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
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带解析) 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 A. 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 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 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组成氨基酸的种类共有20种,但不同的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不一定都有20种,A项错误;外分泌蛋白(如激素)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项错误;蛋白质多样性包括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多肽链空间结构的多样性,C项正确;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酶的可以催化化学反应,抗体、激素不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 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 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B 【解析】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种群才呈现“J”型曲线;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仍然是“S”型增长,二者之间有一定数量差异;“S”型增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为0;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的K值不同。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理想条件下,即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种群的数量增长呈“J”型。但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呈“S”型。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 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 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 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答案】A 【解析】RNA分子中不都含有氢键,例如mRNA中就不含氢键,A项错误;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B项错误;血红蛋白肽链中连接氨基酸残基的是肽键,不同肽链之间不是通过肽键连接的,C项错误;DNA分子单链中,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D项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RNA分子的分类和结构、DNA分子与RNA分子在结构上的异同点、蛋白质的结构等,需要考生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4.如图所示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 图乙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 图丙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D. 图丁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依靠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因此人体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A正确;图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而且也与物质的浓度有关,属于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需要能量,因此运输速率会受到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B错误;a点时,细胞呼吸速率最低,产生的ATP最少,C错误;小鼠属于恒温动物,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小鼠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因此小鼠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关于植物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 细胞分化过程中将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 幼小的植物体内一般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D. 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答案】A 【解析】已分化的细胞内含有该物种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幼小的植物体内也存在衰老的细胞,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错误。 6.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④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 转录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 D. 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答案】B 【解析】④代表的物质是脱氧核苷酸,而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A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无特异性,但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差异很大,B正确;转录时该片段只有一条链可作为模板链,C错误;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越低, G与C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 【名师点睛】DNA分子的特性 (1)多样性: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2)特异性: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遗传信息的特异性生物的特异性。 (3)稳定性:主要取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7.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B.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存在A-T和U-A的配对方式 C. 转运20种氨基酸的tRNA总共有64种 D. 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 【答案】A 【解析】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基因选择性表达,会有特定mRNA的合成,A正确;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是翻译的场所,mRNA与t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所以有A与T的互相配对,但是不会出现T,B错误;转运20种氨基酸的tRNA总共有61种,C错误;DNA中只有一条特定的链可以作为转录的模板,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表达 8.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杂交 亲 本 后 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 杂交A的亲本为纯合子 B. 杂交B生出的后代中灰色毛基因频率约为66.7% C. 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 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由杂交B 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所以杂交A的亲本为纯合子,A项正确;且杂交B 中的双亲为杂合子,杂交B 后代中黄色2/3 、灰色1/3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黄色个体基因纯合时会死亡,杂交B生出的后代中灰色毛基因频率为1/3+2/3*1/2,约为66.7%,B项正确;杂交B 后代黄色毛鼠都是杂合子,C项错误;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项正确;固选C。 【考点定位】遗传的基本规律。 9.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B. 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C. 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属于调节因子,二氧化碳需要先进入血液,然后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以二氧化碳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 B、肾上腺髄质的分泌活动受下丘脑的分级调节,B错误; C、水盐平衡的维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抗利尿激素,C正确; D、血糖浓度的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反馈调节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B. 10.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D. 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答案】D 【解析】F1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A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F1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产生的YR、Yr、yR、yr的配子的比例是1:1:1:1,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不是1:1,B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C错误;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F1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D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名师点睛】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11.科学家在研究某种鸟的进化时发现,在繁殖季节有的雄鸟能够吸引多只雌鸟来到它的领地筑巢,有的雄鸟却“魅力不足”而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很少。经观察,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与雄鸟尾羽的长短有关。观察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种群中控制尾羽长短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鸟的种群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 D.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 【答案】A 【解析】该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A项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项正确;题图显示:每只雄鸟的平均巢数随着雄鸟尾羽的长度增加而增加,说明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地筑巢,C项正确;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而地理隔离是指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因此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D项正确。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关系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雄鸟尾羽的长度与其领地中鸟巢的数量关系等,将其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12.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史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时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 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 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 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答案】C 【解析】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A错误;胰腺导管堵塞不会导致胰岛素排出,不影响血糖平衡调节,B错误;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胰岛B细胞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D错误。