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江苏省苏州陆慕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第I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 市场 B. 原料 ‎ C. 交通 D. 劳动力 ‎2. 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 ‎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3. 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答案】1. B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 ‎【2题详解】‎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3题详解】‎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下列小题。‎ ‎4.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 ‎ C. 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 ‎5.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该地农业用地结构图看出,该地种植业比重较大,但是平原面积较小,因此该地存在过度开垦行为。‎ ‎【5题详解】‎ 该地没有大面积的草原,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错误;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加剧水土刘舍,B错误;该地缺少生活用能,需要使用薪炭林,不能全面封山育林,C错误。‎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 ‎ B.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 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 D. 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7. 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 B. 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 D. 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接近冬季风(亚洲高压)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地形平坦,植被稀少,冬春季节多大风,故B正确。‎ ‎【7题详解】‎ 发展风电替代火电,减少矿物质燃料的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国平均的1/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下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1980-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 A. 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 ‎ B. 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 C.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 ‎ D. 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 ‎9. 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 B.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值较高 C.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粮食单产提高 D. 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C对。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条件与北部一样,不是主要原因,A错。干旱少雨,洪涝灾害少,B错。土层浅薄贫瘠,玉米、小麦等作物可以生存,但长势较差,D错。‎ ‎【9题详解】‎ ‎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是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有小麦、玉米、薯类等多种作物种植。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主要受市场需求影响,与政府统一规划关系不大,A不正确。薯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经济价值较高,B正确。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原因是粮食单产提高,总产量基本稳定,C正确。薯类种植面积增加,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马铃薯主粮化政策影响,D正确。‎ 我国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限制开发区。读图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10. 图中区域与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土地盐碱化 B. ②—环境污染 C. ③—石漠化 D. ④—森林资源破坏 ‎11. 图中④地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正确的是 A. 封沙育草,禁止砍伐,保护野生动物 B. 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C. 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展农业的多种经营 D. 开垦耕地,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业 ‎【答案】10. D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图中区域与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①是三江平原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湿地破坏,A错误。②是西南云贵高原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B错误。③‎ 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水土流失,C错误。④是大兴安岭北部,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D正确。‎ ‎【11题详解】‎ 图中④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是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开展农业的多种经营,C正确。封沙育草不是林区的发展措施,A错误。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林区环境,不是湿地,B错误。保护原始林区,不能开垦耕地,D错误。‎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名命名的地级市,也是新中国首个资源开发特区,被誉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小题。‎ ‎12. 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相比,攀枝花发展重工业最不利的区位因素是 A. 原料 B. 水源 ‎ C. 技术 D. 劳动力价格与数量 ‎13. 为避免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攀枝花需进行产业调整,其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对工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B.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D. 关停高耗能的重化工企业,大力发展轻工业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攀枝花及其附近有煤炭、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分布,发展重工业的原料充足;有河流流经,水源条件好;攀枝花位于西部地区,城市及周边地区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攀枝花科技人才少、技术力量较薄弱;而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技术力量强、劳动力丰富,因此与鲁尔工业区相比,攀枝花工业发展的最不利因素为技术,选C。‎ ‎【13题详解】‎ 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有利于增加产品附加值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A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有便捷的现代化交通和雄厚的技术基础,攀枝花地区科技力量较薄弱,尚不适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错;城市经济应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C错;一味发展轻工业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轻重工业应合理发展,D错。