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临泽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1第1—13课。‎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黄帝得到各族公认 B. 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 民族认同逐渐加深 D. 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民族认同感的逐渐加深,故C正确;黄帝得到各族公认说法绝对,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宗族观念逐渐强化和世袭制度的不断延续,故B和D项错误。‎ ‎2.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 A. 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 打击贵族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封制下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权力较大,难以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郡县制度下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是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故A项错误;实施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此时已经是封建社会,奴隶已经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打击贵族势力也不是实施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3.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 重武轻文,内外相制 B. 增设机构,重用近臣 C. 三省分立,分割相权 D. 设立刺史,加强监管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武帝朝丞相是汉代承相的转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增设机构,重用近臣,以限制相权,,故B符合题意;汉代并不是重武轻文,故A不符合题意;C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故C不符合题意;汉武帝设立刺史是要监察地方官,与限制相权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4.下表是有关汉代刺史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旧制,州牧(刺史)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遗椽史案验,然后黜退。”‎ 清代·赵翼《咳余丛考·卷二十六》‎ ‎“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所荐者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职重大。”‎ 东汉·班固(又书·朱博传》‎ A. 刺史监察权走向了独立 B. 刺史职权范围得到扩大 C. 刺史的行政权受到削弱 D. 刺史制度日益趋向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刺史由无权处置“二千石长吏”到拥有了选拔高级官吏的权力,说明刺史的职权范围得到扩大,B项正确;汉代刺史原本就有独立的监察权,材料反映了刺史由监察向行政的转变,不能说明监察权走向独立,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刺史行政权的加强,而不是削弱,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刺史职权的变化,不能说明刺史制度的完善与否,D项错误。‎ ‎5.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 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 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 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 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答案】D ‎【解析】‎ 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上,排除 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 ‎6.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和所学知识可知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总办公处,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体现皇权受到政事堂的限制,而不是加强皇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而是强调“政事堂”的出现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排除B。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并不是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排除C。‎ ‎7.‎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A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B.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莫不溃散”说明旧制度废除,但又产生新问题,故选D;北宋是通过杯酒释兵权夺取大将的兵权,排除A;材料中的做法导致宋朝积贫积弱,不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排除B;政府机构没有合理发挥作用,排除C。‎ ‎8.《南台备要》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 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大意是说:江浙行省遇到调兵剿捕的时候,行省官员若要将事务不管大小轻重都向中央请示报,可能会延误事务的处置。如今凡是调军情和动用国库等紧急的事情,不需要再报,交给行省官员自行处理。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元代的江浙行省获得了紧急事务的处置权,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地方与中央权力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故A项不符合题意;元朝行省制度下行政长官的任命仍有朝廷负责,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地方获得了紧急事务的处置权,而不是各类事务仍受中央节制,故D项不符合题意。‎ ‎9.余秋雨针对古代中国某制度指出: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划分推荐等级的主要标尺,那么这种看似先进的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这一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察举制以德行和才能作为选官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形成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故排除B,C符合题意;由材料“这种看似先进的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可知,此制度不是贵族世袭为官的世官制,故A项不符合题意;隋朝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逐渐打破这一局面,故D不符合题意。‎ ‎10.每年高考后,一个省一个分数线和“本地化”特色高考录取制度总会成为吐槽主题。其实这种类似按“分地而取”的原则,可以追溯到唐代之后,那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差距拉大,导致科举结果南北中试者人数失衡。为此统治者在科举制中开始实行“南北卷”,南北分开录取。南北卷的做法 A. 体现了科举制的客观公正性 B. 典型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专制性 C. 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 D. 其合理性在于能促进民族融合和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地而取”的办法有助于不同地区的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结果能达到南北平衡的状态,从而维护南北政治的平衡与全国的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也能够促进民族间的整合,故D项正确;材料的做法与公平公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南北卷”的做法无法体现专制性,B项错误;士族门阀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唐代之后士族门阀制度逐渐消亡,因此该做法并不是为了维护北方衰落士族的地位,排除C项。