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 数学(理)(PDF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 数学(理)(PDF版)

大庆实验中学 2020 届高三五月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 1.已知集合  20 log 16A x N x    ,集合  2 2 0xB x   ,则集合 A B 真子集个数是( ) A.2 B.3 C.4 D.8 2.i 为虚数单位,则 32i 1 i 的虚部为( ) A. i B.i C. 1 D.1 3. 在 6 3 2 1x x     的展开式中,最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为( ) A.20 B. 20 C.15 D. 15 4. 已 知 对 称 轴 为 坐 标 轴 的 双 曲 线 有 一 条 渐 近 线 平 行 于 直 线 x + 2y - 3 = 0 , 则 该 双 曲 线 的 离 心 率 为 ( ) A.5 或 5 4 B. 5 或 5 2 C. 3 或 3 2 D.5 或 5 3 5.17 世纪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经这样说过:“几何学里有两件宝,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是黄金分 割.如果把勾股定理比作黄金矿的话,那么可以把黄金分割比作钻石矿.”黄金三角形有两种,其中底与腰之比为黄 金分割比的黄金三角形被认为是最美的三角形,它是一个顶角为 36 的等腰三角形(另一 种是顶角为108 的等腰三角形).例如,五角星由五个黄金三角形与一个正五边形组成, 如图所示,在其中一个黄金 ABC 中, 5 1 2 BC AC  .根据这些信息,可得sin234( ) A. 1 2 5 4  B. 3 5 8  C. 5 1 4  D. 4 5 8  6. 已知 ,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 //m n 的充分条件是( ) A. ,m n 与平面 所成角相等 B. / / , / /m n  C. / / , ,m m n      D. // ,m n    7. 已知点 3,1 和 4,6 在直线3 2 0x y a   的两侧,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7 24a a   B. 7, 24 C. | 7 24a a a  或 D. | 24 7a a   8.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 960 人中抽取 32 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 ,...,960,分组后某组抽 到的号码为 41.抽到的 32 人中,编号落入区间 401,731 的人数为( ) A.10 B.11 C.12 D.13 9.甲、乙二人争夺一场围棋比赛的冠军,若比赛为“三局两胜”制,甲在每局比赛中获胜的概率均为 3 4 ,且各局 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则在甲获得冠军的情况下,比赛进行了三局的概率为( ) A. 1 3 B. 2 5 C. 2 3 D. 4 5 10.已知 45ln 4 , 4ln5 , 5lna b c     ,则 , ,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a  B. c a b  C. b a c  D. a b c  11. 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 ,A B 两点,以 AB 为直径的圆过右焦点 F ,若 ,12 3FAB         ,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2 , 3 12      B. 2 6,2 3       C. 20, 2       D. 6 ,13      12.已知函数   2 xef x x  (其中无理数 2.718e   ),关于 x 的方程     1f x f x   有四个不等的实根,则 实数 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2 e     B. 2,  C. 2 2 4 ,4 e e      D. 2 ,2 e e     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道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3.曲线 1 1( 0xy a a   且 1a  )恒过定点 P,则 P 点坐标为_________. 14.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 圆周盒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 11 11 1     中“…”既代表无限次重 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 11 xx   求得 1 5 2x  ,类似上述过程, 3 3   __________. 15.在四面体 S ABC 中, 2SA SB  ,且 SA SB , 5BC  , 3AC  ,则该四面体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16.在 ABC 中, , : 2:33A AC BC  ,点 D 为线段 AB 上一动点,若 DA DC  最小值为 3 4  ,则 ABC 的 面积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 5 道小题,每题 12 分,共 60 分) 17.