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特点(精练)-2019年高考物理双基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特点(精练)-2019年高考物理双基突破

专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特点(精练)‎ ‎1.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2   B.关卡‎3 ‎‎ C.关卡4 D.关卡5‎ ‎【答案】C ‎2.(多选)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运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x1=‎3 m,第2 s内通过的位移x2=‎2 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 m/s B.加速度a的大小为‎1 m/s2‎ 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 m 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 ‎【答案】BCD ‎【解析】由Δx=aT2可得加速度a=-‎1 m/s2,B正确。第1 s末的速度v1==‎2.5 m/s,得初速度v0=v1-at=‎3.5 m/s,A错误。物体速度由‎2.5 m/s减小到0所需时间t==2.5 s,则经过位移x3的时间t3为1.5 s,且x3=-at=‎1.125 m,C正确。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0.75 m/s,D正确。‎ ‎3.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三个2 s内,汽车走过的位移为 A.‎12.5 m   B.‎2 m   C.‎10 m   D.0‎ ‎【答案】D ‎【解析】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设为t,则由v=v0+at得t== s=2.5 s,所以第三个2 s汽车早已停止,所以第三个2 s位移为零,D正确。‎ ‎4.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x,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C ‎5.(多选)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2∶1‎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1∶2=1∶1‎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2∶1‎ D.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1∶2=1∶2‎ ‎【答案】BC ‎【解析】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则a1∶a2=1∶2,故A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知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均为,可知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B正确,D错误;根据x= t知,平均速度之比为1∶1,则加速和减速运动的位移之比为2∶1,C正确。‎ ‎6.距地面高‎5 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所示。小车始终以 ‎4 m/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 m/s2。可求得h等于 A.‎1.25 m    B.‎2.25 m   C.‎3.75 m D.‎‎4.75 m ‎【答案】A ‎ ‎【解析】根据两球同时落地可得 =+,代入数据得h=‎1.25 m,A正确。‎ ‎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5 s末的速度为‎10 m/s,则 A.前10 s内位移一定是‎100 m B.前10 s内位移不一定是‎100 m C.加速度一定是‎2 m/s2‎ D.第4 s末的速度一定是‎8 m/s ‎【答案】A ‎8.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 s、第2个2 s和第 5 s内三段位移比为 A.2∶6∶5   B.2∶8∶‎7 ‎‎ C.4∶12∶9 D. 2∶2∶1‎ ‎【答案】C ‎ ‎【解析】质点在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前5 s内的每1 s内位移之比应为1∶3∶5∶7∶9,因此第1个2 s内的位移为(1+3)=4份,第2个2 s内的位移为(5+7)=12份,第5 s内的位移即为9份,C正确。‎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m/s2 B. m/s‎2 ‎‎ C. m/s2 D. m/s2‎ ‎【答案】B ‎ ‎【解析】根据题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第一段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1= m/s=‎4 m/s;在第二段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2= m/s=‎8 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m/s2= m/s2,故选项B正确。‎ ‎10.(多选)一质量为m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初开始2 s内的位移是最后2 s内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最初开始1 s内的位移为‎2.5 m,由此可求得 A.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2 B.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 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 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 ‎【答案】C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滑块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其逆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运动的总时间为t,加速度为a,设逆运动最初2 s内位移为x1,最后2 s内位移为x2,由运动学公式有x1=a×22;x2=at2-a(t-2)2,且x2=2x1;2.5=at2-a(t-1)2‎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解得a=‎1 m/s2,t=3 s,A错误、C正确;v0=at=1×‎3 m/s=‎3 m/s,B错误;x=at2=×1×‎32 m=‎4.5 m,D正确。‎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 s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  B.‎2 m/s‎2 ‎‎ C.‎3 m/s2 D.‎4 m/s2‎ ‎【答案】C ‎12.以‎24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6 m/s2,则刹车后 A.汽车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24 m/s B.汽车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2 m/s C.汽车在前2 s内的位移为‎36 m D.汽车在前5 s内的位移为‎45 m ‎【答案】C ‎【解析】汽车刹车时间为t0=4 s,刹车位移为x0= m=‎48 m,到第4 s末汽车已停止,汽车在5 s内位移为‎48 m,D错误;根据位移x=v0t-at2可知第1 s内的位移x1=‎21 m、平均速度v=‎21 m/s,A、B均错误;汽车在前2 s内位移为‎36 m,C正确。‎ ‎1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第8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6 m,则汽车的加速度以及9 s末的速度为 A.a=‎3 m/s2 v9=‎15 m/s B.a=‎1 m/s2 v9= m/s ‎ C.a=‎2 m/s2 v9=‎14 m/s D.a=‎2 m/s2 v9=‎18 m/s ‎【答案】D ‎【解析】由运动学公式的推论Δx=aT2可得:x8-x5=3aT2,所以a=‎2 m/s2,又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可得:v9=2×‎9 m/s=‎18 m/s,所以选项D正确。‎ ‎14.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 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 m/s ‎【答案】B ‎1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的时间为t,则对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前半程用时 B.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 C.