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度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班级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48分)‎ ‎1.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以“家天下”为特点禅让制 ‎②以贵族内部的森严等级为特征的分封制 ‎③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官制 ‎④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禅让制是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启所破坏,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故周代不可能实行禅让制,①不合题意,依据世系略图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可知周代实行的是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②正确;依据图中天子和诸侯等按照血缘进行世袭的特点可知是世官制,③正确;周朝的分封制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的,④正确。所以本题应选D项。‎ ‎2.《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体现了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弱化 C. 皇帝权力的日益分散化 D.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表格可以看到从秦到清地方管辖的机构不断增多,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D正确;据表格可以看到从秦到清地方管辖的机构不断增多,没有反映中央机构的完备,A错误;据表格可以看到从秦到清地方管辖的机构不断增多,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不是弱化,B错误;据所学可知古代皇权是不断加强,C违背史实。‎ ‎3.《新唐书百官志二》载:“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可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赦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赋予给事中“涂归”权力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B. 保障君主独断之权 C. 制衡行政运作程序 D. 剥夺丞相行政权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可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赦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等信息可知,给事中负责对百官的奏折进行审批、驳正违失,体现了制衡行政运作程序,C正确;据材料给事中负责对百官的奏折进行审批、驳正违失,没有体现提高政府办事效率,A错误;据材料体现的是给事中的权力,没有涉及保障君主独断之权,B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剥夺丞相行政权力,D错误。‎ ‎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为民主政治奠基 D. 国家管理制度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可知,西周时期利用道德礼法维护其统治,秦朝则利用包括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在内的各种政治制度及手段维系对广袤帝国的控制,故答案选D项。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人治”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特征,“法治”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特色,故B项排除;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的干扰选项在于B项,在具体解题中要注意历史概念解读和阶段特征把握。例如,“人治”与“法治”内涵及出现时间的把握。‎ ‎5.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这一措施 A. 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B. 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 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D. 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 而相“总纲纪、统众官”等信息可知,西汉政府通过官僚制度的安排加强中央对地方封国的控制,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C正确;据材料可以看到,西汉政府的措施,是积极有为,故A错误;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的是郡国并行制的弊端,与材料无关,B 错误;这些措施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没有体现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D错误。‎ ‎6.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按职能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A. 御史大夫、刺史、监察御史 B. 丞相、殿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C. 三司使、转运使、按察使 D. 太尉、枢密使、军机大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御史大夫、刺史、监察御史都有监察职能,A正确;丞相是法定的行政长官,拥有决策权;殿阁大学士是皇帝的顾问;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无决策权;B错误;三司使负责财政;转运使负责把地方的赋税转运到中央;按察使负责监察,C错误;太尉、枢密使都负责军事,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无决策权,D错误。‎ ‎7.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 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 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 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 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答案】A ‎【解析】‎ ‎“市舶司的出现、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均属于政府政策的调整,是这些政策调整推动了海外贸易的活跃,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提到造船业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农政策没松动是抑商政策有松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提到丝织业兴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8.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 A. 禁锢了人们思想 B. 强化了君主专制 C.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 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 ‎【答案】C ‎【解析】‎ 材料讲的是很多出身贫穷的人参加科举考试,也寄希望于科举考试,想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身的命运,由此可见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所以答案选C。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所以排除A;B材料没体现,排除;科举考试凭借的是考试成绩,排除D。‎ ‎9.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A. “重农抑商”观念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 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D. 英、法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虽然明清时期世界上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但并没有扫荡中国的封建经济基础,主要是因为中国当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统治强化所致,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矛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说明当时中国的工商业发展,故排除;鸦片输入中国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与题目明清时期的信息矛盾,故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与英法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无关,故排除D项。‎ ‎10.《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王阳明则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这反映了 A.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 天下和合的天下观 C. 世界意识逐渐明晰 D. 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王阳明则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等信息判断,这些都是儒家思想,体现天下一家、天下和谐的思想观念,B正确;据上分析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是天下一家、天下和谐的思想观念,没有反映社会矛盾日趋尖锐,A错误;据上分析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是天下一家、天下和谐的思想观念,没有反映世界意识,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华夷观念,D错误。‎ ‎11.在司法制度上,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甚至通过“重典治吏”来整顿官僚队伍。这些做法 A.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B. 加快了明朝社会法治进程 C. 是古代司法高度成熟的表现 D. 推进了国家监督制度发展 ‎【答案】A ‎【解析】‎ 材料所述为明朝不断的完善司法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法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司法的公正公平,故A项正确;明朝是人治的社会,故B 项错误;通过分析材料信息可知,这是古代司法制度发展的表现,古代司法成熟于清代,故C项错误;司法制度作为整顿吏治的重要方式,但与监察制度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12.古代官员的补服上分别绣有禽或兽,“衣冠禽兽”一词最初即是赞语。但明清以来,该词逐渐有了贬义。这一变化折射出 A. 反封建民主思想萌芽 B.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社会价值取向的逆转 D. 