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古籍中有些人名,如刘敬先,殷孝祖(《宋书》),杨延宗(《新唐书》),汤显祖(《明史》)等,你推测材料中这一现象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 分封制度 B. 宗法制度 C. 王位世袭制 D. 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人的名字中取用“敬先”、“孝祖”、“延宗”、“显祖”等字眼,体现了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影响,B项正确;分封制是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与祖宗先人无关,A项错误;王位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与社会成员的宗族观念无关,C项错误;礼乐制度为社会等级规范,影响不到社会成员尊崇祖先的观念,D项错误。‎ ‎2.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 推动诸侯扩充疆域 B. 强化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C. 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 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答案】B ‎【解析】分封制是周朝实行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周朝的统治。结合题意,封国面积较小,无法对周王室形成威胁,从而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不可能让诸侯国扩展疆域,故A错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始于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错误;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 ‎3.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石刻石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封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应出自 A. 西周 B. 秦代 C. 汉代 D. 元代 ‎【答案】B ‎【解析】记文的意思是“追忆以前是乱世,实行分封制。直到当今皇帝,统一了乱世,建立了家天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再也没有了战争”,结合所学可知,该记文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因此选项B正确;西周并没有皇帝,排除A;汉代取代秦朝、元朝取代宋朝,秦朝和宋朝并未实行分封,排除C、D。‎ ‎4.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结合所学可以知道,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C正确;A项是秦朝的举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D项是选官制度,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 ‎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 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 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 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答案】C ‎【解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是不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君臣关系的紧张,而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D项材料中未体现。‎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其中不包括 A.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D. 是导致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原因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消极影响不包括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君主专制统治在封建社会后期,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民主思想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和近代的落后,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7.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 按军功选官 B. 按门第选官 C. 按品德选官 D. 科举考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隋朝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正确;按军功选官,按门第选官,按品德选官,不符合“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排除ABC。‎ ‎8.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 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B. 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 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D. 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C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英国不符;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美国不符;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四国都符合;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美国不符;故此题应选A项 。‎ ‎9.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讲时说:“人类千万年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对该“笼子”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 B. 布什总统统治基础不稳 C. 美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D. 美国总统对要国会负费,受其牵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将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统治基础不稳”与布什所说在“笼子里”,是被驯服的统治者不符,B项错误;布什是在肯定美国政治文明,而不是批判其落后,C项错误;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D项错误。‎ ‎1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疯狂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费正清的说法是“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只看到了鸦片战争发动原因的表象,抹杀了其实质,是对历史的错误解读,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费正清的说法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揭示鸦片战争的根源,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没有涉及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相关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而费正清的说法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没有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11.由于美国和伊朗的关系持续紧张,最近俄罗斯情报部分透露美国已经做好了对伊朗军事打击的准备,如果美国真的对伊朗宣战,这项权力应该属于 A. 总统 B. 国防部 C. 国会 D. 联邦法院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按照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对外宣战,C项正确;总统和国防部负责执行,联邦法院是司法部门,三者无权决定战争与否,ABD三项错误。‎ ‎12.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 B.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C. 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D. 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不是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C项符合题意。其他关于美国宪法与总统职责的说法,与1787年宪法内容一致,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3.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动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A. 实行两党制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采取联邦制 D. 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头脑听从四肢的动物”说的是美国建国后建立的邦联制,中央无权,地方权力过大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故选C。A项说的是政党政治,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只是说了1787年宪法中有关中央的内容;D项说的是国家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与材料无关。‎ ‎14.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 商人的权力 B. 国王的权力 C. 平民的权力 D. 教会的权力 ‎【答案】B ‎【解析】《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因此选B。