(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数列 na 满足, 1 1a  , 2 4a  ,且 2 14 3 0n n na a a     *nN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设 2n nb n a  ,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nS .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侧面 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 ABCD , 1 90AB BC BAD ABC      , ,AD=2 , ,M N 分别是 ,AD PD 的中点. (1)证明:平面 / /CMN 平面 PAB ; (2)已知点 E 在棱 PC 上且 2 3CE CP  ,求直线 NE 与平面 PAB 所成角的余弦 值.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抛物线 2 2y px ( 0p  )上的两个动点  1 1,A x y 和  2 2,B x y ,焦点为 F. 线 段 AB 的中点为  03,M y ,且 A,B 两点到抛物线的焦点 F 的距离之和为 8.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若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 x 轴交于点 C,求 ABC 面积的最大值.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某大型公司为了切实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贯彻好卫生防疫工作的相关要求,决定在全 公司范围内举行一次 NCP (新冠肺炎简称)普查,为此需要抽验 1000 人的血样进行化验,由于人数较多,检疫 部门制定了下列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①:将每个人的血分别化验,这时需要验 1000 次.方案②:按 k 个人一 组进行随机分组,把从每组 k 个人抽来的血混合在一起进行检验,如果每个人的血均为阴性,则验出的结果呈阴 性,这 k 个人的血只需检验一次(这时认为每个人的血化验........... 1 k 次.);否则,若呈阳性,则需对这 k 个人的血样再 分别进行一次化验,这样,该组 k 个人的血总共需要化验 1k  次.假设此次普查中每个人的血样化验呈阳性的概 率为 p ,且这些人之间的试验反应相互独立. (1)设方案②中,某组 k 个人的每个人的血化验次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 (2)设 0.1p  ,试比较方案②中,分别取 2,3,4 时,各需化验的平均总次数;并指出在这三种分组情况下, 相比方案①,化验次数最多可以平均减少多少次?(最后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1( ) ( )ln ( )2f x x a x x a R    . (1)若 '( )f x 是 ( )f x 的导函数,讨论 ( ) '( ) lng x f x x a x   的单调性; (2)若 1( ,2 )2a ee  ( 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求证: ( ) 0f x  . 请考生在第 22  23 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22.(本小题满分 10 分)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3cos (2sin x y      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 轴 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D 的极坐标方程为 4sin( )6    . (1)写出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以及曲线 D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过点 (2 2, )4A  (极坐标)且倾斜角为 3  的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 M,N 两点,弦 MN 的中点为 P,求 AP AM AN 的值. 23. (本小题满分 10 分)已知函数 ( ) 2 4 1f x x x    . (1)解不等式 ( ) 9f x  ; (2)若不等式 ( ) 2f x x a  的解集为  2, | 3 0A B x x x   ,且满足 B A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第 1页,总 8页 大庆实验中学 2020 届高三五月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1.B ∵集合    20 log 16 { | 0 4} 1,2,3A x N x x N x         ,集合    2 2 0 1xB x x x     , {2,3}A B  .∴集合 A B 真子集个数是 22-1=3 2.C        3 2 12 2 1 11 1 1 1 i ii i i i ii i i i            ,故虚部为 1 . 