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诊断性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来宾市2020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诊断性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广西2020年4月份高三教学质量诊断性联合考试 语文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肺炎战“疫"中普通民众的转变与进步 徐晓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和死亡的威胁,除了医疗卫生系统和政府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其他社会个体基本上只能待在家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发现,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发公共危机中普通民众的巨大转变与进步。‎ 民间力量的成长,社区组织的活跃。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与国家、政府对应的社会能动性不强。但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网上最活跃的就是社区群、小区群、村庄群。广大民众主动建群、加群来交换信息,并动员自有资源、协调行动,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城市中平常不相往来的邻居、农村原子化的个体,都自发组织起来,联防联控,参与到居家隔离、消毒防疫、防护劝导、为一线工作人员送温暖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各种正式、非正式社区组织的功能。原来不知道居委会在哪里、不认识小区物业人员的广大市民,“有事找单位”转而向各位“芳邻”求助的类似现象非常普遍,民间和谐共处的社区、邻里关系也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高度的强化。这为未来的社区治理、国家治理积累了深厚的社会资本,也为全能型政府背景下社会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高度配合政府的防控行动。为了防疫需要,湖北特别是武汉,采用了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客观上给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城乡民众高度配合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物资哄抢、恐慌式的大量出逃,没有出现对管制政策的对抗。整个城市,条条空巷,运行井井有条。与往常政府耗费巨大的资源、人力动员不同,这次广大民众积极主动配合政府的防控行动。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疫病防控资源,而且为疫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对打赢传染性极强的新冠肺炎战“疫”发挥了关键作用。‎ 对谣言的辨识度明显提高,主动辟谣。面对后果严重的突发性事件,信息的反馈往往因为突发而滞后,因认知不足且后果严重而产生广泛的社会焦虑。在这种背景下,谣言的产生与传播就不可避免。在这次疫情中,最初几天出现了一些谣言,这完全符合谣言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但这些谣言很快就因政府特别是知情民众主动辟谣而消失,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但民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显然不是提前储备的,而是海量的民间科普在短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以往的重大突发事件,这种局面应该是非常大的进步,也是非常难得的治理经验。‎ 从集体理性走向群体包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是新生事物,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民众易失去理性。反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舆情,广大民众表现出了较高的集体理性:在舆情的内容上,建设性的批评逐渐取代了泄愤式的批判,客观的监督性行动取代了情绪性的破坏;在应对舆情的行动上,广大民众一改初期的狂躁,非常冷静、谨慎地接受、转发、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以及基于冷静的反思。与此同时,在较多细节的披露和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开始设身处地地思考一线工作人员的处境,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 社会在危机中前进。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虽然广大民众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客观地关注、反思与普通民众进步不匹配的一些问题。‎ 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渠道仍需拓宽。在这次新冠肺炎的阻击战中,与以往“上动下不动”的被动局面不同,社会层面的能动性被激活,民众参与的热情高涨。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普通民众有序参与的渠道仍然不多。‎ 网络舆论还有拓展空间。在这场战“疫”中,互联网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无论是对民众的科普、对民众的行动要求,还是民众的自发救助行动,一部分是依托互联网完成的,互联网是“吃瓜群众”最有力的工具。这就需要对互联网的精准调控。‎ 疫情信息披露的细节不够,时效有待提高。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疫情的失控与重新控制、舆情危机的产生与消失,都与疫情信息的披露高度相关。疫情信息向广大民众披露越及时、细节越多,疫情危机、舆情危机越容易控制,反之就很容易失控。反思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疫情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披露不及时、细节不够,才酿成后续的疫情危机和舆情事件。这是我们以后在应对各种危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疫情期间,普通民众基本上只能待在家里,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 B. 针对新冠肺炎的各种谣言,因为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和知情民众主动辟谣,所以后期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 C. 为了防疫需要,武汉采取了封城、封路等隔离手段,民众主动配合政府的防控行动。‎ D.