‎ ‎1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将传统时代政治体制的弊端归根于君主专制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君主专制存在两千余年的条件是复杂的和特定的,材料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B项;C项与材料“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D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 ‎12.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到:“人类禀受天赋,生来就有免于一切隶属的自由,得随意选择自己所好的政治形式,任何一个人对他人的支配权,最初都是按照群众的裁夺授予的。”与这种说法一致的是雅典的 A. 财产等级制 B. 抽签选举制 C. 直接民主制 D. 参政津贴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得随意选择自己所好的政治形式”“最初都是按照群众的裁夺授予的”,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3.公元前5至4世纪期间的雅典,演说、诉讼成风,大部分公民虽然自己不精于演说,但他们喜欢欣赏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的演说,对他们来说,言辞的美丽与动听已经胜过事实的真相与真理。这说明 A. 雅典城邦蕴含危机 B. 演说影响了公民的理性判断 C. 雅典民主政治发达 D. 演说是民主制度的必然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他们来说,言辞的美丽与动听已经胜过事实的真相与真理”可知,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甚至超越了现实,这说明雅典城邦蕴含着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走向极端,演说并不会影响公民的理性判断,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雅典城邦蕴含着危机,与雅典民主政治发达说法无关,故C项排除;演说是民主制度的必然产物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 ‎【点睛】“对他们来说,言辞的美丽与动听已经胜过事实的真相与真理”是关键信息。‎ ‎14.《十二铜表法》中的“私犯”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维护罗马所有人的利益 B. 强调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C.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D. 取消了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表明法律在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B项符合题意;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法律,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和贵族的权力,故CD项排除。‎ ‎15.‎ 古罗马时期,参与宴饮的贵族各就其位,座次往往是按照地位高低进行排列的,提供的饮食也有区别,尊贵者“吃比目鱼”,地位低者面前“只有普通的淡水鱼”。这反映了 A. 罗马法维护贵族的利益 B. 古罗马公民权利并不平等 C. 罗马共和制逐渐被破坏 D. 中国文化逐渐传播至罗马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座次往往是按照地位高低进行排列的”“尊贵者‘吃比目鱼’,地位低者面前‘只有普通的淡水鱼’”可知,古代罗马公民划分等级,权利并不平等,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在古代罗马划分严格的等级,尊贵者与地位低者有不同的待遇,说明古罗马时期公民权利不平等,没有体现罗马法维护贵族的利益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中没有具体提出罗马哪个时期,因此无法得出罗马共和制逐渐被破坏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国文化对罗马的传播,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16.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它“在保留传统的表象下,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一个人的专制让位于一批人的共同执政。”材料所指事件是 A. 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B.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C. 光荣革命 D.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紧接着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A项,1649年,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议会军领导者,以叛国罪的罪名处死查理一世,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詹姆斯二世企图在国内恢复天主教并迫害清教徒,引起广泛不满,引发“光荣革命”,排除B。D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于18世纪中叶,与题干现象时间不符,排除。‎ ‎17.‎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 扩大了国王权利 B. 使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C. 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D. 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的规定,使政府大臣的作用得以增强,限制了王权,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责任内阁制的建立,故答案为D项;这项法规削弱了国王的权利,A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B项不符合史实;光荣革命为议会限制王权提供了条件,与这一法规的作用一致,C项错误。‎ ‎18.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计划提名首位进入美国政府内阁的亚裔女性、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为交通部长。赵小兰要经过哪一个部门的批准才能正式成为美国的交通部长 A. 前总统 B. 国会 C. 最高法院 D. 选民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有权任命内阁成员,但是必须经过国会的同意,故B项正确;新总统行使组阁权力,不受前任总统的限制,故A项错误;最高法院主要负责司法审判等,故C项错误;美国总统对选民负责,但是任命内阁不需要经过选民的同意,故D项错误。‎ ‎19.‎2017年9月24日,特朗普总统发布第三版移民限制令。但在法令生效前的最后时刻,夏威夷州和马里兰州的联邦地方法官做出裁定,暂时“冻结”新版移民限制令中针对除朝鲜和委内瑞拉之外6国公民入境限制的大部分内容。‎12月4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布命令,在妥善处理两州诉求的基础上,允许最新版的移民限制令全面生效。由此说明美国:‎ A. 各州拥有一定独立性 B. 联邦法院是国家权力中心 C. 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 D. 总统权力受地方政府限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夏威夷州和马里兰州的联邦地方法官做出裁定,在全美范围内暂时‘冻结’新版移民限制令中针对除朝鲜和委内瑞拉之外六国公民入境限制的大部分内容”可知,美国地方各州拥有较大独立性。A选项符合题意。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突出体现了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的分立和制衡,没有所谓的权力中心。B选项排除。三权分立体制之下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并不存在哪一个权力凌驾于另一个权力之上,C选项排除。美国宪法规定,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总统权力受地方政府限制,D选项排除。‎ ‎【点睛】联邦制是两个或多个分享权力的政府对同一地理区域及其人口行使权力的体制。事实上,在美国所实行的联邦制下,美国宪法是国家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威所在。反过来,宪法也反映了美国人民的意愿,而人民的意愿是民主政体中的最高权力所在。在一个联邦制国家,国家政府有明确的权利,对外事务有完全的主权。但是,在国内事务上如何行使权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20.【加试题】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解散众议院等权力。