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个小题,共60分)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南高北低 B. 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C. 最高处海拔为830米 D. 夏季降水甲地少于乙地 2. 陡崖处的相对高度约为( ) A. 166米 B. 298米 C. 369米 D. 500米 【答案】1. D 2. C 【解析】 1. 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乙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而甲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故B正确。由等高线可知,地势东高西低;该地区山地海拔较低,因此没有冰川分布;最高处位于图的东北方向,海拔90—1000米。故A、B、C错误。 2. 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根据陡崖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n为4,d为100,所以300≤H<500米,故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某大陆西岸,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3.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向为先向北后向西北 B. 图中河段长度约为200km C. 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D. 汛期出现在冬季 4. 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可能是( ) A. 400m 650m B. 400m 550m C. 800m 350m D. 800m 650m 【答案】3. D 4. A 【解析】试题分析: 3. 等高线凸出方向和河流流向相反,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该河流先自西北流向东南,然后向南流;距图中比例尺和河流的图上长度,可推测该段河流的实际长度约为120KM;该地位于30°N以北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且地势较低,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降水;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 4.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中甲线数值小于600m;乙处数值符合“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的规律,其外围等高线数值为400m,因此,乙处数值小于400m。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 5.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在图示区域,⑦处无法观测到的点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⑥ D. ⑤⑥ 【答案】C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从某点观察其他点是否能被观测到,关键看二者之间是否有阻碍物;⑦处海拔较高,但不是山顶,⑦到⑥因有山顶阻挡,故⑥不能被观测到;⑦到④因有山脊阻挡,看不到;①②③⑤没有阻碍物,所以能被看到,故C正确。 6. 河东盐池湖水富含食盐,素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之称。下图示意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分布,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现象多发生于冬半年,因冬半年多大风天气,蒸发强 B. 此现象多发生于夏半年,因夏季气温高,利于晒盐 C. 此现象不可能发生于夏半年,因夏半年此地多降水,不利于晒盐 D. 此现象不可能发生于冬半年,因盐池位于中条山冬季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答案】B 【解析】温度高,天气干燥,水分蒸发旺盛,利于晒盐。河东盐池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南风盛行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盐池位于中条山北侧,处于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降水少。故B正确,A、C、D错误。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在该区域南部地区生活的富拉尼人,以游牧业为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高低 B. 地形起伏 C. 大气环流 D. 距海远近 8. 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10月南迁,4月北迁 B. 10月北迁,4月南迁 C. 10月东迁,4月西迁 D. 10月西迁,4月东迁 【答案】7. C 8. A 【解析】试题分析: 7. 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位于非洲北部,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是副高与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形成的,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C对。纬度、地形、距海远近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8. 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应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方向一致,最有可能是10月南迁,4月北迁,B对。A、C、D错。 考点:区域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 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位于柬埔寨境内北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如左图)。洞里萨湖一年内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生活在洞里萨湖区的居民,大多居住在可以移动的高脚木屋内,湖畔的村落有住家、学校、商店、邮局甚至是教堂,都搭建在水面上,形成特殊的“船屋”聚落景观(见右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洞里萨湖一年中水量最大的时间是 A. 1—3月 B. 4—6月 C. 6—10月 D. 11—次年1月 10. 洞里萨湖湖畔水面上特殊聚落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湿热,利于通风 B. 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 C. 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D. 紧邻湖区,利于水产养殖 【答案】9. C 10. B 【解析】 9. 洞里萨湖所在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为雨季,故C正确。 10. 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水涨落相差较大,因此湖畔水面上建造“船屋”主要是适应湖水涨落,便于搬迁。故B正确。 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 B. 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C. 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恒河正值夏汛 D. 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12. 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B. 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C. 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D. 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答案】11. C 12. D 【解析】试题分析: 11. 从图中可以看出浓烟雾范围比较大,而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加上此时盛行西南风,而新加坡西南面苏门答腊岛也有分布,所以该雾霾来自苏门答腊岛,并不是新加坡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的烟雾,AB错。烟雾往东北方扩散,说明此时吹西南风,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末春初,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忙着剪羊毛,C对。故选C。 12. 苏门答腊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A错。马来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西侧处在迎风坡降水多;冬季盛行东北风,东侧处在迎风坡降水多,B错。爪哇岛因火山喷发带来火山灰,土壤肥沃,有机质多,C错。北印度冬季洋流向西流,带动马六甲海峡海水向西,流速较快;北印度洋夏季海水向东流,马六甲海峡海水向西北流速减缓,D对。故选D。 【考点定位】东南亚地理环境特征 据“中国水文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19日8:00位于鄱阳湖江西都昌水文站水位为12.58米,比该站1952~2014年平均水位偏低1.14米。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鄱阳湖中部湖区进入枯水季节的时间提前了17天。下图为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近年来鄱阳湖表现出枯水期时间提前、水位偏低,下列说法中与其成因关联度较小的是( ) A. 大面积退耕还湖 B. 鄱阳湖流域降水偏少 C. 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 D. 大规模的采砂活动使湖口通道的泄流能力增强 14. 关于该地区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天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因此鄱阳湖白天降水量多于夜晚 B. 鄱阳湖与周边地区会形成湖陆风。其中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湖风转陆风会推迟 C. 依据水循环原理直接补给鄱阳湖水量最多的水体是大气降水 D. 当湖水经湖口泄流入江量最多时,鄱阳湖的水位达到最低 【答案】13. A 14. B 【解析】试题分析: 13. 