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暴露出民众参与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缺乏制度支持的问题,虽然普通民众有序参与的渠道比较多,但仍需拓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分析了民众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了制度、渠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B. 文章运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关注民众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具有意义,再分别从民众和国家角度展开论述。‎ C. 文章主要从主动参与社区防控、高度配合政府、对谣言的态度、集体理性向群体包容过渡这四个方面论述了普通民众在此次疫情中的转变与进步。‎ D. 文章在论述民众的转变与进步时,采用了层层递进的论述结构,逻辑严密,肯定了民众参与的热情。‎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未来对于调动民众的社会能动性,可以参考此次疫情中城乡基层社区组织的做法。‎ B. 广大民众不断丰富疫情的相关知识,提升判断力,主动辟谣,就能够完全阻止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 C. 此次战“疫”行动中,互联网充当了民众获取信息科普知识、应对舆情的工具,发挥了关键作用。‎ D. ‎ 广大民众理性应对这次新冠肺炎的舆情,谨慎接受、发表相关信息与言论,冷静地反思,不再盲目指责,社会包容度显著提升,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项,“普通民众基本上只能待在家里,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错误,原文是“除了医疗卫生系统和政府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其他社会个体基本上只能待在家里”“一般来说,在全能型政府背景下,民众的‘等、靠、要’思想会比较严重,被动等待政府的‘上门服务’”,可知“被动等待政府的 ‘上门服务’”是一般来说,此次并没有。‎ B项“所以后期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后续几乎没有产生传播范围较大的谣言”。‎ D 项,“普通民众有序参与的渠道比较多”错误,原文是“普通民众有序参与的渠道仍然不多”,可知不是“比较多”。‎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层层递进的论述结构”错误,阐述民众的转变与进步主要在第二至五自然段,这几段是并列结构,不是层层递进。‎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完全阻止”错误,表述绝对,另外根据原文“这次新冠肺炎各种谣言的消失,除了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的影响外,主要还是与广大民众知识的增长、判断力的提升有关”,可知阻止谣言传播还需要政府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了,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美育实施的生态。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緒,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不少学生更多沾染的是经济意识、“小我”考量和感官愉悦,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的自觉精神日趋稀薄。“走偏”的文化消费与“病态”的审美创造互为因果,值得忧思。‎ ‎(摘编自潘涌《美育为何难落实》,《光明日报》‎2017年1月17日)‎ 材料二:‎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靚丽、造型时尚、为人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审美标准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差别。然而,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摘編自杨洪涛《偶像不是流量堆出来的》,《光明日报》‎2018年8月30日)‎ 材料三:‎ 当前文化领城,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有的不仅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等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新华社北京‎2018年9月6日电)‎ 材料四:‎ 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 而当下,受商业炒作等影响,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一些“小鲜肉”“花美男”充斥屏幕,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阳刚之气,却被扭曲的“眼球经济”推波助澜。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应该有昂扬雄健之气概,有敢于开拓之勇力,有青春勃发之精神。如果放任“阴柔之风”劲吹,让不良文化侵蚀人们的思想,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就会消退。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摘编自王宁《用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解放军报》‎2018年10月4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不同审美选择,但不能变审美为“审丑”。‎ B. 放任“阴柔之风”劲吹,会导致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的消退,不利于大众群体文化品格的提升。‎ C.‎ ‎ 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 D. 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育要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偶像具有时代差异性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每一代青少年经历倾慕偶像的心理体验也属正常。‎ B. 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就是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C. 病态审美现象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的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存在密切联系。‎ D. 