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 分.)‎ ‎1.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墨家的兼爱思想 B.法家的法治思想 C.儒家的仁政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 ‎2.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 A.“为政以德”‎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 ‎3.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礼治                B.无为而治 C.仁政                D.兼爱 ‎4.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 ‎5.《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6.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7.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继承儒家思想并开创法家学派 B.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治国思想 C.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利益同盟 D.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8.《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效仿形成风气)”。该材料主要表明 A.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B.君主广泛吸纳人才 C.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民间儒学开始兴起 ‎9.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1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1.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 A.抨击君主专制 B.反对君主制度 C.主张人人平等 D.继承传统儒学 ‎12.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①“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孟子)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这一发展进程实质上反映了 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B.君主专制逐渐加强 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D.思想体系日趋完善 ‎1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已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1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雨果这段话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C.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保护作用 D.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未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15.历史学家樊树志认为,宋朝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宋朝时期“创造”的是 ‎①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②抗衡佛老思想,建立和完善理学 ‎③以宋词为代表的市民文化发展 ④创制活字印刷术,推进文化传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主要的社会因素是(  )‎ ‎①“重文轻武”使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②理学兴起,文人更注意内心修养 ③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残山剩水”画出现 ④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普及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音,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18.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 C.风俗画和文人画 D.元曲和傩戏 ‎19.关于元杂剧,元人胡祗说:“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这是说元杂剧 A.产生的背景复杂 B.反映的内容丰富 C.演出的情态逼真 D.刻画的人物生动 ‎20.“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京剧 A.是戏曲融合演变的成果 B.已成为“百戏之祖”‎ C.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D.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2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曾大闹地府,修改生死簿,成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自由人。他这一行为反映的实质是 A.秉承传统维护等级秩序 B.坚持正义弘扬民族气节 C.挑战正统反对纲常伦理 D.锄强扶弱彰显英雄本色 ‎2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23.恩格斯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繁荣,这种繁荣好像是古典古代的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过。”从中可以看出文艺复兴 A.复兴了古希腊古典文学艺术 B.借助古典艺术实现艺术繁荣 C.推翻了天主教神学黑暗统治 D.是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巅峰 ‎24.法国国家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写着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伏尔泰“精神”的实质是(  )‎ A.主张上帝至高无上       B.提倡进步和理性 C.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   D.主张天赋人权 ‎25.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 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26.1778年,伏尔泰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对此碑文理解正确的是(  )‎ A.他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他提出人非工具的主张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27.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28.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两部著名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剧照,当时两剧在中国和西方上演时均引起轰动,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B.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 C.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29.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人们对资本主义普遍感到失望,这种情绪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产生的文学形式是(  )‎ ‎①古典主义 ②浪漫主义 ③批判现实主义 ④荒诞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30.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国家议员和总统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据此可知魏源 A.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B.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C.启迪国人睁眼看世界 D.批判传统封建制度 ‎31.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在1910年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初名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反映了 A.西方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有识之士追求民主进步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2.孙中山说:“在国家之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来源:学+科+网Z+X+X+K]‎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33.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34.1920年,胡适指出:“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据此分析可知 A.新文化运动存在片面性 B.胡适观点是当时主流观点[来源:学科网]‎ C.新文化运动阵营已分化 D.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 ‎35.近代前期,某一历史人物认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该历史人物应是 A.近代初期“新思想”的倡导者 B.维新变法运动领导者 C.主张民主革命的新知识分子 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36.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B.推动中国思想界向苏俄学习 C.颂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D.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3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 A.适应国际形势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B.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左右摇摆 C.对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 D.经济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38. “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39.1958年3月3日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加以研究,以便我们有个反面的教员,使我们学会认识毒草,并把毒草铲掉变为肥料。”这反映出()‎ 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 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 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 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40.右图为恢复高考以来历年报考与录取人数的变化示意图。据图所示,1977年与其他年份相比,所显示的这种数字关系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41.(20分)社会的发展总是与人类思想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日谈》封面 材料二:“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骑马的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材料五 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1)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近代早期欧洲发生的哪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0分)‎ ‎(2)简要归纳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思想主张,及共同的历史影响。(8分)‎ ‎(3)根据所学,请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2分)‎ ‎4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书(《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中国儒家的“三世”说附会在一起,……他认为时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中国社会是“据乱世”,而要达到所谓的“太平世”,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就必须先对“据乱世”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升平世”。‎ 材料二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材料三 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了一层次。‎ ‎(1)材料一中康有为“三世说”受到西方哪一自然科学理论的影响?康有为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实现“太平世”的理想?(4分)‎ ‎[来源:学|科|网]‎ ‎(2)据材料二,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阻力是什么?(4分)[来源:学科网ZXXK]‎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在文化自觉上又上一层次”的主要表现。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知识精英向西方学习的另外两个层次。(6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寻求救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因素。(6分)‎ 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来源:Z*xx*k.Com]‎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答案 一、 选择题(共60分)‎ ‎1A 2D 3A 4C 5C 6C 7D 8C 9D 10B ‎11A 12D 13C 14D 15A 16C 17C 18B 19B 20A ‎ ‎21C 22D 23B 24B 25C 26C 27B 28C 29B 30C ‎ ‎31C 32D 33B 34A 35D 36B 37C 38C 39A 40C 二、非选择题(40分)‎ ‎41.‎ ‎(1))大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分)历史意义: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把人和人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8分)‎ ‎(2)思想主张: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共同历史影响: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提供理论基础(8分)‎ ‎(3)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2分)‎ ‎42‎ ‎(1)理论:达尔文进化论。作法: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4分)‎ ‎(2)原因:《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 阻力:封建守旧势力强大。(4分)‎ ‎(3)表现:变革中国政治制度。层次:学习科学技术(器物);改造思想文化。(6分)‎ ‎(4)因素:民族危机、专制统治、阶级关系变化(任答一点即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西方文化传播。(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