封建政治的腐朽黑暗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衣冠禽兽一词最初即是赞语。但明清以来,该词逐渐有了贬义。”可知,反映出人们对封建政府官员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明中叶以后,政治腐败,有些官员为非作歹,如同禽兽,百姓渐渐将“衣冠禽兽”作为贬义词使用,反映了封建政治的腐朽黑暗,D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思想、商品经济等内容,A、B错误;对官员态度的变化并非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逆转,C错误。‎ ‎13.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唐朝 A.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 三省长官相互牵制 C. 皇权受到制度约束 D. 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中可以看出,在三省六部制度下,唐朝时期的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故C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三省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根据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故D项错误。‎ ‎【点睛】‎ ‎“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需要熟记相关知识。‎ ‎14.宋代皇帝最为流行的称谓是“官家”,而且在朝野还形成了“道理最大”“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共识。这表明宋代 A. 皇权专制受到有效制约 B. 皇权有了一定理性定位 C. 封建等级制度趋向解体 D. 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皇帝……称为‘官家’,“在朝野还形成了道理最大、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共识”可知,宋代皇权一定程度受限制,这反映了皇权有了一定理性,B正确;据材料没有反映皇权受到有效的制约,A错误;据所学可知,宋代理学形成封建等级制度不仅没有趋向解体,而且有加强的趋势,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故D错误。‎ ‎15.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材料中外国取得在中国“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特权是在 A. 18世纪60年代 B. 19世纪4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20年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可知此特权为“片面最惠国待遇”,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八月十五日订立《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其中首先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时间不符,排除。‎ ‎16.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 留学时间 留学初衷 第一次 晚清的留学热潮 ‎①‎ 第二次 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 实业救国 第三次 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 科技救国 第四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 ‎②‎ 第五次 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 ‎③‎ A. 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创业立业 B. 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C. 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建设国家 D. 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晚清时期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出国留学是为了富国强兵;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百废待兴,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国家;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处于发展时期,有着很多的发展机会,为此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业立业。综上所述,答案选A,排除B、C、D选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近现代的留学热潮 ‎17.据统计,1949年至1957年,全国城市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9949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由48402万增加到54704万,仅增加了13.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 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 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1949年至1957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政策的影响,B项正确。三大改造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体现,属于B项内容的体现,排除A。“大跃进”运动开展于195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该时期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8.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3日拥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成立”的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 这是台湾士绅阴谋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 B. “永清”的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C. 这是台湾士绅在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D. 这是台湾士绅进行的一次政治投机,有效地抵抗了日本的侵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1895年5月可知,此时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而此时“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主张”,是要求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寻求民族独立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C正确;据上分析可知1895年5月此时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因此“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是要求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寻求民族独立,不是阴谋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A错误;据材料“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3日拥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等信息可知,独立的台湾是民主国,统治者是总统,据此判断台湾士绅不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B错误;据上分析不是台湾士绅的投机行为,且此时台湾已是日本的殖民地,故D说法错误。‎ ‎19.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体现出国民党 A. 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 B. 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 C. 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 D. 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信息,“1939年”可知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可知,国民政府对游击战术的认可并加以推广;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抗战的相持时期到来是1938年10月,与材料不符,A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抗战路线方针问题,B错误:据所学可知此时是抗战的相持时期,C错误。‎ ‎20.‎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 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 B. 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 C. 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 D. 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可知,这是海协会致函海基会,并没有说明海基会的态度,B符合题意,B正确;据材料“‎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可知,体现了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求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务实”--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是“一个中国”,C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协商,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突破进展,D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睛】‎ ‎1992年10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表述“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21.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戊戌变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太平天国是农民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原因之一是外国入侵加剧社会矛盾,故A正确;该事件是“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故B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领导的反帝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不是“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该事件是“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 “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分析解答即可。