‎ 下图为“吉林省湿地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下图中显示吉林省湿地存在的问题是 A. 湿地总面积急剧减少 B. 天然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C. 湿地建设得不到重视 D. 旅游开发导致湿地污染严重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天然湿地面积减小,导致生态功能下降。选择B项。‎ 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从第一产业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城镇化是指二、三产业在城镇经济结构中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的过程。 调查发现,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同步增长的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表1为“2004年和2014年青海省各市(自治州)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对比表”。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15. 有关青海省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增长率,叙述正确的是 A. 200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B. 2004年产业城镇化均滞后于人口城镇化 C. 201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D. 2014年产业城镇化总体超前人口城镇化 ‎16. 青海省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程度反映了 A. 2004年海北州、果洛州和海西州属于人口超前型 B. 2004年西宁市、黄南州和玉树州属于产业超前型 C. 2014年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都不协调 D. 2004年至2014年玉树州由不协调型转为协调型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200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小于产业城镇化,A错;2004年海东市、海北州、海南州和果洛州、海西州产业城镇化高于人口城镇化,B错;从表格中可看出201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C对,D错。故选C。‎ ‎【16题详解】‎ ‎2004年海北州、海西州人口城镇化呈负值,且低于产业城镇化,说明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A错;2004年西宁市人口城镇化高于产业城镇化,但总体差别不大,区域发展较协调;黄南州和玉树州人口城镇化高于产业城镇化属于人口超前型,B错;2014玉树州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相差小,区域发展较协调,C错; 2004年玉树州人口城镇化高于产业城镇化,2014玉树州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相差小,区域发展较协调,2004年至2014年玉树州由不协调型转为协调型,D对。故选D。‎ ‎2017年12月28日,世界首条高速公路光伏路面在山东济南试验通车。这段太阳能路面,不但实现了太阳能发电,下雪后能自行融化路面积雪,还可以通过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将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一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7. 决定光伏公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 C. 经济 D. 技术 ‎18. 道路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行驶在光伏路面上的车辆速度信息,其使用的主要技术有 ‎①RS ②BDS(北斗导航系统) ‎ ‎③GIS ④GPS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因为光伏公路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通过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将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一部分,所以技术含量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故D项正确。‎ ‎【18题详解】‎ 因为北斗导航系统和GPS都可以提供车辆的位置、速度信息,但北斗系统是我国国产的导航系统,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还需要道路、车辆数量、拥堵状况等其它信息,需要GIS系统进行信息的综合分析;不需要RS遥感,故B项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项符合题目的要求,错选、多选、少选都不得分。)‎ 江苏、陕西两省对口帮扶已有20多年历史。下图为江苏省和陕西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9. 造成两省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文 ‎20. 江苏省与陕西省对口帮扶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A. 江苏省向陕西省调配淡水资源 B. 江苏省向陕西省转移高技术产业 C. 江苏省从陕西省引进能源资源 D. 江苏省从陕西省引进廉价劳动力 ‎【答案】19. AB 20. CD ‎【解析】‎ ‎【19题详解】‎ 两省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包括了气候、地形、土壤、生物(动植物)、水文等方面,其中气候和地形条件为基本要素;土壤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地形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决定了该地区形成土壤发生的风化类型及土壤的厚度,地形的起伏影响土壤的厚度,如坡度陡土层薄;气候和地形决定了当地河流、湖泊的水文条件,如降水量大则河流流量大,地势起伏小则河流流速平缓,可见造成两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气候和地形,故选AB。‎ ‎【20题详解】‎ 江苏与陕西相距远,调水工程量较大,且江苏北部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陕西省水资源短问题并不突出,A错;陕西省经济较落后,技术水平低,当前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错;陕西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江苏能源短缺且能源需求量大,江苏省从陕西省引进能源资源有利于促进陕西能源开发和缓解江苏能源紧张状况,C对;江苏工业企业数量多,劳动力需求量大,陕西经济落后,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江苏省从陕西省引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优势互补、促进两省经济的发展,D对,故选CD。‎ 下图反映了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1998年和2014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1. 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坡度小于10º的耕地面积上升 B. 果园面积增加比例最多 C. 林草地面积变化不大 D. 耕地总面积下降 ‎22. 据图推测,该流域农户土地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A. 实施了生态退耕 B. 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C. 耕地质量有所好转 D. 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 ‎【答案】21. BD 22. AC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注意看右侧面积的百分比的数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小于10°的耕地1998年接近面积0.5hm2,而2014年不到0.4 hm2,坡度小于10°的耕地面积降低,A错;果园面积增加比例最多,B对;林草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变化大,C错;耕地总面积下降,由1998年的近1.25hm2,到2014年的0.75hm2,D对。故选B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调用知识的能力。林草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减小,说明实施了生态退耕,A对;耕地面积下降,粮食生产能力降低,B错;坡度小于10°的耕地面积降低,说明了耕地质量有所好转,C对;看不出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D错。