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可以作为当前社会另一个审美维度,引领时代潮流。‎ ‎6. 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 ‎6. ①从偶像与榜样来说,应注重提升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公众形象。②从社会来说,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③从公众传播来说,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④从学校来说,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项,“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错误,材料一原文是“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可知“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不是“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的原因。‎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 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就是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错误,材料三原文是“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可知只是原因之一,不是“就是因为”。‎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即从偶像与榜样来说,应注重提升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公众形象;“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即从社会来说,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即从公众传播来说,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学校……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即从学校来说,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ニ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ロ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ト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记 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说在介绍酱园时写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体写了茶干的制作工艺,巧用伏笔,详略得当,可见作者匠心。‎ B. 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与其做茶干无关,但能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观点:“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C. 酱园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抱怨和无奈,深层上则是借以展现社会变迁。‎ D. “后记”部分体现出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念,他认为小说的创作需要沉淀情感,去除浮躁,与技法相比,创作者的真诚态度更加重要。‎ ‎8. 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7. C 8.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财力雄厚;③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④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的主旨。 ‎ ‎9. 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①情节淡化。正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链,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②人物弱化。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③语言诗化。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C项,情感解读不准。错在“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抱怨和无奈”这个地方。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可看出,作者也深感时代的变迁,没有“抱怨”,而只是对连老大的儿子不能子承父业感动“惋惜”。‎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小说)的重要语段(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题干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分析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的作用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上“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这些语句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别具风采、财力雄厚等特点;“白墙黑字,非常干净”能够看出主人的品性和雅致;结构上既提供情节发生的背景,由于下文“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相呼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一般要从结构布局,内容情节,塑造人物,中心主旨,价值意义等方面去解读。题干要求,结合正文分析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的这句话。首先要懂得“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的内涵,接着是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去阐述。“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意即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散文化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意境和结构等方面思考。