‎ ‎15.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这一规定调和了 A.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 B. 美国与英国的矛盾 C. 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D.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答案】D ‎【解析】参议员的数量不按各州人口多少而规定数量一样,可以调和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故D正确。‎ ‎16.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A. 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 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C. 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 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不是议会选举的不完善,而是议员和国王之间的斗争,A不正确;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国王和议员之间的斗争,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下,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民主政治还不够完善,B正确;从材料叙述看,不能得出下院权力扩大,C不正确。材料所述国王行为存在着不合法的现象,D不正确。‎ ‎17.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 A. 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 B. 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 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D. 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8.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A. 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 B. 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C. 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D. 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答案】B ‎【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正确;A是18世纪初期;C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 ‎19.1832年,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自由党声称:议会选举改革已经到头,再改革就会损害国体。1867年,原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守党上台执政,提出并通过了议会选举新方案,使城镇选民人数从60万增加到140万人。这表明 A. 工业资产阶级实力有所下降 B. 工业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 C. 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市民阶层 D. 议会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答案】B ‎【解析】1867年改革法案对议席分配再次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大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都获得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并没有下降,故A错误。 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两次议会改革后,由于选民扩大,政党要站住脚,必须成为群众习惯的党,极大地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长远来看,也给工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 两次议会改革主要扩大了选民资格,并没有扩大市民阶层,故C项错误。这两次议会改革主要是议会内部力量的调整,工业资产阶级从此具有主宰地位,彻底打破了以前贵族在议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议会权力并没有进一步加强,故D项错误。‎ ‎20.《英国政治制度史》写道,“它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时“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内战的爆发 B. 光荣革命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议会改革 ‎【答案】B ‎【解析】光荣革命实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君主专制但是保留了国王,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项错误,内战爆发没有遏止专制主义;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前期,此时应该早就遏止了专制主义;D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是使代议制完善不是遏止君主专制。‎ ‎21.2016年9月23日,奥巴马以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为由,否决了国会通过的允许“9·11”恐袭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政府的法案。按照宪法,国会仍能以三分之二多数表决结果推翻总统的否决,强行让法案成为法律。这体现了 A. 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B.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C. 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D. 民众利益高于一切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总统和议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B正确;A与美国史实不符,总统掌握行政权,权力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D与材料无关。‎ ‎22.据新华社电:“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这里“断绝了”是因为 A. 总统没有权力否决参众两院接近全票通过的法案 B. 最高法院有权通过特别立法禁止总统使用否决权 C. 总统只能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法案是否生效 D. 参众两院能够再以2/3以上票数否决总统的否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国会与总统之间的权力关系。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定国会法案,但国会再以2/3以上票数通过该法案后,总统的否决无效,材料中参众两院接近全票通过法案,断绝了总统否决权,正是由于此项条款的规定,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美国宪法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法案;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最高法院的作用,同时,最高法院也不是立法机关;C选项错误,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定国会法案,但是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时,即为有效。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1789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这说明此修正案 A. 明确了宗教对政治的作用 B. 完善了对国会权力的制衡 C. 意在削弱国会立法权 D. 强化了对人权的保障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可知,国会的立法权被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教对政治的作用,排除A项;B项中“完善”一词表述有误,不能体现是对国会权力制衡的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国会立法权的限制,而不是保障人权,故D项错误。‎ ‎24.下边的照片《失陷的大沽炮台》是有“军事报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之称的意大利记者费利斯·比特拍摄的照片。据有关资料记载,“他跟随向北京进军的英法远征军,拍摄了像城堡一般的皇城和沿途堆积的尸体的一些令人难忘的凄惨照片。担任防守任务阵亡的中国士兵,趴在一个要塞城堡上,旁边摆着他们原始的土炮和弓弩”。这一时期应属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中法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英法远征军”“皇城”和“大沽炮台”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应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故答案为B项;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不是英法联军发动的,且没有占领北京,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C、D项。‎ ‎25. 一名意大利人在北京驻华使馆就职,专门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并由外国军队保护,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01年 ‎【答案】D ‎【解析】1901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之一就是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故D项正确。‎ ‎26.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 A.