故选AC。‎ ‎2018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图为长江荆江河段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3. 关于荆江河段水文、水系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河道分叉多,洪涝灾害少 ‎ B.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 径流量大,泥沙沉积少 ‎ D. 湖泊水与干流水可相互补给 ‎24. 整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 沿江产业发展惯性大,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企业 B. 整治非法码头,禁止港口乱占乱用、粗放使用 C.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力度进行工程开发 D. 流域协调发展,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无序化发展 ‎【答案】23. AC 24. BD ‎【解析】荆江河段水文、水系特征是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多,洪涝灾害多。湖泊水与干流水可相互补给。整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整治非法码头,禁止港口乱占乱用、粗放使用。流域协调发展,加大执法力度。‎ ‎【23题详解】‎ 关于荆江河段水文、水系特征说法,河道分叉多,洪涝灾害多,A不正确。河道弯曲,水流缓慢,B正确。径流量大,携带泥沙多,泥沙沉积多,C不正确。 湖泊水与干流水可相互补给,D正确。‎ ‎【24题详解】‎ 整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整治非法码头,禁止港口乱占乱用、粗放使用,B对。环境问题要在发展中治理,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企业,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A错。加大力度进行工程开发,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C错。流域协调发展,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无序化发展,D对。‎ 由于精确农业优点多,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兴起,下图为“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5. 下列目的,借助精确农业系统能实现的是 A. 合理施肥 B. 农产品品质鉴定 ‎ C. 作物估产 D. 水资源分布状况调查 ‎26. 对农作物估产和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可以借助重要手段是 A. GPS B. GIS ‎ C. RS D. 数字地球 ‎【答案】25. AC 26. AC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精确农业系统可通过“肥力电子图”对农作物进行合理施肥(如对肥力较差地块增施肥料),利用“产量电子图”估算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通过“土壤状况电子图”掌握土壤的水分等状况,AC对;精确农业系统只能估算作物产量,不能品鉴农产品品质,鉴定品质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B错;精确农业系统主要是帮助农民掌握农田水肥、土壤状况和农作物生长状况,没有调查水资源分布状况的功能,D错。‎ ‎【26题详解】‎ 要对农作物估产需要利用农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像图,即获取遥感影像图,应借助RS技术;根据“肥力电子图”对农田进行“精确施肥”,需要确定施肥农田的具体位置,应借助GPS技术,故选A、C。‎ 第Ⅱ卷(共60分)‎ 三、综合题 (共50分)‎ ‎27.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 ‎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分)‎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 ‎【答案】(1)地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分)(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4分)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4分)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3分)‎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4分)义务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密切;(4分)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有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4分)‎ ‎(3)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足,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6分)‎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4 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 )(10分)‎ ‎【解析】‎ ‎(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气温、降水、温差、光照等)、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合材料提示,新疆轮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山前冲积扇上,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 ‎(2)此问注意审题,“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考虑,杏核加工工业主要考虑交通、市场、技术、工业协作联系和劳动力素质等。‎ ‎(3)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资源、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等,根据这些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 ‎2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经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 材料二 世界工业三次转移示意图。‎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地区)‎ 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 日工资/美元 年工资/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西德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源地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 ‎(2)在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西德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可能对当地带来的影响。‎ ‎【答案】(1)第一次:美国→日本、西德。第二次:日本、西德→亚洲“四小龙”,美国→亚洲“四小龙”。第三次:亚洲“四小龙”→我国东南沿海,日本、西德→我国东南沿海,美国→我国东南沿海。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源地:长三角、珠三角。‎ ‎(2)西德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 ‎(3)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年产值比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 ‎(4)失业率有所上升;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解析】‎ ‎(1)从材料二中读图即可得到,但必须按照正确的迁移顺序来回答。第(2)(3)要结合表中数据,从年工资/年产值的大小、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 ‎(4)产业转移会导致转出地失业率上升,但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29.读关于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接续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 ‎ ‎(1)根据陕南地区的资源分布特点,该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为,发展该工业的 影响有哪些?_____请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分析。‎ ‎(2)根据表1和表2,榆林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3)榆林市目前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榆林可能参与的我国资源跨 区域调配工程有_____ 。