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1.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铁杵磨成针 B. 死灰复燃 C. 木已成舟 D. 积土成山 【答案】B 【解析】铁杵成针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死灰复燃有新物质生成,燃烧属于化学反应,故B正确;木己成舟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积土成山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2.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 氧化铜 B. 生铁 C. 汞 D. 钠 【答案】B 【解析】A.氧化铜是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A错误;B.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故B正确;C.汞是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D.钠是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合金,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3. 下列有关物理量与其相应的单位不一致的是 A. 摩尔质量:g /mol B. 气体摩尔体积:L/mol C. 物质的量浓度:L/mol D. 物质的量:mol 【答案】C ............... 考点:相关物理量单位的考查 - 12 - 点评:熟记课本中相关物理量的基本单位,特别需注意区别的是“物质的量浓度”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易于混淆。 4.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胶体粒子很小,能透过半透膜 B.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的不同 C. 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胶体中的胶粒带电。 D.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答案】A 【解析】A.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故A错误;B.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故B正确;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发生电泳,故C正确;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即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A。 5.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 酒精和水 B. 碘和四氯化碳 C. 汽油和植物油 D. 水和四氯化碳 【答案】D 【解析】A.酒精和水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B.碘和四氯化碳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C.汽油和植物油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D.水和四氯化碳不溶,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正确;故选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4 g H2O2中含原子总数为4NA B. 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得到的电子数目为0.2NA C. 若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则所处条件一定为标准状况 D. 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答案】A 【解析】A.34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4mol原子,故A正确;B.镁离子为+2价,2.4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B错误;C.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增大,气体体积减小,所以不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有可能为22.4 L•mol-1,故C错误;D.物质的量是表示微粒数目集合体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故D错误;故选A。 - 12 - 7.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 将20g Na2CO3溶于80g水中制得20%的Na2CO3溶液 B. 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 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D. 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1L水中可制得1mol/L盐酸 【答案】A 【解析】A.质量分数==×100%=20%,故A正确;B.托盘天平精确到0.1,无法称量8.75g食盐,故B错误; C.量筒精确到0.1,无法量取12.36mL盐酸,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HCl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1L水中溶液体积不是1L,因此浓度不是1mol/L,故D错误;故选A。 8. 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 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Fe3O4溶解于盐酸既有FeCl2又有FeCl3生成,故Fe3O4属于混合物 D. 制造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是Fe2O3 【答案】D 【解析】A.铁常温下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膜阻止反应进行,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故A错误;B、铁不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B错误;C. Fe3O4溶解于盐酸既有FeCl2又有FeCl3生成,但Fe3O4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D. 氧化铁是红棕色的粉末,可以制造油漆颜料,故D正确;故选D。 9.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浸没在所蒸馏的液体混合物中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可制取Fe (OH)3胶体 【答案】C - 12 - 【解析】A.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分解,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可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A错误;B.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故B错误;C.分液操作时,应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D.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向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故选C。 10. 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2Fe3++SO2+2H2O═SO42-+4H++2Fe2+ B. I2+SO2+2H2O═H2SO4+2HI C. H2O2+2H++SO42-═SO2↑+O2↑+2H2O D. 2Fe3++2I-═2Fe2++I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所以根据已知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可判断,选项A、B、D中的反应都是可以发生的,C中双氧水不能氧化硫酸,C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灵活应变能力。 11.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序号 氧化物 酸 碱 盐 A 生石灰 氯酸钾 碱石灰 蓝矾 B 熟石灰 次氯酸 纯碱 小苏打 C 氧化钠 盐酸 碱式碳酸铜 氯化铁 D 过氧化钠 硫酸 烧碱 纯碱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氯酸钾属于盐类,不是酸,故A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类,不是碱,故B错误;C、碱式碳酸铜属于盐类,不属于碱类,故C错误;D、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硫酸属于酸,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属于碱类,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故D正确;故选D。 - 12 -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的依据和概念应用,掌握物质的组成,概念的理解是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的对应,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归纳。 12. 下列关于Na2CO3、NaHCO3说法正确的是 A. 受热时Na2CO3较NaHCO3更不稳定,更易分解产生CO2 B. 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产生的CO2更多 C. 向Na2CO3、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前者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无沉淀 D.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HCl的物质的量Na2CO3是NaHCO3的两倍 【答案】D 【解析】A、因2NaHCO3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故A错误;B.