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调节及糖尿病 【名师点睛】 1.血糖平衡调节过程: 2.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1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 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 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A正确;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的20mL的生理盐水到体内的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B错误;钠离子在细胞膜上有相应载体,它不断地把细胞内的钠离子运出细胞,造成细胞外的钠离子总是高于细胞内,CD错误。 【考点定位】无机盐的作用 14.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组成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突触只位于c处 B.兴奋时b处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Ⅱ处表示突触前膜,可发生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图中包括三个神经元,I与Ⅱ之间为组织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d有神经节属于传入神经,所以e为感受器,a是效应器,神经元之间都有突触,A错误;兴奋时b处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错误;Ⅱ处是胞体膜,表示突触后膜,可发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图中包括三个神经元,I与Ⅱ之间为组织液,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15.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B. 刺激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属于反射 C. 垂体可作为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 D. 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A正确; B、反射离不开完整的发射弧,故刺激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故下丘脑和垂体均可作为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C正确; D、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 故选:B.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 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 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1、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4、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解: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故A选项错误; 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故B选项正确; C、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故C选项正确;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1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不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A正确;成熟茎韧皮部的筛管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幼嫩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C错误;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8.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图A既能表示有丝分裂也能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A错误;呼吸酶不属于分泌蛋白,B图可表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不同生物膜面积的变化,B错误;C图中琼脂块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能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C正确;D图能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相关生物图形或曲线,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9.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③和⑥都有分泌功能,物质I不能直接消灭靶细胞内的抗原 B. A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且仅参与特异性免疫 C. 若某小鼠⑦先天性发育不良,则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完全丧失 D. 图示细胞⑤只能来自于细胞②或细胞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③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细胞⑥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物质Ⅰ是抗体,不能直接消灭靶细胞内的抗原,A项正确;A细胞为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既能参与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B项错误;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因此当胸腺先天性发育不良时,没有T细胞,则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保留一小部分,故C项错误;细胞⑤是记忆细胞,除来自于细胞②或细胞③外,也可来自于记忆细胞的自身增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黑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小而薄。某同学利用黑藻叶肉细胞进行有关实验,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 A 提取叶绿体色素 丙酮 B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0.3g/mL蔗糖溶液、清水 C 观察DNA和RNA的分布 甲基绿一一派洛宁染液 D 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 【答案】C 【解析】提取叶绿体色素用到无水乙醇或丙酮,A正确;0.3gmL蔗糖溶液可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用清水处理观察质壁分离复原,B正确;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派洛宁能将RNA染成红色,但黑藻的叶绿体中含有色素,会影响鉴定中的颜色反应,C错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至少要设置3个组:无CO2的、低浓度的、高浓度的,D正确。 【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1.研究人员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分别用一定浓度梯度的NAA溶液和清水处理,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插条生根数目如图所示,图中乙代表用清水处理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浓度范围是A~B浓度 B. 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迎春花插条生根 C. 研究人员在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了空白对照和相互对照 D. 该曲线不能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C 【解析】分析实验可知,用清水处理的插条作为空白对照组,其生根数目作为NAA溶液处理的对照,C错误;曲线表明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0~c浓度,A错误;抑制生根的浓度是c~d浓度,B错误;该曲线说明了NAA具有两重性,D错误。 【考点定位】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功能相关实验 【名师点睛】1.对照实验可分为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和相互对照四种类型,本实验中仅存在空白对照,没有其他对照。2. 分析实验可知,用清水处理的插条作为空白对照组,其生根数目作为NAA溶液处理的对照,曲线表明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0~c浓度,抑制生根的浓度是c~d浓度,因此能说明NAA具有两重性。 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利能使青色的香蕉快速转变成黄色香蕉 B.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高浓度都会导致“恶苗病” D.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2,4-D不是植物激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乙烯利能对果实催熟,故A正确。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故B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生长,故C错误。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用其处理可以延长马铃薯块茎的休眠期,2,4-D是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程度。 23.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在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出现的早,灌木阶段的生物种类多,群落的空间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ABC错误;草本阶段为灌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 24.下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可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 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 K值约为120 000个。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种群数量太少,A错误;B.图中显示酵母菌的数量呈现“S”型增长,而“S” 型增长曲线不能用数学模型Nt=N0λt表示,因为“S” 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是不断降低的,不是不变,而数学模型Nt=N0λt中,增长率是λ-1,是不变的,B错误;C.应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数量估算,而取样器取样法是用于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C错误;D.K值为12000个/mL×10mL=120000个,D正确。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化;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5.下图为某种动物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2。现用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B. 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C. 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上 D. 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若子代雌性为显性的基因型为XBXb,雄性为隐性的基因型为XbY或XbYb,Y染色体上可以含有b基因也可以不含有,所以该对基因可以位于同源区Ⅰ上,也可以位于非同源区Ⅱ-2上,A、B错误;若子代雌性为隐性的基因型为XbXb,雄性为显性的XbYB,Y染色体上必须有B基因雄性才为显性,所以该对基因位于同源区Ⅰ上,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2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A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大量引进国外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错误;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生物种类多,稳定性高,自我调节能力强,更不容易被病虫害毁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 27.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 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C. 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D. 