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据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的主要特点是 A. 权力重心集中在总统 B. 总统制和议会制相混合 C. 内阁权力受总统制约 D. 总统和议会分享立法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等信息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的主要特点是总统制和议会制相混合,B项正确。材料反映总统的权力很大,但总统由议会选出,同时内阁是对议会负责,并不能说明权力重心集中在总统,排除A。‎ 材料反映总统有权任命内阁各部部长,但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说明两者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排除C。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排除D。‎ ‎21.1787年英国输华鸦片数量为200箱,此后清廷多次下令查禁鸦片,但收效甚微,到1838年竟已达4万箱。每输人一箱,鸦片贩子都需呈交白银给总 督衙门及水师官员,关口所得最多。这反映出当时 A. 英国凭工业实力冲破清廷禁令 B. 吏治腐败加剧清朝统治危机 C. 地方借鸦片走私填补财政亏空 D. 中央集权削弱官员禁烟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廷虽然曾查禁鸦片,但收效甚微,依据材料判断,鸦片贩子为了能够完成鸦片走私贿赂收买地方官员,贿款并没有上缴财政,鸦片泛滥加剧清朝统治危机,故选B;材料并没有体现英国的工业实力问题,排除A项;材料与填补财政亏空无关,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否削弱,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 ‎2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黄恩彤诸人)觉得也是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却争执……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条约”指的是《天津条约》‎ B. “办法”维护了中国关税主权 C. “他们”深谙近代外交之道 D. “办法”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可以得出,这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D正确;条约指的是《南京条约》,排除A项;办法是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B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官员并不懂近代的外交,排除C。‎ ‎23.太平天国在1853年攻克南京(后改称天京),之后即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太平天国的货币正面为“太平天国”字样,背面除初期名称为“通宝”外,其余均称为“圣宝”。这表明太平天国 A. 神权色彩较浓厚 B. 宣传其政权的公正性 C. 发展经济有规划 D. 发行全国通用的货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政权在其货币上铸“圣宝”,说明其政权带有神权色彩,选项A正确;通过货币名称无法看出其政权公正性,选项B排除;货币背面名称的变化并不能证明其发展经济的规划性,排除选项C;太平天国并不是全国性政权,因此其货币不可能在全国通用,排除选项D。‎ ‎24.有学者指出:“尽管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或者说并无实施的可能),但它的提出终究显示出西风已经吹进了东方大国的不同角落。”该“纲领”的提出 A. 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 B.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普遍觉醒 C. 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 D. 损害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个纲领看起来与太平天国体系格格不入,也并未付诸实施”、“显示出西风己经吹进了东方大国”可知这一纲领是《资政新篇》,其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选项A正确;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资政新篇》未解决土地问题,未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热情,选项C排除;这一纲领并未实施,因此不存在损害农民阶级利益之说,排除选项D。‎ ‎25.‎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 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 国人盲目自信 C. 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 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甲午战前当时国人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日本不利,而对中国有利,可以和日本一战,这说明当时国人盲目自信,因此B选项正确。这是对中日国情的主观判断,A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C选项错误,不能依据当时国人的主观分析就得出日本在事实上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分析并未真正的认识中日国情,并不透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6.《(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 A. 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 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 C. 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 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提取与思考能力。‎ 根据材料,这一战是分界线,使得“人皆醒矣”,可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马关条约》,大肆出卖国家权益,列强先后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且该战使中国战败于同为亚洲国家的弹丸之国日本,国人的民族危机感大大加深,同时该战战败标志了学习技术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也就是材料中所说的“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此“战”成为了国人觉醒的分界线。《马关条约》签订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拓展了对华侵略的途径。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清政府沦为洋人的傀儡以及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与材料所限定的时间均不符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 ‎【名师点睛】全面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 ‎(2)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3)洋务运动破产。‎ ‎(4)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5)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群体的觉醒,从而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其二,在经济上出现了办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 ‎27.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实行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 B.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 帝国主义力量相对削弱 D. 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义和团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所以在《辛丑条约》之后列强改变了对华策略,故B项正确;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说明清政府的腐朽,并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故A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帝国主义的力量逐渐增强,故C项错误;帝国主义矛盾激化是抢占殖民地,不是统治中国策略变化没有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28.下面是20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中国的漫画。