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Ⅰ、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Ⅱ、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Ⅲ、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分) 材料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宣布退位,36岁的皇太子赵昚登基为帝,史称宋孝宗。即位伊始,宋孝宗理智地确立了“内修外攘”的治国方针。他下令:“凡侥幸冒滥者,务必革去”,如在户部的属吏就由北宋时90余人精简为70余人。同时缩减各级官员荫补子弟的数量。还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对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的官员,不分等级职位高低,一律严惩。在用人方面,孝宗主张“知礼者不必知乐,知乐者不必知刑,若得其人不当数易,宜久任以责成效”。 宋孝宗在减免赋税的同时,积极改进差役制度,实行均役法,以改变役务繁重,摊派不公的弊病。宋孝宗还下令招募流徙百姓及归正人开垦无主荒田和官田,并积极修复各地废堰淤圩,兴修水利。 宋孝宗时代,是南宋王朝由破敝走向恢复,由消沉走向振兴的时代。南宋苟且衰颓的政风为之一振,户口增加,“内府之金,至于贯朽而不可校”,有小康之称。特别是募兵选将,治军缮备,使军队素质大大提高,如虞允文苦心经营出一支兵强马壮、武艺精良的军队,不仅有力地抵御了金军的侵扰,而且成为南宋后期抗蒙(元)战争的主要力量。但宋孝宗锐意进取,殚精竭虑,却始终未能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这不能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物质条件有着内在的联系。 ——摘编自陈晓莹《宋孝宗治国政策与成效之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孝宗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孝宗改革的作用。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分) 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其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以发展财政经济为核心,其理财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有些州、县以多贷款为有功,难免出现强迫贷款的情况。 ——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首要解决的是什么。并指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安石在农业方面的理财举措。 (3)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在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分) 材料 公元284年,宫廷亲卫队首领戴克里先由军队拥立为帝。戴克里先继位后……“君主”代替了“元首”而成为皇帝的正式称号,罗马帝国也正式进入“君主制”统治的时代。为了挽救罗马帝国的危机,挽救腐朽没落的奴隶制,维护和加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戴克里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让马克西米安主管帝国西部……他本人则主管帝国东部……两位共治者各任命一位助手,称为恺撒,分别治理部分地区。这样就形成了四帝共治制……戴克里先将人头税和土地税合一,作为财政主要收入。为保证税源,禁止农业劳动者离开土地以及手工业者脱离同业行会。公元301年,为稳定币值,戴克里先确定了新的铸币含金、银标准。同年,颁布物价敕令,对主要商品价格和劳动工资做了规定。他对基督教采取弹压政策……清除军队和官员中的教徒,没收教会财产,拆毁教堂,焚烧经书,逮捕神职人员,处死一些教徒。戴克里先的改革使面临严重危机的帝国获得暂时的稳定。 (1)根据材料,概括戴克里先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戴克里先改革的目的和影响。 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分) 材料 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原因是多方面:当时中共力量不断发展,蒋介石将其看作是“最大而且最近”的一个敌人,除了武力上“剿共”外,新生活运动也是其手段之一,同时,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也对其造成严重的挑战。而面对日本的入侵,国民精神涣散,社会弊病丛生,加之社会到处充斥着不良风气。蒋介石认为要抵御外侮,首先要唤醒国民意识,改良社会风气,有必要发动一场新生活运动。……1934—1937年的新生活运动在缘起和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种合理性是不充分的,新生活运动存在诸多问题,日本的侵略威胁日益严重,历史环境的不断恶化不允许新生活运动去宣传“礼义廉耻”,而种种角色错位也从上层限制了新生活运动难以有效开展。另外新生活运动的理论脱离当时中国急迫的现实需要,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生活运动能够取得预期的目标。 ——李新冲《合理性与历史错位——试论抗战前的新生活运动(1934—1937)》 (1)根据材料分析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分)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古代肉刑之一,在脸上刺字),其小女儿缇萦上述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以替父罪,并指出肉刑一旦受之,“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汉文帝为缇萦的孝心感动,遂下诏说:“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生不息”,是“不德”,遂下令废除肉刑,并着手改革刑制:“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死刑“弃市”(将犯人暴尸街头),但实施中受笞刑者大多死亡。 随后,汉景帝在公元前156年和公元前144年又两次下诏减少笞数,第一次是笞五百减为三百,笞三百减为二百。第二次是笞三百减为二百、笞二百减一百。同时规定笞杖的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经历文景时期的改革,国家刑罚体系的中间部分被废除了,只保留了最上的死刑和底部的笞刑。 ——田琳《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初年刑制改革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汉初年的刑制改革。查看更多