其中,后记中专门提及了结构:“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具体而言,从本文小说情节来看,文章没有鲜明的情节,即我们常说的开端发展高潮之类的,只是一些生活的片段组合。从人物塑造来看,主体写连老大,但没有小说惯有的在人物自身在情节中的语言、神态等段落。从本文的语言特点来看,字里行间都有一股平和冲淡的诗意。比如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清新雅致别富诗情画意。从整个文章的结构来看,也类似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内容上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系列人和事,但都围绕传统工艺展开。总之,从小说的要素及语言、结构等方面思考,结合文字作答即可。‎ ‎【点睛】如何把握文学类作品的主旨 ‎ ‎1、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 ‎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 ‎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谷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 A.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B.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C.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D.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 ‎11. 下面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踞本指蹲坐,腿足屈曲、身体长时间不挪动位置;跽、跪、箕踞等词都能表示古人的坐姿。‎ B. 胡床:《释名》云:“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广雅》云:“栖,谓之床。”顾名思义,胡床是指汉代自胡人处传来的一种睡具。‎ C. 孤露本指孤单无所荫庇,后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古代类似的常见词语还有见背、弃养等。‎ D. 搢绅: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是插笏于带,本为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查道孝顺母亲。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查道戳开河中坚冰,得到鳜鱼献给母亲,后来母亲痊愈。‎ B. 查道以德服人。知果州时,招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强盗中有人认出他是查道,认为他很仁慈,抛下兵器请求赦免罪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务农。‎ C. 查道有情有义。居住在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理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极为节俭。‎ D. 查道宅心仁厚。对犯了法的人不计较,胥吏有过失的,也不笞罚;老百姓拖欠赋税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 ‎13. 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 ‎(2)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答案】10. B 11. B 12. D ‎ ‎13. (1)他们是愚民,因为害怕承担罪过,打算(拼死抵抗)以苟延残喘一会儿啊!(2)有一位老朋友死了,家中很是贫穷,质押这位朋友的女儿给人当奴婢。‎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单马数仆”是查道出行时的简单随从,语意紧密,中间不能断开, “间关林壑百里许”中的“许”修辞百里,不能和“百里”断开。‎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释名》和《广雅》中的句子是对“床”的解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不是通常所说的睡觉用的床。‎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对犯了法人不计较”错,这是对“有犯不较”的错误理解,“有犯不较”的意思应为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此题D项重点词语理解错误。‎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和固定句式的翻译。以:因为。罪:名词用作动词,获罪、承担罪过。须臾:一会儿。质:质押,抵押。婢于人:状语后置句,于人婢,给人当奴婢。婢:名词用作动词,当婢女。‎ 参考译文:‎ 查道,字湛然,是安徽歙州休宁人。查道幼年时沉稳不合群,很少言谈嬉笑,但喜欢亲近纸笔墨砚。未成年时便以诗词著称于世。陪侍母亲由长江以北迁到长江以南居住,奉养母亲以孝闻名于天下。母亲曾经生病,想吃鳜鱼羹汤,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买不到鳜鱼。查道到河边哭泣祷告河神,戳开河中坚冰,得到一尺多长的鳜鱼献给母亲。母亲的疾病痊愈了。‎ 端拱初年,查道考中进士。因寇准推荐他的才干,授予著作佐郎职位。淳化年中,四川强盗反叛朝廷,朝廷任命查道担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市)通判。有出使两川者,得到了查道公正清廉的政绩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诏书优厚地嘉奖了他。后来,查道升任秘书丞,不久又调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当时寇党余孽尚有伏藏山间岩洞据险架设栅栏者,头目何彦忠聚集200多党徒,盘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县)大木槽一带,张刀露刃。朝廷打算招安他们,但诏书还未下达。大家都请示查道派兵剿灭,查道说:“他们是愚民,因为害怕承担罪过,打算(拼死抵抗)以苟延残喘一会儿啊!其党徒内岂能没有受牵连的?”于是,查道乔装打扮,单人独骑,只带几个仆人,不带一尺兵器,辗转穿越于山林沟壑中,行走100多里,径直来到强盗盘踞的地方。强盗们一开始全部惊慌害怕,拉满弓对外严阵以待。查道(到后)镇定自如,盘腿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诉他们朝廷招安的意图。其中有认识查道的人说:“此人是果州知州,曾经听说很仁慈,这样的人难道会害我们吗!"强盗们随即一个接一个抛下兵器罗列跪拜在查道脚下,大声呼喊请求赦免罪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务农。‎ 天禧元年,查道被调到虢州任知州。这年秋天,虢州遭遇蝗灾,百姓歉收。查道不等候报批便出官仓米赈灾,又设粥棚施粥救济饥饿的灾民,并拿出种麦4000斛作为百姓开春的种粮。老百姓多亏他的救助得以保全性命一万余人。天禧二年五月,查道死。讣告传到京师,真宗十分痛惜,下诏书让其子奉礼郎官赵循之乘驿站的车前去治办丧事。