后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 D.后半程物体速度增加3v ‎【答案】C ‎【解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位移处速度为v=,在中间时刻处速度为v=,所以物体在A、B两点中间位移处速度为5v,在中间时刻处速度为4v,而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v=v0+at得物体通过前半程用时,A错;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B错,C对;后半程物体速度增加2v,D错。‎ ‎1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 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答案】D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对比题给关系式可得v0=‎5 m/s,a=‎2 m/s2,则第1 s内的位移是‎6 m,A错;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7 m/s,B错;Δx=aT2=‎2 m,C错;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Δv=aΔt=‎2 m/s,D对。‎ ‎17.如图所示,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滑块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A.vC=‎6 m/s B.vB= m/s C.DE=‎3 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 ‎【答案】D ‎18.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v−t图线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A.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答案】BD ‎【解析】甲、乙两小球抛出后均做竖直上抛运动,只是乙的运动滞后2 s。因初始位置高度不同,所以无法确定t=2 s时两小球的高度差,选项A错误;v-t图象中位移的大小等于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从图象中可以看出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选项B正确;同时因抛出速度相同,所以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相同,从v−t图象知,该时间间隔均为3 s,选项D正确;因两球抛出时高度不同即高度差不确定,运动时间就不确定,因此时间间隔不确定,选项C错误。‎ ‎19.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 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t/s ‎0‎ ‎2‎ ‎4‎ ‎6‎ v/(m·s-1)‎ ‎0‎ ‎8‎ ‎12‎ ‎8‎ A.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B.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D.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 ‎【答案】BD ‎20.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它共运动了10 s,斜面长‎4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 m,求:‎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vm=v1=‎2 m/s(2)a1=‎0.5 m/s2,a2≈‎0.33 m/s2‎ ‎【解析】(1)依题意,设小球滑至斜面底端的速度为v1,即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设所用时间为t1,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的时间设为t2,则在斜面上有x1=t1在水平面上有x2=t2‎ 解得vm=v1=‎2 m/s ‎(2)设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则有v-0=‎2a1x1,v-0=‎2a2x2‎ 解得a1=‎0.5 m/s2,a2≈‎0.33 m/s2‎ ‎2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 m/s、v2=‎6 m/s,则:‎ ‎(1)物体经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B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 m/s2,试求AC的距离l。‎ ‎【答案】(1)vB=‎5 m/s(2)l=12 m ‎【解析】(1)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经A、C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C。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v=‎2a× ①‎ v-v=‎2a× ②‎ v1= ③‎ v2= ④‎ 解①②③④式得:vB=‎5 m/s ‎(2)解①②③④式得:vA=‎1 m/s,vC=‎7 m/s由v-v=2al得:l=‎12 m。‎ ‎22.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位置1、2。位置1、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木块通过位置1、2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求:‎ ‎(1)木块经过位置1、位置2的平均速度大小。‎ ‎(2)木块前端P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 ‎【答案】(1)1=,2=(2)t= + 方法二:设木块P端距位置1的距离为x1,距位置2的距离为x2,P端到位置1、2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由x=at2得x1=at1′2‎ x1+l=a(t1+t1′)2‎ x2=at2′2‎ x2+l=a(t2+t2′)2‎ 解得t1′=-,t2′=- 故木块前端P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为 t=t2′-t1′= +。‎ ‎23.某人在相距‎10 m的A、B两点间练习折返跑,他在A点由静止出发跑向B点,到达B点后立即返回A点.设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都是匀变速运动,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4 m/s2和‎8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从B点返回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后即保持该速度运动到A点。求:‎ ‎(1)从B点返回A点的过程中以最大速度运动的时间;‎ ‎(2)从A点运动到B点与从B点运动到A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之比。‎ ‎【答案】(1)t2=2 s.(2)= ‎(2)设此人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3,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4,由运动学方程可得 vm=a2t4,x2=t4,L-x1-x2=vmt3 ‎ =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 ‎24.在一次低空跳伞演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 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g取‎10 m/s2)求:‎ ‎(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1)h=99 m,h1=‎1.25 m(2)t=8.6 s ‎25.如(1)图所示,在一城市道路某处安装了一台500万像素的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一辆汽车正从A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355 m,此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汽车运动到C处与超声波相遇,当测速仪接受到发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335 m,忽略测速仪安装高度的影响,可简化为如(2)图所示分析(已知超声波速度为‎340 m/s)。‎ ‎(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 ‎(2)此路段有‎80 km/h的限速标志,分析该汽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是否超速?‎ ‎【答案】(1)a=‎10 m/s2(2)车速在规定范围内,不超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