设质量都是106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mol,根据Na2CO3~CO2,NaHCO3~CO2,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mol,即放出CO2的质量:Na2CO3<NaHCO3,故B错误;C.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Na2CO3+CaCO3↓+2H2O可知,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故C错误;D.设物质的量均为1mol,根据Na2CO3~2HCl,NaHCO3~HCl,消耗HCl的物质的量Na2CO3是NaHCO3的两倍,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D,注意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分析判断。 1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Fe2+、Ba2+、H+、NO3- B. Ba2+、Na+、CO32-、 OH- C. K+、Mg2+、SO42-、Cl- D. NH4+、Na+、NO3—、OH- 【答案】C 【解析】A. Fe2+、H+与NO3-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 Ba2+与CO32-能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K+、Mg2+、SO42-、Cl-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 NH4+与OH-能够反应生成氨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 14. 一定条件下,浓H2SO4能与多种非金属单质反应,如:S+2H2SO4(浓)3SO2↑+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是氧化剂 B. H2O是还原产物 C. 浓H2SO4发生还原反应 - 12 - D. 1mol H2SO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mol 【答案】CD 【解析】A.S+2H2SO4(浓)3SO2↑+2H2O中,S单质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则S是还原剂,故A错误;B.S+2H2SO4(浓)3SO2↑+2H2O中,水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水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C.浓H2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D.浓H2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低到+4,所以1molH2SO4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mol,故D正确;故选C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和难点。本题S+2H2SO4(浓)3SO2↑+2H2O反应中,S单质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4价,浓H2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4价。 15. 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 75 mL 1.5 mol·L-1 BaCl2溶液 C. 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 D. 100mL 0.5 mol·L-1的FeCl3溶液 【答案】B 【解析】5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3c(AlCl3)=3mol•L-1。A.150mL 1mol•L-1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c(NaCl)=1mol•L-1,故A错误;B.75mL 1.5mol•L-1B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2c(BaCl2 )=2mol•L-1,故B正确;C.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c(KCl)=2mol•L-1,故C错误;D.100mL 0.5mol•L-1 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Cl-)=3c(FeCl3)=1.5mol•L-1,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同一化学式中各微粒的浓度等于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离子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如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c(Cl-)=1mol•L-1×2=2mol•L-1。 16. 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OH-+ H+═H2O C. 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氨水:Al3++3OH-=Al(OH)3↓ 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OH-+ H++SO42﹣═H2O+ BaSO4↓ 【答案】A - 12 - 【解析】A.碳酸钙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水、二氧化碳应该写化学式,该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故A正确;B、氢氧化铜不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2+2H+=2H2O+Cu2+,故B错误;C.向AlCl3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一水合氨应该保留分子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H2SO4+Ba(OH)2═BaSO4↓+2H2O,硫酸钡难溶于水,应该写化学式,该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D错误;故选A。 17. 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KMnO4→O2 B. Fe→Fe3+ C. CuO→Cu D. CO2→CO 【答案】B 【解析】A.KMnO4→O2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但KMnO4分解即可生成氧气,故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不选;B.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来实现,如氯气,故B选;C.铜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如氢气,故C不选;D.CO2→CO中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如加入碳,故D不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反应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本题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还原剂的变化,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18. 将钠和锌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 1mol/L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A. 3:1 B. 1:3 C. 1:1 D. 3:2 【答案】A 【解析】钠与盐酸反应先与溶质反应,再与溶剂水反应,所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l,而0.3mol锌只与溶质反应,0.3mol锌转移0.6mol的电子,而100mL 1mol/L盐酸中能得到0.1mol的电子,生成氢气的量为:mol=0.05mol,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3:1,故选A。 19. 用4×10-3 mol的KZO4 恰好将60 mL 0.1 mol/L的Na2SO3溶液氧化为Na2SO4,则元素Z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6 B. +4 C. +3 D. +2 【答案】B 【解析】由信息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则X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设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4×10-3 - 12 - mol×(7-x)=0.06L×0.1mol/L×(6-4),解得x=+4,故选B。 20. 在AlCl3、MgCl2、MgSO4的混合溶液中,c(Al3+)=0.10mol/L,c(Mg2+)=0.25mol/L,c(Cl-)=0.50mol/L,则c(SO42-)为 A. 0.10mol/L B. 0.15mol/L C. 0.20mol/L D. 0.30mol/L 【答案】B 【解析】溶液显电中性,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的数值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的数值,故有3×0.10 +2×0.25=1×0.50 +2 c(SO42-),解得c(SO42-)=0.15,答案选B。正确答案为B 点睛:溶液显电中性,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的数值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的数值, 这就是溶液中的电荷守恒规律,利用此规律解答相关题目,更简单和便捷,注意的是每种离子所带的电荷等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本身所带电荷的乘积。 二、填空题(共四大题,共50分) 21. 按要求书写下列方程式: (1) Ca(ClO)2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硫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Na2O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l与K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Cu与FeCl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a(ClO)2═Ca2++2ClO- (2). H++ HCO3-═CO2↑+H2O (3). 2Na2O2+2H2O═4Na++4OH-+O2↑ (4). 