漫画中,站在中国长城外的美国、英国、俄国和德国等国正想象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该漫画反映的事件 A. 是清政府甲午战败所引发的结果 B. 说明列强灭亡中国的罪恶企图 C. 导致了义和团反帝运动全面爆发 D. 使中国丧失了众多的领土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漫画中列强站在“中国长城”之外,同时都在幻想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说明列强幻想灭亡中国,故B项符合题意;由材料“20世纪初”可知该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战败引发的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发生在19世纪末期,义和团运动爆发于19世纪末,故AC项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是中国支付了大量的赔款,但没有丧失领土主权,故D项不符合题意。‎ ‎29.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各省份。这表明 A. 民族危机空前的严重 B. 辛亥革命的时机趋于成熟 C. 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反映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之前,中国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这说明民众与清政府之间的阶级矛盾激化,所以意味着以推翻清政府统治为目标的辛亥革命时机趋于成熟,故选B而排除C;题干体现的是国内阶级矛盾,而不是民族矛盾,所以没法表明民族危机,故排除A;题干没有任何有关民族资产阶级的信息,故D与题意无关,所以排除。‎ ‎30.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国纪年的变革( )‎ A. 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 B.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 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 D. 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可知废除帝王纪年,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初期,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非已深入,史实错误,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故C项正确;民族主义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材料信息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改行公历纪年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选举制度,在三代以前,是与世袭并行的。之后,由于上级的腐化和下级的进步,主持国政者,为求政治整饬起见,不得不逐渐引用下级分子。乡间的贤能,渐有升于朝廷的机会。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但是,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结果,就酿成晋初刘毅所说的,“惟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进士科始于隋,科举之制兴于唐,在取士上,是比较公平的。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明经所重的是帖经、墨义。诗赋固然与政治无涉,经学在政治上,有用与否,自今日观之,亦成疑问。明清,考试关防,日益严密。此似不尊重人格,但利禄之途,应试者和试之者,都要作弊,事实上亦是不得不然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下列图片所示为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以及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 ‎——摘编自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汉代到唐代,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利与弊,并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1)原因: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选官之权逐渐被世家大族支配;隋唐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国家统一,要求把选官权力从地方豪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2)利:标准客观,打破了家世、门第的选拔标准;考试程序严格体现公平、公正,考试制度严密;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易造成士人忽视实用性的学问。‎ 趋势:从重血缘到重才能,由世袭到考试选拔。‎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但是,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东汉后期选官权力被世家大族支配、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国家强化中央权力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从汉代到唐代,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中“进士科始于隋,科举之制兴于唐,在取士上,是比较公平的。”等信息及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从打破了家世门第的选拔标准、考试程序严格体现公平公正,制度严密、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等方面指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一中“诗赋固然与政治无涉,经学在政治上,有用与否,自今日观之,亦成疑问。”、“明清,考试关防,日益严密。此似不尊重人格,但利禄之途,应试者和试之者,都要作弊,事实上亦是不得不然的。”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易造成士人忽视实用性的学问等方面指出科举制的消极影响。依据材料一中信息及材料二中“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以及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的变化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从重血缘到重才能,由世袭到考试选拔。‎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所谓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就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央的权力结构中将群臣的权力集中于皇帝。这样就形成“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局面。的确到了清代,无论是皇权的专制还是中央集权的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材料二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清朝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并分析其主要不同。‎ ‎【答案】(1)特点:皇权专制;中央集权。‎ 表现:设军权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2)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不同:国家元首权力不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美国总统掌握行政大权;政府与议会关系不同,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与联邦政府不对国会负责,但受国会制约。‎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央的权力结构中将群臣的权力集中于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等信息可从皇权专制、中央集权方面概括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关于清朝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表现,可从设军权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可知英国为君主立宪制;美国为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关于两者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家元首、政府与议会的关系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