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铁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周礼中有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安全 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C. 王位世袭制 D. 嫡长子继承权 ‎【答案】B ‎【解析】根据“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礼乐制度主要是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制度,维护社会稳定,故B正确;A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 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 “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字统一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根据题干中隶书容易书写、辨认的特点可以判断,隶书可以使下层人逐渐地书写和掌握。秦始皇采用隶书,有利于中 央政令的贯彻,由此可知“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故选B。A、C、D选项没有准确反映本题的立意,故排除。‎ ‎3. ‎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 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 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C. 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答案】C ‎【解析】秦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对一些地方的人口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故C正确;关中在战争时期受到破坏较多,主要是充实人口,不是发展经济,故A错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显然不是抑制土地兼并,故B错误;秦始皇统一就标志着国家的统一,故D错误。‎ ‎4. 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A. 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 B. 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上 C. 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D. 反映出“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重农抑商”、“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工商皆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代中国过于农商地位和关系的争论主要涉及“本末”的问题,故D选项正确;中国历代商业政策都是重农抑商的,这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选项错误;战国时期和西汉的经济思想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故B选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起到了积极作用,故不能简单说其导致古代经济发展迟滞,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掌握和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和作用,特别要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去理解该政策的不同作用,在封建社会前期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有“工商皆本”思想的产生,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5.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宋朝法律的重要内容,史称“官中条令,惟(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 A. 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B. 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C. 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 经济结构面临转型 ‎【答案】A ‎【解析】土地买卖和土地所有权成为宋代法律重要内容,主要是因为当时土地私有化的不断发展,导致国家必须出台法律来适应这一经济发展形势,故A正确;宋代税收制度没有较大的改变,故B错误;宋代由于实行“不抑土地兼并”措施,导致自耕农经济发展较慢,故C错误;宋代仍然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没有出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故D错误。‎ ‎6. 明清时期,新兴的中小市镇大多突破了传统“王制(国家城市建设中的宫殿、住宅及街道的制度性规定)”规划下的城市建设,呈现出无计划的无序性建设状态。这主要是由于 A.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B. 国家不重视市镇的管理 C. 封建君主专制走向衰落 D. 城镇建设技术极度落后 ‎【答案】A ‎【解析】“新兴的中小市镇大多突破了传统‘王制’规划下的城市建设,呈现出无计划的无序性建设状态”表明城市突破坊市界限,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正确;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 ‎7.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特权被列强取得,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A. 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 B. 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C. 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 D. 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说明清朝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维护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遭遇危机。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排除。‎ ‎8.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明确标榜不谈政治。1918年底,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作为新的阵地,关注时事,讨论政治问题,以补《新青年》之不足。这表明陈独秀 A. 投身民国初年日益活跃的政党竞争中 B. 意识到政治变革是改造国民性的前提 C. 由温和的思想启蒙转变为激进的革命 D. 试图将俄国革命道路与中国实际结合 ‎【答案】B ‎【解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随后胜利的消息传入中国,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研究政治问题,材料中陈独秀由之前思想革命到研究政治,正是这一背景的反映,故B正确;陈独秀此事没有参与政党政治,故A错误;陈独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故C错误;陈独秀没有将俄国革命与中国实际进行结合,材料只是说谈论政治,故D错误。‎ ‎9. 下图是1892-1910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的数量变化情况,该图说明 A.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减弱 B. 洋务运动得到了深入发展 C. 中国近代化阻力有所减弱 D. 实业救国的理想初步实现 ‎【答案】C ‎【解析】材料虽然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并不能说明列强经济侵略减弱,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B项错误。材料中1892——1910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新增工厂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民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有所改善,也就是近代化的阻力有所减弱,C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想虽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发展,但并未实现“救国”的理想,D项错误。故选C。‎ ‎10. 甲午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顶上国货,金马牌香烟”等。这种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B. 实业救国深入人心 C. 政府提倡消费国货 D. 列强经济侵略加深 ‎【答案】D ‎【解析】我国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中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 二字是甲午战后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体现,抵制外国货恰恰反映了外国货在华过多,所以是列强经济侵略加深的原因所致,故选D;实业救国思潮是导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民族工业发展是提倡国货运动的前提条件,AB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1. 对于蒋介石久攻南昌不成,中国共产党虽对他有不满,但仍尽力“去帮助他,不使他江西的战事失败,不使他离开北伐革命的战线,不使他失去军事上的地位”,并极力主张第四军、第八军对他进行增援。材料表明当时 A. 国共积极维护统一战线 B. 蒋介石展现较强的革命性 C. 中共右倾思想占据上风 D. 革命统一战线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在北伐战争中,中共大力支持蒋介石,并帮助他巩固军事地位,这说明蒋介石在北伐的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革命性,得到了中共的肯定,B正确;材料只是表现出中共的态度,没有涉及国民党的态度,A错误;支持蒋介石北伐并不是右倾思想的体现,C错误;材料表明在北伐中国共通力合作,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D错误。故选B。‎ ‎12. 1940年,毛洋东曾指出:“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对于这种政权性质的明确了解和认真执行,将大有助于全国民主化的推动。”毛泽东所说的“政权”‎ A. 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 B. 成为边区苏维埃革命的中枢 C. 扩大了民族抗争的群众基础 D. 开创了中共民主建设的先河 ‎【答案】C ‎ ‎ 点睛:本题要注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时间1940年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国共十年对峙时间是1927-1937。‎ ‎13. 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曾这样评价尼克松—基辛格外交思想:“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B. 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角度想从中国改善关系,结合尼克松时期外交思想可知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A正确;美国一直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故B错误;C是1971年,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美国结束越南战争是1975年,故D错误。‎ ‎14. 钱学森撰文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过。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推动新中国科技进步的是 A. 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B. “双百方针”的指导 C. 工业化建设的成果显著 D.