‎ 查道为人淳朴厚道,有人冒犯他也不计较,所到之处务必宽恕,手下小吏犯有过错,从来没有鞭打责罚过。百姓中有被告发拖欠赋税的,有时查道拿出自己的钱替他代缴,不予追究。一次外出巡查,路边有甜枣,仆从摘来献给查道,查道计算枣的价值将钱挂在枣树上然后离开。查道儿时曾在地上画了一座大宅院,说:“这宅院应该分给孤独无依的人。”到居住京城,家中很贫困,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禄,因散施而随得随完,连留下一丝一毫的心意也没有。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到;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以周济。‎ 当初,查道赴京赶考,因贫穷没有盘缠进京,亲戚族人聚钱三万馈赠他。后来,查道路过滑台,前去拜见父亲的朋友吕翁,不巧吕翁已死,家中贫困无法埋葬,他哥哥将要卖女儿以助办丧事。查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钱财给予吕翁哥哥赎女,并为他的女儿选择女婿,另外出资作为嫁妆。有一位老朋友死了,家中很是贫穷,质押这位朋友的女儿给人当奴婢。查道替他赎回了女儿,嫁给士族人家为妻。同朝官员们都佩服他的操行。查道好学,嗜好与人下棋。平常生活喜好吃蔬菜素食,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默坐静养整天,衣服用具十分低下节俭。享年六十四。‎ ‎(二)古诗词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幽居冬暮[注]‎ ‎[唐]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注]李商隐入仕后遭人猜忌,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只是做些幕僚工作。此诗是诗人晚年罢盐铁推官后,在郑州闲居时写下的。‎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借羽翼摧折的鸟儿比喻遭受挫折的自己,以“寂寞”概括自身感受,交代了诗人身心交瘁的状态,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B. 颈联中的“暮”字和诗题中的“冬暮”照应,既是写冬季日短、暮色很快来临的情景,也是写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也进入了衰颓的晚境。‎ C. 尾联卒章显志,感叹自已早年时就怀有匡国济世之志,却难以实现,令人愤懑,其中“匡国分”使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超越了个人私情,升华了主旨。‎ D. 诗人使用“晓鸡”“寒鹜”“急景”等意象勾勒画面,表情达意,和柳宗元的《江雪》一样表现了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15. 这首诗的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14. D 15. (1)对仗精工。体现出李商隐律诗的特点,常见家禽“晓鸡”对“寒鹜”,动词“惊”对“守”,自然物“树雪”对“冰池”。(2)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晓鸡惊树雪”“惊”字,疑天明也,寓意作者不忘进取;“寒鹜守冰池”,“守”字,寓意作者身处苦寒,不改节操、志向。(3)即景抒情(融情于景)。“树雪”“冰池”照应题目“冬”,家禽晓鸡“惊”、寒鹜“守”,既是作者眼前所见,又是作者借以抒发进退两难的凄楚、感伤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和柳宗元《江雪》一样表现了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错误,这首诗主要抒发的是诗人理想不得实现的感伤情绪。‎ 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是鸟翅膀被摧残的日子,在郊外园林寂寞的时节。晨鸡因树上雪光而惊啼,鸭子在严寒中苦守冰池。白天短促很快便到夜晚,垂暮之年身体渐已变衰。我本有匡救国家的职分,在不能与我的夙愿相期?《幽居冬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概括作者一生受挫、晚年困顿的实况,点出幽居题意;颔联以晓鸡和寒鹜自喻,形象地描绘出作者不谙世务、进退两难的处境;颈联照应诗题,并为下一联的抒愤寄慨蓄势;尾联紧应上联,发出内心的呼喊。颔联以晓鸡和寒鹜自喻。晨鸡报天晓,喻进取;寒鹜守冰池,喻退处。两句诗极其形象地描绘出作者不谙世务、进退两难的处境,其中有哀怨,有酸楚,而且扣紧了诗题的“冬”字,即景抒情。颔联“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中“晓鸡”对“寒鹜”,“树雪”对“冰池”,对仗精工巧妙,同时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清代学者方玉润评价《诗经•氓》中的语句说:“不见则忧,既见则喜。”那痴情女子“忧”时就“_______________”,而“喜”时就“_________________”,悲喜形于色,率真直露,毫不掩饰。‎ ‎(2)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一句来写因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游人离去后林中鸟儿快乐鸣叫的情景。‎ ‎【答案】 (1). 泣涕涟涟 (2). 载笑载言 (3). 酾酒临江 (4). 一尊还酹江月 (5). 树林阴翳 (6). 鸣声上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涟”“载”“酾”“尊”“酹”“翳”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1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82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_______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横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_______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______,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  )‎ ‎_______,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设立国家公祭日5年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 惨绝人寰 满目疮痍 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 惨无人道 百孔千疮 肝肠寸断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C. 惨绝人寰 百孔千疮 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 惨无人道 满目疮痍 肝肠寸断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 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B. 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C. 