2.A 在 6 3 2 1x x     的展开式中,共有 7 项,最中间一项是第 4 项,对应的二项式系数为 3 6 20C  3.B 由 条 件 知 一 条 渐 近 线 斜 率 为 1 ;2  所 以 1 , 22 b b a a  或 其 中 a 为 实 半 轴 , b 为 虚 半 轴 ; 则 离 心 率 e 满 足 2 2 5 51 ( ) 5, 5.4 2 be ea     或 或 5.C 由题可知 72ACB  ,且 1 5 12cos72 4 BC AC    , 2 5 1cos144 2cos 72 1 4       , 则   5 1sin 234 sin 144 90 cos144 4          . 6.C 对于 A,若 ,m n 与平面 所成角相等,则 ,m n 可能相交或者异面,故 A 错; 对于 B,若 / / , / /m n  ,则 ,m n 可能相交或者异面,故 B 错; 对于 C,若 / / , ,m m n     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 //m n ,故 C 正确; 对于 D,若 // ,m n    ,则 ,m n 可能异面,故 D 错; 故选:C 7.A  点 3,1 和 4,6 在直线3 2 0x y a   的两侧,    3 3 2 1 3 4 2 6 0a a             即   7 24 0a a   ,解得 7 24a   . 8.C ∵960÷32=30,∴每组 30 人,∴由题意可得抽到的号码构成以 30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又某组抽到的号码为 41,可知第一组抽到的号码为 11, 答案第 2页,总 8页 ∴由题意可得抽到的号码构成以 11 为首项、以 30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11+(n﹣1)30=30n﹣19, 由 401≤30n﹣19≤731,n 为正整数可得 14≤n≤25, ∴做问卷 C 的人数为 25﹣14+1=12, 9.A 记事件 :A 甲获得冠军,事件 :B 比赛进行三局, 事件 :AB 甲获得冠军,且比赛进行了三局,则第三局甲胜,前三局甲胜了两局, 由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得   1 2 3 1 3 9 4 4 4 32P AB C     , 对于事件 A ,甲获得冠军,包含两种情况:前两局甲胜和事件 AB ,   23 9 27 4 32 32P A        ,       9 32 1 32 27 3 P ABP B A P A      10.C 11. B 设椭圆的另一焦点为 F,连接 AF , AF , BF , 设椭圆的焦距为 2c ,由题意则四边形 AFBF 为矩形,∴ 2AB FF c  , | | 2 cosFA c  ,| | 2 sinFB c  . 结合椭圆定义,可知| | | | 2FA FB a  ,即 2 cos 2 sin 2c c a   ,则 1 1 sin cos 2 sin 4 e          , 由 ,12 3        ,则 7,4 3 12         , 62 sin , 24 2            , 得 2 6,2 3e       . 12.D 依题意可知函数   2 xef x x  的定义域为   ,0 0,   .且    ' 3 2xe xf x x  . 所以  f x 在   ,0 , 2,  上递增,在 0,2 上递减,且   2 2 4 ef  ,由此画 答案第 3页,总 8页 出  f x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令    t g x f x  ,则  t xg 的单调性与  f x 相同,且  2 2 eg  . 关于 x 的方程     1f x f x   有四个不等的实根,所以 1t t   ,即 2 1 0t t   在 0, , ,2 2 e e          上各有 一实根.令    2 1, 0 1 0h t t t h     ,所以 02 eh     ,即 2 1 04 2 e e    ,所以 2 2 e e    .所以实数  的取 值范围是 2 ,2 e e      . 13. 1,2 曲线 1 1xy a   的定点为 1,2 14. 13 1 2  令  3 3 0m m     ,则两边平方得,得 23 3 3 m     即 23 m m  ,解得: 1 13 2m   或 1 13 2m  (舍去) 本题正确结果: 1 13 2  15. 30 6 8 因为 2SA SB  ,且 SA SB , 5BC  , 3AC  ,所以 2 2 2AB SA  , 因此 2 2 2BC AC AB  ,则 AC BC ;取 AB 中点为O ,连接OS ,OC ,则 2OA OB OC OS    , 所以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半径为 2OC  ,所以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24 ( 2) 8S     ; 又因为 SA SB ,所以 SO AB ;因为底面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为定值 1 15 2 2AC BC  , SO 的长也为确定的值 2 ,因此,当 SO  平面 ABC 时,四面体的体积最大,为 1 30 3 6ABCV S SO   . 答案第 4页,总 8页 16. 