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 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 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体现了民主革命的性质,故D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只能体现反封建的一面,故A项错误;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并不是判断革命性质的依据,故B项错误;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与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故选D。‎ ‎27.强迫中国开放苏州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天津条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将苏州等地作为对外开放的口岸,C项正确;其它三个条约与苏州开放为通商口岸无关,ABD三项错误。‎ ‎28.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被东方的小国打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场战争指的应该是中日甲午战争,故选C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作战对象是“西方大国”,故排除A、D项;八国联军侵华中涉及多个国家,既有“东方的小国”,也有“西方大国”,故排除B项。‎ ‎29. 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A. 《资政新篇》 B. 《天朝田亩制度》‎ C. 《海国图志》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提出的近代中国最早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故A正确。‎ ‎30.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在于 A.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 取得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D.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A项正确,排除BC项;D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排除。‎ ‎31.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 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 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 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 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由“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可以看出不可能是英方诋毁中国民众;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说的不是中英之间的贸易;C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的反封建思想。由材料描述看民众还向英军出售粮食,充当苦力,甚至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而不是参与到战争中,故D项说法正确。‎ ‎32.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 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相关认识。根据关键信息“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体现的是辛亥革命带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据此,排除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相关的ABD三项。本题正确答案选C。‎ ‎33.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大鸦片贩子马地臣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 C. 制造中英贸易争端 D. 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 ‎【答案】B ‎【解析】根据义律的无理要求和“大鸦片贩子马地臣”的说辞,“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律的行为意在将林则徐的禁烟行动激化为中英两国之间的矛盾,根本目的是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B项符合题意;义律表示要把鸦片交给林则徐和“女王的圈套”等,说明其根本目的不在于鸦片贸易合法化,A项错误;制造中英贸易争端只是一种手段,C项不符合题意;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与“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说法不符,D项错误。‎ ‎34.《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B. 历史学家对“国体”的解读前后矛盾 C. “国体”的内涵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 D. 《清实录》中“国体”内涵与国际接轨 ‎【答案】A ‎【解析】从国家体制到国家体面,说明“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有关,A正确;B中前后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鸦片战争前后政权没有更换,C错误;近代国体并没有和国际接轨,D错误。‎ ‎35.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A.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 “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C. “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D. “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答案】C ‎【解析】“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指的是外国人可以管理在中国的外国人,而中国人则不必插手,这明显的是领事裁判权的内容,故选C;A属于关税协定权,B是租地、建屋权,D是片面最惠国待遇,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36.英国汉学家蓝诗玲解释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鸦片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英国政府之所以重视鸦片贸易,主要在于 A. 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B. 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扭转贸易逆差 C. 鸦片贸易捍卫了英国“自由贸易”原则 D. 鸦片贸易对于英国的政治影响力至为重要 ‎【答案】B ‎【解析】从材料“这场战争关键就在鸦片”“对华鸦片贸易依然是英国财政的重中之重”中可以看出,英国政府急需鸦片贸易带来的巨额收入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故B项正确,AD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3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B. 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C. 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 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可以全免关税”能很明显地看出当时部分官员对于关税主权的不在意,说明这部分官员缺乏近代主权意识,A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晚清官员对于主权意识的淡薄,不是说明华夷观念的转变,B项错误;材料中官员不懂得主权意思,显然不具有国际法意识,C 错误;材料中官员认为西方列强是想通商,官员并不清楚通商的真正目的,所以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38.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 A. 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 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 C. 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 ‎“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纲领并没有走向下层民众,这是导致失败的客观原因,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太平天国反封建信息,A错误;C明显与材料不符合;D中根源不符合材料主旨。‎ ‎39.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玕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主要是看重他 A. 领导抗击西方列强侵略 B. 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 最早进行“师夷”实践 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答案】D ‎【解析】洪仁玕著有《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符合社会发展和近代化,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抗击西方列强侵略,A错误;民主共和思想属于辛亥革命主张,B错误;C是魏源思想主张。‎ ‎40.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 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是阶级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是民族矛盾,由此出现材料中对待西方文明不同的态度,故A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和对待西方文明的不同态度无关,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体现不出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和保守性,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41.《第--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已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B. 