结合问题,枯水期时间提前,水位偏低,说明鄱阳湖的水量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主要是因为流域内的降水偏少,三峡工程的拦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面积的退耕还湖,湖泊的涵养水源能力上升,水量增多,故A项关联不大,选A项。 14.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白天陆地比湖泊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易形成降水,湖泊下沉不易形成降水,A错。冬季湖泊面积较小,夏季湖泊面积较大,受湖泊的调节作用,夏季湖陆转换会推迟一些,B对。直接补给湖泊最多的水体,主要是地表径流,而不是大气降水,C错。湖泊水流入江最多时,说明湖泊水位与江面的水位相差最大时,鄱阳湖的水位达到最高。 【考点定位】影响湖泊水位变化的因素,热力环流,河湖相互补给。 【名师点睛】一般来讲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要从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总结如下: (1)自然:降雨量和蒸发量(气候变化:一般季节变化、异常气候变化)、水源补给(注入河流的水源情况;地下水补给的) (2)人类活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植被保护、围垦等.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坡度 D. 温度 17.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土地沙化 C. 丙地区土地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答案】15. D 16. B 17. C 【解析】 15. 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选D项。 16. 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光照、温度和坡度不是限制因素。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选B项。 17. 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所以选C项。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农业生产。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 19.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 20.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 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 河流分布 D. 沙漠分布 【答案】18. D 19. B 20. B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交通线路。(1)根据图示线路位置沿等高线的特点可以判断修路主导是地形;(2)铁路修建的意义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图中铁路线与主要城市吐鲁番之间高差较大,距离远,不利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3)图示区域位于干旱地区,区域发展受到水源限制,城镇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上,兰新铁路没有建在水源充足地带就不会对城镇起到相应作用。 18. 根据铁路线修建的原则,在山区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读图,图示铁路沿1000米等高线修建,沿等高线修路,地势起伏较小,所以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图示天山地区河流短小,铁路线没有沿河修建;线路没有经过主要城市,主导因素不是聚落;该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也是聚落主要分布区。故选D。 19. 铁路修建的意义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图中铁路线与主要城市吐鲁番之间高差较大,距离远,不利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而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线路长短,不是主要影响因素;该地区是干旱区,洪水灾害少;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较小。故选B。 20. 图示区域位于干旱地区,区域发展受到水源限制,城镇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上,绿洲上农业基础较好,适宜人类生存;由于干旱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铁路沿线如果没有水源,也不会形成城镇,所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地形、河流、沙漠分布对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故选B。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22.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 最低温在15°C以上,为热带气候;赤道低压控制时多雨,信风或副高控制时一般少雨,故A正确。 22. 图示7月份的气温最低,且在15°C以上,所以判断为南半球的热带气候;又因一年之中有干湿季之分,因此为热带草原气候。故D正确。 下图为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示意图。m表示大陆海岸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有关图示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甲位于陆地 B. 北半球,乙位于陆地 C. 南半球,甲位于海洋 D. 南半球,乙位于陆地 24. 若甲、乙两地的一月和七月温差分别为16 ℃和6 ℃,b、d两线数值分别为24 ℃、25 ℃,则a、c两线数值依次为( ) A. 18 ℃ 8 ℃ B. 9 ℃ 19 ℃ C. 8 ℃ 18 ℃ D. 19 ℃ 9 ℃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 若只考虑海陆分布对等温线的影响,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1月陆地等温线是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7月相反。据此可以肯定,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故A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至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某城市多年平均的全年日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该城市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时间段是 A. 4时到6时 B. 7时到9时 C. 12时到14时 D. 17时到19时 26. 该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答案】25. B 26. B 【解析】 25. 等温线越密,气温变化幅度越大,读图可知同一月份7时到9时等温线最密集。故B正确。 26. 同一月份,在垂直方向上穿过的等温线数量越多,气温日较差月到达。故B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但需要学生对图、文信息认真解读,否则容易错选。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 A. 石油开采 B. 金属矿开采 C. 家用电器制造 D. 交通设备制造 28.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航空运输发达 ③经济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澳大利亚与马来西亚出口商品和服务种类的差异。从图中看出,两国原油均有出口,但马来西亚出口额远大于澳大利亚,选项A错误。马来西亚的显示器、电视机出口到澳大利亚,选项B错误。澳大利亚铜矿出口到马来西亚,选项C正确。马来西亚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到澳大利亚,选项D错误。 28. 从图中看出,两国空间距离较近,①正确。原油、铜矿、煤炭等物品均属大宗笨重货物,不需要航空运输,多通过海运,②错误。澳大利亚属发达国家,马来西亚属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差距较大,③错误。从两国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看,差异较大,说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④正确。故选项C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乙湖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图中甲国利用先进的技术把“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甲国对欧洲的花卉和蔬菜出口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30. 某旅游者盛夏深夜在湖畔①处漫步,感觉凉风习习,惬意无比,此时的风向可能是( )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答案】29. D 30. A 【解析】 30. 由于陆地比热容小于水体,所以夜晚陆地气温低于湖泊。相对于湖泊,陆地形成高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故A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海陆风知识的迁移。 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其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尼日尔河在中上游甲处湖沼地带形成了较明显的内陆三角洲,近年该三角洲有扩展的趋势,读图完成下题。 31. 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 A. 向北 B. 向南 C. 向西 D. 向东 32. 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 ) A. 流量逐渐加大,携带更多泥沙在湖沼沉积 B. 流速逐渐加大,所携带的泥沙在湖沼沉积 C. 植被覆盖率下降,入河泥沙不断减少 D. 地形渐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答案】31. A 32. D 【解析】试题通过尼日尔河流域图,考查河流地貌。 31. 由材料可知,三角洲应向地势低的地方扩展,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三角洲形状可知,向北扩展,A正确。 32. 从图中看,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等高线稀疏,地形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D正确。