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D.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B.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C.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D. 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本题中,‎ 惨无人道:残酷到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多形容酷刑、屠杀等造成的各种惨状。根据语境,两者均可。‎ 百孔千疮:原形容战争中遭受损害的建筑物,后指事情做得很不好,漏洞很多;又指学习不好,各项基础掌握不扎实;还指生活非常困苦,是一个多义词,含贬义。满目疮痍:比喻遭受破坏或灾害后的景象,与文章大屠杀后的惨象相吻合。故应填“满目疮痍”。‎ 肝肠寸断:比喻伤心到极点,也形容饥饿到了极点。痛彻心扉:痛直接冲击到内心的最深处,形容非一般的痛。南京大屠杀的回忆不仅仅是伤心,更是心痛。故应填“痛彻心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要引以为戒;比喻以往的失败,应该拿来当作教训。这里说失败的教训与文意不符。故应填“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括号前面有分号,应注意表达的一致性。上文主语是今日之中国,所以所填句子的主语应为“今日之人民”,排除A、D;从形式上看,分号前面和所填句子相对应的是一个单句,所以排除C。‎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本题中,“定格与复原”语序错误,应是先“复原”再“定格”,排除A、B;第二个分句成分残缺,去掉“传递”后的“的”,排除C。‎ 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一项新研究发现,植物对触碰极其敏感,频繁碰触会使植物的生长速度显著变慢。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优化作物生长及增收的新方法。实验显示,①_________,频繁触碰会使“基因防御反应”反复发生,导致其基因组中一定比例的基因发生某种改变,这一过程消耗大量能量,②_________。这项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基因防御反应”机制,③__________,以提高产量。不过,研究人员同时强调,未来还要弄清降低植物敏感性是否会带来负面后果。‎ ‎【答案】 (1). ①植物被轻微触碰就会产生“基因防御反应” (2). ②使生长过程显著减缓 (3). ③开发新方法降低作物对触碰的敏感性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一个空根据“频繁触碰会使‘基因防御反应’反复发生”,填入触碰会怎样,即“植物被轻微触碰就会产生‘基因防御反应’”;第二个空根据“这一过程消耗大量能量”,填入结果,即“使生长过程显著减缓”;第三个空根据“以提高产量”,填入办法,即“开发新方法降低作物对触碰的敏感性”。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21.把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60个字。‎ 多年来有研究表明室内植物或许能净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就属于其中)。可是,现在大多科学家认为这是错误的。与其他类型的空气污染物(如煤烟或颗粒物)不同,挥发性有机物不能被空气净化器过滤出来,它们可以在密闭的环境中累积。科学家测量出室内植物可以从密闭的实验室环境中去除挥发性有机物,但是家不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它有敞开的门窗,会有气流通过,有空气漏出,还有更多的杂物。‎ ‎【答案】科学家发现,室内植物不能净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因为挥发性有机物可以在密闭的环境中累积,但家不是封闭的环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语段介绍了一项研究内容,室内植物不能净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这个结论是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得出的,介绍研究过程即可。“多年来有研究表明室内植物或许能净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即“室内植物不能净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与其他类型的空气污染物(如煤烟或颗粒物)不同,‎ 挥发性有机物不能被空气净化器过滤出来,它们可以在密闭的环境中累积”,即“因为挥发性有机物可以在密闭的环境中累积”;“科学家测量出室内植物可以从密闭的实验室环境中去除挥发性有机物,但是家不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它有敞开的门窗,会有气流通过,有空气漏出,还有更多的杂物”,即“家不是封闭的环境”。‎ ‎【点睛】压缩语段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作,答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少年儿童手棒鲜花欢呼致意。上午10时许,礼兵护送着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庄严入场。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获得共和国殊荣的国家英雄们,从初心不改的农村先进模范申纪兰到“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从志愿军一级英雄李延年到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从杂交水稻研究开创者袁隆平到毕生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屠呦呦,从60余年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史册!‎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触动和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请任选一位获奖者,写一封祝贺信。‎ ‎②请以“时代的偶像”为题,写一篇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③如果你观看了颁奖仪式,请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志当英雄、钢铁勇毅 敬爱的麦贤得爷爷:‎ 您好!‎ 我是一个敬仰您的青年学生。首先我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愿您身体健康!请允许我以麦爷爷称呼您,在我的心里,您不仅是那钢铁般坚强的战士,也是那慈祥柔软的麦爷爷。我很高兴能有这样一次机会给您写信,您是“一片丹心报祖国”,而我此时此刻满心满怀的是对您的一腔感动和满心崇敬。‎ 您是人民的英雄,永远的钢铁战士。