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打破旧有附属国的界限 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2.“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继承先秦的分封制度 C.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 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4.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制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中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了行政效率 5.《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6.“(明朝)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于是他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A.执行诏令 B.审核政令 C.协理章奏 D.决策军务 7.“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对这一史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始皇以“凌迟”等手段残害群臣 B.唐太宗设立三省六部制以取代丞相制 C.宋太祖意在杜绝武将做丞相的现象 D.明太祖废除丞相以确保皇帝高枕无忧 8.明神宗曾称阁臣叶向高为“宰相”,而叶向高却一再上疏,力辩阁臣非宰相,并称其权力“与前代之宰相绝不相同”。叶向高这样说是由于明代内阁 A.与宰相名称不同 B.与宰相地位截然不同 C.是宰相的替代品 D.权力受到严格的限制 9.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B.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C.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 D.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10.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民主基础的扩大 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 C.阶级矛盾的缓和 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11.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真正的罪魁祸首。”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叙述,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小国寡民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直接民主使素养不高的人参与政治 D.民主范围的有限性激化了社会矛盾 1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13.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14.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 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的“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光荣革命”的胜利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两党制的形成 15.汤因比曾评价说,“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是在评价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建立 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6.2013年8月29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政府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动议。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议会反对向叙利亚动武,政府将“采取相应的行动”。这表明 A.英国首相不再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仅是政府首脑 B.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其权力高于政府首脑 C.如果卡梅伦首相坚持对叙利亚动武,议会也只能同意 D.政府可以进一步否决下议院的决议,从而对叙动武 17.英国资产阶级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结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开创了一种在对抗中融合的历史运动模式。此材料意在强调英国政治体制演变的 A.多元性 B.渐进性 C.开创性 D.跨越性 18.下列对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评述,错误的是 A.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 B.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C.政党政治是其中的一部分 D.行政机构直接向立法机构负责 19.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一个立宪君主的意见如遭作为立法机构的两院的反对,他就不能进行统治,这在欧洲已成定论。但是大家知道,美国有好几位总统曾在立法机构失去多数,但并未被迫放弃权力,也未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其原因是 A.欧洲的立宪君主制都是议会至上 B.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 C.美国总统的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是独立的 D.美国总统的权力高于君主 20.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为第一任驻英大使。当他抵达伦敦赴任时,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说明 A.英国不承认美国的独立地位 B.当时美国还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C.美国宪法规定各州有独立的外交权 D.美国驻外使节由各州选派 21.19世纪70年代,法、德两国都颁布法律文献,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元首拥有绝对的权力 B.国家首脑都由议会选出 C.行政与立法之间分权制衡 D.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22.“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1875年法国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B.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23.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24.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在于 A.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C.议会制度之下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D.宪政之下皇帝仍掌握国家大权 25.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A.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B.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C.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9分,27题17分,28题14分) 26.(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7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8分) (2)结合以上材料,分别指出英、美、德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9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著名学者维尔曾指出:“美国这个地方对其表示倾慕的观察者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来自两方面:一是现代世界已经逐渐形成的所有政治体系中,美国的政治体系大概是最为复杂的;二是这种政治体系又是人的智能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美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社会、国家和政治体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大陆新体制新在何处?美国能够进行政治体制创新的原因是什么?(14分) 历史答案 1-25 DACCA CDBBA ADCCA BBDCB DDADD 26.(1)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2分); 汉武帝设置“中朝”决策机构,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2分); 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2分); 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2分)。 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分割、削弱,皇权加强。(2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没有(1分) 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3分) 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3分) 27.(1)美: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内阁对总统负责。 英: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监督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2)英:议会主权至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美:掌握立法权,与总统、最高法院相互制约; 德:不掌握实权,受帝国皇帝控制。 28.新在何处:首次在大国建立民主共和制;第一个联邦制国家,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原因:没有封建传统的束缚;启蒙思想的影响;政治家的贡献;吸取欧洲的经验教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