能与各战胜国平等分享胜利果实 C. 力图树立全新与平等的国家形象 D. 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国际形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等信息可知中国力图树立全新与平等的国家形象,C选项符合题意。已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与史实不符,A选项排除。能与各战胜国平等分享胜利果实与列强把中国山东权力转交给日本的做法相矛盾,B选项排除。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国际形势虽然正确,但不是材料主旨,D选项排除。‎ ‎42.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 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 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 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士兵、修士和美国 “基督教传教士”在内的侵略者,参与对“皇宫”和河北一带“屠杀、抢劫”的战争指的是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其后果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通过扶植代理人侵略中国,并没有直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A项错误;列强在华资本输出合法化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签署的《马关条约》的内容,B项错误;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主要在直隶一带进行,并没有涉及广东等地,C项错误。‎ ‎43.“第十一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上述条款出自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中“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等信息可得出其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政体,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故C项正确;《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革命纲领、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与题意均不合,故ABD项排除。‎ ‎44.晚清诗人赵函在《哀金陵》中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秋风戒寒和议成,庙谟柔远思休兵。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句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 B.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C.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D. 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晚清”“金陵”(南京)“华夷抗礼静海寺”等信息可以看出,该诗句反映的历史现象是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签订。故答案为B项。天京变乱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发生在南京,但与“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等信息无关,排除AC项;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是在1937 年,从时间上可以排除D项。‎ 二、材料题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庸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居其职,其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新唐书》‎ 材料二 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明史》‎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尚书省的主要职权?‎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朝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成立的直接原因?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唐、明、清三朝中央机构演变的趋势。‎ ‎【答案】(1)尚书省是行政中枢,负责政令的执行 ‎(2)明朝加强皇权,废中书省,设立内阁。‎ ‎(3)筹划西北军务,防止泄露事机职权:承旨、出政 ‎(4)相权削弱,皇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并逐步达到顶峰 ‎【解析】(1)职权:根据材料一中“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尚书省行政中枢,其的主要职权是负责政令的执行。‎ ‎(2)措施:根据材料二中朱元璋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朝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加强皇权,废中书省,设立内阁。‎ ‎(3)原因:根据材料三中“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成立的直接原因是筹划西北军务,防止泄露事机职权。职权:根据材料三中“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等信息”,可知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权在于承旨、出政。‎ ‎(4)趋势: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明、清三朝中央机构演变的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逐渐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步达到顶峰。‎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注:汪土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汪士铎《乙丙日记》‎ 材料二 平均主义是农民民主主义的思想核心,是农民革命的巨大推动力……“等贵贱,均贫富”调动了千百万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卷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狂飙。‎ ‎——漆侠《读<李自成>——论农民的革命民主主义》‎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请运用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三是从何角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历史依据。‎ ‎【答案】(1)态度:敌视(或否定)。依据:称太平军为“盗”和“逆匪”。‎ 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科举制)过窄;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 ‎(2)史实:《天朝田亩制度》的提出大大鼓舞了农民阶级参加反清起义。‎ ‎(3)角度:站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立场上否定太平天国。历史依据:太平天国利用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缺乏科学思想指导;定都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天朝田亩制度》实为农民阶级不切实际的空想。太平天国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是历史的倒退。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1)态度和依据:首先根据材料一中“遍地皆盗”,“逆匪杨秀清”等信息,可知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是敌视(或者否定)。然后利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字中的色彩等,说明判断依据。因素:根据材料一中 “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 “取才之涂(途)太隘”,‎ ‎ “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政治问题和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才干等方面,分析可知作者眼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因素。‎ ‎(2)史实:根据所学知识,以《天朝田亩制度》对土地和产品的分配方法鼓舞了农民革命的热情等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二的观点即平均主义是农民革命的巨大推动力。‎ ‎(3)角度:根据材料三“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立场上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以太平天国运动的组织形式、革命纲领、领导内部的分歧和斗争等作为历史依据,分析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论证材料三中的观点。‎ ‎47.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答案】(1)问题: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腐败。‎ 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 ‎(2)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 成效:扩大中等阶级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代议制发展。‎ ‎(3)启示: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回答即可。‎ ‎ (2)第一小问依据工业革命、人民的斗争以及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归纳回答。‎ ‎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等角度思考回答。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