‎2019年9月29日,这是神圣一个的日子,习近平主席给您颁发了“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在大家都为您欢呼喝彩的时候,我心里深深地知道,“人民英雄”的由来,那是用鲜血的代价换来的。这原因让我们大家心里只剩下了浓浓的感动,深深的敬佩。麦爷爷,您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您选择成为一名海军的时候,您一定做好了这样一个准备——随时为祖国牺牲!所以,在1965年八月,“剑门号”和“章江号”同时来袭的时候,麦爷爷您即使已经受了重伤,在被弹片击中,脑浆溢出的时候,您还坚持战斗了三个小时,网上的文字描述远远不能还原当时的情景,您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我们不能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当时是我们遇到了子弹袭击,全身疼痛难耐,我们还能保持着清醒坚持到战争胜利吗?我们能像您一样“志当英雄、钢铁勇毅”吗?我们能够操纵好“海上英雄艇”吗?我们该是不能的,没有超强的意志力,没有顽强的人格,我们确实是难以做到的。所以,“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您实至名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是这么形容竹子的,麦爷爷,在我看来,您的品质和竹子一样,坚强又耐得住外界的打击。在您撑到战争胜利,被抢救到医院的时候,面对伤痛,您依旧保持着顽强不屈的精神,经过自己的不断尝试锻炼,您成功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这一点,作为大学生的我,感到由衷的钦佩。我们称您钢铁战士,其实遇到高温,钢铁也有融化的时候,而您在苦难面前,从来没有放弃,没有退缩,勇往直前的品质让我感动并且深受启发,未来的自己也要成为像麦爷爷您一样坚强的人!‎ 麦爷爷,您的英雄事迹不是一个离我们遥远的传说,它贴近我和我们这些青年学生的心,它永远存在于我们心间,激励着、警醒着我们。在我们想放弃的时候,它告诉我们坚持就是胜利;在我们跌倒了的时候,它告诉我们要站起来重新追赶;在我们成功的时候,它告诉我们还没有真正成功,我们还需要战胜自己;无论何时何地,它都在陪伴着我们。麦爷爷您放心,我会加油努力的!‎ 纵使现在的您不能再继续为海上军事做贡献,但是您的丹心依旧照碧海。麦爷爷,从现在起,我和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一定会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的越来越美好!‎ 此致 敬礼!‎ ‎  一个敬仰您的青年学生 ‎  ‎‎2019年11月15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该类作文与传统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有相同点就是读懂所有文字,但也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一是必须明确文体、写作内容、思维焦点、具体问题四方面的任务指令;二是分析材料的矛盾对立性;三是选择材料的权衡性;四是思考材料在关键概念、是非因果、问题本质上的辨析性;五是行文比较的说理性。‎ 材料提供了两段文字,第一段写“坐礼宾车”“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少年儿童手棒鲜花欢呼致意”“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表现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受得的至高无上的礼遇。第二段“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史册”写出了这些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职业、事迹不同,但贡献都一样很卓著,写入“共和国史册”,值得“青年学生”赞美和学习。‎ 本作文三选一,但都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都要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完成写作,且都要突出赞美获奖者的感人事迹,突出给青年学生的感染力和榜样引领作用。考生注意祝贺信要把握好谦敬词称谓和祝贺用语,演讲稿要注意学生集会上的演讲对象和语言的感染力、号召力,观后感要突出“青年学生”看后的心理感受和获得的思想启迪。‎ 立意:‎ 奋斗为民,时代偶像 志当英雄、钢铁坚守 万水千山不忘来路,鞠躬尽瘁永记初心 淡然看功名,安然做事业 ‎……‎ 素材:‎ ‎1.看完这个颁奖仪式,看完这些杰出人士,我的心中满是感动。很喜欢屠呦呦的一句话: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也许她的灵魂里始终藏着一颗最炙热的赤子心。‎ ‎2.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默默钻研,一生奉献,他的低调正是其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折射。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相比较,他更喜欢“国产土专家”的称谓,因为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当年89高龄的他没去“感动中国”的舞台,儿子于辛代他接过了奖杯。主持人白岩松问起老人家获奖之后的感受,于辛说:“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他更希望年轻人获这个奖。”于敏的淡然和超然如此令人叹服! 3.诚然,您对医学的贡献是举世无双的,但这是在牺牲了自己家庭的基础上换来的。有谁能为了倾全力研制青蒿素,将女儿送去老家寄养?“一说到国家需要,她就不会选择别的。她一辈子都是这样”,这是您的爱人李廷钊老师对您的评价。舍小家,为大家。您身上这种精神不正是当下社会青年所稀缺的吗?‎ 结构:‎ 写作本文,先要想好写作“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的哪一位还是以哪一位为主的群像,是选择演讲稿、祝贺信还是观后感,文体不同,把握每一种文体要侧重交代的事迹、情感、心理感悟等。如写“时代的偶像”这一命题,可用“谁才是时代的偶像?”为标题,考生可选择张富清的事迹,可在开篇问候语之后写“从雷锋到郎平,从周杰伦到南仁东……我们有无数的偶像,不同的偶像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接着以有感情的语言陈述张富清事迹,并呼吁同学们学习其“坚守初心的情怀”“敢于担当的崇高品德”“不断学习的精神追求”,并与当下一些学生盲目追求的那些浓妆艳抹、名牌缠身、蹭红地毯、吸毒鬼混的“明星偶像”相对比,提请同学们学习真正的“时代的偶像”,不断攀登精神高峰!‎ ‎【点睛】演讲稿是由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个要素构成,而在这些要素中,语言又是最重要的。(1)要口语化,口语不是指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2)要通俗易懂,要让听众听懂;(3)要生动感人,语言要形象、风趣幽默,要注意深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4)要准确朴素。要最朴素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道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