3 3 9 2 2  由题,设 2 , 3AC m BC m  ,在三角形 ABC 中,由余弦定理变形可得: 2 2 2 cos ( 6 1)2 AC AB BCA AB mAC AB      因为点 D 为线段 AB 上一动点,再设 DA nBA  ,此时 DC DA AC nBA AC        即 22( )DA DC nBA nBA AC n BA nBA AC              因为 2 2 2(7 2 6) , cos(π ) ( 6 1)BA m AC BA AC BA A m            所以 2 2 2(7 2 6) ( 6 1)DA DC m n m n        令 2 2 2( ) (7 2 6) ( 6 1)f n m n m n      关于 n 的二次函数 所以其最小值为: 4 min 2 (7 2 6) 3( ) 44(7 2 6) mf n m      解得 所以 2 3, 3 2 3AC AB   三角形ABC的面积 1 1 3 3 3 9 2sin 2 3(3 2 3)2 2 2 2S AC AB A        17.(1)已知 2 14 3 0n n na a a    ,则  2 1 13n n n na a a a     ,且 2 1 3a a  ,则 1n na a  为以 3 为首相,3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1 3n n na a   ,      1 1 2 2 1 1 3 1 2 n n n n n n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经检验 1 1a  也满足上式. (2)由(1)得: 3n nb n n   , 1 21 3 2 3 3n nT n      ,① 2 3 13 1 3 2 3 ( 1) 3 3n n nT n n          ,② ①-②可得 1 1 2 1 13 32 3 3 3 3 32 n n n n nT n n            , 则 1 1 13 3 3 (2 1) 3 3 4 2 4 n n n n n nT           即 1(2 1) 3 3 ( 1) 4 2 n n n n nS      . 18.(1) 90BAD ABC     , / /AD BC ,又 1AB BC  , 2AD  , 而 M 、 N 分别是 AD 、 PD 的中点, / /MN PA , 故 / /MN 面 PAB , 答案第 5页,总 8页 又 / /AM BC 且 AM BC ,故四边形 ABCM 是平行四边形, / /CM AB / /CM 面 PAB , 又 MN ,CM 是面CMN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故面 / /CMN 面 PAB . (2)由(1)可知, , ,MC MD MP 两两垂直,故建系如图所示,则 1 3(0, 1,0), (1, 1,0), (1,0,0), (0,1,0), (0,0, 3), (0, , )2 2A B C D P N  , (1 0 0), (0 1 3)AB PA     ,, , , , 2 1 2 3,0,3 3 3CE CP E           , , 1 1 3( , )3 2 6NE   , , 设  = , ,n x y z  是平面 PAB 的法向量, 0 3 0 x y z    , 令 1z  ,则 (0, 3,1)n   r , 3 3 2 6 3cos , 21 1 12 +9 4 12 NE n         , 直线 NE 与平面 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 3 11 2 2       . 19.解:(1)由题意知 1 2 6x x  ,则 1 2 6 8AF BF x x p p       , 2p  ,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2 4y x (2)设直线 AB : x my n  ( 0m  ), 由 2 4 x my n y x     ,得 2 4 4 0y my n   , 1 2 4y y m   2 1 2 4 2 6x x m n     ,即 23 2n m  , 即  2 1 2 2 1 2 16 3 0 4 8 12 m y y m y y m            , 2 2 2 1 21 4 1 3AB m y y m m         , 设 AB 的中垂线方程为:  2 3y m m x    ,即  5y m x   ,可得点 C 的坐标为 5,0 ,  直线 AB : 23 2x my m   ,即 22 3 0x my m    ,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 2 2 2 5 2 3 2 1 1 m d m m       ,  2 21 4 1 32S AB d m m       令 23t m  ,则 2 23m t  ( 0 3t  ), 令    24 4f t t t   ,    24 4 3f t t   ,令   0f t  ,则 2 3 3t  ,在 2 30, 3       上   0f t  ;在 2 3 , 33       上 答案第 6页,总 8页   0f t  ,故 ( )f t 在 2 30, 3       单调递增, 2 3 , 33       单调递减,当 2 3 3t  ,即 15 3m   时, max 64 3 9S  20.(1)设每个人的血呈阴性反应的概率为 q,则 1q p  . 所以 k 个人的血混合后呈阴性反应的概率为 kq ,呈阳性反应的概率为1 kq . 依题意可知 1X k  , 11 k 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X 1 k 11 k  P kq 1 kq (2)方案②中. 