2Al+2OH-+2H2O═2AlO2-+3H2↑ (5). Cu+2FeCl3═2FeCl2+CuCl2 【解析】(1)Ca(ClO)2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钙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Ca(ClO)2=Ca2++2ClO-,故答案为:Ca(ClO)2═Ca2++2ClO-; (2) 硫酸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HCO3-═CO2↑+H2O,故答案为:H++ HCO3-═CO2↑+H2O; (3)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4OH-+O2↑; (4) Al与K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5) 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2FeCl2+CuCl2,故答案为:Cu+2FeCl3═2FeCl2+CuCl2。 - 12 - 22.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Fe(OH)2很不稳定,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Fe(OH)2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FeSO4溶液时你觉得还需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防止FeSO4被氧化。 (2)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____色。 (3) 某气态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0.92g该氧化物的体积是448mL,则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4) 48g SO4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__。 (5) NaClO2+4HCl(浓) NaCl+2Cl2↑+2H2O,此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 Cl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答案】 (1). 4Fe(OH)2+O2+2H2O═4Fe(OH)3 (2). 铁粉 (3). 血红 (4). 46 (5). 14 g /mol (6). 25NA或1.505×1025 (7). 3:1 (8). 0.3NA或1.806×1023 【解析】(1)Fe(OH)2被氧化的化学方程为4Fe(OH)2+O2+2H2O=4Fe(OH)3,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FeSO4溶液时,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需加入少量的铁粉,故答案为:4Fe(OH)2+O2+2H2O=4Fe(OH)3;铁粉; (2)Fe3+遇SCN-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Fe(SCN)3为血红色,故答案为:血红; (3)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46g/mol,相对原子质量为46;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6-32=14,摩尔质量为14 g/mol,故答案为:46;14 g/mol; (4) 48g SO4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电子为0.5mol×(16+8×4+2)=25mol,数目为25NA,故答案为:25NA; (5) NaClO2+4HCl(浓) NaCl+2Cl2↑+2H2O,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都是氯气,假设被还原的NaClO2为1mol,则还原产物的氯气为0.5mol,氧化产物的氯气为1.5mol,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1.5mol:0.5mol=3:1,标准状况下4.48 L Cl2为0.2mol,根据方程式,转移的电子为0.3mol,数目为0.3NA,故答案为:3:1;0.3NA。 23. 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 mL、 1 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烧瓶②烧杯③玻璃棒④药匙⑤量筒 - 1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mol/L。 (2)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仪器名称)。 (3)经计算,配制48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 mL,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 (从下列规格中选用: 10 mL 、 25 mL 、 50 mL 、100 mL) (4)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mol/L,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B.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 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E.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 (1). 18.4 (2). ①④ (3). 胶头滴管、500mL 容量瓶 (4). 27.2 (5). 50 mL (6). A B 【解析】(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8.4mol/L,故答案为:18.4; - 12 - (2)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由于无480mL容量瓶,故选用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所需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用不到的是烧瓶和药匙,还缺少的仪器为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①④;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3)由于无480mL容量瓶,故选用500mL容量瓶,配制480mL 1mol•L-1的稀硫酸,设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知:18.4mol/L×VmL=1mol•L-1×500mL,解得V=27.2mL;应该选用50mL的量筒量取,故答案为:27.2;50 mL; (4)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故导致稀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判断可知浓度偏高,故A正确;B.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一旦冷却下来,导致稀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判断可知浓度偏高,故B正确;C.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导致浓溶液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判断可知浓度偏低,故C错误;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配制过程中需要滴加蒸馏水,故此无影响,故D错误;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导致稀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判断可知浓度偏低,故E错误;故选AB。 点睛:明确配制溶液的原理及步骤为解答关键。要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和误差分析方法。根据c=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 24. 某胶囊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其主要成分为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某同学欲对该胶囊内的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进行检验,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 操作Ⅱ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 (3) 根据实验推测,该胃药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该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了解到:常用胃药中除了上述实验已检出的物质外,还有NaHCO3,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对滤液C中主要成分的探究实验(简要描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烧杯 (2). 漏斗 (3). 玻璃棒 (4). 2Al(OH)3Al2O3+3H2O (5). Al3++3AlO2-+6H2O4Al(OH)3↓ (6). Al(OH)3 (7). 第一步:将C溶液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果火焰为黄色,则说明该溶液中含Na+;第二步:向C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如果有,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C中含有NaHCO3 【解析】由实验流程可知,白色固体B能溶于强酸、强碱,则B为Al(OH)3,则A进行操作I为溶解,操作Ⅱ为过滤,溶液D中含氯化铝,溶液E中含偏铝酸钠,固体F为氧化铝。 (1)操作Ⅱ为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烧杯;漏斗;玻璃棒; (2) 根据流程图,反应③是氢氧化铝的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Al(OH)3Al2O3+3H2O, 反应④为氯化铝与偏铝酸钠发生的双水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4Al(OH)3↓,故答案为:2Al(OH)3Al2O3+3H2O;Al3++3AlO2-+6H2O4Al(OH)3↓; (3) 根据上述分析,该胃药的主要成分为Al(OH)3,故答案为:Al(OH)3;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