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两弹”研究需要的是“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组织是十分庞大”、“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以看出,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统一调度的结果才可以实现的,故选D;ABC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15.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 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B. 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C. 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D. 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答案】C ‎【解析】“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指保留了公有制,“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指的是包产到户、农户个体分散经营,所以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项正确;“精耕细作、平均主义”不符合“集体经济”,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故B项错误;协作经营不符合“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故D项错误。故选C。‎ ‎16. 1987年6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B. 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C. 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民间的经济活动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农村自发的经济改革出现了中央没有预料的结果,说明当时民众积极参与改革是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主要动力之一,故A 正确;中央进行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决策实行,故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民众在改革中作用,并不是意义,故C错误;D中引领说法错误,中央政策是引领。‎ ‎17. 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雅典民主 A. 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B. 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 C. 政治决策过于随意 D. 忽视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在民主城邦里一切都充满自由精神,连驴子都随便撞人,只要你挡着道的话。而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忽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因此选D。其他选型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 ‎18. 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总有法与法律之分。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则包括“限制和禁令”。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 A.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B. 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C. 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 D. 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法和法律的概念,“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包括“限制和禁令”,而西塞罗的观点体现出法比法律更重要,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部分;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19. 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二者的相同作用是 A. 防止了君主派的复辟 B. 有效巩固了共和制度 C. 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D. 保障了多数人的民主权利 ‎【答案】C ‎【解析】1832 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以来实力增强,不断要求政治权利的结果;法国1875年宪法的通过也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才使得共和体制最终得以确立下来,这也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故C符合题意;AB只符合法国1875年宪法,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D。‎ ‎20. 1933年5月,美国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地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后来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这一变化 A. 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 B. 维护了失业群体的独立精神 C. 忽略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 D. 奠定了美国福利制度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又将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可知这一举措使青年人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增加了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维护了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和自尊心,故B项正确。“以工代赈”并不能缓解政府财政赤字,故A项错误;材料表现出联邦政府重视州政府及救济者的责任,故C项错误;福利国家制度的兴起与社会保障立法有关,故D项错误。故选B。‎ ‎21.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 激发了法国人极富幻想的探索精神 B.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 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主要是指牛顿力学体系内容中确立的理性思维模式对欧洲的影响,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题干中是对整个欧洲的影响,不是单指对法国影响,排除A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时间和牛顿力学体系形成时间不符合,排除BD项。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经典力学的影响 ‎22.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 倡导思想自由 B. 批判神权统治 C. 鼓吹人性解放 D. 构建民权政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体现了卢梭的社会契约,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思想。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不仅批判封建宗教,更是描绘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构建民权政府,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提出了;B项是三者的相同点;C项是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的。‎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 ‎【名师点睛】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味,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核心:理性主义——提倡用自己的理性,去观察、思考、判断事物。影响:(1)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2)推动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发展。(3)推动了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斗志,影响波及全世界。‎ ‎23. 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 A.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 B.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C. 使国王丧失了国家元首地位 D.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说明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根本没有实权,所以没有错误追究的问题,故A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是说明国王的无权;英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故C错误;《权利法案》规定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材料没有违背该法案原则,故D错误。‎ 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4. 阅读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该表主要反映了 A. 世界经济工业总量的不断提高 B. 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的逐渐转型 C. 低收入国家工业总量领先世界 D. 中收入国家社会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B ‎【解析】表格显示高收入国家的工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低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却逐渐上升,说明高收入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步实现社会转型,故B正确;表格体现不出世界经济总量信息,故A错误;低收入国家显然总量不会领先世界,故C错误;表格显示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是逐渐上升,故D错误。‎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25.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A. 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 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 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 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贝多芬属于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时期的音乐人才,但是“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人的权力,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题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批判的体现,故C项排除;“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体现了贝多芬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的精神。这是贝多芬前期作品的风格,体现出强调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启蒙思想的理性精神,属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故D项正确。‎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音乐的主要成就·贝多芬 ‎26.