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即除了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包括扦插枝条等)均为无关变量,要相同,故A项错误;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植物生根的情况,所以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B项正确;枝条的发育情况、枝条的培育情况属于无关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要做到相同且适宜,每根枝条上需保留相同数量的芽,C项正确;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 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答案】B 【解析】 蜘蛛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食物来源较多,则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B正确;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但生态瓶的容积有限,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齐全,C错误;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捕食,D错误。 【考点定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数量变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 B.在种群特征中,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越大 D.向农田施肥和向鱼塘投放饵料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在种群特征中,年龄组成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B错误;一般来讲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体型越大,也有相反的,如虫的体积比树小,C错误;向农田施肥和向鱼塘投放饵料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影响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种群的特征、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 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答案】D 【解析】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的原因是蓝藻吸收矿质元素,迅速繁殖的结果,可以说明物质循环的特点,A错误;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主要是太阳能,也可以是化学能,如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氨释放出来的能量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B错误;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下一个营养级生物利用,C错误;D、无机环境中的CO2和水被生物群落中的绿色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水等,CO2和水又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循环往复,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评卷人 得分 二、新添加的题型 3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中糖蛋白及核糖体减少,使得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 B.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C. 酵母菌、乳酸菌和造血干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D. 卵细胞的体积大,有利于它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A.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代谢速度快,蛋白质合成功能强,所以癌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会增多。故A错误 B.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故B正确 C.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染色体,细胞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故C错误 D.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不利于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故D错误 答案选B 32.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 B.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C. 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通过测定气泡或者氧气释放的多少可达到目的 D. 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应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酶活性的实验,解题要点是了解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A. 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分解产生氧气,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故A正确 B.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而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不能和碘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正确 C. 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因为底物的量是一定的,最终实验组和对照组氧气的释放量或气泡量是相同的,所以应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故C错误 D. 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时,先用设定的温度分别处理底物和酶液后再混合,以保证能观察到不同温度下酶的催化效率,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关于探究酶活性的实验中易错点有:1.选择正确的实验材料:如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在常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2.选择恰当的检测试剂:如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3.观察因变量:观察的指标可以是底物的分解速率或生成物的产生量。如用H2O2作底物验证酶的高效性时,应测定单位时间产生的气泡数或产生相同氧气所用的时间。 33.如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 图甲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 图乙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D. 图乙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答案】D 【解析】A.图甲中CD段为着丝点分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 B.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可能是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也可能是精原细胞进行的有丝分裂,B错误 C.图乙中的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C错误. D.图乙中A时期,DNA复制完成,但着丝点未分裂,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D正确 答案选D 34.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A. 一对常染色体上 B. Ff在常染色体,Bb在性染色体上. C. 两对常染色体上 D. Bb在常染色体,Ff在性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和伴性遗传,解题要点是熟记基因自由组合的内容,并能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表中数据显示,在子代雌蝇和雄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均为3︰1,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控制灰身与黑身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在子代雌蝇中,直毛︰分叉毛=1︰0,在子代雄蝇中,直毛︰分叉毛=1︰1,即该对相对性状在子代雌蝇和雄蝇中的比例不同,说明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所以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性染色体上,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够用基因分离定律的思路解决基因自由组合问题:采用逐对基因分析法分析表格中信息,如针对灰身与黑身这对相对性状,子代果蝇中无论雌雄,灰身:黑身=3:1,说明该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针对直毛和分叉毛这对相对性状,分叉毛只出现在子代雄果蝇,说明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且子代雄果蝇中有直毛和分叉毛,所以该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上,只能在X染色体上。 3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⑥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 ①④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⑥ D. ②③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解题要点是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识记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原理及实例 ①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错误 ②机体内损伤的细胞结构以及人体内部癌变的细胞都可以是抗原,②错误 ③少量抗体分布在乳汁中,③正确 ④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④正确 ⑤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引起免疫缺陷病,⑤错误 ⑥移入的器官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己的成分,相当于抗原,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⑥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易错点:1.关于溶菌酶的作用: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抗体的分布:体液免疫反应的抗体分布在体液中(血浆,淋巴和组织液),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细胞表面3.对免疫失调病的分析判断:参照图 3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答案】B 【解析】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故A正确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导致基因重组,故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故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水稻花药中可发生此过程,而根尖细胞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会有基因重组现象,故D正确 答案选B 37.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 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 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对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综合,再将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肌肉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减少汗腺分泌,以产生更多热量和减少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温度。与此同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引起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增多,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综上分析,A、B、C均正确,D错误。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体温调节机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题需理清脉络,形成知识网络。 