结合(1)知每个人的平均化验次数为:  1 1 1( ) 1 1 1k k kE X q q qk k k             2k  时, 21( ) 0.9 1 0.692E X     ,此时 1000 人需要化验的总次数为 690 次, 3k  时, 31( ) 0.9 1 0.60433E X     ,此时 1000 人需要化验的总次数为 604 次, 4k  时, 41( ) 0.9 1 0.59394E X     ,此时 1000 人需要化验的次数总为 594 次, 即 2k  时化验次数最多, 3k  时次数居中, 4k  时化验次数最少,而采用方案①则需化验 1000 次, 故在这三种分组情况下,相比方案①, 当 4k  时化验次数最多可以平均减少1000 594 406  次. 21. (1)因为   3' ln 2 af x x x    ,所以     31 ln 2 ag x a x xx      ,   2 1' 1a ag x x x      1 ( 0)x x a xx     , 当 0a  时,   0g x  ,  g x 在 0,1 上是增函数;  g x 在  1, 上是减函数;当 1a   时,   0g x  ,  g x 在在 0, 上是减函数;当 1a   时,  g x 在  1, a 上是 增函数;  g x 在   ,,1 ,0 a  上是减函数;当 1 0a   时,  g x 在 ,1a 上是增函数;  g x 在   ,, 1,0 a  上是减函数; (2)因为   3' ln 2 af x x x    ,令   3ln 2 ah x x x    ,则   2 1' ah x x x   , 因为 1 ,22a ee     ,所以   2 1' 0ah x x x    ,即  h x 在 0, 是增函数, 答案第 7页,总 8页 下面证明  h x 在区间 ,22 a a     上有唯一零点 0x ,因为 1ln2 2 2 a ah      ,  2 ln2 1h a a  , 又因为 1 ,22a ee     ,所以 2 1ln 02 2 2 a eh       ,   12 ln 2 1 02h a e        , 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  h x 在区间 ,22 a a     上有唯一零点 0x , 在区间  00, x 上,    ' 0h x f x  ,  'f x 是减函数,在区间 0,x  上,    ' 0h x f x  ,  'f x 是增函数, 故当 0x x 时,  f x 取得最小值    0 0 0 0 1ln 2f x x a x x   ,因为  0 0 0 3ln 02 ah x x x     ,所以 0 0 3ln 2 ax x   , 所以    0 0 0 0 3 1 2 2 af x x a xx          0 0 0 1 22 ax a xx       ,因为 0 ,22 ax a    ,所以   0f x  , 所以 1 ,22a ee     ,   0f x  . 22.(1)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2 2 2cos sin 19 4      ;曲线 D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 2 2 2 3 0x y x y    ;(2) 4 9 3 16  . 【详解】 (1)由题意,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3cos (2sin x y      为参数),即 cos3 ( sin2 x y        为参数) 平方相加,可得曲线 C 的普通方程为 2 2 19 4 x y  ,将 cos sin x y        代入曲线 C 的普通方程 可得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2 2 2cos sin 19 4      ,又由曲线 D 的极坐标方程为 4sin( )6    , 所以 2 3 14 sin( ) 4 ( sin cos )6 2 2          ,又由 2 2 2 , cos , sinx y x y        所以 2 2 2 3 2x y y x   ,所以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2 2 2cos sin 19 4      , 曲线 D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 2 2 2 3 0x y x y    . 答案第 8页,总 8页 (2)由点 (2 2, )4A  ,则 2 2 cos 24 2 2 sin 24 x y         ,即点 A(2,2).因为直线 l 过点 A(2,2)且倾斜角为 3  , 所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2 cos 3 ( 2 sin 3 x t t y t         为参数),代入 2 2 19 4 x y  ,可得 231 (8 18 3) 16 04 t t    , 设 M,N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1 2,t t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1 2 1 2 32 72 3 64,31 31t t t t    , 所以 1 2 1 2 4 9 32 16 t t AP AM AN t t    . 23.(Ⅰ)[ 2,4] ;(Ⅱ) 5a  . (Ⅰ)   9f x  可化为 2 4 1 9x x    ,即 >2, 3 3 9 x x     或 1 2, 5 9 x x       或 < 1, 3 3 9, x x     解得 2< 4x  或 1 2x   ,或 2 < 1x   ;不等式的解集为 2,4 . (Ⅱ)易知  0,3B  ; 所以 B A ,又 2 4 1 <2x x x a    在  0,3x 恒成立; 2 4 < 1x x a    在  0,3x 恒成立; 1<2 4< 1x a x x a       在  0,3x 恒成立;     > 3 0,3 0 5> 3 5 0,3 5 a x x a aa x x a             在 恒成立 在 恒成立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