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 美国放弃霸权主义 B. 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 美苏对峙局面缓和 D. 美欧盟友关系巩固 ‎【答案】B ‎【解析】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有一自身实力下降,美苏争霸出于弱势,想通过联合中国制衡苏联,题中战略调整的时间是 1969~1974 ‎ 年,战略调整的表现是不再明确把战略设想对象指向中国,这有利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故B正确;美国一直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美苏此时仍是对峙状态,故C错误;20世纪60-70年代,欧共体的出现,欧洲开始联合摆脱美国控制,故D错误。‎ 点睛:美国在20世纪60到70年代,由于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再加上自身的经济发展放缓,在军备竞赛中,苏联在常规武器的数量上超过美国,因此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在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27. 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A. 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B. 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C. 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D. 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不选,材料中不能看出双方争夺的焦点;B项不选;由“‘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可以看出“新冷战”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不断全球产生影响,故本题答案选C不选B项。D项错误,涉及美俄势力范围的国家,如乌克兰。‎ 考点: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新冷战 ‎28. 在1979年大选获胜后,撒切尔夫人就声称“成千上万住在市政建房和新市镇中的人们第一次投票支持我们,是因为他们想要有购买他们自己住房的机会”,随后撒切尔进行了“政府向后撤”的共有住房私有化改革,并贯穿她的三届任期。撒切尔这样做主要是基于 A. 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失去活力 B. 经济危机无法支持政府高福利 C. 满足人民的需求以求赢得竞选 D. 私有化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政府向后撤”“共有住房私有化改革”可见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的西方出现滞涨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失去活力,英美等国纷纷调整政策,故选A。B表述太过于绝对化。根据题干可知撒切尔这样做是在1979年大选获胜后,显然C项与题干矛盾,排除C。“因为他们想要有购买他们自己住房的机会”显然是为了民众的需求而非增加政府的收入,排除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9. 一项统计显示,1951~1961年,英国对英联邦国内的出口已经从50%下降到32%,而同期英国对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这种状况表明 A. 欧洲成为冷战的重心 B. 英美盟友关系破裂 C. 西欧的经济联系加强 D.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1951~1961年,英国对英联邦国内的出口已经从50%下降到32%,而同期英国对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说明是20世纪50-60年代西欧经济联系逐渐加强,故C项正确。A和B说法均不符合事实;材料与殖民体系瓦解无关,不选D。‎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所极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西欧经济联合 ‎30. ‎2015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著文指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扑面而来,这次规则之争成为焦点,区域互动或许才刚上路。“规则之争成为焦点”体现出 A. 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国际经济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紧张 C.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 D.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规则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而材料“规则之争成为焦点”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多种力量的挑战,这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A、B两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失去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所以选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24分,32题8分,33题8分,共计40分)‎ ‎31.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依据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作者为什么说美国共和政体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予以说明。‎ ‎【答案】(1)不同点:①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②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③从分权到集权。‎ 表现:①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中国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④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⑤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推动了我国历史的第一次民族融合;‎ ‎⑥从思想文化看,“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表现:①雅典和罗马共和国疆域狭小,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美国疆域辽阔,实行代议制民主;‎ ‎②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美国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3)内涵:①体制转型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②发展转型指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举例: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解析】由“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可以概括出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由“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结合所学可以从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和从分权到集权角度概括。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和社会性质等角度回答转型后的表现。‎ 由“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可以分析出美国由于疆域辽阔,不实行直接民主,实行代议制民主;由“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没有像英国那样实行君主制,而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由“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结合所学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两个方面回答。第二问“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结合所学从真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推动两个史实进行阐述即可。‎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摘自《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掠夺在先,发展在后,掠夺促进西方崛起。‎ ㈠态度:我同意“掠夺在先,发展在后,掠夺促进西方崛起”的观点。‎ ㈡论证:‎ ‎(1)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 ‎(3)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4)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与原料产地。‎ ㈢总之,西方的掠夺使大量的财富流入西方,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所以我同意“掠夺在先,发展在后,掠夺促进西方崛起”的观点。‎ 观点二:发展在先,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 ㈠态度:我同意“发展在先,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的观点。‎ ㈡论证:‎ ‎(1)政治: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2)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促进海外贸易发展。‎ ‎(3)科技: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4)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 ㈢总之,西方由于自身的内部发展,为掠夺奠定了基础,所以我同意“发展在先,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的观点。‎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国家崛起的评价,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根据材料选出观点,然后从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想进行阐述,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叙述清楚,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得出相应的结论,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夯实的基础知识。‎ ‎3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后,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有的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 ‎——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土地政策调整的积极影响。‎ ‎【答案】(1)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地方政府财政资助。‎ ‎(2)清初土地政策调整使农民有了自己的田地,不再成为“流民”有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缴纳赋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中“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然后卖给农民耕种”“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史料及所学信息,结合“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可得出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利于社会稳定,赢得了民心,结合“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以及免税的年限延长等信息得出农民积极性及增加政府收入等。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