38.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 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答案】B 【解析】适时打顶去心,可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促进棉株开花结实,A错误;“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绿豆、小豆、芝麻作为绿肥,其作用是改良土壤、丰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与植物激素没有直接关系,B正确; “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描述的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与多种植物激素有关,C错误;新摘未成熟的红柿,每篮放木瓜二、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其中的“气”是指乙烯,因此与植物激素直接有关,D 错误。 39.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 B. 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 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答案】A 【解析】A.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停止供应CO2后,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加,C5:C3的比值升高,A正确 B.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中低,B错误 C. 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内流,因此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降低,C错误 D. 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代谢活动增强,自由水比例高,即结合水/自由水比值低,D错误 答案选A 40.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种群实际大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的食物网中H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四营养级 B. 从图乙中可知,物种2的种内斗争最剧烈 C. 若生物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130kg D. 图甲所示的全部成分可以构成一个群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关键是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并能结合图分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动的计算 A. 从图甲中分析,B、F为生产者,在F➡G➡H这一食物链中H为第三营养级,在B➡C➡G➡H这食物链中H为第四营养级;A正确 B. 从图乙可以看出,2种群实际大小大于生态系统环境容纳量,所以种内斗争最剧烈,B正确 C. 由于B有两条食物链可以传到A,B➡A和B➡C➡A,若A直接从B获得的占其食物总量的60%,A增加10kg,从B➡A直接需要B至少30kg(10×60%×5),从B➡C➡A需要B至少100kg(10×40%×5×5),所以总的需要B至少130kg,C正确 D.图甲中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易错点:1.关于食物网误区: 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不出现在食物链(网)中,故一个食物网不构成生物群落;2. 关于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已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的能量计算时, 若需最多能量按10%计算,若需最少能量按20%计算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非选择题 41.如图是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体产生冷觉的部位是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促进新陈代谢,以增加产热。当血液中激素浓度较高时,它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相关作用,我们称这种现象为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机体可通过分泌_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血糖。 (4)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 【答案】 大脑皮层 下丘脑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C 反馈调节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几乎全身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解题要点是识记反射弧的结构、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及各种激素的作用。 (1)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产生感觉的中枢都在大脑皮层;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有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所以在寒冷环境下,激素B和激素C的分泌量会增加.当甲状腺激素浓度较高时,反过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相关作用,这种现象叫反馈调节. (3)机体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有升高血糖作用. (4)激素B即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它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 [点睛]:本题易错点是:1.对神经中枢的判断: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分布有机体的各种感觉中枢和语言等高级功能,下丘脑中有体温、水盐平衡、血糖调节中枢; 2.分清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如图 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激素进入血液后,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的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 42.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CO2浓度在a 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 0 A、B和C 光强 大于 光强 【解析】试题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分析曲线图看出,本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中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解:(1)由图可知,当二氧化碳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二氧化碳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都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c时,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BC曲线净光合速率不变,而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所以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3)当二氧化碳浓度小于a时,此时三条曲线的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由于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在此区段内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4)图中研究的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共同作用的曲线,所以还要考虑光照强度. 故答案为: (1)0; A、B、C; (2)光强; (3)大于; (4)光强.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43.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共有___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___个营养级。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____(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 (4)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 (5)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 呼吸消耗量(×106J) A 900 200 590 B 100 15 64 C 15 2 13 D 18 6 10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106 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的。 【答案】 5 两 物理 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分解者 900 18% 增加 【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图甲可知,食物链由生产者与消费者组成,所有食物链均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是不能被其他生物所食的消费者,所以甲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第二、三共2个营养级。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日照时间这种物理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是因为冻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4)分析图乙可知,图中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0×106;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106/100×106=15%;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200+590)+(15+64)+(2+13)+(6+10)]×106>900×106,所以总能量是增加的。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4. 某植物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产生机制如下图甲所示。为探究该种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乙所示: (1)图甲说明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根据图甲,分析纯合白色花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将图乙中所有F2黄花植株体自交得F3,F3中开黄色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若图乙中F1进行测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 aaBB、aabb、AABB 3/13 5/6 白色∶黄色=3∶1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关键是通过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中特殊分离比成因的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 (1)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分析甲图可知,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表达,只有当A存在B不存在时,白色素才可形成黄色锦葵素,因此,白色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纯合子基因型有:aaBB、aabb、AABB (3)据题(2)分析,图乙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13; 图乙中F2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比例为1:2, F2黄花植株自交,F3中开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占1/6,开黄花的植株占5/6; (4)据图乙分析,F1的基因型为AaBb,F1测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黄色=3:1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中特殊分离比的分析:根据图甲可知,该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图乙的F2的表现型白色:黄色=13:3,分析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结合甲图分析得出:F2中表现为白色的基因型为:9/16A B +3/16aaB +1/16aabb,黄色的基因型为3/16A bb,F2黄色植株中1/3AAbb、2/3Aab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