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 34.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33. D 34. D 【解析】试题分析: 33. 由流量曲线图可能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由此可判断暴雨降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所以D正确。 34.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主要是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所以C正确。 考点: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 36.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答案】35. B 36. B 【解析】 35. 在种植土层上部铺设树皮覆盖层,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起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故选D。 36. 从图中可以看出种植土层和砂层的物质颗粒较小,雨水下渗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对下渗雨水净化作用较强,故选B。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8.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 1910~1930年 B. 1930~1950年 C. 1950~1970年 D. 1970~1990年 【答案】37. A 38. C 【解析】试题分析: 37. 移民人数/总人口=移民人口比例,可以推导出移民人数/移民人口比例=总人口,读图,该国虽然移民数量发生多少变化,数值始终是正值,说明人口总量是在持续增加,可以判断①图符合,A对,C错。图中1930年-1970年,移民数量减少,总人口不会快速增长,B、D错。 38. 读图,该国1950—1970迁移人口数量下降,总人口仍呈增加趋势,说明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为主,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增加最多,C对。其它时段移民人数较多,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自然增长数量增加少,A、B、D错。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移民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 【名师点睛】人口增长因素包括机械增长或人口自然增长。移民人口即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机械增长。根据图中移民数量及所占比重,可以计算出区域人口总数。数值为正值,人口总数持续增加。移民迁入人口最少的时段,人口总数仍呈持续增长状态,应是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时段。 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39. 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 A. 非洲东部 B. 非洲中部 C. 非洲西部 D. 非洲北部 40. 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更加便捷 B. 非洲位置靠近中国 C. 中国需求扩大 D. 非洲农业技术提高 【答案】39. A 40. C 【解析】 39.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图中显示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情况为非洲东部的索马里等地由出口为主地区变为进口为主地区,马达加斯加由进口为主地区变为出口为主地区;非洲中部和西部变化较小,非洲北部基本无变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0.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影响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市场的变化,中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对非洲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中国与非洲距离遥远,所以A、B选项错误;非洲农业技术较为落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二、综合题(3大题,共40分) 41. 读欧洲中东部某区域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乌克兰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正致力于与乌方有关方面洽谈,计划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甲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流量分配比例表 (1)请描述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请依据材料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乌克兰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答案】(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2)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判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根据水系图,N市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N市以下河段,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纬度较低,蒸发强烈。所以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 (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该地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所以更利于种植业发展。 (4)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有利于对乌克兰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种植业发展的条件,水能开发及影响。 4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资金等方面进行分析。据材料知,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说明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资源丰富;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人口主要集中在在沿海地区,多港口城市,产品运输方便;发展该产业的资金雄厚;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生产较低,市场的竞争力较大。 (2)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该题。当地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地表水资源不足,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从位置上分析,地处该国的北部地区,远离人口密集区,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不足;该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开发条件较差。 (3)该题目为开放性试题,能够自圆其说即可。首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进行分析。若赞同该观点,主要从环境保护、污染物的治理等方面分析。甲地位于该国的北部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且廉价,能够容纳更多的污染物质;乙地位于沿海地区,人口数量较多,密度较大,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港口区域,更容易污染海洋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环境的保护。若反对该观点,主要从生态环境、污染物的处理等方面分析。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区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2、工业区位选择:我们可以从区位选择的主体、需要考虑的因素、要达到的目的、需要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认识这一问题。 项目 内容 区位的含义 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里;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区位选择的主体 企业和政府 考虑的因素 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 遵循的原则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经济效益看,选择优势条件明显、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区位;根据主导因素确定工厂区位 4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河道),不利于航行。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量设施(若答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可得分);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根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判断,该地年降水量多,从图中可以看到,高原是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所以有“西非水塔”之称。 (2)读图分析,沿海地区有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该地位于北半球,沿岸是加那利寒流经过,洋流由北向南流动。沙洲向南延伸。该沙洲对圣路易港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通航。 (3)塞内加尔河是国际性河流,所以要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应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发展耐旱作物。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考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