮了,可以想见词人一夜辗转难眠。 C.“墙角烂斑”两句描绘出清晨萧瑟凄冷、缺乏生机的景象。 D.歌楼中那些唇红肤白,吐气若兰的歌女们翻唱着新曲,她们头上的珠翠洒满一地,也没有人去捧起,可见宴乐的豪奢。 E.宴罢归去的行人的红靴与街上皎洁的月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 2.请从虚实的角度分析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 【参考答案】 1.BC 2.这首词上片描写词人刚睡醒时独卧室中的所见所闻:惊鸥、鸡啼、松绿等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下片想象外面歌楼夜宴的情景:歌楼、歌女、遗珠、红靴白月,都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试题分析】 1.B项,“词人一夜辗转难眠”错误,原词没有这一信息。C项,“描绘出清晨萧瑟凄冷、缺乏生机的景象”错误,这两句描写的是清晨窗外的景象,使人想象到墙外充满生气的一切。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 捷①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②,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③。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①蒋捷是南宋词人,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②灯晕舞:昏暗的灯光摇晃不定。③木棉裘:以木棉为絮的冬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鸥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巧用反问,回答了前句提出的问题,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愿留下。 C.“花外楼,柳下舟”句虚实结合,写了词人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愉悦之情。 D.“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E.“有梅花,似我愁”句再次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梅花之愁的浓重,又烘托出词人心境的无限凄凉。 2.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行路难 贺 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①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注】①秋风:指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刘彻率群臣祭祀后乘船泛舟,时值秋风萧瑟,其触景生情写下《秋风辞》,表达人生易老的感叹。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缚虎手,悬河口”使用借喻手法,前句写勇士,比喻有军事才能的人;后句写谋士,比喻有政治才干的人,最终与“车如”句形成鲜明对比。 B.“白纶巾”三句正面表现文中人物的抱负,“白纶巾,扑黄尘”描写人物白衣进京的风尘仆仆,“不知”句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能否功成名就存在疑惑。 C.“衰兰送客”两句中,词人用兰花衰枯来衬托内心离别的愁绪,“天若”句设想奇伟,意境高远,有力地烘托出词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 D.“作雷颠”三句通过形象的动作描写刻画了词人不趋名利,纵酒放歌、借醉起舞的狂放情态,表现了词人不为恶劣环境所困的洒脱、旷达之情。 E.这首词根据文意的需要,十分注重转韵,全词每两三句转韵一次,加之词句长短参差,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音乐性强,使人有一咏三叹之感。 4.请结合词的下阕,简要解说作者是如何使用抑扬手法的? 一、 1.BC 2.①词人受阻于风雪,被迫泊船荆溪,身体羁留,但内心却不情愿的无奈之情。②词人在寒冷的雪夜,形单影只,冷冷清清,只有灯影相伴的孤单寂寞之情。③词人欲梦中重温与友人故国同游的美好场景,却入梦不成的悲凉愁苦之情。④词人思及国破家亡,想到自己颠沛流离且行程不顺的处境,心怀悲愤之情。 【解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如,“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这句交代了词人因天气原因被迫泊船于荆溪,但是他的心却不愿意留在此处,因此愁上眉头。分点概括即可。 二、 3.A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形象、表达技巧等的能力。A项,“借喻”表述错误,应该是“借代”。D项,“不为恶劣环境所困的洒脱、旷达之情”表述错误,词句体现出来的是词人无可奈何的悲愤和壮志难酬的悲凉,没有反映旷达之情。 4.这首词的下阕先抑后扬,随后再抑。①先抑,词句用“酌大斗”三句表现人的头发不会总是黑的,以此来写词人对人生短促的忧愁;②后扬,“笑嫣然”三句通过描写饮酒的快乐来写人活着的极度快乐;③再抑,用汉武帝纵使成就丰功伟业但也逃不掉死亡的结果来写人生的悲凉,表现词人的苦闷情怀和矛盾心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