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续地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4)为了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型城市道路,榆林市工业发展合理措施有哪些?‎ ‎【答案】(1)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工业等);提高经济收入;拉动就业,促进城市化;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 ‎(2)榆林所处地区气候为较干旱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今后应当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治理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同时,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适当发展优质的水果和谷物生产。‎ ‎(3)北煤南运(也可答西煤东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 条件:距离东部市场较近,接近消费市场; 铁路和管道交通比较发达。 ‎ ‎(4)改进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 ‎(1)根据陕南地区的资源分布特点,该地区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矿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为有色金属冶炼或钢铁工业等。从经济角度看,发展该工业的影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收入。从社会角度看,有利于拉动就业,促进城市化。从生态环境角度看,重工业产生的污染物多,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 ‎(2)根据表1,榆林所处地区气候为较干旱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表2,榆林地区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占比重较大。榆林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是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退耕还林还草,治理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同时,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适当发展优质的水果和谷物生产。‎ ‎(3)榆林市目前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榆林可能参与的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等。榆林市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续地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交通分析。榆林距离东部市场较近,接近消费市场。有铁路和管道相通,交通比较发达。 ‎ ‎(4)为了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型城市道路,榆林市工业发展合理措施有改进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单一重工业为主的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30.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区是长江水能资源集中的区域,也分别是西电东送中线工程和南线工程的配套重点开发地区,试分析A、B两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共同原因。‎ ‎(2)B地区是一个资源极丰富的地区,除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外,重要的资源还有________资源,此外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也相当丰富。‎ ‎(3)从水系特征上分析,正常年份长江洪水灾害较少的原因。‎ ‎(4)试分析“黄金水道”形成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两地区地处地势的阶梯交界处(第一、二,第二、三阶梯之间),河流落差大;②两地区均有丰富的降水和发达的河流水系,流量大。 ‎ ‎(2)旅游 生物 矿产 ‎ ‎(3)支流多,南北分布广;正常年份,受雨带移动的影响,长江南北支流及其上游的雨季和来洪时间错开,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洪峰。 ‎ ‎(4)具有流量大、水位变化小、冬季不结冰的水文条件,具有江阔水深的河道特征 ‎ 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 ‎【解析】以长江河流为背景考查流域开发与治理,意在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河流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河流水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A位于横断山区(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B位于巫山附近(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两地都处于地势的阶梯交界处(第一、二,第二、三阶梯之间),河流落差大;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 ‎(2)B为三峡地区,该地旅游资源丰富、水热资源丰富且地势起伏大,动植物资源丰富,同时磷、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 ‎(3)读图,长江支流呈南北对称分布,正常年份,南部支流先进入雨季,北部支流后进入雨季,南北支流及其上游的雨季和来洪时间错开,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洪峰。‎ ‎(4)“黄金水道”之称说明长江河流航运价值大,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有:河流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结冰期及长短、含沙量大小、流速是否平缓、流程的长短、流域内航运需求量等。长江航运价值高的自然原因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支流、湖泊多,流量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高于0°C,无结冰期;中下游地形平坦,江阔水深;社会经济条件为: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航运需求量大。‎ ‎31.【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寿光市位于山东省中北部,渤海莱州湾西南岸(下图)。寿光市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地势自南向北缓缓降低。‎ 材料二 寿光市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下图为“寿光市土地利用结构图”。‎ 材料三 调查发现寿光市耕地资源中,设施菜地重金属含量较高。下图为“设施菜地铬含量随种植年限变化图”。‎ ‎(1)寿光土地利用结构中生态用地主要是指________,其生态意义表现在_____。‎ ‎(2)寿光自然保留地中近80%为盐碱化土地,据材料推测,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寿光市的 ‎________,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设施菜地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为避免重金属对耕地的污染,可 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林地;调节气候、保护农田、防风固沙。‎ ‎(2)北部;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或旱涝频繁,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发旺盛,盐分聚积地表);不合理灌溉。‎ ‎(3)不断增加;施用有机肥;加强管理,控制污染源;加强土壤污染监测。‎ ‎【解析】‎ ‎(1)寿光土地利用结构中生态用地主要是指林地,其生态意义表现在调节气候、保护农田、防风固沙。‎ ‎(2)从材料中 “地势自南向北缓缓降低。”可看出北部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或旱涝频繁,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发旺盛,盐分聚积地表)等自然因素导致北部易发生土壤盐碱化,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灌溉。‎ ‎(3)从材料中可看出设施菜地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为避免重金属对耕地的污染,可从源头减少重金属的使用或不使用,改用有机肥,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