‎ ‎22.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修正的原因是 A.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B.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D.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而建立的“责任内阁制”,故C正确;据材料由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1912年3月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的变化,不是革命党内部争斗,A错误;据材料“责任内阁制”,是为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而建立的,B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是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而不是支持修正临时约法,故D错误。‎ ‎【点睛】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23.下列关于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质是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奴役 ‎②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促成了科技革命的出现 ‎④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列强对其他地区进行的奴役和掠夺,故①符合题意;它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所以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故②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含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故④也符合史实;但是世界殖民体系与科技革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含有③的选项,故选A。‎ ‎24.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B. 在②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C. 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 D. 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的殖民帝国是葡、西,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从此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和殖民霸权,英国并未成为海上霸主,故A项错误;在②阶段的17、18世纪加紧殖民扩张的殖民帝国是荷兰与英国,故B项错误;在③阶段的18世纪中期后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故C项错误;④阶段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注意图示中的时间,结合葡、西、荷、英等国的殖民扩张概况解答即可。‎ 第Ⅱ卷(共52分)‎ ‎25.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 ‎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候,建立候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洲、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2)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答案】(1)原因:王室衰微; 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疏远)。‎ 破解:统一国家; 推行郡县制。‎ ‎(2)制度: 郡国并行制。‎ 理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 ‎(3)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制度); 行省长宫由中央官员担任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认识: 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 ‎【解析】‎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宗法制破坏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秦朝统一以及地方制度角度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建立候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分析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行省制度设立意义来回答。‎ 结合材料及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以及调整地方制度变化角度思考回答。‎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8—19世纪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述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19世纪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20世纪初 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示:可以提取两个及以上时期的信息进行作答,也可以提取4个时期的完整信息。)‎ ‎【答案】示例一: ‎ 论题:明末清初到19世纪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开明变为堕落 ‎ 论据和论证:16到18世纪的明清之际,一方面由于中国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盛行,社会流动相对畅通;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商业繁荣;思想统一,文化繁荣;另一方面,此时的西方社会,政治上多数处于天主教和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国家间战争不断;经济上与中国的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启蒙运动兴起,由于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统治的需要,中国儒家思想部分被采纳。加上此时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科举、思想文化等了解的不全面,此时中国在西方的眼中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 ‎19世纪初,中国专制统治腐朽,对外闭关锁国。中期开始,在对外战争中屡屡战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附庸,且国人吸食鸦片,身体素质低下,社会落后和保守。而同时期的西方民主政治逐步确立和完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等思想广泛传播,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由开明变成了封闭、邪恶、堕落。 ‎ 示例二: ‎ 论题:20世纪初到20世纪30-40年代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混乱变为崛起 ‎ 论据和论证: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统治黑暗,各种斗争风起云涌,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而同时期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进入到“电气时代”,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瓜分,民主政治逐步成熟,此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被贴上了贫困、肮脏、混乱等不良标签。 ‎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坚持抵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有力地配合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所以此时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的形象是纯朴、智慧的,是“崛起的英雄”。‎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目,依据材料中信息先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首先依据材料中信息从“明末清初到19世纪,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开明变为堕落”“20世纪初到20世纪30-40年代,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混乱变为崛起”等角度提取观点,论证结合近代以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统治黑暗,各种斗争风起云涌;经济凋敝,民生艰难等角度分析论证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减少了2/3。‎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1)阅读材料一,说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材料二中的内容显示,日本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仍对其全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结合史实说明其影响?‎ ‎【答案】(1)状况:工业生产下降,贸易总额减少,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 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2)原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 结果: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军事法西斯专政最终建立。‎ 影响: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霸占了中国东北;1936年发动“二二六”兵变,军部势力大大加强;不久,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解析】‎ ‎【详解】(1)状况:据材料“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减少了2/3。”可知,工业生产下降,贸易总额减少,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提高,资本家为追求巨额利润,盲目扩大生产,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贫困,供需矛盾尖锐,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2)原因:据所学可知,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结果:据所学可知,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军事法西斯专政最终建立。影响:据所学可知,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霸占了中国东北;1936年发动“二二六”兵变,军部势力大大加强;不久,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